摘 要:为进一步对招投标工作加以规范,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诸多法令和政策,目的是使电子招投标工作得以更好的发展。对各院校来讲,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在教学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这一课程时应主动引入BIM电子招投标系统,确保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BIM电子招投标系统展开分析,围绕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改革现存问题和具体教学策略加以阐述,以期更好地为该专业人才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BIM电子招投标;建筑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0-0193-04
完善运行机制、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整合公共交易平台是创新和改进招投标活动的关键所在。国务院连同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与电子招投标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具体实施办法,各省份也开始引入电子招投标机制。基于此,学校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实施教学除了要注重面向学生群体讲解理论知识外,更要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BIM电子招投标系统能够引导学生围绕某一工程项目的具体招标、投标以及开标、评标过程学习相应专业知识和技术,该系统也能更直接地展示电子招投标优势,帮助学生更深入感受后续工作岗位实情。为真正发挥该系统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教育优势,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案和计划,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操能力也有明显提升。
一、BIM电子招投标系统分析
所谓的BIM电子招投标系统主要是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将BIM技术引入,具体来讲则是在现有招标投标系统上将三维模型与进度和成本相融合,从而使建筑信息模型成为一个同时包含行为与数据模型的复合结构,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全新五维视角实施进度管理、模型检验、专项方案审查和成本控制,评标专家也能根据“模型—成本展示”“模型—进度展示”和“模型—成本—进度展示”等不同角度理解投标意图,从而更精准地做出评审结果。对BIM电子招投标加以运用能够使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逐渐向可视化、智能化转变,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该系统的先进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降低招投标操作难度。通过对BIM模型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巧妙应用能够实现网络上的高效互动操作。简单来讲,招投标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实现招标与投标的具体操作过程,这种工作方式能够有效突破以往的招标空间和时间限制,并且工作人员通过BIM模型辅助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和工程造价编制,从而使招投标操作难度以及成本支出有所降低。第二,提升招投标服务协作水平。在招投标工作中融合BIM模型应用,可使招投标协作有所提升。借助BIM模型,招标人可使招投标过程中的方案一致性明显提升;而对于投标人来讲,在BIM模型辅助下,投标人也能更准确和快速地完成报价投标和施工方案设计等工作,这种工作方式对比以往的二维图纸模式可使协作效率不断提升[1]。除此之外,从教学角度分析,基于电子招投标系统实施教学改革,能够使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更为准确,并且通过引入各种招投标软件以及交易平台,也能帮助学生群体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其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提升有一定帮助;通过结合多样案例进行学习,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也能了解得更加全面,对其后续发展十分有利。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从课程本质分析,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除包含经济、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外,也与行业法律法规有着密切关联。所以该课程教学对教师授课模式以及学生配合程度都有较高要求,但是现阶段部分院校在该课程教学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当前仍有部分学校和教师会选择以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简单来讲是在课堂教学时以灌输式方法講解相关理论知识,但是课程中的一些技术内容和法律条文过于复杂,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乏味枯燥,所能接受的知识也十分有限,从而直接导致其学习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状态[2]。
其次,对课前、课后的预习与巩固有所忽视。有少数教师在讲解专业课知识时过于注重课中环节,反而对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重要性未能充分了解。教师会将所有课程知识点全部融于课堂教学中,希望学生能够利用课堂时间掌握全部知识,但实际上,课堂时间有限,知识点众多,学生仅依托于课堂时间理解所学知识,难度极大。
最后,未对实践教学加以重视。立足社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应特别关注增强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工程招投标以及合同管理课程来讲,教师单纯讲述理论知识不仅影响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而且对其后续发展也有诸多限制。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加强实训教学。但是现阶段部分院校明显欠缺该课程的实训内容,以至于学生群体虽然对理论知识掌握得十分熟练,可在遇到实际问题后依然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当前部分院校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改革虽有深入研究,但多是围绕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两方面,而对电子招投标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却很少涉及。
三、BIM电子招投标系统下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优化改革策略
(一)课前导学环节
基于BIM电子招投标系统实施课程改革,教师想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群体学习探究兴趣和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应以教材课程内容为依据,不断搜集和整理各种典型案例,建立教学资源库、制作案例教学小视频。正式授课前,教师可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在雨课堂、建筑云课等线上平台上传相关预习内容,并利用该类预习视频和资料引导学生围绕将要学习的知识展开思考,并让其主动分析“若真实遇到该问题应怎样解决”,这种方式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精准引出,也能让学生提前通过预习资料了解学习重难点。教师根据学生所给出的预习反馈,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教学内容和方案。
为了真正发挥课前导学作用,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学案例选择应具备一定启发性。教师在收集和整理实际教学案例时,应确保内容足够典型,并且与所讲知识点有密切关联,只有这样,最终所设计的预习内容才能极具启发性,也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其次,保证预习视频的有效性。教师在制作预习视频时要严格掌控时间,如果整个时间过长将难以保证学生学习状态,最佳时长应控制在5—10分钟,避免因预习任务过重而为学生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学习效果[3]。最后,灵活应用相关资源。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因此教师应对该类资源深入分析、灵活应用。以资格预审讲解为例,教师在授课前,要在建筑云课系统中挖掘能够使用的教学资源,如通过仿真动画方式引入资格预审知识,增加教学趣味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也可使其一直保持在最佳学习状态。
(二)课中教学环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且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不同教学主题与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群体能够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之真正实现学习、思考和实践同步进行。考虑到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灵活性,充分发挥电子招投标的教学优势,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几种授课方法:
1. 理论教学
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教师应对课程内容深度分析,选择重难点知识点进行课堂讲解。教师可采用PPT结合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要对现代教学手段巧妙应用。尤其是在制作相关课件时,应充分考虑交互性特征,如可以在PPT中插入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以开标流程学习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为学生播放项目开标会的真实视频,让其充分感受实际开标现场,同时也可以将互联网中的素材和案例加以引入。如教学招标公告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在招投标网站中观察和浏览真实的招投标公告;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招投标禁止性规定,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搜集一些真实违法案例;教师也可运用线上教学平台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如通过雨课堂、建筑云课等平台的讨论、提问和投票等功能使课堂教学形式更为丰富,这种教学创新能够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4]。
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为确保学生改善主体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可采用理实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依据实际的招投标程序可以将教学内容共分为8个部分,在每一次理论学习后教师皆可设计相应实训环节,并带领学生借助电子招投标软件和交易平台进行项目模拟招投标。通过该实践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深层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且对其增强实践能力也有极大帮助。
3. 任务驱动教学
待组织学生完成相关实训任务后,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要求其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方式针对某一实际案例工程的具体招投标过程进行模拟,让学生真正体验和感受到招投标工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换言之,切忌告知学生如何操作,正确做法应是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以独立思考或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和任务展开分析,从而使之能够更好地进行互助学习与自主学习。
4. 多课程同项目贯穿教学
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内容可发现,该课程知识与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工程经济等知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前可与这些任课教师进行深入沟通,即在“招投标”的大部分教学中皆采用同一项目工程案例,从而实现多课程同项目的贯穿教学,而相关课程任务成果也能继续作为招投标文件的内容积累。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同一工程项目进行反复思考与分析,其学习效率和质量也能有明显提高。
5. 线上TSP合作教学
考虑该专业课中所包含的法规、经济和技术知识众多,因此在锻炼学生群体专业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时,学校可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方式,从企业邀请一些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入校面向学生讲解知识内容。例如在讲解与“评标”相关的知识内容时,可请评标专家着重讲解该知识点,并向学生传递和分享各种评标经验。在教学“合同的法律基础”时也可邀请有丰富的合同案件处理律师入校进行讲解,通过融合实际案例教学相关法律知识,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但是这些专业人员日常工作较为繁重,所以无法保证每一学期都能为学生进行授课,想要解决此弊端,可对线上教学方式巧妙运用,即由专业人员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制作教学视频,随后教师在具体的时间节点将学习内容发送到线上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该类内容完成自主学习。这种线上的合作教学方式灵活且方便,不仅能够保证教学时间充足,同时对拓宽学生视野和增强其实践能力也有极大帮助。
6. 案例讨论教学
在讲解招投标课程时需要有丰富的项目工程案例作为支撑,因此为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作用,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案例外,也可结合教学要求额外增加两次阶段性的案例测试。具体来讲,在完成“招投标”以及“合同管理”这两部分内容教学后,教师可依据每部分知识点整理10道综合案例,并将其发送给学生,学生则要以小组为单位随机在各组案例中抽取一题完成。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将案例解析过程制作为短视频上传至线上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群组讨论、评论和点赞等方式进行互动分析,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完成情況加以总结,并提出改正和优化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三)课后巩固环节
课后巩固环节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为了让其更进步地掌握专业知识。在落实课后巩固时,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切入:首先,视频回顾。在完成课程教学后,教师应对重难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并且围绕该部分知识制作慕课、微课短视频,随后将该类内容上传至云课平台,让学生结合自身需求以及学习实情选择视频内容进行观看,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其次,线上测试。教师可结合教学要求以及知识内容创设线上习题库,随后在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在习题库中选择整理出一些经典习题推送给学生,让其通过该方式完成章节测验,这一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精准地了解到自身的学习优缺点,同时也能为教师改进后续教学方案与方法提供更多信息依据。最后,实训演练。每次实训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结合实训内容设置相关实训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实训项目,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也能对其实训学习效果加以检验[5]。
(四)教学成绩评定
与期末成绩考核相比,日常学习表现更能精准反映出学生主体的学习效果和状态。因此,教师在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进行考核时,应适当将平时成绩比重加大。实践过程中可通过线上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展开跟踪监督,并且利用线上平台功能将学生平时成绩整理成具体数据,随后再融合期末考核结果,对最终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计算。为保证这一评价方式有效落实,需要构建一套科学且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平时考核比例应为50%,主要包含线下课堂互动、线上视频学习、实训任务、章节测试、实际出勤率几项考核内容。第二,期末考核比重也应是50%。为保证期末考核笔试顺利进行,教师应建立试卷库,其中所涉及的完整试卷资料应超过20套,接下来每学期末可从中抽取一套作为考试试卷,但要特别注意,当年试卷要与最近两个学年的试卷无任何重复。
四、结论
综上所述,立足BIM电子招投标系统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进行教学创新与优化,应对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人员应用要求充分了解,并且以此为前提通过完善教学资源、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學方法等方式,促使课前、课中和课后各教学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理论知识增强的同时,其团队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也能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中顺. “互联网+”环境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要点分析[J]. 居舍,2022(19):134-137.
[2] 梅崇康.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居舍,2022(18):146-149.
[3] 钟丽华,徐玲玲,王赫. 基于广联达BIM电子招投标系统探索“理实一体”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改革[J]. 大学,2021(35):107-109.
[4] 杨素霞. BIM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运用[J]. 中国住宅设施,2020(06):88-89.
[5] 鲁得文. 基于BIM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风,2020(01):49.
(荐稿人:吴艳,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简介:于甜甜(1984—),女,学士,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