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建设实践

2023-08-28 01:55赵中国艾桃桃李文虎唐玲陈立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毕业生课程体系

赵中国,艾桃桃,李文虎,唐玲,陈立贵

(陕西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2]。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3],持续改进被视为关键因素。因此,高校需要在专业体系建设过程中贯彻“评价—反馈—改进”的循环机制,通过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4-5]。特别是在工科专业中,持续改进的机制不仅能够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还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科技创新的发展。通过持续改进,高校可以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途径[6-7]。

以陕西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大幅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该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也推动了专业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总之,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大学工科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持续改进机制的实施,高校可以更好地适应认证标准的要求,提高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

1 建立专业的教学过程质量监督机制

1.1 教学过程质量监督机制及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

为了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学校定期检查专业课程和实验室,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教学文件、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教师定期与学生座谈或谈话,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教学方法;定期收集分析本专业的教学数据,进行专业的课程规划,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制定更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推广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建立教师教学档案,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成长。同时,可以开展校内外的学科交流和合作,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到学校开办学术讲座,进行教学指导,使教师增加学术经验,开阔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注重对学生评价的作用,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和教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

1.2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范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培养目标,以产出为导向(OBE)建立课程体系[8-9]。在建设过程中,学院充分考虑专任教师、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反馈意见,定期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以确保符合毕业要求。同时,也参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材料类专业补充标准》等标准规范[10],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以确保其合理性和适应性。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等提供反馈意见,专业负责人和专业系主任组织专业教师制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专业教师的反馈意见被纳入课程体系修订的过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课程体系,并定期跟踪反馈课程体系是否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促进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1.3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当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建立了合理的对应关系后,相应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将由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所决定[11]。为了评估学生的课程达成情况,使用多种考核形式,包括考试、测验、大作业、实验(实习、设计)报告以及考勤等,并针对每门课程进行达成问卷调查和考核材料的收集。为确保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学院评价组会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考查与判定。在考查过程中,主要会考虑如下内容:考试内容是否完整地体现课程目标、知识能力点覆盖是否全面、题量是否合理、考试题难易程度是否适当、分值设置是否合理,以及其他考核形式(如线上考核)是否合理。

1.4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为确保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的预期标准,本专业建立了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该机制将毕业要求分解为指标点,并将其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中,建立了合理的对应关系。通过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判断相应的毕业要求是否达成。这一评价机制是一个定期的、系统的过程,每年学院都会对毕业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用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不断调整和完善该评价机制,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评价流程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分析和毕业要求达成分析两部分,采用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机制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保障。

2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多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

2.1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专业负责人制定毕业生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而专业负责人指定专人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报告进行汇总和分析。调查的内容包括毕业生择业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及岗位的评价、对专业培养在工作中影响程度的评估以及对毕业生职业发展历程、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业指导评价和支持条件评价等几个方面。为了不断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定期进行往届毕业生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活动和毕业要求等方面的看法。通过这些反馈,可以了解到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同时,学院会针对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改进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以确保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更好地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2.2 社会评价机制

本专业建立了社会评价机制,以便用人单位、往届毕业生及其他校外利益方参与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工作。社会评价内容主要涵盖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情况,毕业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新技术和理论及知识的跟踪掌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和建议。社会评价工作以系为单位,由专业系主任组织专业骨干教师走访用人单位、往届毕业生,进行校企合作交流。

2.3 培养目标达成性的定期评价

为了不断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持续改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该专业建立了定期评估机制。每四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通过用人单位和校友等多个渠道对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不仅用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还用于改进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全面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 反馈与改进

3.1 评价结果用于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

为了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这些调整主要集中在明确培养目标方面,强调了学生在分析、表达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面的能力,以及本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和专业领域中的预期效果。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特色方面,使其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调整不仅符合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工程领域发展的优秀人才。通过这些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实用的工程教育。同时,学院将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其符合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标准和趋势,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2 评价结果用于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

为了进一步完善工程教育体系,学院采取综合措施来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首先,依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近三年毕业生的跟踪反馈以及企业和社会反馈建议来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所需的12 方面能力[12-13],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针对毕业生的跟踪反馈和企业与社会的反馈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际项目和实验室实践,培养学生在工程领域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虚拟仿真、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灵活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措施,促使本专业的工程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教育。学院将继续关注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不断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其符合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标准和趋势,满足工程人才培养需要。

3.3 评价结果用于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

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院的工程教育体系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反向设计原则,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学校内部需求确定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技能要求、知识和能力要求,设计并配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注重优化改进工程基础类课程,加强实践类教学环节和人文素质培养环节。实践类教学环节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行业主流软件的培训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14]。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工艺仿真和工艺设计辅助优化的能力,为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提供更强的竞争力。通过这些改进,成功地实现了两个目标:一是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优秀的工程人才;二是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强化了实践类能力培养,使得学生更具就业竞争力。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用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学院也将继续关注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人才。

3.4 评价结果用于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环节进行了多种途径的全面评价,包括教学督导组专家、学院领导、同行听课检查以及学生座谈会、学生评价等。评价结果形成了教学过程监督检查的原始记录,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支撑条件和教学管理环节等的持续改进。以高分子物理课程为例,该课程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2017 级学生该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发现该课程的课程目标2(掌握高分子结构、环境因素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能够对高分子改性、成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达成度较差,课程组负责人和任课教师接收到评价反馈后,认真组织研讨,并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自学能力。其中,选取了典型案例,如聚合物的微观结构与物理结构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题目及任务要求、典型参考书目、课堂内容设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改性、成型与加工的设计与选择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同时,任课教师还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德育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行。经过教学改进,学生深入学习思考研究的兴趣得到了提高,该课程的结课考试,学生的成绩明显提升。

4 结语

为了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不断改进教学环节,建立了全过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学院的教学管理和监督模式规范有序。同时,建立了详细的课程目标评价机制,并且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可以不断地审视和完善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确保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得到优质教育。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达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还建立了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根据最近两届毕业生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本专业的毕业生确实达到了毕业要求,并且真正地践行了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毕业生课程体系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