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3-08-27 07:37郭玮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实践能力教学实践

郭玮

摘  要:日益进步的社会生活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事业更深刻更全面的思考,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去推动时代进步与社会变革。类型各异的院校在顶层设计上不同程度地聚焦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以期使之获得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能力视域下职业院校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显得愈发重要,只有如此中职语文才能与时俱进,实现高质量育人成效。

关键词:实践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力度不足

造成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落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与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视力度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部分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认为语文属于公共课程,学时设置较少、人文知识实用性弱,是可以被替代的学科。而且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一定的技能,就能够在社会上获得相应的成就,成为专业的人才,这才是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所在。可见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的夹缝中生存,而这种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只有专业课程才是重要的,语文不重要”的错误观念,而如此浅薄地看待问题对学生的人生道路来说也是不利的。

事实上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区别于专业课程,其实用性和影响力是一个慢慢显现的动态过程,在学生漫长的学业和职业生涯中,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只是这种作用所带来的变化是细微的、绵长的、悄无声息的,是在短时间内无法预估和衡量的。而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也并非水火不容;相反,两者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专业课程和语文课程形成合力更有助于实现育人目标,成就高质量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素养意识薄弱

这里所说的职业素养意识薄弱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先从教师方面说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通过语文课本知识告诉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而并未将语文的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挂钩,導致两者出现脱轨现象,所学知识不能为培养职业素质提供帮助,其作用也就微不足道了。其次就是学生的思想理念,学生只是单纯进行语文知识的巩固,而并未把这些知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也就是与职业理念相结合。知识的深度学习需要实践的检验,学生职业素养薄弱不利于其毕业之后在社会工作中发挥才干,虽然职业理论知识充足,但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方向脱节

中职语文教学所学的内容很大一部分就是为学生指明未来的职业方向,因此学习语文内容非常重要。然而职业院校出现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方向相脱节,教师所讲的有关职业方面的语文内容与学生在毕业之后融入社会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不一样的现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国的教育模式处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始终把就业当作最终的目标,加之职业院校就是为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与职业方向脱轨就说明中职语文教学需要及时改进,要与现在社会需求相适应。

(四)教学方法单一

职业院校产生教学内容与职业方向脱轨的现象,其中教学方法单一也是一个原因。语文教学在内容上本身就偏向枯燥乏味,所以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的自主性。教学方法的单一不仅影响语文教学,一成不变的课堂只会让学生失去活力和热情,热情度不高,也会间接影响学习效率,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不到就业的积极性,不能亲身体验到就业的乐趣。

二、加强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性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职业素养观念

为使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实质提升,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方式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意识,尤其在顶层设计上凸显对中职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为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实践能力,提高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或研讨活动,向教师与学生讲解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课堂改革在实践能力上的改变和成果,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鼓励教师走出校园,通过培训、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先进的教改理念,科学把握语文课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潜心挖掘,言传身教,确保学与教同向同行,引领学生认识到实践能力与语文课程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语文教育改革的育人目标。

职业院校需要对观念方面的培养引起重视,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意识到职业就业方向重要性以及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作为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要着眼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着眼于实践,把课堂上的知识放入到社会中,让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依旧可以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自己就业。这不仅需要教师专业水平要高,最重要的是教学眼光超前,能够审时度势,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自己的授课定位,把培养就业人才理念放在首位,将两者进行深度的结合,不能循规蹈矩,一味按照传统教学原则,要突破旧的教学理念,寻求新的、务实的教学理念,真正明确自己的教学定位,真真切切地为学生考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观念。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进入新时期,传统中职语文课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社会变化,并且传统中职语文课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无法全面符合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也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中职语文课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不具有实践性。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开设语文课程,不管是小学还是高校。开设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和价值体系,不仅在思想和个人素质上,价值观方面也有一定进步。但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更偏向于开展理论教学,而不是注重实践教学。因此,这一点也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学习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无法在实践中应用和在生活中感受学习语文知识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切实实现语文课的课程教学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变革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意精神。在这种创新型的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适应当下快速发展的经济的社会的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目前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语文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

实践能力除了包含专业技术技能外,还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在职业院校鲜少设置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这是中职教育的缺失和不足,而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些与实践能力提升相关的素质,还可以掌握部分专业知识。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筛选与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相关的语文授课内容,春风化雨般将人文知识与实践技能、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然后依据这些信息对自身进行调整,不断进步。

(四)建立语文课程实践活动保障机制,树立政策保障

语文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相关活动的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学校应该建立相关保障机制。一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制订创新创业培养计划,教师在开展相关活动时,要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并且有规律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或者比赛。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完善并调整教学反馈评价机制。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评价时,应将重点放在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政理论应变能力等方面。总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不仅要在课程设计上做出努力,而且也要建立相关的制度,结合当下发展趋势,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三、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性

(一)打造智慧课堂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各类信息设备已经完完全全地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智能化产品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信息化设备的普及和更新,不同岗位对从业者的信息化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在中职语文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励学生熟练使用常用的信息设备,提升个人竞争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VR技术、中国慕课等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课堂,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沉浸式地体验学习,利用信息化手段上传教学资源,搭建课程体系,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与教师授课进度,设置论坛或答疑板块,实现师生线上线下同步沟通,增强互动。

(二)多元教学方法

多元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而定,即教师在语文授课中需要根据场景、学生就业理想、学生性格等多方面选择教学方法。从场景来讲,需要职业院校为学生设置就业场景教室,身临其境地进行语文教学,例如播音主持就业方向的学生,通过模拟主持报道现场,让学生更深一步感受播音的氛围,这是语文理论知识所不能代替的。再如选择酒店管理的,学校最好设置有类似酒店场景的实训室,让学生在实训室里进行实践演练,通过人员演习等形式,让选擇酒店管理就业方向的学生能够提前感受到酒店氛围,了解如何满足顾客需求。从学生就业理想来讲,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理想,哪些学生的就业方向相同类似,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教学,减少盲目性。最后从学生性格方面来讲,性格在就业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某个学生能够吃苦耐劳,很大的程度上能消除对工作劳累的顾虑,例如一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就可以选择律师、顾问等职业方向。

(三)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教法创新

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亟待创新,教师要关注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选择有新意、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引入情境教学法、网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让线上和线下教学环节有机衔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拓展学习更多语文知识。以《荷塘月色》的阅读课指导过程为例,对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教师在阅读学习中可以引入音乐鉴赏环节,打造与课文内容相贴合的音乐鉴赏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和艺术相互交融。通过情境教学方法把语文课程与学生的专业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突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能力导向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了专业学习兴趣,在专业学习兴趣引领下更好地积累语文知识。

四、结语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都应该体现实践能力导向,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中职学生能顺利就业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是中职教育的必修课程,推进语文教育改革旨在发挥语文教育的实用性育人功能,让语文教学和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成长目标结合起来,打破传统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为新型职业人才培养提供助力。传统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缺乏正确认知,导致教学思路、教学视野不够开阔,新时期,中职语文教育改革要体现实践能力导向,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钟佳君.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探析[J]. 湖南教育(C版),2022(05):52-54.

[2]赵海燕. 基于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研究[J]. 山西青年,2022(04):179-181.

[3]顾克蕊.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民俗文化教育[J]. 知识文库,2022(02):64-66.

[4]彭飞. 以人文应用为导向的本科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 大学语文论丛,2021,2(02):48-56.

[5]杨浒. 基于语文教学促进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 新课程研究,2021(32):104-105.

[6]刘玉玺. 职业素养导向下的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改革[J]. 成才,2021(17):11-12.

[7]石艳. 指向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研究[J]. 成才之路,2021(21):16-17.

[8]陈贵廷. 浅析中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 现代职业教育,2021(29):174-175.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实践能力教学实践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