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延伸实验教学探讨

2023-08-27 15:38:18王敏媛
小学科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家校合作小学科学

王敏媛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养,是國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在科学教学中,部分实验由于时空跨度大,以及受场地限制或材料不全等因素影响,更适合在家庭中开展,作为校内实验的有效补充。基于此,本文对家校合作延伸小学科学实验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家校合作;实验;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9-0049-03

一、小学科学的特点

(一)基础性

小学科学是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与他们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观念;了解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及形成科学思维;在探究实践中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严谨求实、追求创新的科学态度,提升科学素养,全面发展。

(二)实践性

探究实践是四个科学核心素养之一。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从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在探究中实践学习,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探索自然,不断发掘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性

小学科学的内容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分支,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结合、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培养学生不同角度和方面的思维能力,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相互联系,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家校合作延伸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分析

(一)学校科学教学的现状

小学科学作为向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奥秘的课程。然而,在现实社会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部分学校重分数轻素质,重书本轻实践。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小学科学课程里有许多实践活动,但实际操作不够。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如六年级“宇宙”单元中的实验,由于学生操作受限,影响学习进度和学习热情,限制了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实验器材不足,几个学生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导致器材使用产生冲突,既影响学生的科学学习,也耽误教师授课的进度。此外,由于科学这门学科的内容综合性强,专业度高,有的学生在课堂实验结束后依旧似懂非懂,或意犹未尽,有些实验需要学生反复地做,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原理和知识。

(二)家庭科学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为中国式家庭教育注入了正能量。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能力培养、知识获得和品德陶冶都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是由于这几个原因: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孩子;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观念上有偏差,认为教育只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家长知识水平欠缺,有心无力。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

家庭科学教育的现状更亟待提升。根据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提升科学学科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家长似乎还没有扭转忽视科学的倾向,认为科学是副科,更是觉得科学实验无足轻重,做起来太麻烦。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对科学的不重视,会影响孩子,导致他们对科学实验不严谨,并对科学抱持消极的学习态度。

(三)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综上所述,尽管学校科学实验教学克服诸多困难,力求尽善尽美,但由于受时空、场地和材料等限制,以及科学前沿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仍难以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拓展的需求。只有当家庭资源的参与和学校科学教学的正确引导双管齐下,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家校合作延伸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理论

(一)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思想,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在确定研究主题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动手做、做中学和学中思,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开展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在探究中获得知识,解决日常的生活问题,发展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小学科学的内容综合性较强,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仅凭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很难高效高质地实现学习目标,也很难完全掌握科学概念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仅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独立自主表达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有益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形成学习共同体,彼此尊重,共同合作,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四、家校合作延伸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列举

在小学科学的实验中,有不少实验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生可以在家里开展实验活动。由于在家中探究的空间是开放的,探究的内容是发散的,有效弥补了常规科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的不足。

(一)1~2年级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是《我们知道的植物》,要求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学会简单地描述植物的特征。在拓展延伸部分,教师提议学生亲自种植植物,认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此实验由于场地的限制,且持续时间较长,更适合学生在家里进行。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不仅要亲力亲为地照顾好植物,还要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进一步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变化过程和植物生存生长的需求,并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种在水里的植物需要换水;种在土壤里的植物不干不浇水,浇水就要浇透;水浇得太多叶子会变黄等。这些问题,在家长的指导和学生的验证下可以得到答案。家庭实验让学生萌发了探究的兴趣,获得了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责任感。

(二)3~4年级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营养要均衡》。学生在学习后了解到,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因此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充足,才能正常生活和成长。教师可以布置“我是家庭营养师”的家庭活动,学生为家里人设计一日三餐的膳食,注意不同食物的搭配,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饮食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首先要列出所需食材,查阅每种食材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作用。其次,根据设计清单,与父母一起外出购买食材,和父母一起下厨,通过照片或者视频记录过程,介绍自己制作均衡食谱营养搭配的依据,并与家人交流。最后,以照片、视频、手抄报或PPT等形式呈现活动过程,在班级进行汇报、交流和评比。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了课程所学知识,还增进了亲子关系,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态度。

(三)5~6年级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学生尝试探究沉浮的规律。教师可创设情境,组织开展“畅游海底,我主沉浮”的家庭STEM拓展活动。学生在家利用身边简便易得的材料,例如吸管、回形针、小罐子、矿泉水瓶、易拉罐、各类包装纸、螺母、铁钉等,设计一个畅游缤纷海底世界的“我”。在科学(S)中,学生思考活动的科学问题,如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原理,物体沉浮与排水量的关系;在技术(T)中,探究如何操作改变浮沉子的排水量;在工程(E)中,写出设计方案,画出设计图,并将方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的调整和改进记录下来;在数学(M)中,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如吸管长度和回形针个数的最佳配比是多少,分析成功要素或失败原因,阐述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解释。这项拓展活动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应用,锻炼思维与动手能力,是对课堂实验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五、家校合作延伸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注意事项

(一)安全为先,精练严谨

小学生在实验安全方面的判断力远不及成年人,而家庭实验缺少教师在现场的监护,因此实验一定是以安全为前提,这也是家长要参与进来的重要原因。教师必须在事前把每个细节都考虑透彻,消除安全隐患,在布置实验时着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必须严格按照科学流程和规范进行实验,避免受到意外伤害。

(二)贴近生活,巧用资源

家庭实验的材料必须简单易得,如矿泉水瓶、回形针和蔬菜等。家庭实验探究的问题也应该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如观察和记录月相、观察天气的变化、研究面包霉变和记录植物生长等。实验的设计应做到趣味性强,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处处可实验,让学生能有意识地主动探索、主动挖掘实验深度。

(三)帮助指导,激发兴趣

学生的家庭实验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家庭实验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帮助和耐心指导,这样,不仅可以让实验安全性得到保障,也能增加家長和孩子的相处机会,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合作,感受亲情的温暖。同时,教师应及时询问家庭实验的进度,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加以鼓励,激励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的愿望得到满足,创新激情得到释放。

综上所述,在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科学实验是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家校合作对科学实验的拓展和延伸至关重要。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家庭作为教育学生的“加油站”,两者有效配合,就能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为学生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洁.基于“综合、实践、探究”理念的馆、校、家合作小学科学教育活动:家庭科学实验开发实践[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4):46-53,95.

[2]景雅丽.家庭科学实验室对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72.

[3]白芳.“家庭小实验”:家校合一的科学课[J].教育,2018 (44):29-30.

[4]葛长军.学校、家庭和地方社会机构协作下的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小学科学二上》第一课“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217-218.

[5]陈汉东.依托家庭资源 延伸实验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18(7):1.

[6]李德金,李介明.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延伸:家庭科学小实验[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0):36,24.

[7]苟明太.在小学科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理论研究[J].神州(上旬刊),2020(5):187.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家校合作小学科学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49:28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23:43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50:33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