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榕
〔摘 要〕现阶段,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改革发展,促使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是当前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在科学中融入该项理论,通过对理论内容进行阐述,分析“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主要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做合一”;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9-0024-03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三大生活教育理念之一。在教学中,“做”是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以此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价值。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教师想提高教学效果,应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教学做合一”理论
在长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学做合一”虽然是近代提出的教育理论,但是在历史发展中,该种教育理论已经具备了较深厚的历史根基。在春秋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蕴含着该项理论的重要内涵,在教学中强调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这一理论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从师生层面来说,践行该项理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从传统的单向传输知识转变为师生之间相互沟通、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发展,推动双方的共同进步。从教学方面来讲,教学要注重从社会层面出发,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寻求解决方式,以此获得真正的知识。从教学载体方面来说,这一理论主要强调以生活为教学载体,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当拓展课外的教学载体,将社会中各项问题与教学进行联系,关注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从生活中学习知识。从教学方法来说,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做法”密切观察,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保证教法与学法的协调统一。该项教学理念的主要特点,一方面在于强调实践性,促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在实践的情况下完成;另一方面,注重强调以人为本。在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的成长情况。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
在小学科学中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主要需要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实践性原则。在下文中多次强调“做”是活动开展的核心内容。教学活动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教与学。实践性原则主要要求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以此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次,启发性原则。教师进行教学,不仅是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主动寻找解决对策。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问教学等多種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主体性原则。该种教学理论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将学生作为课程活动的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下进行教学活动,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观察活动内容
目前,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依旧存在大量运用传统方式教学的现象。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众对加强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日益关注,注重回归生活教育。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育过于注重成绩以及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距离逐渐增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得到一定的改进创新,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小学科学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在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科学探究型。加强对学生的探究教育,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通过提问进行引导,以此形成新型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型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活”和“动”。例如,在进行《岩石和矿物》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上述学习方式的优势,在“活”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习活动的生动性。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科技馆进行参观,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岩石和矿物,以加深对不同种类岩石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丰富课堂形式,可提前准备相关的标本或实物进行展示。利用多媒体对不同种类的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特点进行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则主要表现为学生真正动手动脑。教师在课程讲解结束后,可要求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举办科技板报、演讲等活动。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室外调研和考察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为学生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扩宽学习渠道,突破教材的限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对观察活动内容的丰富。调查显示,大众接收的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观察所得。观察并不意味着单纯地用眼睛看,还需要与思考结合,在思想的引导下,有重点地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在科学教学中的观察活动,主要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等多种形式。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时,单纯观察植物的生长,无法明确植物的特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植物茎和叶的生长情况进行重点观察,记录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成长变化,以此促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有重点,提高活动实施的效果。
(二)改变学习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的单向传授,该教学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效果,但是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表达自身想法的空间,导致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不断减弱。而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读死书”的教学模式,与当前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相契合,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科学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基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在“光”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在对光和影的学习中,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观察影子的变化。学生通过不断探索学习,明确光和影的概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也能在遇到问题时主动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还能增强其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需要注重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小学科学中,实验的比例较大,而实验活动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温度和水的变化》这一课中,教师可进行实验,带领学生观察水和冰两种形态的变化,以此加深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印象,学会从多个层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加强学生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自然现象》这一课时,复杂的理论知识通常难以理解,而利用生活中的常识则能使学生快速理解。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了解的常识内容为基础,在教学中设计相关的类比实验,以此激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索相关科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勤动脑、动手的学习习惯,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感受科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教学做合一”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该项理论的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薄弱点,对不理解的问题通过实践进行解决。同时,“做”应成为“教”与“学”的核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在课前活动中,根据教材内容以及重点知识点,对实验材料进行准备,并要求学生自行课前预习并查找相关资料,以此在课堂上有针对地学习。通过该种方式,能够有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间,并适当扩展课外学习内容,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不仅如此,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动手制作生态瓶,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作为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师,需要对“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深入学习,在课堂中对该项理论进行充分落实,在工作中对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调整,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创新精神是学生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调整,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表自身对事物的见解,对教材中的问题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沉与浮》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对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产生好奇,并提出大量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师也可针对环形山这一内容,组织环形山创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环形山的相关知识,通过不断实验,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
(四)搭建学习平台,组织合作小组学习
在“教学做合一”理论中,通过“做”,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展开学习。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促使学生在平台中进行做与学,以此激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自信心。例如,在“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在前期可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作用?蝴蝶是什么变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探究问题答案的好奇心。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可引导学生在课下对动物进行观察,并在下堂课分享自己的答案。同时,教师也可组织观察活动,要求学生观察“蚕”的一生变化,以及蚕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要求學生每天记录蚕的变化,对动物的成长情况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增强对知识的了解。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对学习平台的搭建,同时还需要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全面考虑。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在“电”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向学生发放活动相关的材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分组,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自行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制作电路。通过各种零部件的组装,最先通过开关控制灯泡亮和灭的小组获胜。在活动结束后,要求小组派代表对制作思路进行分享,并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投票,选择方案最佳的队伍。该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员参与,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也切实将“做”有效落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开展科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学活动的实施路径,对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陶行知的教学理论,遵循活动实施的原则,以“做”为核心内容,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邢成玺.“教学做合一”理念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散文百家,2020(26):25.
[2]许守娉.在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中践行“教学做合一”[J].科幻画报,2020(7):209.
[3]鲁家宝,鲁正超.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做合一”[J].中小学班主任,2020(2):14-16.
[4]陈全贵.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打造高效小学科学课堂[J].读写算,2019(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