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嘉琪
班本项目课程立足班级实际,源于班级幼儿的问题、兴趣和最近发展区。班本项目课程能够为幼儿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以班本课程“中国房子”为例,浅谈班本项目课程实施策略。
教师作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施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从观察入手,解读幼儿行为,发掘教育价值,开展项目式探究活动。例如,班本项目课程“中国房子”就是由一次偶发事件而生发的。一次散步时,幼儿发现屋顶上的窗沿渗水,墙皮脱落,并为此争论了起来。于是,我和幼儿一起探索关于房子的秘密。
在查找资料后,幼儿初步了解到房子的相关知识。“故宫的房子很独特,房檐上有垂下来的瓦片。”“西津渡的房子上有带花的窗户。”……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追随幼儿的兴趣点,教师适时将“中国房子”系列绘本,投放在班级图书区,并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在初步了解房屋有鸱吻、瓦当、柱础、窗棂、斗拱等富有特色的建筑构件后,去过苏州园林的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还发现了窗户上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为此,教师在美工区组织幼儿开展欣赏、绘画、泥工等活动,与幼儿一起感受、欣赏中国纹案的艺术美。在班本课程实施中,幼儿始终是课程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支持幼儿主动探究,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的特点、环境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环境创设与课程实施密不可分。
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不仅要追随幼儿的脚步,使其成为环境的主人,还应具有课程意识,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在班本课程“中国房子”实施过程中,幼儿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纹饰,特别是对其中的兽面衔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自发在美工区制作起来。为此,教师在美工区的墙面、桌上,提供了不同纹样的图片、门环实物等,为幼儿自主欣赏、学习、制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幼儿制作出的每一只兽面衔环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将这些作品布置在班级展示区,既能美化班级环境,又让幼儿获得成就感。
环境是帮助幼儿梳理课程思路的重要途径。教师追随幼儿,将每一次活动都留下记录或照片。教师还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幼儿的想法和活动的轨迹。一个项目活动结束后,就形成了完整的网络图。环境创设能够帮助幼儿更快地熟悉新知识、更好地回忆旧内容,帮助幼儿梳理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环境创设离不开幼儿。同样,幼儿获得知识、提升经验需要环境的支持。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应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创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将这些资源纳入课程建设中,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
例如,在班本课程“中国房子”实施过程中,在住建部门工作的幼儿家长主动来园,开展助教活动,为幼儿讲解关于建房的许多知识,并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此后的一次建构活动中,幼儿尝试用扑克牌搭建土楼。但是,土楼总是很容易倒塌。为此,幼儿结合已有经验和认知,发现土楼倒塌的原因是地基不稳固。接着,他们又增加了一排地基,再将楼板铺设上去,终于取得预期的效果。他们还用同样的方法搭建了竹楼。家长走进课堂,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使家长从课程建设的旁观者变成课程建设的合作者。
总之,在实施班本课程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形成生动、丰富、创新的动态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