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双重抗血小板联合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2023-08-24 01:00涂英杰张盼盼王梦婷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14期
关键词:阿替普溶栓缺血性

涂英杰,张盼盼,王梦婷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死亡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发病后脑供血不足,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且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对于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常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但单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起效慢,整体治疗效果欠佳,且有病情持续发展的风险,因此需复合其他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阿替普酶是一种血栓溶解药,常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22年1月至1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35、20例;年龄45~85岁,平均(65.00±6.67)岁;发病到治疗时间为2~5 h,平均(3.50±0.50) h;合并症:高血压15例,糖尿病29例,血脂异常11例。研究组(55例)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30、25例;年龄46~83岁,平均(64.50±6.17)岁;发病到治疗时间为3~5 h,平均(3.45±0.33) h;合并症:高血压21例,糖尿病20例,血脂异常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治疗时间、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者;②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评分总分≤ 3分,即均为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者;③对本研究使用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注射用阿替普酶)无过敏反应者。排除标准:①有颅内出血、颅内动脉瘤等既往史者;②存在凝血障碍者;③合并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者。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实施,且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密切监测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命体征,并进行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出血。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注册证号HJ20160685,规格:100 mg/片)和硫酸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规格:75 mg/片)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剂量为:100 mg/次,1次/d;硫酸氯吡格雷服用剂量:首日为300 mg/d,后改为75 mg/d,1次/d,连续治疗21 d。研究组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24 h后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静脉注射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注册证号SJ20160054,规格:20 mg/支)治疗,按0.9 mg/kg体质量计算所需阿替普酶剂量,总剂量不超过90 mg。首先静脉推注总剂量的10%,再于1 h内静脉滴注总剂量的90%。治疗24 h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剂量及频率同对照组,治疗周期为21 d。

1.3 观察指标①凝血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经30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湖南优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湘械注准20202221682,型号:UD-C 2000)检测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②血小板功能指标及P-选择素。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旋转波球法检测全血血小板黏附率,使用光学比浊法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选择素(采血、离心方法同①)。③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于治疗前后使用NIH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总分0~42分,分值越高,神经缺损情况越严重)[4],使用Barthel指数[5]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于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再闭塞、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其他位置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S-W法检验计量资料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长;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例数纤维蛋白原(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凝血酶原时间(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53.81±0.212.52±0.26*24.33±5.5229.75±6.14*11.93±1.3813.14±1.68*研究组553.86±0.221.84±0.21*24.25±5.4537.36±4.78*12.13±1.2516.14±2.26*t值1.21915.0890.0767.2530.7977.901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及P-选择素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及P-选择素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及P-选择素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例数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n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544.25±4.3639.08±4.19*35.37±4.8731.09±3.68*3.66±0.513.04±0.41*研究组5543.75±3.8135.05±3.50*35.64±5.1128.03±3.22*3.75±0.452.73±0.36*t值0.6405.4740.2844.6410.9814.214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P<0.05。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组别例数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52.68±0.121.85±0.03*34.63±8.4163.38±9.02*研究组552.65±0.111.32±0.04*33.19±7.3368.84±8.32*t值1.36778.6120.9573.300 P值>0.05<0.05>0.05<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轻型脑卒中一般是指症状和体征轻微,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或缺损程度较小的脑梗死,该病虽临床症状较轻,但存在病情进展、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和反复发作等可能。以往临床常认为,轻型脑卒中患者病情会自发好转,无需进行溶栓治疗,但有研究发现,未经溶栓治疗的轻型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而经溶栓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6]。

对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常使用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阻断生成血栓素,而氯吡格雷作为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不可逆地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增强抗血小板作用,降低血栓形成风险[7]。但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病情不断加剧,单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有病情反复的风险,而双重抗血小板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阻碍血栓形成,利于患者预后。阿替普酶是重组纤维蛋白原激活剂,可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溶栓酶,促进脑血栓溶解,使闭塞的血管及时再通,恢复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8]。临床应用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治疗对于发病时间在4.5 h内的患者来说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消除患者局部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度,缓解临床症状[9]。本研究中,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更长,纤维蛋白原水平更低,提示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浆黏度,改善凝血功能。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中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液中大量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了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本研究中,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水平更低,提示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降低血小板聚集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阿替普酶作为一种溶栓药物,可以有效疏通堵塞的血管,与双重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有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1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血流无法进入大脑出现脑梗死,从而使脑细胞缺氧,损伤脑神经,影响患者的各项功能。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同时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有效促进了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功能指标、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但本研究样本量少,研究时间短,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阿替普溶栓缺血性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