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 杜凯
《医者仁心》是由加泰林·罗塔鲁和加比·弗吉尼亚·萨尔加共同执导的电影,取材于2016年罗马尼亚消毒剂丑闻事件。两位导演将对罗马尼亚当代社会的洞察埋入现实主义的叙事中,讲述了儿科医生克里斯蒂安决心揭露医疗系统的黑暗内幕,却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中陷于困境的故事。作为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导演通过设置双重“死亡”的叙事空间——患者肉体的死亡和克里斯蒂安职业道德的“死亡”,讨论了由个体利益与集团利益矛盾造成的道德冲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克里斯蒂安所面对的道德冲突,揭示道德冲突的实质是人与社会冲突造就的人性悖论,并指出解决人性悖论的关键在于建立马克思所言的“真实集体”。只有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社会尺度和人性尺度在更高的基础上达到完全统一时,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所遭遇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一、电影中呈现的道德冲突
道德冲突是指道德主体在行为的可能性选择中,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中。在道德实践中,人们会经常遇到道德冲突所呈现的复杂情形,正如德马科指出,“当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道德实践,询问行为的正当性或判断的理由时,自然就产生了道德哲学问题……他们常常诉诸个人准则或社会公认规则。然而,此类规则也可能受到质疑,例如当对规则的可接受性有歧见时,或者当公认规则之间似有冲突之时。某个公认规则看起来也可能不适用于某特定情况,或者这种情况看起来可能是个例外,还可能这条规则所要求的判断不清楚。”[1]该段话描绘了道德冲突的实质,即当人们选择某一行为符合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准则时,却又违反了自己道德价值的另一种道德原则和规范准则,而这两种原则和规范之间是存在冲突的。这就要求道德行为的主体在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之间进行选择,选取其中一个最有道德价值的行为来实现自己所追求的道德目的。道德冲突之所以会使道德主体在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时面对一种两难的境况,其原因在于,道德主体根据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准则对行为进行选择时,同时会导致妨碍自己按照另一种道德原则和规范准则要求去履行道德义务,而这两种选择却恰恰都是自己想履行的道德义务,这样道德主体的选择就会处于一个令人尴尬而又不知所措的境地。
一般来讲,有两种类型的道德冲突,其一是在不同道德体系之间发生的冲突:当人们按照某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进行选择时,遇到另一种道德体系准则的挑战,由此导致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冲突发生;其二是同一个道德体系内部发生的冲突:由于诸多具体条件的限制,同一个道德体系内的不同道德准则之间发生了矛盾,导致主体不能同时进行两种行为,例如当“忠”“孝”不能两全时,是尽忠还是尽孝的问题。这两种道德冲突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在对待和解决这两类冲突的方式上也不尽相同。对于不同道德体系之间的冲突,发生冲突的双方往往是相互排斥的,人们必须以抛弃和排除某一方道德要求而采取二择一的方式来解决;但对于同一体系内的道德冲突来说,情况则要复杂得多。人们所说的道德冲突,其中数量最多、最难处理的是同一道德体系内的冲突。这是因为在这里发生冲突的道德准则双方,它们处于同一道德体系内并且基本认可和接受这些道德准则。但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对于形成的义务与义务之间、正义与正义之间的“善善冲突”,人们在道德行为选择中必须忍痛割爱,只能以通过暂时牺牲某一方,保留另一方的方式来协调解决。面对这种“道德两难”的选择,有时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会经历种种思考、犹豫和动摇。
在《醫者仁心》这部电影中,体现的是不同道德体系之间发生的冲突。首先,当克里斯蒂安质疑医院使用的消毒剂未达标而导致手术失败,并要求展开调查时,科室主任意味深长地告诉他不要这样做,否则会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次,当克里斯蒂安拿着关于检测消毒剂浓度未达标的书面证据,再次向科室主任反映时,科室主任选择了让克里斯蒂安离职。后来,克里斯蒂安又向卫生部门反映医院的沉默与不作为,却遭到了卫生部门的对“消毒水事件”的推诿。接下来,克里斯蒂安决定向媒体揭发这件事,但是关于他的整版采访却迟迟未见刊,当他向主编质询时,主编最终告知克里斯蒂安,这件事是不能进行报道的;最后,仍然没有放弃的克里斯蒂安想通过公诉机关检举此事,但是他不得不对着三个不同的检察官反复陈述同一件事。当他见到第一个检察官时,他流畅而快速地讲述了医院“消毒水事件”的缘由以及过程,但还未待他讲完,这位检察官感到事态之严重便叫停了他的陈述,随后这位检察官叫了另一间办公室的同事来提供参考意见。接下来,克里斯蒂安又再次从头开始陈述,在这次陈述的过程中,克里斯蒂安的语气开始变得焦灼与急躁,并频频出现磕巴与重复的语病现象,在他的第二遍陈述进行到一半时,这位检察官又建议叫来他们的领导一起听,于是克里斯蒂安不得已又重新进行第三次陈述,但过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与反复的陈述令他发挥失常,他忘记了自己的陈述内容,他的肩膀剧烈耸动,分不清是在笑还是在哭,此时的他再也说不出任何话来,最终被请出了办公室。
影片最开始就干净利落地展现了主人公选取了一个他认为最有道德价值的行为,并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道德目的付出了一番努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他的道德选择与整个医疗系统乃至政治体系形成了对抗性冲突,它们是属于在不同道德体系之间发生的冲突,由于发生冲突的道德准则双方是相互排斥的,人们必须以抛弃和排除某一方道德要求而采取二择一的方式来解决这类冲突。
影片还有另一条隐匿的线索体现了同一道德体系内的冲突。首先,他挪用了与妻子共同储存的购房资金用于检测医院的消毒水,面对妻子的质问“以后的生活该如何过下去?”时,他选择了沉默与逃避;其次,当他把母亲的养老金也作为经费拿走后,在母亲的泪水面前,他同样选择了沉默与逃避。影片将克里斯蒂安“软弱”的人性置于同一道德体系内的冲突中加以挖掘。一方面,在面对对抗性的道德冲突时,克里斯蒂安始终是果断和决绝的,但是在面对妻子与母亲的质询面前,他却呈现出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他没能肩负起一个丈夫对妻子的责任和一个孩子对母亲应尽的孝心,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份“软弱”,导致他在面对三个检察官的崩溃与失败后,最终选择了妥协。在影片最后,主人公对医院“消毒水事件”采取了缄默的态度,并重新回到了医院工作,以换取微薄的薪酬来弥补自己对家庭的亏欠。当他再次站在妻子面前时,他依然是沉默的,但是他选择牵起妻子的双手,最后两人双双朝着家的方向沉重地走去。
综上可以看出,当主人公面对道德冲突时,他以二择一的方式来面对这个冲突,在他的道德抉择与医院利益的冲突中,在主人公进行行为选择时就会产生出“我该走哪条路,我该怎么办?”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公即使选择错误,或所作出的选择缺乏合理性,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他的道德品质是低劣的。并且通过上述对影片中不同道德冲突的呈现和解决方式的描述与分析,可以看出道德冲突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之所以是不可避免的,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衡量善恶的尺度不是唯一的。只要存在两个以上的尺度,就必然会出现在行为选择中选取哪一个的问题,这是冲突的表层原因;其二,行为的选择是人的生存方式的体现,而人的生存又是悖论性的,包含着种种矛盾,所以,冲突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这是冲突的深层原因。道德冲突实质上根源于人类悖论性的生存方式之中,根源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包括他人)利益的区别、对立和冲突之中。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这种区别、对立和冲突又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形式。因此,要想解决道德冲突就必须从人的生存状态中寻求解决的途径,因为“道德是为人而设的,而不是人为了道德”[2]。但是,由于人的生存又是一種悖论性的存在,因此,应从人的生存的悖论性出发,在寻求解决悖论性存在的途径中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二、道德冲突的实质:人性悖论
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人既要依赖于现实世界,又要力图超越这个世界,由此形成了“二律背反”的矛盾运动。人性与兽性、灵魂与肉体、无限与有限、理想与现实、被动与主动、崇高与卑微等对立统一构成人的悖论性存在。影片所揭示出的道德冲突,实际上也是“二律背反”矛盾运动中的一种,其实质可以归结为人的生存悖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人作为具有肉体的生物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但同时又是具有自由意识活动的存在物。正如马克思言:“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是具有意识的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的存在物。或者说,正是因为人是类的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3]这段话揭示出在自然面前,动物是被动的、渺小的;而人却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发展成为确证自己生命存在的对象,这就意味着人是具有自由意识的存在物。但是,人在自然面前的主体性不是绝对的,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不得不顺从自然界的规律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活动于与他相外在的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构成对他对象性本质力量展开的束缚,人主体性的发挥受到外部对象的制约而陷入不自由状态,由此产生人与自然的悖论。
其次,人既是个体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说:“个体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它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4]这句话揭示出个体本质是在与他人发生关联中一同构成人现实的类本质的。因此,他人也是构成类本质总体的一个部分,只有与他人一起,个体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一开始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5]这种社会关系制约着个人的实践活动,规定着个人实践活动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社会存在物,人从一出生就处在特定的人群、团体之中,人只有也只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创造物质生活。然而,“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6],“个人总是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出发的”[7]。因此,人一方面必须依靠他人而生存,另一方面又经常只顾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舍弃全局利益、只顾个人利益忽视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而陷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冲突之中。
最后,人自身的存在与他的本质之间具有一种张力,这种张力造就个体自身的内部冲突。马克思曾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8]但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冲突,导致人的个体生命本质不能得以确证。换言之,他的生命活动不再是他的本质确证,他的存在和他的本质之间未能达成统一。人所具有的那些感性的、天然的生命力和自然力,他的欲望、激情和天赋才能等,一方面使人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存在者,推动着人进行生命活动;但另一方面,由于它们是对象性的,是需要外部对象和指向着外部对象,并只能在外部对象上得到确证的,当它们无法在外部对象中确证自己的时候,人的存在与本质之间就是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构成了个体内在的一种悖论。
以上关于生存悖论的三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人对包括自身在内的现存对象世界的“依赖”和对这个对象世界的“超越”之间的矛盾。[9]也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自相矛盾,即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矛盾。影片中的主人公作为医生,却没能确证自己职责的价值,由此这种不被确证的生命活动的痛苦就紧紧地缠绕着他的每一次选择。对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进而人的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族类之间抗争的解决,既不是人的单纯的主观愿望,也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命定,而是需要人自己加以认识、为之努力,并通过实践的方式给予走出困境的可能性。
三、走出生存悖论——建立“真实的集体”
“真实的集体”是相对于“虚构的集体”而言的,马克思所说的“真实的集体”,是一种“自由人联合体”:“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10]在这种集体所组成的社会中,个人不是以阶级成员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的。这种集体不是个人发展的桎梏,而是他们获得自由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个人才能摆脱其他阶级的压迫和本阶级的束缚。在“真实的集体”中,人的二重性需要或利益内在地结合在一起: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是统一的。第一,从个人利益对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来看,正如没有众多的个人联合就不可能组成社会一样,没有组成社会的各个成员的个人利益,就无所谓社会共同利益;第二,从社会共同利益对个人利益的关系来看,社会共同利益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需求,因此它是各社会成员获得其个人利益的必要条件。
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人们,不仅要按照生命的本然样态去延续自己的存在,而且还要根据自己的“理想预设”创造自己独有的生存样式,这种“理想预设”是人们对“应有”生存状态的期盼。在《医者仁心》这部电影里,克里斯蒂安被导演设置了理想化的行为动机,他决心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医疗系统乃至政治体系,这个过程中他不只要应对行政体系不负责任和推诿的态度,也要忍受同事和亲人的误解。这样的对立与冲突,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悖论,尤其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体现。实际上,马克思关于“真实集体”的思考不仅深刻剖析了这一困境,还提供了走出这一困境的道路。
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也找到了制度伦理的现实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个人的享乐同阶级关系以及产生这些关系的、这些个人所处的生产条件和交往条件的联系,迄今为止还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内容相矛盾的享乐形式的局限性,任何一种享乐哲学同呈现于它之前的享乐形式的联系,这种不加区别地面向一切个人的哲学的虚伪性,——所有这一切当然都只有在可能对现存制度的生产条件和交往条件进行批判的时候,也就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产生了共产主义观点和社會主义观点的时候,才被揭露。这就对任何一种道德,无论是禁欲主义的道德或者享乐道德,宣判死刑。”[11]这段话揭示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伦理原则建立在现实的生存条件基础之上;现实的生存条件就是当时满足人们最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只有把当时满足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作为对社会制度进行道德评价的现实基础,才可能真正找到伦理学最始源的根据。为此,马克思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12],从而实现了从传统哲学中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在马克思看来,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13],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任何人作为一个自然机体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物;另一方面,任何人又不可能是绝对孤立的个人,他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所以人同时又是一定社会的成员,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4]人的二重性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个人就无所谓社会;而社会又是各个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物,每个人都有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个人利益。同时,作为一个社会的存在物,每个人又有维持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社会共同利益。这样,人的需要或利益总是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双重特点。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他的需要或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问题。
在私有制社会里,由于阶级之间的对立,所谓社会整体利益只不过是少数剥削者的利益,根本就不是广大劳动者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集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从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假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实的集体条件下,各个个人都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15]马克思、恩格斯这里讲的“虚假的集体”指的就是剥削阶级的“集体”。对剥削阶级来说,他们的整个阶级的唯有处于整个社会关系之中才是可能的,但这个阶级却背离于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利益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冲突。因此,剥削阶级是“虚假的集体”。剥削阶级中的每个个体又是处于这一狭隘的社会阶级中的,所以这些个人是背离社会整体的,他们的发展缺失了社会整体的依托,因而也是极其有限而片面的。
综上,在“真实的集体”中,社会共同利益是由无数个在社会中的个体利益所集中展现的,个人利益的增长和扩大必然最终表现为社会共同利益的客观条件的改善;而对社会共同利益的任何破坏,结果都会这样或那样地转化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的丧失。因此,社会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在“真实的社会”中是一体两面的。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才能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而合理地解决了人的生存悖论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二律背反,使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真正统一起来。而这也正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在伦理道德理论领域进行革命性变革所必然产生的结果。
结语
在阶级社会中,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种道德都是当时经济的产物。因此,它主要是维护在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必定会在个人利益在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造成个人利益的牺牲。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构成马克思所言的“真实的集体”,人与人之间达到真正的平等,类似于《医者仁心》影片中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P·德马科,理查德·M·福克斯.现代世界伦理新趋向[M].石毓彬,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4-5.
[2][美]威廉·k·弗兰克纳.伦理学[M].关键,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87:92.
[3][4][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84,80.
[5][7][8][10][11][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274,169,490,84,85.
[6][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9]孙正聿.超越意识[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1:6,56.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作者简介】 周 玄,女,湖北随州人,贵州大学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 杜 凯,男,湖北荆门人,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贵州省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专项研究课题(编号:GDXXZK20230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