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理论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023-08-23 03:14张忠桂
今日财富 2023年21期
关键词:行政理论经济

张忠桂

本文通过对行政管理理论与企业经济管理内涵、特征、作用的分析,阐明行政管理理论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出行政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有效的应用。

立足知識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所依赖的经营模式、所采取的管理体系等均受到冲击。尤其在数据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当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从资源、设备、技术等方面发生偏移,更多地集中在“人力资本”层面。如果企业抱残守缺,一味坚持传统的组织管理、工商管理、人事管理等理念,难免陷入无力发展的境地,陈旧的管理机制会成为企业快速发展、实效创新、高效转化的障碍。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它以社会组织管理规律为研究对象,旨在为管理主体提供科学的、系统的、创新的管理方法。同时,行政管理学所建立的理论(即行政管理理论)具有综合性和普适性,它广泛吸收了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基础性理论,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一、行政管理理论内涵及其中国化特征的解读

从独立学科或“科学门类”角度说,行政管理学出现的时间点较晚,并且研究领域狭窄,20世纪前主要将它纳入到政治学探讨范畴。例如德国政治经济学家洛伦茨·施泰因的著作《行政学》一书,就是以行政法为基础,吸收经济学、政治学理论探讨社会问题。1887年,美国学者托马斯·威尔逊撰写了《行政管理学研究》一文,与此前基于行政法探讨行政问题学说的最大区别在于,他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行政管理学”的独立性。此后,各领域的专家参与进来,出现了一系列著作及实验,如弗兰克·季德诺的《比较行政法》《政治与行政》,劳伦斯·怀特的《行政管理学导论》,沃尔特·威洛比的《行政管理学原理》,弗雷德里克·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法以及哈佛大学的“霍桑实验”等,均验证了行政管理作为单独科学研究的优势。概括地说,行政管理缘起于政治学研究,在企业管理环境中得以完善和成熟,后来主要被国家及政府部门所采用,如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产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成果。当前,行政管理理论已经非常成熟,它自身所具备的“企业管理基因”,保证它能够很好地作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

广义上,行政管理就是任何一种组织对内外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它不限定组织属性,这从侧面反映出行政管理理论成分的多元化。例如,行政管理理论中包含政治学成分,可以借鉴政治学基本理论划分组织结构,引导组织关注阶级、民主、政党等内容。又如,行政管理理论中包含经济学成分,可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调节工序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帮助组织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对于行政管理的研究不断升温,在借鉴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渗透传统行政管理思想、融合社会主义管理经验,促成了行政管理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局面。基于企业经济管理视角,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理论有四个特征:

(一)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行政管理的核心任务。

(二)以人为本,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本效能。

(三)加强制度建设,发挥行政绩效的激励作用。

(四)统筹兼顾,促进各部门、主体的协同,完善组织运行机制。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内涵及其作用的分析

顾名思义,企业经济管理就是“以企业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活动”,一方面,在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引导下,要求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与企业经济增长保持正相关,由此设计、规划、实施一系列与企业现实相符的管理策略。另一方面,在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引领下,企业管理要素均与经济增长保持直接、间接关系,如“市场和资源配置”“需求、收入与消费行为”“劳动力成本与生产效率”等。从企业管理主体角度说,企业经济管理实施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上,关注国家政策、行业动态、科学技术等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影响,能够利用专业分析工具(如戴明环、SWOT分析模型、6W2H法则等)筛选出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并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战略发展规划。微观上,企业经济管理主要关注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管理环节(如设计、分析、组织、协调等)的缺陷,能够通过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减少经济管理过程中僵化、低效及无效的方法。

同时,将行政管理理论引入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主要为了达成两个目标:一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减少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冲突,在不同层级之间建立便捷的沟通渠道,实现企业各项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在企业经济发展统一原则下,各部门可以形成独立性、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在“比较行政管理模式”下,实现不同企业主体的合作共赢。

概括来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一)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资金链牢固的前提之上的,而如何有效分配资金,就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当资金链紧张时,管理主体需要集中资金、合理分配,以确保企业生产的正常开展。而当资金充裕时,管理主体需要将资金适当分流,投入到非生产活动中,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或加大技能培训、优化人才队伍。

(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企业常规管理活动中,主要依据财务状况判断企业运行现状,但财务状况只是对企业整体生产运营情况的反馈,难以有效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作用之一,就是不断完善内部经济管理体制,例如结合财务报告数据分析及预测等方式,反向追溯生产、管理、运维、营销等环节的情况,找出潜在危机、构建战略方案,以更好地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三)扩大企业经济效益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经济管理也是一种服务机制,它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模型,对影响企业收益增长的因素展开统筹,创新或改进企业经济活动方式,最终的服务效果就是扩大企业经济效益规模。

三、行政管理理论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结合前文分别对“行政管理理论”和“企业经济管理”的分析,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尤其行政管理理论的特征之一是“将促进经济作为行政管理的核心任务”,而对于企業经济管理的作用而言,无论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是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或者扩大企业经济效益,都属于“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范畴。换言之,行政管理理论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是具备可行性与实效性的。但在具体应用途径方面,还要进一步解构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归纳来说,行政管理理论的应用包括“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约束-沟通理论”“组织-个人匹配理论”。

(一)将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应用到企业预算管理

管理体制化模式强调制度有限性,因此在早期的行政组织体系中,一般将管理主体划分成上中下三层,每一层再建立“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原始架构,旨在管理者之间地位平等、有效对话,同时也实现被管理者各司其职、相互协同。将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可以借助层次管理形式的对接优势,提高预算管理效果。

1.建立“总-分”预算分层管理机制。即企业成立预算中心(或“预算委员会”“预算部”等),企业各部门设置专门对接人员,双方对接预算需求后,预算中心对不予审批的预算计划提出问题、预警。

2.开展“业务-预算”的对接工作。在预算中心统一管理下,各部门统计当年业务需求,经过审核后分批次、分层次下达本年度预算指标,这一过程中财务部门进行干预,保障财务组织绩效与部门预算指标对应。

3.健全阶段性预算执行沟通机制。以月/季度为例,各部门负责人就预算执行情况,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预算中心建立通畅互动机制,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执行情况审核,业务部门负责业绩评定审核,预算中心负责预算使用监管。

4.健全整体性预算管理协同机制。以年度为例,在引入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执行行政组织制度,即将预算资金需求情况与各个部门年度工作规划对接,这一过程中兼顾全面预算管理与分层预算管理的对称性。例如,当部门职能发生变化,不仅要交接业务内容,还要同时交接一定阶段以来的预算执行进度情况。

(二)将约束-沟通理论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从行政管理自身的发展来看,它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时至今日也不能断定行政管理实践已经具备完全成熟的模式。究其原因,行政管理学综合了多种学科内容、理论、概念等,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仍然在不断发展。因此,企业在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实施经济管理活动,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一方面,在企业发展前景不清晰、市场份额不稳定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多采用约束性手段,避免导致危机或风险扩大。另一方面,当企业发展步入正轨,具备清晰的战略规划时,就需要弱化内部控制(约束)的作用,同时提高内部沟通与协调,从而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推动。

据此,将“约束-沟通理论”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一方面围绕约束性展开,即企业要搭建内部控制链,而控制链的建立并不完全依靠企业制度,更多是通过部门间的职能协同实现的。如市场调研、合同签订、合法避税、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等,这些职能横跨多个部门,在针对具体事务时,企业可以引入QHSE管理体系、ERP系统等,针对企业经济活动构筑防火堤。另一方面,企业要构建内部“沟通云”,在行政管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著名的“霍桑实验”,该实验表明经济利益并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还要侧重于人性化、柔性化的管理手段,如“参与激励”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如构建OA云平台,将传统的垂直沟通体系,打造成扁平结构的“沟通云”,提高内部沟通效率、压缩企业决策周期。

(三)依据组织-个人匹配理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学发展过程中,自从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后,研究对象就转移到个人及组织关系上。不同于传统的工商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组织与个人一体化”,尤其在企业组织中,人们不仅是基于经济利益关系形成的集体,同时也是具备一定社会关系的聚落。员工只有在企业组织中充分进行交流、交换信息、传递知识等活动,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掌握生产技能、提高经济效益。

将“组织-个人匹配理论”应用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主要作用是优化企业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模式。一方面,针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匹配性”可以通过个人能力与个人绩效的关系反映出来。企业需要综合衡量岗位的重要性及贡献率,分析岗位价值是否与人力资本成正比,简单说越重要的岗位对人力资源能力要求越高,因此在薪酬福利方面就更优越。诚然,这必然会造成员工收获区别,为了维系企业组织稳定,还应该提供一些激励手段,如员工持股、技能培训等。另一方面,针对组织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推行柔性制度,在“上中下”三层管理结构的基础上,要消除人格、情感、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仅保留决策权利的差异,这有利于激活员工主观能动性,敢于提出质疑与建议,对于所有岗位员工来说,都能够增强归属感。

结语:

事实上,广义的行政管理理论已经突破了组织差异界限,政府、企业两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均可采用,但利用该理论的目的明显不同。前者旨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治理效率,后者则是服务于企业经济管理、促进企业经济增长。通过引入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约束-沟通理论、组织-个人匹配理论,有助于企业贯彻落实全面预算,提高财务信息的利用效能,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行政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可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与成长条件,减少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企业经济管理营造一个和谐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税务局)

猜你喜欢
行政理论经济
行政学人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