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探索

2023-08-23 03:33侯正施高彬
今日财富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侯正施 高彬

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媒体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传播方式、展示方式、受众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如何走好适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这条道路进行了分析。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各种表现形式,如:虚拟场景、全息影像、数字影像、数码图像等技术在陈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数字化的来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网上进行传播,突破了地域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格局,它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动力。

另外,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在很多领域得以应用。而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常常与旅游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对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后,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多集中在地方旅游、公共文化领域,而数字经济则注重与科技的融合,很少有人将两者有机融合,本文对数字化时代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了探讨。通过数字技术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其更快、更广、更高地综合发展。

一、数字经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最稳固的基因,也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信息的快速发展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出现了根本改变。仅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项目传播,已经逐渐走向衰亡,如何更好地保存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数字媒体具有交互性、便捷性、浸入性等特性,能够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增加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抓住新的发展趋势,必须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对象等方面入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新型的数字化传播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文化的精准传播,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数字化保存

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以人为本,重视记忆、经验和精神的传递。而数字技术正好能够采集、加工、再造这些文化信息,生成具体的文字、图像、视频、影像与动画资源的保存与推广,让人们对其发展趋势有更为直接的认识,并为其保护与推广提供技术保证。

(二)数字化传播

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途径,同时也满足了对信息的即时需求,突破了单一的信息传递限制,使其更多样化。通过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互动技术等手段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多元化的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繁多,其文化意蕴与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真正地进行数字化传播,必须要认识和把握各种类型的特征,针对类别,采用多种表现形式,有效地进行数字化交流。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優化分配和数字化信息的传递,就要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传递。当前,在新技术支持下,以传统的信息型陈列为依托,通过物流网络、5G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各种技术手段实现了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三)知识数字化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国家通过互联网获得的信息,迅速转换为知识,迅速应用于尖端科技。而那些隐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信息,可以把它们转换为知识,通过知识的创造,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传递,是对知识管理的一次重大突破。利用互联网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传承和融合,采用数字化技术,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储存需求。

(四)内容数字化

当前,各种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利用内容的数字化形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符号系统的结合,使得这些符号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使很多看不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有形、可听、可及的内容。

二、数字经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

(一)数字化出版

数字化出版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工、编辑、再将其信息传递到网上的一种新的发行形式。内容生产、经营管理、产品形态数字化、信息网络等都是数字化的。我国对数字出版行业进行了大量的扶持和支持。

(二)新媒体推广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迅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的道路。

1.数字化展示

数字化展示是利用数码技术与新媒体技术,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支持下,数字显示技术变得更加准确。运用现代化的器材,对非物资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细致的摄影,以更精确地再现文物全貌。

2.提高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意识

在新媒体上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的人有三种: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比如张士宏,淮南玛瑙泉豆腐美食非遗传承人,以自己的职业视角来创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内容,以此来塑造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种是专门从事影视作品的队伍,他们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推广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是专业的队伍,他们总是能把最好的片段展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三种是普通群众,他们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所以,不管是专业还是非专业,在了解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后,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

3.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

如今,人们的生活步调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分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越来越少。相比于长时间的演讲和记录,大家更喜欢的是一种“速食”的短视频。短视频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4.多种媒介渠道有机融合

运用非遗+抖音、哔哩哔哩、微博、公共传媒新媒体的运作方式,使各种传媒频道相互结合。为此,必须创新内容架构,形成共通的文化环境,实现对文化交流的期望。

(三)数字IP打造

IP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海外,有关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IP的认识很深。比如,英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和当代企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造自身的“文化IP”,以实际为导向;意大利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比如克莱蒙纳的提琴厂,既可以推广克莱蒙纳的工艺,也可以让大家对意大利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如一些国家在乡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使民间手工业得以延续,民众可以到各地观光、游览、感受,促进民间文化的推广与交流。因此,IP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将其与人民的感情需要相融合,又能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

1.情感定位

要想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IP,就必须依赖于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感情。因此,在创作IP前要做到情绪的准确定位,做到情绪的传递,进而推动社会的情绪经济。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IP获得增值的重要保障。比如,四大刺绣之一苏绣所创造的“文化IP”并非来自于“苏绣”,它包含着“慢工出细活”“十年磨一剑”的感情寄托。

2.角色定位

进行人物的定位,就是建立自己的IP,以自己的个性为媒体,进行标记,获得一定的流量后,再进行周边的开发,把它变成一个有意义的业务。从个体特征出发,发掘其所能传达到公众的价值观。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大众的视线中持续地巩固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输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提高用户的体验和用户的黏度。

三、数字经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问题

(一)数字化技术发展不完善

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中,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推动其发展,比如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系统等。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展示,只有极少数的一些站点上有视频、图片等,但其宣传手段过于简单,不够新颖、不能及时推送,更新缓慢,问题无法及时答复、及时处理。由于数字化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使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不能大规模地保存、传播和推广。目前,各大城市的博物馆都引进了VR体验、人机交互等新技术,推动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但由于经费不足、缺乏规模化、规范化等原因,使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十分滞后。

(二)缺乏技术和传承人才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而且年轻一代也不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意识到中华传统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所以,在技术保护上并没有太多的投入。

(三)非遗数字化体系不健全

当前,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方式和形式的探讨大都停留在实践层面,其理论依据和方法系统还很薄弱,并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系统,这会对它的扩散和效率产生一定的限制。此外,目前国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的法律、规章较少,仅限于调查、代表姓名录等,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存认知较差。

四、数字经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数字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地域差别大,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地方特色和地域特色开展工作,并对其进行高效投资。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收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把资金投入到宣传渠道的构建,以数字化结果能否达到大众的期望,作为后续工程跟进和业绩考核的依据。

(二)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完善专业团队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各地高校、研究所、企业、博物馆等都积极参与,设立了专业的组织和研究中心,开展了有关的培训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过程中,必须要有高质量的人才。在提升使用数字化科技的同时,增强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及继承使命的意识也很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有研究所、大学、博物馆、高校图书馆,要立足于丰富的学科知识背景和交叉综合性人才,与企业界紧密联系,发挥全社会的共力协作。

(三)多渠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景再现,构建立体的传播体系

数字化产品自身依托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其特征在于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传递,而非传统的文字、图像、口头表达、舞台等以外的展示方式;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互联网、网络电视、4D影院等传播方式,微信、快手、抖音、B站等网络媒体的興起,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借助多种途径、平台,建立文字、图片、视频、甚至4D数据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多种形式下进行现场的重现。

结语:

在数字化的今天,非遗传承人、相关企业、文化界都要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必然,唯有通过文化与技术的结合,积极顺应社会的需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以社交媒体、电商、短视频等平台作为媒体和应用场景,建立非遗IP,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发展深度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转化是一种历史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平台的营销手段,充分发掘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消费群,通过数字技术改造,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