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MART原则的院系仪器平台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3-08-22 07:48冯嘉靖朱久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3年5期
关键词:院系管理者仪器

冯嘉靖,余 涛,孙 兵,朱久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北京 100083)

0 引 言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基础,随着仪器数量激增,整合仪器平台,探索有效管理仪器平台的理论和方法,对最大限度发挥仪器设备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1-4]。近年来,各大高校响应国家政策,结合自身情况纷纷建立了不同运行模式的大型仪器平台[5-7],不断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在仪器平台管理模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10]。高校仪器管理主要包含校级管理和院系管理两个层级。相较于校级仪器平台,院系仪器平台和管理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11-13],具体表现在:①仪器专业性较强,以学院教学科研为先,以服务本院的师生群体为主,使用群体范围受限;②仪器设备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③大多数学院仪器很难做到“专人专管”,通常由仪器申购人员或者实验技术人员兼管,管理职责不明;④已有存量仪器无法同时兼顾教学和科研,使用效率不高。这些特点不利于院系仪器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符合院系仪器平台发展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具有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特点[14]。该原则基于明确合理的目标设计和成果激励,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成功应用在企业管理、课程建设、职业教育等方面来保障体系平稳运行和提升管理质量[15-16],对仪器平台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院系大型仪器平台的特点,深入剖析了影响平台持续良性运行的原因,从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平台多人管理的实际运行基础出发,基于SMART原则,拟定了“一中心-双轨制-多层面交互”的具体管理方法、“考核与投入相平衡”的定量考核细则、完善的激励制度和明确可控的管理考核周期,提高了仪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了平台稳定有效运行。经过1 年的实践,仪器平台持续良好运行,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均有大幅度提升,基于SMART 原则的管理模式为院系大型仪器平台的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1 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平台运行现状

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平台现有12 台30 万元以上的国内外先进的大型仪器和数十台分析测试设备,涵盖光学、电化学、波谱、色谱仪器等,主要服务于化学、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所有仪器均纳入院系平台统筹管理,并与学校大型仪器平台对接,采用微信小程序预约并自行上机测试的使用模式。实验中心设热处理、显微结构表征、光谱、色谱等7 间仪器专用实验室,便于仪器统一管理。仪器平台没有专职的仪器管理人员,实行“双轨制”管理模式:①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对所有仪器进行统筹管理;②教师或者机组人员对于自己负责的仪器采用“一对一”技术指导的管理模式。

目前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仪器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如下:①管理者职责不明,尽管平台已提出仪器“双轨制”管理,但是没有明确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和机组管理教师的具体职责,致使仪器时常因管理真空而闲置。②无合理可量化的仪器考核制度,仪器平台仅每年向学校上报基础数据,被动考核,内部无规范的考核制度,导致对仪器管理者的约束力不够,仪器维护不足,有效利用时间降低。③无符合管理者和使用者切身利益的激励政策,仪器管理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管理仪器的积极性不高,投入仪器管理的精力不足,难以保持仪器的高效运转;使用群体较少,对仪器使用较为保守,以仪器为基础构建新技术的兴趣不足,造成仪器高阶功能浪费,利用率不高。④无明确的时间规划,仪器负责人对于日常管理和考核任务的时间节点没有清晰认知,导致任务集中,管理质量不高,平台运行效率降低。

2 基于SMART 原则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构建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中的基本原则,被誉为企业管理中的黄金原则。如图1 所示,SMART原则中的5 个英文字母分别对应着5 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即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ttainable(可达到的)、R-Relevant(相关的)和T-Time

图1 SMART原则示意图及含义

bound(有时限的),应用到院系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中则代表着:①实验中心管理者和仪器负责人的职责明确且具体,便于确定管理目标和管理细则。②考核细则全面可衡量,考核目标合理可达到。③激励政策与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利益息息相关。④管理考核周期清晰明确,规划合理。

2.1 基于“S”原则的多层管理职责及机制构建

具体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得仪器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化学实验中心仪器采用“一中心-双轨制-多层面交互”的管理模式:首先以化学实验中心负责人为管理核心负责统筹工作(一中心),以实验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和单台仪器管理机组为具体负责人员进行平台和仪器的双轨管理(双轨制),进一步明确两方责任并在多层面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多层面交互),以期中心仪器平台达到规范、高效运行(见图2)。

图2 化学实验中心仪器管理者具体职责划分。

针对日常管理和成果管理明确双轨制两方负责人员的具体责任。日常管理方面:实验中心工作人员从3 个层次负责前端管理,即①仪器预约平台的维护,②仪器门禁系统开放,③仪器室安全管理与维修;单台仪器管理机组同样针对3 个层次负责终端管理,即①预约审核,②使用人员管理及使用记录管理,③仪器的安全和日常维护及仪器培训。机组在终端仪器管理中发现问题,可反馈给中心工作人员,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相应政策协助解决问题。成果管理方面:机组人员负责仪器有效机时分配、人才培养、科研产出及相应的仪器功能开发,并将仪器的成果基础信息整理给中心工作人员,中心工作人员负责仪器使用成果分析、使用信息上报,并分析使用短板反馈给机组人员,帮助机组人员更合理高效地管理仪器。

仪器的申购或者使用,教师对于仪器的了解更加深入,在管理和功能开发上可以发挥更大价值。实验技术人员统筹兼顾,参与多种工作比专人专管1 台仪器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在仪器管理工作中,两组管理者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使得中心仪器平台的管理更加高效、规范。

2.2 基于“M”和“A”原则的合理可量化考核的制订

每台仪器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为一个团队,考核以团队为单位,考核工作由学院仪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考核内容以及评分标准按照“M-可衡量的”和“A-可达到的”原则进行制定。以“考核与投入相平衡”为目标,在完成仪器基本考核合理可量化的基础上,释放机组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

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最终所有的分值相加,即为总分。总分≥85 分,考核结果为“优”;85 分>总分≥75分,考核结果为“良”;75 分>总分≥60 分,考核结果为“合格”,总分<60 分,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仪器管理机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取消其仪器管理权限,且3 年内不得通过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申购仪器。具体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见表1,考核分为3 大项6 小项,每项考核内容都有对应的评分标准和具体分数,其中日常管理40 分、机时统计40 分、考核统计20 分,只要仪器机组负责教师认真管理仪器,都可以达到考核“合格”及以上。

表1 仪器管理机组考核细则

2.3 基于“R”原则的对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双重激励措施

为了保障平台的长期有效地稳定运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在“考核与投入相平衡”的考核原则上,引入双重激励制度,做到基础考核和激励政策相辅相成。管理者的积极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仪器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所以制定与管理者利益息息相关的激励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更愿意投入仪器管理工作。在科学研究中,测试经费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仪器“有偿使用”的大背景下,以仪器使用机时作为奖励,可以缓解青年教师经费紧张的压力,专心科研工作。

为了增加激励政策的通用性和专业性,同时调动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将奖励机时分成两部分。①通用机时。仪器管理者管理仪器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可以奖励仪器通用机时,该部分为鼓励机组成员完成仪器日常管理和基础考核,保障仪器平台的正常运转。②专用机时。仪器使用者依托仪器平台,获得科技奖励、发表论文、专利等成果,在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并经过审核通过后,可以获得对应仪器专用机时奖励。为激励院内外教师积极宣传和使用平台仪器,对引进外单位来平台测试提高仪器共享率和收益率以及进行仪器高阶功能开发的教师,经学院审核也可获得专用机时。

具体激励政策如表2 所示,奖励机时中,参与仪器管理的通用机时所占的比例很大,由此可以激励各位青年教师申请成为仪器负责人或者机组成员。对于有更多机时需求的机组成员,可针对成果产出布局,获取专用机时奖励。此激励制度可有效激发机组的积极性,提升仪器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此外,奖励机时按每台仪器发放,由机组成员自行分配,机时仅可用于本课题组(教师和学生),不允许拆借。机时奖励政策对于院内老师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可激励他们积极使用和参与平台的运行。

表2 仪器使用机时奖励明细

2.4 基于“T”原则的清晰明确管理考核周期的构建

清晰明确的管理考核周期有助于对管理目标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反馈,促进管理政策的有效执行。考核包含对日常管理的监督检查、仪器管理者的考核和激励政策的考评发放,分别对应不同的周期。①仪器管理者每天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及预约使用情况,及时进行问题反馈,保证仪器运行和使用良好。②仪器管理者每月检查仪器的使用记录,保证记录完整规范。③仪器管理者每季度做好仪器培训工作。④仪器负责人与机组成员的考核每半年1 次,分别在3 月底和9月底,基于表1 细则进行统计考核。⑤激励政策的统计与实施基于表2 每年的年底(通常为12 月)进行,奖励机时大于课题组测试机时,可免费使用仪器,否则测试机时超出奖励机时部分按照仪器收费标准进行收费(见图3)。

图3 清晰明确的管理考核周期的构建

3 基于SMART原则的仪器平台管理成效

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平台基于SMART 原则管理模式运行1 年之后,在平台运行和仪器使用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仪器平台持续良性运行。管理政策推行后,本系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导师都积极申报成为仪器管理负责人和机组成员,现仪器管理机组成员约占研究生导师的90%,比往年增加了1 倍,大大提高了仪器管理的主动性。实验中心人员与仪器管理人员各司其职,相辅相成,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又使得仪器平台可以高效流畅地运行。1 年来,仪器运行状态良好,仅有2 台仪器出现故障,且反馈和维修非常及时,保障了仪器持续高效运行。仪器使用者按时线上预约线下测试,仪器管理者认真审核,具备独立操作资格的人员可直接进行仪器测试,否则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测试,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在仪器管理者监督下,线下仪器使用记录的填写更加规范。

(2)仪器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仪器的使用率明显提高,2021 年所有大型仪器的年平均使用机时比2020 年提高约10%,所有仪器的考核均达到“合格”及以上。院内教师依托仪器平台主持科研项目11 项,较去年增加了20%。基于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平台公开发表国际SCI 论文18 篇,EI 检索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 篇,授权发明专利7 项,成果总数是去年的1.5 倍。此外,基于仪器平台,在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2021)中获得突破性成绩,首次荣获特等奖1 项,还斩获一等奖1 项、二等奖4 项。

(3)仪器管理者与使用者反馈良好。仪器平台高效运行1 年得到了院内师生的一致好评,良好的仪器状态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1 年化学实验中心新开设“现代测试技术与实践”课程,与之前的“现代仪器分析”课程互补,基于仪器平台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仪器基本知识和测试方法,提高了仪器平台的影响力,课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反馈良好。仪器管理教师每半年开展2 次仪器培训工作,引导学生开发仪器更深层次的功能。通过课程和培训,化学系全体研究生均具备独立操作与自身课题相关的仪器设备的技能。此外,基于仪器平台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31 项,比去年增加了5 项,进一步扩大了仪器使用人群和影响力。

4 结 语

院系大型仪器平台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仪器平台持续良性运行以及仪器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的提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SMART原则的仪器平台管理模式将明确的管理职责、合理可量化的考核细则、符合管理者和使用者利益的激励政策、清晰的管理考核周期融为一体,从而有效提升了仪器平台的运行效率,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无“专人专管”的院系大型仪器平台的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猜你喜欢
院系管理者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