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3-08-18 19:05:17金永涛
中学数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渐近线奇函数性质

金永涛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1].深度学习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强调学生的教育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掌握学科核心知识,把握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理解学习过程,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并获得发展.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罗增儒教授指出:数学家创造了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创造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只有教师具有深度教研的意识、能力和素养,在日常教学中一贯坚持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1 问题提出

在高一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教学中,经过系统研究函数性质后得到了它们的图像.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时,常会遇到了函数y=2x-1/2x+1、y=log22-x/2+x、y=lg(x+x2+1)及相关的问题.借助换元法、整体代换与复合函数的方法对问题给出解答后,学生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疑问:以往对函数的学习,都是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并作出图像.能否系统研究上述函数的性质呢?基于这些函数的性质能作出它们的图像吗?学生提出的新设想,是尝试应用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研究陌生函数的需求和愿望,这是开展深度学习、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最佳契机,本文笔者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实施与大家分享交流.

2 指数相关函数的对称性探究

题目1 研究函数f(x)=2x-1/2x+1的性质并作图.

学生的解答过程如下:

研究可知,f(x)是定义域为R的增函数且为奇函数,函数的零点为x=0.在研究單调性时,观察解析式代数结构,将其整理为f(x)=1-2/2x+1的形式,可识别出f(x)为增函数;通过判断f(-x)与f(x)的关系得到了奇函数这一结论.结合上述性质,学生基于经验作出了f(x)的一个错误的图像(图1).

2.1 学生的困惑与疑问

虽然得到了f(x)的图像,但学生并不能理解,为何指数函数不具有对称性,而f(x)却具有对称性;指数函数存在渐近线,f(x)是否存在渐近线.

2.2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f(x)的函数性质及其内在联系,提出如下思考问题.

引导思考1 你知道哪些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奇函数、偶函数?

学生回顾并给出形如y=2x、y=2x+2-x是偶函数,y=2x-2-x、y=2-x-2x是奇函数.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为进一步发现、探究指数相关函数的对称性做好铺垫和准备.

引导思考2 上面的奇函数和偶函数与f(x)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分析后发现,由熟悉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可以构建出新的奇函数、偶函数.如y=2x+2-x/2x-2-x、y=2x-2-x/2x+2-x均为奇函数,在形式上与f(x)很类似;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如果将函数y=2x-2-x/2x+2-x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x,变形可得y=4x-1/4x+1,这与f(x)的解析式的结构是一样的. 类比可知,对f(x)进行如下变形,f(x)=2x-1/2x+1=2x/2-2-x/2/2x/2+2-x/2,这样f(x)就化成了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商的形式.

引导思考3 f(x)是否存在渐近线?

引导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渐近线,不仅在函数图像上有所呈现,也可以借助解析式从数量关系上给出描述,启发学生借助f(x)的解析式研究渐近线的数量关系.

学生思考后指出,由f(x)=1-2/2x+1可知f(x)<1,图1是错误的.因为当x→+∞时,f(x)<1且f(x)→1,即y=1是函数的一条渐近线,再由奇函数可知

y=-1也是函数的渐近线,从而得到函数f(x)的图像应该是图2. 教师指出,基于函数性质的作图过程,是对函数性质的深刻理解与准确应用,是对函数性质的最佳呈现.

2.3 教学反馈与评价

为了巩固、强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探究思考 研究函数f(x)=2x/2x+1的性质并作图.

学生整理得到f(x)=1-1/2x+1,定义域为R;可判断出f(x)在R上单调递增;当x→+∞时,f(x)<1且f(x)→1;当x→-∞时,f(x)>0且f(x)→0,即y=1和y=0是函数的两条渐近线,作出函数图像(图3),观察图像,学生给出猜想:f(x)的图像关于点0,f(0)成中心对称. 学生观察图像大胆猜想,是对函数性质的深度思考.教师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怎么检验这一猜想呢?

学生尝试1 判断f(x)的图像是否关于点0,f(0)成中心对称,等价于验证函数是否满足f(-x)+f(x)=1恒成立,整理可得上述结论是成立的.

学生尝试2 运用联系的观点,借助奇函数与中心对称的关系,判断f(x)的图像是否关于点0,f(0)成中心对称,只需验证y=f(x)-1/2是否为奇函数即可.

3 对数相关函数的奇偶性探究

题目2 判断函数f(x)=log22-x/2+x的奇偶性.

学生的解答:函数的定义域为(-2,2),且对任意的x∈(-2,2),都有-x∈(-2,2);f(-x)=log22+x/2-x=-f(x),所以f(x)是奇函数. 或者,可化为f(x)=log2(2-x)-log2(2+x),也能判断出f(x)是奇函数.

3.1 学生的困惑与尝试

虽然问题给出完整解答,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f(x)为何是奇函数,函数的什么性质是使其成为奇函数的核心因素;既然f(x)是奇函数,能否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尝试作出函数的图像.

尝试1 函数f(x)中的真数u(x)=2-x/2+x的图像具有中心对称,整理可得u(x)=-1+4/2+x,所以u(x)的对称中心为点(-2,-1),图像如图4. 但由定义域为(-2,2),只涉及图4的实线部分, u(x)的这部分图像不具有对称性. 这说明函数u(x)的中心对称性不是f(x)为奇函数的原因.

尝试2 系统研究f(x)的其他性质(单调性、零点、渐近线等),尝试作出f(x)的图像.

(1)函数的单调性:由u(x)在(-2,2)上递减;根据单调性的定义,对任意的x1,x2∈(-2,2)且x1u(x2),进而一定有f(x1)>f(x2),所以f(x)在区间(-2,2)上单调递减.

(2)函数零点:易知x=0是函数唯一的零点.

(3)渐近线:当x>-2且x→-2时,u(x)→+∞则f(x)→+∞;当x<2且x→2时,u(x)>0且u(x)→0则f(x)→+∞. 可知,x=-2和x=2是f(x)的两条渐近线.

根据f(x)性质可作出函数的图像(图5).

3.2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基于上述尝试,引导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探究、思考f(x)成为奇函数的影响因素.

引导思考1 观察函数u(x)、f(x)的图像(图6),你能从u(x)的取值分布判断出f(x)的奇函数性质吗?

观察图像后,学生很难由u(x)判断出f(x)为奇函数. 教师指出,函数图像固然直观,但有时很难呈现函数性质的深层次信息,要借助解析式从数量上给出精准的刻画.

引导思考2 对于函数关系式f(-x)=-f(x),真數u(x)具有什么性质?

由f(-x)与f(x)互为相反数,可知u(-x)与u(x)互为倒数关系,即u(-x)=1/u(x). 引导学生归纳出,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和-x,当真数u(-x)与u(x)互为倒数时,f(x)是奇函数.

3.3 教学反馈与评价

为了巩固、强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思考问题1 你能给出一个与对数有关的函数且为奇函数的例子吗?

学生从定义域的角度给出实例,如f(x)=log23-x/3+x,f(x)=log22-x/2+x(-1

思考问题2 研究函数f(x)=lg(x+x2+1)的性质,并试着画出函数图像.

有了前面的经验积累,学生能够有意识地研究函数性质,得到函数为奇函数这一结论.

(1)定义域为(-∞,+∞).

(2)奇偶性:f(-x)+f(x)=lg(x2+1-x)(x2+1+x)=lg1=0,所以f(x)是奇函数.

(3)单调性:记u(x)=x+x2+1.当x∈[0,+∞)时,易知u(x)递增,则f(x)递增;

当x∈(-∞,0]时,由奇函数的对称性,可知f(x)递增,进而u(x)递增.

(4)取值趋势与渐近线:当x→+∞时,u(x)→+∞,u(x)→2x且u(x)>2x,则f(x)→+∞;当x→-∞时,u(x)→0且u(x)>0,则f(x)→-∞. 从上述分析可得y=2x与y=0是u(x)的两条渐近线.

基于上述分析,作出u(x)的图像(图7),在绘制f(x)图像时,很多学生参考u(x)的图像作出f(x)的图像(图8). 此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①这样作图的根据是什么?②绘制f(x)图像时,我们可使用的信息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发现,由y=2x是u(x)的一条渐近线,当x→+∞时,f(x)→lg2x,从而判断出图8中f(x)的图像是错误的;当x<0时,由f(x)是奇函数,作出f(x)的图像(图7).

4 教学反思

4.1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开展深度学习的最佳支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最佳支点. 对题目1和题目2的教学,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现了对知识与思维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规范的研究方式. 好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层次理解. 创设恰当的情境,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利于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理性精神.

4.2 深度教研是深度学习的根本前提

深度学习开展的效率与质量,究其根本取决于教师的深度教研意识、能力和素养. 只有教师不断践行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实现知识理解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探究和把握数学知识本质为根本,以揭示知识蕴含的数学思维、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核心,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4.3 学法指导是深度学习的根本保障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还要研究学法,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数学学习.在题目1中,学生习惯于“就题论题”,通过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将思考不断引向深入,逐步探究问题的本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与批判思维.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观察与分析、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交流与反思,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努力揭示知识的本质和问题的本源;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升迁移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2] 程华. 数学课堂思维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数学通报 2018(3).

[3] 姜志远,潘超.理解越深刻 解题越高效[J].数学教学,2020(10):33-37.

猜你喜欢
渐近线奇函数性质
关于Pα渐近线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中等数学(2020年6期)2020-09-21 09:32:38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中等数学(2019年6期)2019-08-30 03:41:46
厉害了,我的性质
浅谈如何运用奇函数研究对称中心
定义在R的奇函数可以任性使用f(0)=0
渐近线,你值得拥有
函数奇偶性的解题技巧
渐近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