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叙事性公共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个类别,它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记忆,还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叙事性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能传达故事内容和意图,还能引起具有时代性的讨论和思考,通过公众参与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成为公众情感表达的载体,传达公众思想,追求社会意义。本文从叙事性公共艺术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公共艺术互动的主体、客体和形式,总结概括出叙事性公共艺术互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叙事性公共艺术互动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艺术;叙事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2-00-03
一、公共艺术互动的主体、客体和形式
(一)互动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艺术通过公众的参与和互动来解决社会之事、制度之事、公共之事、民众之事,它的价值在于传达公众思想、追求社会意义、表现公众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愿望。公共艺术的价值在互动中产生,人作为公共艺术互动的主体,在公共艺术实践中,参与到互动的主体包含两种人,一种是艺术家或者设计师,另一种是普通民众或者体验者,两者之间是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
公共艺术中互动的客体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公共艺术的具体形态或者呈现方式,诸如建筑、雕塑、绘画、摄影、书法、公共设施;或者是地景、装置、影像、行为、表演等。另一方面是公共环境或者公共空间,如由山川、河流等组成的自然环境;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而建造的建筑、街道等人工环境;影响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偏好和行为等风俗习惯的文化环境;由人的视听感受而引起的心理上的愉悦感、紧张感,以及产生力感的心理空间。
(二)互动的形式
在公共艺术实践中,公众参与的结果就是作品的互动,互动是公共艺术作品的延伸,也是作品的意义最终实现。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互动中来,实质上是公众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传达个人情感、实施与个人相关事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公众互动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到公众权益的切实实现。在公共艺术中,公共艺术作品、公共空间和人构成了互动的三个方面,三方之间的互动形式即:人与公共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之间的互动、人与公共空间的互动。
人与公共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通过自身的行为活动参与到互动中去,所带来的直观体验或条件反应,是一种行为性的互动;另一种是在互动中个人意识受到相关刺激,所带来的思想认知或心理感受,是一种认知性的互动。在实际中,人与公共艺术作品之间的两种互动形式往往交叉影响、相互作用。公共艺术作品和公共空间的互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公共艺术作品反映公共空间内文化内涵,体现民众的生活品质和精神风貌;另一方面是公共空间反作用于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品要满足公共需求、符合大众审美。人与公共空间的互动由来已久,是古人对环境和人类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论述,即“天人合一”的观念。
二、叙事性公共艺术互动的影响因素
公共艺术的价值在互动中产生,叙事性公共艺术是以故事为公共艺术和公众交流的载体,通过叙事的方式使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的互动中来,由公众的参与、互动、共享,最终实现叙事性公共艺术的价值。在与公共艺术作品互动时,还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对故事的熟知度决定了公众的接受力。故事是区域内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故事,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这是东方文化的起点,亚当和夏娃、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本源。某个地区的人总是对该地区的故事更为理解、接受,这是他们代代相传,已经扎根于本地区文化内涵的缘故。正如我们从小就知道雷锋好人好事的故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同样,在西方文化中宙斯和诸神的故事也早已深入人心。往往公众对一个故事的熟知度越高,与其叙事性公共艺术作品的互动性越好。
第二,叙事的方式决定了公众的理解度。人们对故事的叙述方式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叙述者有不同的叙事习惯,有人习惯娓娓道来,也有人习惯简明扼要,最后,读者听到的故事有可能是长篇大论,也有可能是只言片语。叙述的详略程度直接影响到公众对故事理解的难易程度。一个故事能有多种叙述方法,同一个叙述者对同一个故事也能有不同的叙事方式。如果改变了叙事修辞和叙事逻辑,即使是同一个故事也会有不同的版本,叙事修辞和叙事逻辑的差异会造成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偏差,也就是对艺术的误读。
第三,作品的形式决定了公众的参与性。如何让公共艺术具有可参与性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叙事性公共艺术突破以往纪念雕塑的形式,不再仅仅通过造型、颜色、材料等元素,还会综合运用声音、影像、灯光、气味甚至时间等元素,让进入某个公共空间的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来,真切地感受到作品带来的某种体验。在艺术实践中,越是新奇有趣的艺术形式,越是能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作品的互动中来。
第四,情感的共鸣决定了分享的可能性。人人都需要故事,故事是叙事性公共艺术和公众交流的载体。人们通过艺术品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一个好故事可以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人们又总是喜欢把这种共鸣传递分享出去。这种分享的过程是实现与公众互动的过程,也是体现艺术品价值的过程。
三、叙事性公共艺术互动的问题现状
(一)公众与叙事性公共艺术的互动
人作为公共艺术中互动的主体,有两种身份参与到公共艺术的互动中,一是普通公众,二是艺术家。公众和公共艺术是相互作用的,在叙事性公共艺术实践中,一方面,艺术家以艺术的形式把故事传递给普通公众,引发公众的讨论、参与、分享;另一方面,公众把接收到的故事按照自我认知进行解读,再反馈给公共藝术或者艺术家。公众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对事物认知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到对故事的理解,这就导致了公众对叙事性公共艺术的理解偏差或者误读。例如,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的作品《爆炸瞬间》,作品由很多沉重的钢刺组成,造型酷似海洋中生物“海胆”的样子,观众很难将这个沉重而静止的“海胆”联想到运动员起跑瞬间的爆发力,且作品怪异可怕。
艺术家的个人主义、精英主义不可忽视。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有意无意地将自我拔高成启蒙者和教化者的角色,与此同时,也妄加抬高公众的审美能力。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审美之间往往存在巨大鸿沟,一边是艺术品高深莫测,另一边是公众不明所以。艺术家一味地追求艺术的个性表达、强调作品的艺术性,而忽略公众的审美标准、忽视艺术的现实意义,致使公共艺术成为曲高和寡的艺术符号,公众沦为艺术强权之下的无知民众。正如英国艺术评论人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在对艺术品《科克比的树》的评价时说:“它确实反映了艺术家和普通民众之间的鸿沟,也正因为如此,使我们的公共艺术毫无意义。[1]”
政府机构在公共艺术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的落地是由政府和艺术家以及公众共同参与的,通常情况下,公共艺术是先由艺术家提供设计方案,再经民众投票和政府抉择后方可实施的。
(二)叙事性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互动
公共艺术存在的公共环境可分为三类:一是自然环境,如山川、草木等原生环境,以及经人类改造过的湖泊、公园等次生环境;二是人工环境,如为了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建造的街道、住房、商场和公园等;三是人文环境,包括影响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偏好、行为的风俗习惯和其他因素。叙事性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互动有着不同的现状。叙事性公共艺术和自然环境的互动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互动经常是被忽略的。公共艺术把故事强加给周边的自然环境,而环境与故事本身并无紧要关联,造成艺术与环境之间的不和谐。例如,位于罗马尼亚多瑙河边的《国王德塞巴鲁斯雕像》,像从青峰巨石中钻出一个巨大的人物头部,孤独地坐落在丛林深处,作品与环境之间显得很突兀、孤立。
街道、住房、商场和公园等元素构成了为满足人们生活发展所必需的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存在区域间的差异性。公共艺术展现地区特色,反映区域差异,“公共艺术的场所特性决定了它不是放之四海皆准,普适性的艺术;相反,它总是针对特定社区、地域和环境的。[2]”这也就是说,公共艺术具有在地性特征,艺术品并非“万能的”“通用的”。然而,在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艺术品的大量复制和低级克隆,导致城市公共艺术千城一面。最终公共艺术并不体现区域特色,与跟周围环境也毫无关系。“艺术家朱炳仁表示,双年展的最大价值,在于直指‘千城一面现象,我们要思考,公共艺术到底该如何提升城市品质,而不是成为‘视觉垃圾,或仅仅是‘阳春白雪。[3]”
一个区域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构成了本区域的人文环境,它是人们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公共艺术作品应该与本区域的人文环境相融洽,并体现本区域内民众的生活品质和精神风貌。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必定能融入当地人文环境,满足公众审美、传达公众思想、追求社会意义的。然而,现实中公共艺术与人文环境不协调的案例屡见不鲜,把生搬硬套或拿来主义的公共艺术置于一个并不相符的人文环境中,即不能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谐融洽,也不是公众审美情趣和社会意愿的体现。
(三)公众与公共环境的互动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互动、公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这两者是公众与公共环境之间互动的基础。首先,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公共艺术和公共环境共同营造出一个独特的公共空间;其次,这个公共空间得到公众的认可,并在公众的长期认同和好感提升中,成为公众的精神归宿;最后,公众成为这个公共空间的常客。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场所,公共艺术体现着公众的审美情趣、生活意愿、时代精神,但公众在与公共环境、公共艺术互动的过程中,公众的不友好互动现象随处可见。以陕西西安大雁塔为例,大雁塔平均每年接待人数超过3000万,平均日流量达8.2万次,节假日期间人流量甚至达35万人。有人乱写乱画,有人随意丢弃垃圾,还有人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等,致使景区内经常出现艺术作品残损、环境脏乱的情况,这样既降低了公共环境的品质,又破坏了公共艺术,公众和公共环境没有和谐相处。
四、叙事性公共艺术互动的意义
(一)实现公共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是一种过程艺术,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得到最终结果,“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结果,是实现作品的互动,也就是艺术家和公众的双向交流,相互影响。互动是公共艺术作品的延伸,它使公共艺术的结果呈现出开放性,作品的意义和结果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完成。”[4]叙事性公共艺术中,人们对故事的解读、传递、讨论的过程就是公众与公共艺术作品的互动,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公众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增强了主人公的意识,公众可能会对故事误读,或者会把故事转变成另一种版本传递出去,当然,公共艺术注重的是作品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公共艺术的价值在互动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
(二)肯定公众的主体地位
在近代以前,艺术服务于信仰、道德和统治者,它是用来宣扬、教化、装饰或炫耀的艺术。现代主义时期,艺术家凌驾于艺术之上,艺术强权造成了“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的结果。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万物皆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主张让公众成为艺术的主体。公众作为公共艺术的主体,在公共艺术的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艺術家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使公众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来,传达民众思考、追求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公众和艺术家是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公众的参与和意见也会反作用于公共艺术。叙事性公共艺术中对故事的解读、传递和转化离不开公众,公众成为叙事性公共艺术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
(三)传承区域文化内涵
区域文化是在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中形成的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是区域内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文化共识和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一种空间文化,体现着一个区域内的文化内涵,直间或者间接地体现着当地民众的民俗习惯、生活方式、生活品质和社会群体的精神状态。叙事性公共艺术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艺术互动中,通过公众对故事的解读有了独立的认知,公众把这种认知反馈给艺术家或者分享给其他公众,公众与艺术家之间、公众与公众之间的这种分享和传递也是对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是“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体文化认知、文化体验和文化权利的前提下,[5]”使汇集到区域内的每一位个体参与到区域文化传承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乔纳森·琼斯,朱洁树,译.英国公共艺术最糟糕的6件作品[N].东方早报,2015-03-04.
[2]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陈芳.公共艺术能否改变“千城一面”[DB/OL].http://review.artintern.net/html.php?id=41629,2013-12-27/2019-2-11.
[4]盛静.深圳公共艺术探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2.
[5]谭炜.论当代城市雕塑的情境意义[D].湖北美术学院,2007.
作者简介:张冰(1990-),男,河北保定人,硕士,设计学专业,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