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功散防治幼鼠哮喘短链脂肪酸-G蛋白偶联受体43作用机制研究

2023-08-15 06:08林晓玲叶丽妍陈佩文叶绮娜陈晓刚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4期
关键词:幼鼠丙酸丁酸

林晓玲 周 娟 叶丽妍 陈佩文 叶绮娜 刘 华 陈晓刚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州,510405; 3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51062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儿童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其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清楚。Strachan提出的“卫生假说”,从生命早期微生物暴露的角度,解释现代社会中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持续增加的现象,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目前认为,除基因、社交、经济和文化背景外,生命早期的足够的微生物暴露“训练”了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进而实现机体炎症、抗炎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平衡。其中,肠道内栖息着数量和种类最为庞大的微生物群体,对生命早期机体免疫耐受的建立至为重要[1]。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等)及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尤其是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均被发现能减轻哮喘模型小鼠的过敏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2-3]。在既往研究中,我们成功建立了幼年期BALB/c小鼠的哮喘模型,并发现异功散的早期干预能显著减轻哮喘模型幼鼠的气道炎症反应[4]。本实验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索异功散是否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s,进而作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43(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3,GPR43)从而抑制过敏性气道炎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7 d鼠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BALB/c雌性小鼠共32只,体质量(5.26±1.15)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YXK(粤)2018-0034,饲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SPF级环境中。伦理审批号:TCMF1-2020007,TCMF1-2018019。

1.1.2 药品 氢氧化铝粉(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80411);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Sigma公司,批号:BC88709X);异功散组成:人参(批号:180901)、白术(批号:180801)、茯苓(批号:181104)、广陈皮(批号:180701)、炙甘草(批号:181001),均购自广州中医药中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以上药材按1∶1∶1∶1∶1比例配制,制成含生药质量浓度为2 g/mL的溶液;酪酸梭菌CGMCC313-1(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惠赠,批号:LS2021030)。

1.1.3 试剂与仪器 乙酸(Sigma-Aldrich,美国,批号:64-19-7),丙酸(Sigma-Aldrich,美国,批号:79-09-4),丁酸(Sigma-Aldrich,美国,批号:107-92-6),2-乙基丁酸标准品(Sigma-Aldrich,美国,批号:88-09-5);丙酮(色谱纯,天津红岩公司,批号:20180701);细胞裂解液(Radio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IPA)(强,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号:P0013B),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号:ST506),二辛可酸(Bicinchoninic Acid,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号:P0009);衍生化试剂(含有1% t-BMCS in MTBSTFA,Cerilliant公司,美国,批号:FN0111)。电泳仪(Mini-PROTEAN Tetra电泳装置,BIO-RAD公司,美国,型号:1658001)、酶标仪(Model 550,BIO-RAD公司,美国,型号:1681130),高速冷冻离心机(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型号:Legned Micro 17R),气相质谱联用仪器(安捷伦公司,型号:7890B-5977A)。

1.2 方法

1.2.1 分组与模型制备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异功散)和益生菌组(酪酸梭菌),每组8只,分笼饲养。参照既往研究方法制备哮喘幼鼠模型[4]。模型组、中药组和益生菌组幼鼠分别于第1、13天腹腔注射0.2 mL OVA致敏液(质量分数为10%OVA溶液0.1 mL与等体积佐剂液态铝混合),并于第19天以3% OVA溶液雾化吸入激发,1次/d,20 min/次,连续激发6 d,幼鼠出现烦躁不安、腹部凹陷、搔耳挠鼻、弓背为阳性反应。空白组以腹腔注射以及雾化吸入等量生理盐水激发。

1.2.2 给药方法 从造模起始日至雾化激化前1 d(实验第1天至第18天),空白组和模型组幼鼠则给予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中药组幼鼠给予异功散煎液,益生菌组给予浓度为5×108CFU/mL的酪酸梭菌溶液。每只幼鼠的给药量均为0.2 mL体积溶液。共18 d,1次/d。

1.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1.2.3.1 GC-MS/MS法检测血清SCFAs 摘幼鼠眼球取血,离心分离血清(3 000 r/min,离心半径4.5 cm,15 min),按照相关文献血清样本前处理方法进行相应提取,干燥,衍生[5]。检测条件如下。1)内参:2-乙基丁酸。2)氦气为载气,柱流量1.0 mL/min。3)升温程序:50 ℃(0~3 min)~60 ℃(3~3.5 min)~250 ℃(3.5~8.5 min)~110 ℃(8.5~11 min)~250 ℃(11~12 min)。4)气相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50 ℃,进样量1 μL,分流比10∶1。5)质谱条件:电子轰击源(Electron Impact Source,EI),辅助加热器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Scan扫描范围m/z 50~200。对物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进行定量,使用Agilent GC MSD Chemstatio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2.3.2 肺组织GPR43表达的检测 分离幼鼠肺组织,取适量加入蛋白酶抑制剂PMSF的RIPA强裂解液充分裂解,1 400 r/min,4 ℃,离心15 min(离心半径4.5 cm)。取1.2 mL蛋白标准配制液置于蛋白标准管中充分混匀得到蛋白标准溶液(BCA),浓度为25 mg/mL。向孔板中加入适量体积的BCA液,置于恒温摇床上(37 ℃)温育30 min,在酶标仪上测定A562波长的吸光度,使用EXCEL计算标准曲线并根据组织样本的体积计算相应的蛋白浓度。参照参考文献[6],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出各组GPR43相对浓度。

2 结果

2.1 SCFAs

乙酸、丙酸、丁酸、2-乙基丁酸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4.80 min、6.22 min、7.57 min、9.16 min。所有目标峰均与杂质分离,分离度良好,方法适用。总离子流图谱结果见图1。

图1 SCFAs总离子流图谱

2.1.1 异功散对幼鼠血清SCFAs中乙酸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乙酸含量、乙酸相对比值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益生菌组血清乙酸含量皆高于模型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乙酸相对比值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2~3。

表1 异功散对幼鼠血清乙酸含量的影响(n=8)

图2 血清SCFAs中乙酸含量

图3 血清SCFAs中乙酸相对比值

2.1.2 异功散对幼鼠血清SCFAs中丙酸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丙酸含量、丙酸相对比值均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益生菌组血清丙酸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丙酸相对比值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4~5。

表2 异功散对幼鼠血清丙酸含量的影响(n=8)

图4 血清SCFAs中丙酸含量

2.1.3 异功散对幼鼠血清SCFAs中丁酸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丁酸浓度、丁酸相对比值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益生菌组血清丁酸浓度、丁酸相对比值均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6~7。

表3 异功散对幼鼠血清丁酸含量的影响(n=8)

图6 血清SCFAs中丁酸含量

图7 血清SCFAs中丁酸相对比值

2.1.4 异功散对幼鼠血清总SCFAs含量的影响 模型组血清总SCFAs含量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益生菌组血清总SCFAs含量皆高于模型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图8。

表4 异功散对幼鼠血清总SCFAs含量的影响

图8 总SCFAs含量

2.2 异功散对幼鼠肺组织GPR43的影响 模型组肺组织GPR43表达量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肺组织GPR43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肺组织GPR43表达量则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图9~10。

表5 异功散对小鼠肺组织GPR43相对表达量的影响(M/P25~P75,n=8)

图9 GPR43相对表达量

图10 蛋白电泳条带图

2.3 血清乙酸浓度与肺组织GPR43的相关性分析 幼鼠血清乙酸浓度及肺组织GPR43表达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227,P>0.05)。见图11。

图11 血清乙酸浓度与肺组织GPR43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3 讨论

元代医家朱震亨首创“哮喘”病名,并阐明其病理因素“专主于痰”。培土生金被认为是防治小儿哮喘的重要方法,这与“痰”的生成原因、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相符。异功散为北宋名医钱乙所制名方,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5药相合,共奏健脾益气和胃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方中主要药物的活性成分,如橘皮素、橙皮苷、人参皂苷Rh2等,能减轻哮喘模型动物肺组织炎症,或降低其气道高反应性,抑制Th2、Th17细胞增殖及相关炎症介质分泌等[7-8]。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反应,其发病为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所致,具体机制可能与Th1/Th2细胞失衡、Th17/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失衡等相关[9-1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哮喘特别是婴幼儿过敏性哮喘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11-12]。SCFAs是由肠道细菌发酵机体无法消化的纤维和氨基酸所产生,主要成分为乙酸、丙酸和丁酸,占所有SCFAs含量95%以上,其含量比例通常为3∶1∶1[13]。SCFAs既是肠道黏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重要的免疫信号因子,可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14],研究发现,其代谢紊乱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15-16]。THORBURN等[2]的研究证明,高纤维食物可促使小鼠肠道菌群产生更多的SCFAs,并减少其后代过敏性气道疾病的发生,其主要作用成分可能是乙酸,丙酸则主要被结肠上皮细胞吸收利用[3]。本研究结果中,中药组及益生菌组的血清总SCFA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虽无明显差异,但血清乙酸浓度有上升趋势,丙酸浓度则显著减低,乙酸相对于总SCFAs比值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仍提示异功散及可能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生SCFAs特别是其成分乙酸。

SCFAs主要为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激活GPR如GPR41、GPR43和GPR109a等来调节代谢和免疫[17]。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哮喘患者在服用产SCFAs的可溶性纤维粉后,其气道炎症减轻,痰中GPR43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18]。动物实验亦发现,敲除GPR43后小鼠表现出剧烈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19-20],而乙酸可激活GPR43并减轻支气管哮喘小鼠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19]。本实验结果显示,用异功散防治的哮喘幼鼠肺组织中GPR4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酪酸梭菌则无此作用。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幼鼠血清乙酸浓度与肺组织GPR43表达水平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提示异功散上调幼鼠肺组织GPR43表达的作用,并非受其对SCFAs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GPR43在组织中的分布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例如,Treg细胞能有效抑制机体的过敏性炎症反应,但迄今只在肠道的Treg细胞上发现有GPR43表达,其他部位包括肺则未能发现,这也说明异功散所影响的幼鼠肺组织GPR43,应该来源于其他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h1细胞等,但其确切机制,仍需要进行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异功散的早期干预可能影响了哮喘幼鼠肠道菌群的SCFAs代谢,并上调了肺组织GPR43表达,但二者的作用无显著相关性。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幼鼠丙酸丁酸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丹酚酸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幼年小鼠肺组织修复及脑神经保护作用的观察
HIV-1感染者肠道产丁酸菌F.prausnitzii和R.intestinalis变化特点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哺乳期母鼠饲喂过量精氨酸对幼鼠的影响
丁酸乙酯对卷烟烟气的影响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