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英,宋玉洁(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原发性高血压(EH)为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目前发病患者已达2亿人,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是诱发患者发生冠心病、脑梗死等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针对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进行药物降压及饮食生活方式调节,以合理控制血压水平[2]。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经无法用单纯的生物学指标评价疾病控制情况,即主张在合理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关注患者的躯体总体健康状况,使患者身心状态得到最大改善[3]。文献[4]报道,穴位按摩可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穴位按压则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根据疾病状况进行特定的穴位按压,有运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以穴位降压操进行穴位按摩,可起到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舒心镇静的作用[5]。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穴位降压操配合穴位按摩对EH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入院的EH患者36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180例。纳入条件:①符合高血压二级[6]诊断标准;②年龄38-79岁;③意识清楚,具有阅读能力,可配合研究;④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及脑血管疾病者;②继发性高血压者;③伴有精神障碍、痴呆、认知障碍者;④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完成相关降压操者。对照组男102例,女78例;年龄38-79岁,平均(57.25±5.34)岁;病程1-20年,平均(9.65±2.13)年。观察组男110例,女70例;年龄38-78岁,平均(56.89±5.29)岁;病程1-19年,平均(9.59±2.0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完成基线资料登记,根据EH防治指南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如指导用药、指导血压监测、合理饮食、保持适当运动、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降压操配合穴位按摩干预,嘱咐患者分别于晨起及晚饭后进行降压操锻炼,主取百会、风池、太阳、足三里等诸多穴位。方案如下:①实施前准备工作:由科室护士长组织责任护士进行穴位按摩降压操相关知识培训,并进行一对一的取穴指导及按摩手法练习,直至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取穴及按摩技能后开始上岗指导患者进行取穴及按摩,并给患者发放降压操分解手册或播放相关视频,使患者能够充分掌握操作手法,并叮嘱患者在进行降压操锻炼前需保持手卫生。实施时患者需取舒适体位,取穴后用力按揉,以出现酸麻感为宜,15-20min/次,连续干预4周。②降压操共10节,具体如下:第1节:患者坐在舒服的座椅或沙发上,双手自然放于右腿上,全身保持放松,缓慢呼吸吐气,为穴位按摩操做好准备。第2节:取太阳穴,依照顺时针方向不停旋转,旋转1周为1次,共按摩30次。第3节:取百会穴,操作者使用左手或右手紧贴穴位处按摩,1周为1次,共按摩30次。第4节按揉风池穴:取风池穴,使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穴位,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1周为1次,共按摩30次。第5节:操作者将双手五指张开,使用小鱼际自额前依次向后按摩或摩擦,1次为1拍,共按摩30拍。第6节:操作者使用双手大鱼际不断擦颈(右颈部胸锁乳突肌),1次为1拍,按摩30拍。第7节:取肘关节曲池穴,操作者先由右手按摩后再更换为左手按揉,1周为1次,共按摩30次。第8节:取前臂内关穴,操作者使用双手大拇指按照顺时针方向不断按揉左右穴位,1周为1拍,按摩30拍。第9节:取外膝足三里穴,操作者使用左右手拇指旋转按揉所取穴位,1周为1拍,按摩30拍。第10节:主要为扩胸调气,操作者保持双手放松自然下垂,紧握空拳抬起双臂,提肩向后做扩胸运动10次后将上肢还原。
1.3观察指标 ①血压: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及干预4周后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自测收缩压及舒张压并记录,每次测量3次,每次间隔5min测量,最终取平均值。②生活质量: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4周复查时间,采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共26个条目,包括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环境4个维度,各维度得分9-16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血压比较 干预1周后、4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比较(±s,mmHg)
?
2.2生活质量比较 出院4周两组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环境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
EH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7]。当前EH的治疗主要依靠门诊或住院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为主,但常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情绪波动、季节、失眠、联合用药等导致治疗效果不佳[8]。因此完全依赖医院干预是不够的,需进一步加强患者的自我防治及规范化自我管理意识,以更好地长期控制血压,降低疾病对患者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
中医学中将EH归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多因肝肾亏虚、情志失调、痰瘀阻络、气血逆乱、风阳上扰所致血压升高[9]。根据传统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于体表选取相应穴位按摩,可调和气机、痛经化瘀、补益肝肾、清热安神,最终可起到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对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起到良好效果[10]。且现代药理学研究[11]指出,穴位按摩可调节神经末梢及毛细血管舒张功能,提高血管弹性及血液流速,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血压[12]。穴位降压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演变而来,可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经络、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起到调节气血阴阳及人体功能目的[13]。本研究通过实施穴位降压操配合穴位按摩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穴位降压操配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控制EH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为穴位按压操中按摩内关穴可起到宁心安神、调节脏腑、促进睡眠的作用;揉按太阳穴可清热泻火、通络止痛,促进脑部静脉气血流畅,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头重等不适症状;揉按足三里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机体对沉积脂质的吸收,利于调节血脂,起到改善血压作用;通过按压足三里、内关穴,可促进机体胃肠蠕动及胆汁分泌,促进胆固醇分解,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改善患者体质,调节血脂水平。因此对住院EH患者在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指导患者采取穴位降压操配合穴位按摩进行血压管理,能够调节患者整体机能,以达到合理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穴位降压操配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控制EH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