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2023-08-15 08:25董刚张金花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临沂276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6期
关键词:组间神经功能辅助

董刚,张金花(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指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的坏死,具有起病突然、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美国国家卒中与沟通障碍及神经疾病委员会根据该病的病因机制将其划分为5种类型,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病灶的大小以及位置,患者可伴有头痛、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或单侧肢体瘫痪等情况,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1]。目前,临床针对脑梗死疾病,通常采用溶栓治疗,该方式能有效治疗血管的阻塞,降低神经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受到时间窗限制的影响,只有少部分患者可以受益于该治疗方式,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话题[2]。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性的体外用于减轻和消除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它是在心脏堵塞的动脉周围通过扩张微细的血管网络,以建立新的通道来帮助增强心肌的血液流动;并且,反搏还是一种辅助循环方法,它主要通过机械的方式使主动脉内收缩期血压降低和舒张期血压增高,从而辅助心脏做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效果显著[3]。基于此,本文以2018年12月-2022年5月期间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并纳入研究,着重分析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在2018年12月-2022年5月,在此时段实施数据库资料调取,将80例符合录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样本,按照双色球数列分布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辅助治疗,每组样本量为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均为20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年龄为(60.23±2.49)岁,病程为3-87天,平均病程为(45.12±0.36)天,肌力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有10例、13例、14例、3例,合并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分别有15例、13例、12例,梗死部位:小脑、基底节区及腔隙性分别有5例、28例、7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4-80岁,平均年龄为(61.86±2.53)岁,病程在3-90天,平均病程为(46.28±0.41)天;肌力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有8例、14例、12例、6例,合并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分别有17例、15例、8例,梗死部位:小脑、基底节区及腔隙性分别有6例、30例、4例。一般资料比较,年龄、病程等指标在组间未见差异性(P>0.05),可比较。实验前,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及方法均了解,并亲自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工作人员在记录存档患者资料后,上报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头颅核磁共振、颅脑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②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4]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的患者;③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意识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的患者;④病历资料齐全,无漏缺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功能或肺功能损伤的患者;②存在体外反搏禁忌证的患者;③此次研究前一个月使用过抗凝剂治疗的患者;④肢体存在感染性病灶的患者;⑤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⑥昏迷的患者;⑦存在严重心律不齐的患者;⑧难以完成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需完成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并接受心电图、头颅核磁共振及颅脑多普勒超声等检查。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即结合检查结果及患者病情特点实施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及降颅压等,同时,严格控制其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并予以改善循环治疗,最后,尽早对其开展康复治疗。30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后观察结果。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即选择体外反搏机,由中山医科大学研制提供,型号为EECP-MC型,操作时由经验丰富且年资高的专人执行,且在操作时需严格按照体外反搏操作规章制度进行,设置气源压力,为0.45-0.50kg/cm2,每天反搏辅助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60min,1个疗程为15次,2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后观察结果。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参考《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指标有显效、进步、无效,其中显效指症状完全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90%及以上,进步指症状明显有所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60%-89%,无效指上述标准均未满足,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59%或以下。有效率=(显效+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3.2观察两组患者NIHSS评分 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量表包括12个条目,即语言、感觉、共济失调、下肢运动、上肢运动及面瘫等,每个条目为1分,总分12分,0分表示正常,分值越大则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在治疗前、治疗后均对其进行评估。

1.3.3观察两组患者脑血流储备情况 指标:患侧脑血流值、健侧脑血流值,在治疗前、治疗后经头颅核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和增强磁共振成像序列对比后,明确脑梗死中心位置,再在灌注加权成像中通过重建而掌握梗死中心位置的局部脑血流数值,最后详细记录患侧以及健侧区域的脑血流值的储备情况。

1.3.4观察两组患者峰值流速情况 在治疗后,借助德力凯EMS-9ATCD检测仪,1.6MHz脉冲波多普勒探头,调整声束角度,即<60°,然后由专业人士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制度实施,经枕窗探测基底动脉并测量血管峰值流速情况,详细记录。

1.3.5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此项内容评估时参考Barthel指数量表,该表共含10个条目,总分10分,0分表示需依赖他人,1-5分表示需要帮助,6-10分表示能独立完成,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量资料,即NIHSS评分、脑血流储备、峰值流速等用(±s)表示,t值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即临床疗效,当检验结果值P<0.05时,则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不存在。

2 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数据在统计后显示,观察组有效率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组间可见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观察两组患者NIHSS评分 治疗前,评估后数据在组间未见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4.32±1.16)分,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可见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s,分)

?

2.3观察两组患者脑血流储备情况 治疗前,指标在组间未见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脑血流值高于对照组,健侧脑血流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可见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脑血流储备情况比较[±s,mL/(100g·min)]

表3 两组患者脑血流储备情况比较[±s,mL/(100g·min)]

?

2.4观察两组患者峰值流速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峰值流速为(149.86±118.76)cm/s,对照组治疗后峰值流速为(72.16±50.47)cm/s,组间可见差异性,t=3.8082,P=0.0003。

2.5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治疗前,数据统计以后,组间未见差异性(P>0.05),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较高,组间可见差异性(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分)

?

3 讨论

脑梗死在我国比较常见,且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报告中显示,我国脑梗死患者中50%为老年群体,但仍存在年轻化趋势。现阶段,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统计中,脑梗死的发病率占居第一,所以,高病死、高患病、高复发以及高致残率是脑梗死的主要特征,被临床称之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引发患者残疾的关键因素,然而,在2008年,美国的脑梗死病死率有所下降,从第三位降到第四位,其原因主要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等措施的积极使用,所以,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等措施在降低脑梗死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中具有显著作用[6]。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改善脑血循环等方法治疗脑梗死,虽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窗的影响,只有部分患者受益于该治疗方式,所以,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7]。

体外反搏由我国中山医科大学郑振声教授课题组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中。体外反搏治疗时,主要将三组气囊分别包扎于患者的臀部、大腿以及小腿,再经过心电图R波触发,三组气囊序贯在心脏舒张早期下肢实施加压,从而使下肢的动脉血逐渐从远端返回于近端,而在此情况下,主动脉瓣处于关闭的状态,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内的压力,从而增加各脏器的供血[8]。同时,国内外一些基础研究文献的结果显示,体外反搏治疗还能使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增加,加速动脉血流,从而提高血流切应力,保护血管内膜,进而达到修复内皮损伤的目的,并且,通过体外反搏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预后以及病情程度的准确评价来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体外反搏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有显著作用[9]。

目前,临床将脑血管的侧支循环划分为三个级别,即初级侧支、次级侧支和三级侧支,其中初级侧支为Willis环,次级侧支为小血管吻合支,而三级侧支则为新生血管,当患者出现脑梗死时,早期初级和次级侧支循环代偿性开放,在梅麒[10]等人的研究文献结果中,通过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观察组患侧以及健侧的脑血流值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患侧脑血流储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健侧脑血流储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结果较为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体外反搏治疗时经过对局部器官血流灌注增加及促进软脑膜动脉等次级侧支循环的开通,使患者患侧区的血液灌流增加,从而加快了患侧区的缺血半暗带的恢复,同时,因为健侧无侧支循环开放,所以整体血流速的变化情况并不太明显,因此,说明体外反搏针对健侧的脑血流储备影响较低,不会造成整体的脑血流过度充盈[11-12]。最后,体外反搏辅助治疗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心律指标来调整的反搏速度,所以,在研究中应用该技术治疗时未发生不良事件,确保了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3]。

综上所述,体外反搏辅助治疗脑梗死患者,有助于患者患侧区域脑血流储备增加,加强峰值流速,从而恢复其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组间神经功能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