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珐琅是由国外引入我国的一种独特金属工艺,其中,金属胎珐琅器根据其制作工艺可分为掐丝珐琅、画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等。随着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发展,金属胎珐琅器及其工艺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且广泛传播。
关键词: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金属胎珐琅器;欣赏
一、珐琅器的概念
珐琅器通常是指添加有各种呈色金属氧化物的多种混合矿物质(石英、长石、铅丹等)经过焙烧研磨制成彩料后,填绘在金属胎或瓷胎表面,经过高温焙烧而成的器物。而金属胎珐琅器则是指将珐琅釉料填涂在金属胎之上的工艺品,金属胎通常为铜胎、银胎、金胎等。除此之外,还有珐琅彩和玻璃胎画珐琅,顾名思义,即将珐琅釉涂施在瓷胎或玻璃胎之上。
二、金屬胎珐琅器的工艺
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金属胎珐琅器又可以细分为掐丝珐琅器、画珐琅器、錾胎珐琅器、透明珐琅器等。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金属胎珐琅器中,多为掐丝珐琅器和画珐琅器。
(一)掐丝珐琅器
掐丝珐琅在元代称“大食窑”或“鬼国嵌”,后又叫“景泰蓝”。其制作工艺是先按纹饰或图案在金属(铜、银等)胎上勾勒描绘出大致的轮廓线,然后掐制细长而薄软的金属丝黏合或焊接在纹饰轮廓线上定型,并在其图案纹饰内外空白处填充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最后经过多次入窑烘烧,待器表珐琅釉达到一定厚度时,再经磨光、镀金而成。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的19世纪掐丝珐琅博古纹盖盒(图1),直径6.8、高5.6厘米。铜胎,盒柱形,子母口,盖面微隆,通体施淡蓝色珐琅釉,盖面饰“博古图”。盖身饰一周如意云头纹,盒身亦饰“博古图”,盒底饰冰梅纹。此盒掐丝纤细,线条流畅,纹饰工整,釉色滋润,制作精细。
19世纪掐丝珐琅兽面纹尊(图2),口径13、底径8、高9厘米。铜胎,尊形,侈口,深腹,高圈足,尊双出戟。此尊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器身和足壁均饰以掐丝珐琅兽面纹。其造型规矩、庄重典雅,掐丝细匀光滑、釉色晶莹明快,是清代掐丝珐琅器中的佳作。
清代掐丝珐琅盖炉(图3),口径7.6、宽13.5、高18.9厘米。铜胎,直口,束颈,丰肩,圆鼓腹,三兽足,通体施绿色珐琅釉。盖作帽盔式,高隆,压盖,盖顶中央置一兽钮,盖面三处开光内绿釉地上掐丝花卉纹。炉口沿外壁饰几何纹一周,颈部饰圆形花卉纹和圆圈纹一周,肩部饰一周如意云头纹,腹部置一对称兽首衔环耳,其余腹部绿色釉地上掐丝黄棕色花卉纹。底部饰黄色花卉纹,无款识。此器造型端庄厚重、掐丝流畅自然,釉色明亮,是珐琅器中的珍品。
根据现存资料和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掐丝珐琅于13世纪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相关学者亦认为掐丝珐琅工艺的传入与元蒙军西征密切相关,元蒙军西征攻打大食国,俘虏了大批的阿拉伯手工匠人,惟匠不杀,并把这些大食掐丝珐琅工匠带回军队各营,用以发展自己的珐琅技艺。
(二)画珐琅器
画珐琅,又称“洋瓷”。其制作工艺是先在金属胎上涂施薄薄的一层单色珐琅釉料作地,入窑烘烧,待其釉面平整光滑后,再依据图案纹饰,用单色或多彩的珐琅釉描绘出人物、动物、风景等花纹图案,后入窑经高温焙烧而成。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的清铜胎画珐琅高士图杯(图4),口径5、底径2、高4.7厘米。铜胎,撇口,曲腹,圈足。杯内满施粉红色珐琅釉,光素无纹。杯外壁绘高士二人,一高士发髻高挽,须髯垂胸,身着红袖长衫倚石而坐;另一高士头戴方巾,明目长髯,身着长衫,手持拂尘,站立回首。红衣侍童或夹琴相随,或持书侍立。周围衬以树木奇石、花卉苔草。其足内施白釉,光素无款识。此对杯纹饰构图雅致、运笔流畅有力,浓淡交织,意境清新高雅,颇为精彩。高士多指隐居于山野田园之间的博学多才、超脱世俗、品行高尚的雅士,此件高士图杯便惟妙惟肖地表达出隐居高士的闲情逸致。
清铜胎画珐琅“囍”字团花纹大盘(图5),口径54.3、底径37、高9.3厘米。铜胎,盘呈圆形,敞口,浅腹,圈足。盘内口沿下黄色珐琅地饰蓝色如意云头纹一周,盘内主体以蓝色珐琅为地,盘心黄釉地上饰红色团“囍”字,内壁饰两组对称红色“囍”字,其余满绘缠枝花卉纹。盘外壁饰三层莲瓣纹一周,圈足外壁蓝釉地上饰几何纹一周。此盘布局巧妙、釉色丰富、花朵饱满、枝叶纤细、细腻精致、明快富丽、生动形象,是清代画珐琅器中的精品。
清铜胎画珐琅折枝花卉纹长方形四足盆(图6),长42、宽24.6、高9厘米。铜胎,盆呈长方形,折沿,倭角,四足。通体施浅绿色珐琅釉,内壁及底部光素无纹,沿边饰回纹一周,外壁浅绿色珐琅釉地绘花蝶纹、瓜果纹,足壁绘蓝色云纹。此盆釉色纯正、色泽蕴亮,描绘百花齐放,彩蝶翩翩起舞、栩栩如生,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示了铜胎画珐琅精致细腻的一面。
19世纪画珐琅花鸟纹六方瓶(图7),口径11.8、底径9.9、高33.3厘米。铜胎,通体呈六方形,撇口,束颈,丰肩,腹部向下内收,胫部外撇,平底。通体施紫色珐琅釉,外口沿饰如意云头纹一周。颈部绘花卉纹,肩部绘一周蕉叶纹;腹部六面开光内白地绘莲池鸳鸯、喜鹊梅花、公鸡牡丹等纹饰;胫部纹饰与颈部相同;近底处饰几何花草纹,底部白釉地上饰一花押款。器物腹部的主题纹饰,如莲池鸳鸯寓意家庭和睦、喜鹊梅花寓意喜上眉梢、公鸡牡丹寓意功名富贵,都充分表达出了古人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
根据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画珐琅工艺是在明末清初由欧洲传入中国的。画珐琅最早在广东生产制造,时称“洋珐琅”“西洋珐琅”。清代,宫廷画珐琅工艺以传统的宫廷样式为主,民间作坊的画珐琅工艺则采用西洋风格画法,线条粗犷豪放、不拘一格、布局繁密、蕴亮光泽,多以锦地开光内饰花草树木、风景人物纹为主。早期的画珐琅釉彩浓郁沉着,釉层较厚,满布砂眼,品相欠佳;到了康熙时期,画珐琅技术明显进步,工艺日趋成熟,釉色丰富艳丽,釉质莹润,釉彩轻薄匀滑,质地细腻洁净,画风工整。
(三)錾胎珐琅器
錾胎珐琅的制作工艺与金属錾刻技法极为相似,首先按照纹饰或图案在金属胎上勾勒描绘出大致的轮廓线,然后在纹饰轮廓线以外的地方雕镌减地,使纹样轮廓线凸起,在錾刻下凹处填充多种颜色的珐琅釉料,最后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錾胎珐琅是在元代由欧洲传入中国的,亦称“拂郎嵌”。纹样轮廓起凸线形成的立體画面感是錾胎珐琅工艺的显著特征。
(四)透明珐琅器
透明珐琅,又称“烧蓝”“广珐琅”。其制作工艺是在金属胎上,或锤揲浅浮雕,或錾刻通透花纹图案,或阴刻纹饰,或在图案中贴金、银片,再涂施蓝、紫、绿色透明或半透明珐琅釉烘烧而成。其显著特点是因花纹图案线条深浅、粗细不同和透明珐琅釉性质,会产生视觉上颜色浓淡明暗的冲击,增添了珐琅器独特的艺术面貌和美感。根据相关实物和资料显示,透明珐琅于17世纪由欧洲传入中国,它是在錾胎珐琅衰落之时新兴的一种珐琅工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珐琅器工艺的转变与进步,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发展对于珐琅器的审美和认知出现了新的变化。
三、结语
金属胎珐琅器从欧洲传入中国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的融合与发展,其中康雍乾三位皇帝对珐琅制品的格外青睐,使得金属胎珐琅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里。从最初的学习仿制外国生产技术和风格,到本土珐琅工艺品的自产自销,说明我国古代工匠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和优秀文化,将西洋文化元素与本土民族的传统风格融汇在一起,创造出崭新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珐琅工艺品,因而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璀璨绚丽的一抹风景。
参考文献:
[1]郭桂珍.珐琅器浅谈[J].文物世界,2009(03):8-10.
[2]郭桂珍.简述不同时期珐琅器的艺术特色[J].文物世界,2010(03):62-63.
[3]陈丽华.金属胎珐琅器鉴赏[J].收藏家,2018(07):3-16.
[4]周晓晶.辽宁省博物馆藏元明清时期掐丝珐琅器赏析[J].艺术品,2017(03):54-67.
[5]夏更起.清代画珐琅的产地和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01):104-116+134-135.
[6]张荣.谈掐丝珐琅 赏瑰丽之宝[J].收藏家,2018(07):17-24.
[7]李强.景泰蓝的起源及鉴赏[J].收藏家,2009(06):78-84.
[8]计贵真.绚丽多彩的珐琅器[J].文物春秋,1993(03):73-74+39.
作者简介:
张玉莹(1993—),女,汉族,吉林辽源人。大学本科,博物馆学专业,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杂项文物(牙骨角、珐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