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君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101)
学生在校学习的途径有许多,除教师领学之外,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也很关键。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小先生”思想。每个学生都有个人优势的学科或技能,都可以做别人的小先生。同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学困生的智能也有相对优势的一面。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优势智能,让学困生也当上“小先生”,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本文所指的“英语学困生”是指那些其他学科学习正常,但英语学科学习压力大、成效不明显的学生。往往同样的知识,学困生要比其他学生多花时间和精力。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小先生制”激发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1983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博士把人的智能概括为八种: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1]每种智能都以独立形态而存在,具备各自特有的发展规律、表现形式以及符号系统。人类智能结构正是由各个独立的智能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这也是每个人拥有不同智能特点的基础,为英语学困生转化和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的是,学生间的差异并不在于谁更聪明,而在于他们哪方面的智能更强。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以迎合各种类型的智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置专题课程,突出培养学生认知,积极提升语言智能;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促进逻辑数理智能;巧妙地运用空间表征,开发视觉空间智能;适度营造声乐情境,培养音乐智能;加强动觉训练和竞技比赛,提升肢体运动技能;鼓励合作性学习,助力人际交往技能。[2]
在多元智能理论来看,人人均有相对弱势智能,也有相对强势智能。在独特的智能结构中,个体在某一领域中的表现相对于其他领域或其他人更加突出,那么该领域对应的智能则可以视为该个体的优势智能。霍华德提出:“人自带8种智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每个人至少拥有一项优势智能。”英语学困生在语言智能方面可能相对薄弱,教师可以探索发现这类学生可能存在的其他智能优势,有针对性地挖掘并提升这类学生的优势智能,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方式方法融合创新,鼓励学生展示个人所得,实现个人价值认同。
陶行知先生基于当时中国特定国情——国民文化素质差、文盲基数大、师资力量缺乏、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小先生制”理论,这也是以点带面普及大众教育的穷办法、笨方法。[3]“小先生制”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这既是对古代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又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重要一脉。新时代继承发展“小先生制”其实并不过时,也很有必要。在“小先生制”理念中,传统教师的定位不仅是单纯的授课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同路人和知心人。“小先生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个体精神,也更好地构建了学习成长共同体的和谐氛围。生生互学互助的“小先生制”,让智慧从独享走向共享。[4]
将优势智能与小先生制有机融合或许将事半功倍。《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换一种眼光,即使在所谓的差生身上,也会发现闪光点。因此,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找出其优势智能所在。此外,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难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小先生制”为学生优势智能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和评价机制。学困生当选英语“小先生”,所讲的知识也许大部分学生不觉得新鲜,但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智能来展示,其他同学也能有新的启发和收获。
学困生存在学习困难、厌弃学习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自信心的缺失。然而,自信心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需要自己内心认可。所以,以开发此类学生的优势智能为抓手,让他们内心产生强烈的“我行、我能、我最棒”效能感,随之而来的是突破自己,敢于在自己弱势方面去尝试和超越自我的强烈心理力量,这种力量能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小先生制”应该遵循“人人参与,能者为师”的原则[5],实行轮换机制,形成动态的良性竞争。英语学困生如果也能当上“小先生”,也许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并克服学习困难,一点点突破自己,建立英语学习自信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一步改变传统观念,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能,善于发挥学困生的优势智能,让他们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我要学”到“我爱学”、由“我爱学”到“我会学”的转变,最终促使他们产生自我学习的求知欲,也让他们对学习从厌弃转变为喜爱和自觉。[6]学困生扮演“小先生”角色,发挥优势智能,学习活动的主体由教师逐渐过渡到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困生充分发挥“小先生”积极效能,通过观察、推测、领悟、反思等一系列高阶思维活动,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师生角色转换,让学生当老师,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确定主题到搜集资料,再到汇报展示,小先生的展示准备工作不亚于教师备一节课。俗话说“把别人讲懂了才是真的懂”,“小先生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新课标倡导多元评价方式,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优势智能。高水平人群的成长轨迹存在共性规律。[7]他们优先选择自己学习中某个优势环节切入,由易而难逐个解困,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信心,进而带动了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例如:一些具有视听智能优势的学困生,可以尝试在讲解听力题目的时候充当“小先生”的角色,分享自己听力理解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这种分享的过程既可以增强个人自信,随之而来的压迫感和责任感也会促使他们更主动积极地提升个人听力水平,找准目标去发挥本身在听力方面的优势,其结果就是他们的听力水平遥遥领先。
英语学困生虽然英语成绩不太理想,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身的优势智能。如何精准高效地激发学困生的优势智能,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要独具慧眼,从日常习惯、表达方式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寻找学困生的优势智能。这不仅要求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及较强的责任心,还要求教师有自己的情感投入,能围绕一个目标沉下心来,从若干细节处去探究发现。
有一部分学生谈英语色变。调节他们的畏难情绪,提升其信心是最重要的。例如:笔者所教的六(3)班,小孟英语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英语课堂积极性不足,课后作业完成质量较差。笔者尝试换个教学思路,向其他科任教师打听他的情况,发现他数学学科相对比较突出,基本能达到良好水平。然而小孟的数理智能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有否具有其他潜在的优势智能,则需要进一步科学评估。
为此,笔者跟踪发放了一份多元智能调查问卷,找出该学生八种智能中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问卷针对每种智能有十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分值为1 分,得分最高的就是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分最低的就是学生的弱势智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孟的数理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有明显优势。
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发挥其特长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优势智能,让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学习,获得发展。心理学上的正迁移原理指出:学习成绩垫底的学生,因自身某一优势而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许,会提升自我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由此产生正迁移的作用,逐步对其弱势领域产生影响,得以综合发展。“小先生制”正是学困生展示个人优势智能的平台,也是教师走进学生内心的契机。
以本班的小孟同学为例,通过观察和问卷分析,可见他的优势智能是数理智能。这种智能是指数学和逻辑推理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的敏感。为了发挥他的数理优势智能,笔者精选了“用公式法讲一般将来时语法”的小先生展示内容。首先,笔者先让小孟填写一张“一般将来时”语法的探究卡,虽然他只能简单写出“一般将来时going to”,但这正是很好的学习契机。于是笔者表扬他抓住了这个语言点的核心结构,并类推数学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方法;再让他仔细查阅书本,提供正确的语法公式、一个例句,再挑战尝试出一道题。经过多次的修改和演练,他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举一反三。小孟的第一次“小先生”展示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赞许。
加德纳认为,教学的成功在于能够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8]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丰富的视听教学环境,整合数学、音乐、运动、自然等领域,开展定期的自省和多样的合作活动,让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领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课前的自主预习到课堂的集体研学,再到课后的反思和练习,形成现代“小先生制”下的学习链。针对小孟同学的情况,笔者打算抓住他初次“小先生”的成功体验,趁热打铁。例如,通过多种游戏渠道发展其数理优势智能,而非单用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课后作业中,笔者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发挥数理智能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填词游戏”巩固新单词记忆,利用流程图或思维导图复述课文等。教师可以给予像小孟这样的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体验,稳步提升。除个别化教学外,还可以组合不同智能类型和水平的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的智能互补,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学生乐做小先生,教师争做大先生,教学相长,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给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多的空间。当下,教师要围绕学困生的困境,将“小先生制”和学生个人优势智能有机融合,发挥此模式的潜在积极作用,帮助学困生快速找到英语学习障碍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智能,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从长远来看,这些学生日后步入社会,也会把自己学习成功的经验运用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快地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借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