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荞麦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研究

2023-08-13 02:16:28郑彦伟
种子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荞麦

郑彦伟

摘    要:粮食是人民生存的基础,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安全。应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发挥山区优势,大力推进小杂粮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实施主体为主力军,以发展绿色小杂粮有机农产品为抓手,创新山区小杂粮绿色农业品牌的发展理念,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近年来,和顺县以小杂粮荞麦为种植优势农产品,着力研究其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章主要介绍了和顺县荞麦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荞麦;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3-008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7       文献标志码:B

为了抓住国家有利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山区小杂粮经济,全力推进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和顺县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遵循绿色有机农产品制度规范,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1]。和顺县位处山西省东部,东临邢台市,西临晋中市、太原市,地处太行山中段。常年平均气温6 ℃,适宜小杂粮生长。其中山地面积约1 600 km2,占总面积70%,丘陵山脉居多。和顺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天风大,天干物燥,夏天温和多雨,秋天降水多较凉爽,冬天漫长寒凉,典型的“春天寒如冬、夏天无酷暑、秋天阴冷有霜、冬天鹅毛飞雪”。全县海拔1 070~2 058.5 m,平均海拔1 300 m,年平均无霜期125 d,是山西省典型的高寒山区之一。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为优质荞麦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所产荞麦以粉白、面多、口感清香细腻著称。近3年来,和顺县以荞麦为优势农产品,着力研究有机旱作种植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

荞麦俗称三角麦、乌麦、净肠草,是蓼科、荞麦属,具体分为甜荞麦和苦荞麦2种,成熟期为76 d,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荞麦秆高30~90 cm,荞麦的茎秆直立,秆的上端有分枝,茎秆呈绿色或血红色,无毛,具有纵棱。叶子为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形状,宽3~6 cm、长3~8 cm,荞麦上段部分渐尖,荞麦的底部呈心形形状。荞麦不耐高温,忌大风、干旱、寒冷、霜冻天气,喜欢生长在凉爽湿润的气候中,喜日照,需要水分较多。甜荞麦亦称普通荞麦,茎秆部细长,常有棱角,色泽淡红。荞麦籽粒为黑褐色或棕黑色,籽粒重。苦荞麦亦称鞑靼荞麦,叶子中下部有明显的绿色斑块,荞麦茎秆上部全身通绿,荞麦籽粒呈棕黑色或黑褐色,但落粒较轻。苦荞麦属于自花传粉作物,繁殖能力强,容易保存分离后代。荞麦是小杂粮中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作物,含有非常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保护视力,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含量。

1 荞麦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

1)选地。和顺县地处太行山中段,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荞麦种植应选择地势高燥、黄土丘陵旱地的梯田。应选择排水性能良好、地下水位低、光照充足的地块,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轻质中壤土为宜。前作为禾本科作物,新修田地或撂荒的弃耕田地均可。荞麦对种植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没有太大要求,但是为了获得高质高产,应选择土壤较疏松的沙壤土,适当整修,开展灭茬灭草等作业,为荞麦种植打好基础。

2)选种。荞麦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荞麦的出芽、生长、授粉以及产量高低。根据和顺县田地种植条件、农民生产种植经验以及请教本地农业专家,选用荞麦优质品种,避免未经在本地试验示范随便引入新品种。荞麦种植时要结合当地生产情况选择适合生长期、抗倒伏、抗霜冻的高质量种子。播种前要做好荞麦种子处置工作,例如晒种、处理杂质等,提高荞麦种子发芽率,增强其生命活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实现增产增收目标。和顺县甜荞麦选择适宜制米的优质高产品种,例如晋荞麦1号、榆荞2号、红山荞麦、北海道等;苦荞麦选择适宜加工苦荞茶的品种,如晋荞2号、黑丰1号、九江苦荞、西农系列等。甜荞麦(晋荞麦1号)是由山西省小杂粮培育中心选育、山西省农业厅审定。荞麦株高85~100 cm,主茎秆8~10节,一级分枝有2~3个;茎部绿色、花白色、籽粒为深褐色,三棱型;单株粒重2.5 g,千粒重31.9 g;蛋白质10.04%,脂肪1.8%;生育期70 d左右,并且抗倒伏能力较强。一般产量1 500 kg/hm2左右。栽培时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足墒播种,留苗5万~6万株/hm2,封垄前及时中耕除草,当大田有70%籽粒呈本品种色泽时,及时收获。适宜全省各地种植。榆荞2号是陕西省榆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地方品种榆林荞麦中单株混合选择而成,代号为榆3-3,198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榆林地区品种审定小组审定,生育期85 d左右,株高80~90 cm,红秆,粉红花,粒棕灰色,千粒重32 g左右。九江苦荞麦是经过多年选育的好品种,荞麦株高110 cm左右,主秆紧凑,主茎数15节左右,主茎分枝5个左右,幼茎呈绿色,叶子基部有明显的花青素斑点,叶子椭圆、花朵小、黄绿色、籽粒褐色,自花授粉,中央有深色凹陷,棱呈波状。单株粒重4.3 g,千粒重20 g。出苗至成熟80 d,落粒轻,适应性强,抗倒伏,抗旱耐瘠。赖氨酸含量0.7%,粗淀粉含量70%,蛋白质含量11%。该品种用种量少,用量为53 kg/hm2,出苗率高,出苗率110万株/hm2。生长期做好防涝、防旱、防霜冻工作,籽粒成熟率达到70%时及时收获。苦荞麦(黑丰1号)植株高120 cm左右,茎秆粗10 cm左右,茎秆绿色,植株型紧凑挺拔,主茎节数28个左右,主茎一级分枝数4个左右,对生生长,子叶肾形,真叶呈三角形,籽粒黑色,锥形,比亲本锥腰较宽,锥端较钝,有腹沟。籽粒成熟较一致,黑化率达到89%以上。丰产稳产,单株生产量大于9 g,千粒重大于20 g。根據土壤肥力条件,种植密度应控制在67.5万~75万株/hm2,播种量22.5 kg/hm2,播种深度控制在3~4 cm。有机肥22 500~45 000 kg/hm2作底肥、磷肥450 kg/hm2作种肥,封垄现蕾前看苗情追施氮肥80~120 kg/hm2。苗高15 cm左右及封垄前中耕除草2次。籽粒黑化率达到90%以上即可收获,如无大风或霜冻,可待籽粒完全黑后再收获,以保证种子质量。

3)施肥。荞麦生长对钾肥需求量最大,对磷肥和氨肥的需求量次之,荞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肥力及肥料种类的需求和侧重点不同,要根据荞麦生产阶段的具体需肥情况进行施肥,保证荞麦生长营养充足。荞麦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是需要施用较多肥料的作物。荞麦有机旱作种植要做到一次性施足底肥。翻地时将腐熟农家肥撒施地面,翻耕入土中。有机肥7 500~11 300 kg/hm2作基肥,新修地或加厚活土层的旱地,撒施450 kg/hm2硫酸亚铁于地表,随翻地混入土中。在有机肥不足的地块,可以在播种前施入含腐殖酸的有机肥1 500~3 000 kg/hm2,旋地時混入土中。

4)灭茬与灭草。荞麦种植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荞麦种植田要深耕、深旋、精细耙犁,使土壤细碎平整、土层松软、没有杂草,并压实。灭茬与灭草主要采用裸地灭茬与灭草措施,用秸秆还田机粉碎地上作物茎秆或撂荒地的杂草,用浅旋耕机灭茬。在大秋作物收获后或荞麦播种前进行。

5)深松耕。深松耕措施在灭茬与灭草作业后进行。实行全面深松耕法,深度在35 cm以上。采用鸭掌型或凿型深松耕犁。为了打破犁底层,于犁的入土下,地表下20~30 cm处,各焊接2个能加深犁底层土壤疏松的燕尾形钢片。深松耕是旱地蓄墒的重要措施。

6)深翻地。深翻地是蓄墒、灭草和熟化土壤的重要措施。一般20 cm以内为浅翻地,灭草和熟化土壤作用小。深度达25 cm以上为深翻地。若活土层浅,加深耕层熟化土壤,1次只能加深死土层5 cm。如果1次深耕加厚太深,上翻到地面的死土过多,会影响当年荞麦生长,应逐年加深活土层。荞麦有机旱作种植翻地时结合施用有机肥。熟耕地采用半翻法,垡片翻转135°,撂荒地和蓄根性杂草多的地块采用全翻垡,垡片翻转180°。深翻时间,秋播、冬播、春播宜早不宜晚,夏播在荞麦播前。

7)旋地。旋地是为播种提供一个良好的播种层,具有混肥、碎土、灭草和保墒等作用。采用旋耕犁旋地,深度10~15 cm。

2 荞麦有机旱作种植播种技术

1)播种时间。苦荞麦6月中旬(夏至前)播种,甜荞麦在7月上、中旬播种。播种深度4~5 cm,实施条播。播种量,苦荞麦15~22.5 kg/hm2;甜荞麦37.5~45 kg/hm2。播种后及时压实土层,荞麦出苗后要及时查看荞麦小苗生产情况,如果出现缺苗及时补种,待补种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保留有活力的幼苗75万~90万株/hm2,才能达到最高产量。

2)种子处理。荞麦种子在播种前必须处理种子。按照腐熟的鸡粪和种子3∶1的比例拌种,这样种子在土壤中发芽快、病虫害少。

3)确定播种量。荞麦播种量可根据种子发芽等情况决定,优质荞麦种子和发芽率高的荞麦种子应减少播种量,墒情好的地块也应减少荞麦种子的播种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保证成苗75万~90万株/hm2。

4)播种方法。在保证苗全、苗齐的土壤墒情下播种,否则不可播种。采用专用播种机播种,即开沟、下种子、覆土、镇压联合作业,确保荞麦播种质量。荞麦种植要合理密植,留苗过多过少都会对荞麦的单株生产籽粒量、产量和饱满度影响较大。

3 荞麦有机旱作种植管理技术

1)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精细的田间管理还包括苗期管理及花期管理[2]。保证出苗率;疏松土壤土层,翻耕清除杂草;荞麦开花灌浆期和生长过程需水量较多,开花灌浆期充分灌溉;荞麦属于两性花异花授粉植物,结实率较低,利用好花期授粉,适当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荞麦有机旱作种植中耕2~3次,荞麦生长过程中出现缺肥现象应及时喷施叶面肥。秋天要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的枝秆和落叶,旋耕或深翻田地,有效降低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虫害有荞麦钩翅蛾、西伯利亚龟象甲、黏虫等,病害主要是轮纹病、褐斑病等。

2)荞麦有机旱作种植荞麦钩翅蛾防治。成虫体长12 mm左右,翅展35 mm左右,头、胸、腹、前翅呈淡黄色,有肾形纹,顶角呈钩状突出,从顶角向后有1条黄褐斜线,有3条向外弯曲的“>”形状黄褐线。中足胫节有1对距,后足胫节有2对距,后翅呈黄白色。卵呈椭圆形、扁平,内表面颗粒状。幼虫体长20~30 mm,污白色,背面有淡褐色宽带,具腹足4对,尾足1对,具少数趾钩。蛹体长约11 mm,红褐色,梭形,两端尖,臀棘上有4个刺。初孵的幼虫为害嫩叶,残留在叶子表皮上,叶片受害后呈薄膜状,幼虫逐渐生长吐丝把叶子卷缩,藏在叶子中,一般不易被发现,直到把叶子食穿。蛹在土壤中越冬,7月中旬羽化,羽化后马上交尾。秋收后及时旋耕或深耕,消灭越冬蛹;病虫害发生重的地块在幼虫未分散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用Bt杀虫剂200~3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75~450 mL/hm2,兑水600~750 L/hm2喷雾;成虫发生期用灯光或诱芯诱杀蛾子。

3)适时收获。山区荞麦收获一般在秋季9月底至10月初,荞麦开花时间长,是陆续开花,籽粒成熟不一致,开花期30~45 d。若收获过晚,先成熟籽粒易脱落;收获过早,荞麦大部分籽粒尚未成熟,都会影响荞麦的产量。荞麦籽粒达75%~80%、籽粒为褐色或灰色时是最佳收获期。要在阴天进行收获,或在晴天早晨趁早上有露水潮湿时收获,荞麦籽粒不易脱落。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遇大风或霜冻应及时收获。收割后先晾晒,要勤翻晒,防止发霉,然后脱粒、晒干后贮藏。

4 荞麦的价值

1)营养价值。荞麦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主要的蛋白质是球蛋白,谷蛋白含量较低。荞麦所含的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可与谷物小麦、玉米、大米的赖氨酸互补。荞麦的膳食纤维非常丰富,经常食用可增强胃肠蠕动功能,清理肠道沉积的垃圾,有润肠通便作用。荞麦颗粒较细小,有快煮好熟、容易消化吸收、加工简单等特点。

2)保健价值。荞麦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保健价值。富含生物类黄酮、糖醇、多肤、D-手性肌醇等高活性药用成分,具有降脂、降糖、降胆固醇、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肠道功能。荞麦含有硒、B族维生素、镁、维生素E、铬、铁、钙、磷、芦丁、赖氨酸、氨基酸、亚油酸、脂肪酸、烟碱酸、烟酸等营养元素[3]。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成分,对于人的生长发育及代谢具有重要作用。荞麦中含有烟酸,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参与人体的脂质代谢,具有消炎解毒、扩张人体血管、降低胆固醇功效。荞麦中含有芦丁,可以保护视力、软化血管、降压降脂,有效预防脑溢血。

3)食用价值。当前荞麦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消费用途。荞麦加工制成的食药同用产品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米面类、酒类、茶饮类、调味类、医药及医药原料类等,这些产品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和顺县利用山区发展优势,创新山区小杂粮品牌,不断发展荞麦有机旱作种植业,探索和研发适合山区种植的荞麦优良品种,打造荞麦特色品牌,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儒国,王政国,邹鲭.优质杂粮——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4,31(7):59.

[2]李全则,李鹏.荞麦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5,9(24):43-44.

[3]项健,田俊,王晓燕.玉米杂粮馒头与荞麦面杂粮馒头的营养对比[J].现代食品,2018(1):38-41.

猜你喜欢
荞麦
白俄罗斯延长小麦粉和荞麦出口禁令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11-10 00:27:51
红山荞麦看木森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9:24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荞麦的种植要求及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荞麦的生长习性及高产种植技术
变黑的荞麦
保健食品说荞麦
荞麦
荞麦记
农家书屋(2018年6期)2018-07-03 06:15:40
荞麦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