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炜 饶雷 张思聂 安常武 田景彪
摘 要:烟草是贵州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由于部分农户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导致烟叶质量和产量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烟草产业发展。文章探讨了烟草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和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烟农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贵州省;烟草种植;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3-004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153 文献标志码:B
烟草是茄科烟草属植物,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对种植土壤要求低,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贵州省烟草种植面积较广,烟草种植栽培技术对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目前,一些新加入烟草种植的烟农掌握的种植栽培和田间管理技术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烟叶质量差异大、种植效益不佳。科学全面探讨烟草生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烟草的种植质量,激发烟农的种植热情,促进贵州省烟草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烟草高产种植技术
1.1 节令把控
时序节令在指导作物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严格根据区域气候、生态特点、烤烟生长规律合理安排生产节令,遵循“三基本”原则,实现4月底基本栽完、9月上旬基本烤完、9月底基本收完,有利于提高烟苗的成活率,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选地冬耕
烟地选择和分布具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2]。烟区所在地的生态条件决定了烟草的品质和风味,也基本决定了烟草品种是否适合在该地区种植。为了保证烟草在春季能够正常种植,一般选择在上一年的冬季做好种植区域规划工作,根据水、热、地理等条件合理划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制订种植计划。对烟地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大约在40 cm,并清除田间杂草,改变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地力水平和烟田质量,提供烟草生长期间所需养分,为烟叶提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起垄和施肥
土壤质地和肥力是植物生长最为重要的因素。冬耕工作结束后需要先整平烟地,碾碎板结土壤,提高土壤湿度和透气性,完成后开始起垄。起垄时间一般选择在烟草幼苗移栽前15 d,在阴雨天气或者土壤潮湿环境下进行,尽量使垄沟深度和宽度保持一致,大約60 cm。在起垄操作时和操作后,为保持土壤供应能力均衡,需要协调氮、磷、钾元素比例[3]。施肥遵循适则促进、高低则抑制的原则,促使烟株单叶干物质积累,提升烟叶品质[4]。
1.4 优选品种
影响烟草生长的因素诸多,如温度、光照、水分、海拔、地势、土壤理化性质等。任何一个品种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最适栽培技术和种植区域。在不同区域种植同一品种烟草或者在同一区域种植不同品种烟草,烟草生长的表现均不一致。品种选择直接关系着烟草种植结果,是种植栽培工作的重中之重。
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有利于充分表现特征特性。合理选育优质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其成活率,还可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从而保证烟草质量和产量。贵州省主推适应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有云烟87、云烟97、K326、云烟85、香烟7号、云烟121、贵烟5号、贵烟8号等。种植人员可根据种植条件、生长基础等,兼顾市场情况,选择优势品种。
1.5 种子处理及育苗技术
确定烟草品种后,选择籽粒丰满、大小均匀的烟草种子浸泡在3%NaClO或者1%CuSO4药剂中消毒20 min,提高出芽率。反复冲洗几次,将种子置于白色布袋中,放入40 ℃温水浸泡20 min,再放入冷水中浸泡24 h,拿出后轻轻揉搓种皮,去除角质和胶质,放入育苗盘中催芽,期间及时去除发霉、皱缩的种子。
相关人员可在种植区域密集、规模大的烟区建立育苗工厂或基地,实现集约化生产模式。目前,烤烟常见的集约化育苗方法有漂浮育苗、沙培育苗、托盘育苗和湿润育苗等[5]。在种植区域零星分散、规模小的烟区采用烟农自育苗和烟叶生产技术员提供技术指导的方式,并采取绩效考核模式,可保证技术有效落实。
当烟苗处于小十字期至大十字期时(第1片真叶出生至第3片真叶出生),开始补苗、定苗,并通过剪叶调节生长,增加茎粗,保证烟苗长势均匀。烟苗达到5片真叶时炼苗,揭开薄膜,增加光照和通风,使烟苗处于自然环境下,提高烟苗抗逆性。早晨若烟苗萎焉不能恢复,可喷水处理,如此反复使烟苗适应高温缺水环境。此外,移栽前10 d断水断肥。
1.6 移栽技术
移栽前需要将土壤含水量提升至适宜种植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水分管理措施,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补充缺失的营养元素,调配烟草幼苗营养。有研究表明,温度与烤烟质量指标相关性最大,是影响贵州省烤烟生产成败的最大影响因子,所以移栽时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把控,将移栽温度控制在10 ℃以上。若温度低于10 ℃,可采取覆盖地膜等保温方式[6],选择健康烟苗,同一时间连片种植。
移栽时要根据种植烟草品种的特点合理布局烟地,行间距为1.1 m左右,种植深度大于10 cm,确保烟草移栽时植株根系能充分吸收营养元素,从而提高植株移栽成活率,增加烟叶产量。此外,需加强抗旱管理,浇足定根水,其他按照常规移栽操作进行即可。
1.7 成熟期采收技术
烟农和烟叶生产技术员要遵循“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的烟叶采收原则,若符合采收标准,则可全面开展采收工作,采收标准如下。一是烟叶成熟一般特征。叶色变黄,叶脉变成白色,叶面部分绒毛脱落,烟叶基部采摘后断面呈马蹄状,叶尖下垂幅度增加。二是不同部位烟叶成熟特征。下部叶片变薄,含干物质少,叶色由绿色变为黄绿色,主脉发亮,支脉开始变白;中部叶叶片厚薄适中,叶色主要以黄绿色或黄色为主体色,主脉大部分变白发亮,支脉部分变白,叶缘下卷;上部叶叶片偏厚,干物质积累多,含水量低,叶色以黄色为主,主脉变白发亮,支脉2/3变白,有明显的成熟斑,叶尖叶边缘发白下卷[7]。
确定采收时间需遵循“看烟、看烤房、看天气”的原则,一般在早晨或者上午进行。连续采收时期间隔7~10 d。采收或者运输过程中,避免过度挤压、日晒、堆积,确保新鲜烟叶不受损伤,为科学烘烤创造条件[8]。
2 烟草田间管理技术
2.1 烟苗管理
烟苗管理工作是田间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最烦琐的一项工作,整体工作难度大。烟苗栽培管理工作是一种关键种植技术。烟农应该加强田间巡视,实时掌握烟苗生长状况,及时查缺补漏。在烟苗移栽7 d内,全面检查烟苗,重点关注成活率,及时补苗,提高种植密度,提升烟叶产量。补苗时注意保持苗床卫生。通常情况下,在2片真叶时间苗,4片真叶时定苗。
烟农需根据天气情况和烟苗生长阶段,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工作,平衡田间持水量,满足烟苗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要做好抗旱防涝工作,防止烟苗倒伏,使全田烟苗长势一致,达到苗全、苗齐、苗壮的目的。
2.2 营养调控
土壤养分状况是影响烟苗根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人员要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合理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种植期间,不施肥或不及时施肥会出现不出苗、长势差、不整齐等现象,施肥浓度过高会出现不出苗或出苗率低、化苗、长势差、不整齐、滋生霉菌等现象。
烟草种植过程中施肥主要包括基肥和追肥。施用基肥时将肥料埋在土壤层或者烟株种植穴中,深度为10~15 cm。贵州省常見的追肥肥料是硝酸钾,烟苗移栽后需要施用肥料3次,时间在移栽后10、30、40 d左右。优质烟草生产的氮磷钾配合比例标准为1∶2∶3.5,具体施用量可根据以往经验或者土壤营养状况确定[9]。中后期缺肥可进行叶面喷施,保证烟苗正常生长。由于土壤肥力、所在地、肥料类型和所处气候等条件不同,施用肥料后的效果不一致,施用肥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深度等。
2.3 中耕培土
培土可改良土壤物理结构,解决上层土壤滞水问题,扩大烟苗根系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养分吸收速率,使茎基部多生出不定根,加快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提升烟草质量与价值。培土还能起到防风防涝、除草、控制病虫、提高土壤透气性等作用。
一般来说,培土工作在烟苗生长期进行3次左右,时间大概在移栽后的10、25、40 d左右,需和施肥配合进行,保证垄土饱满平直,便于灌溉。此外,还需注意增大力道,避免幼根受到伤害。但是通过近几年观察考究,部分山区一般不进行中耕培土工作,如西南地区二高山、高山地区[10]。
2.4 灌溉管理
水分供给是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灌溉时需要观察土壤的干湿情况和烟叶萎焉程度,合理选择补水方法,及时灌溉,使烟苗达到最佳种植效果。一般来说,烟苗种植中期对水分需求大,烟苗种植前期(移栽阶段)和后期(现蕾期)对水分需求低[11]。通常情况下,灌溉工作需在气温较高的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在气温较低的天气任意时间均可灌溉。
2.5 打顶留叶
烟苗顶端过度生长会吸收大部分营养,从而影响烟苗株型走势和烟叶产量。为确保烟株营养均衡,调节株型为近似腰鼓型,应尽可能控制上部叶单叶重,促使上部叶中部化。在烟苗生长到100~120 cm时,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等,合理选择打顶时间并留叶,提升烟叶产量、质量。以云烟87为例,一般在50%中心花开放左右开始打顶,留叶数为15~16片。长势较弱的烟地或者处于干旱期间,可早打顶、多留叶,也可视情况进行二次打顶调控。
2.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烟叶生长的最大诱因,会严重降低烟苗产量。近年来,贵州省已查明40余种烟草侵染性病害、340余种害虫和天敌[12]。常见的烟草病害有黑胫病、赤星病、花叶病、青枯病等,虫害有烟蚜、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蛞蝓等。
一般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有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等。但是目前没有单一高效的防治手段,结合以往成功经验,可采用综合防治手段。一是应充分了解流行病害的特征,加强平时烟地病虫害监测。二是做好田间卫生管理,加强杂草清除工作,及时清除病株残物。三是定期防护,喷施保护剂。四是一旦发现病虫害,对症下药,即刻清除。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以此达到烟草优产、稳产的目的。
2.7 机械化操作
现阶段,机械化技术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贵州省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特征致使耕作结构复杂,难以利用深翻耕机械操作,可用小型挖掘机进行深度翻耕工作。烟草种植过程中,应根据贵州省的实际地势特征,围绕“山区、小型、特色”开发和推广农业机械。利用3S技术进行生产空间分析研究和实时监控,进一步优化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持续推进生产规模化、操作机械化,达到农机农艺相融合。
3 结束语
烟草作为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香烟原料,其经济价值与种植栽培和田间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只有不断优化和推广烟草种植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把握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才能使烟草行业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高烟草生产技术水平,确保烟草质量与产量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Zhong Q,Xiao Y S,He B,et al. First report of fusarium commune causing stem rot of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in Hunan Province, China[J]. Plant disease, 2020,104(8):2289.
[2]秦松,刘洪斌,王正银.贵州植烟区气象因素对烤烟评吸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375-378.
[3]欧阳火亮.烟草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20,14(30):44-45.
[4]曹务栋.几种栽培措施对兴烟1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质的影响[D].贵阳:贵州大学,2010.
[5]金祥,田必文,陈风雷,等.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与漂浮育苗对比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5):62-65.
[6]黄立栋.烤烟的采收和烘烤问答[J].耕作与栽培,1983(4):51-53.
[7]王世鼎.烟草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J].广东蚕业,2021,55(4):65-66.
[8]梁声侃,覃剑峰,郭凌飞,等.烟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2(1):49-52.
[9]李京成.关于烟草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1(9):41-42.
[10]李美燕.烟草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卷宗,2021(9):353.
[11]彭曙光.我国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115-117.
[12]尚志强.云南优质白肋烟种植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3):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