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分析

2023-08-13 16:26:55赵广宗
种子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高寒地区推广策略

赵广宗

摘    要:青稞是大麦的一种,是高寒地区常见的主食,不仅籽实粒大而且麦麸量少,经常被应用于加工青稞面以及酿酒。甘肃省高寒地区特殊的水文结构与气候环境特点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要想在甘肃省栽培青稞,就需提高对青稞种植环节的重视程度,明确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文章以甘肃省为例,深入分析了青稞种植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并提出了应用与推广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3-003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2.3       文献标志码:B

青稞具有产量高、地区适应性较强的种植特点,这也是甘肃省大规模推广青稞种植技术、扩大青稞种植范围的一个主要原因。从甘肃省青稞种植与后续加工产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与甘肃省乃至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质量息息相关。技术人员需认识到推广青稞种植技术的重要性,结合甘肃省的环境条件,选择优质的种植区域,做好青稞苗的培育工作,落实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措施,为进一步提高高寒地区青稞种植产量与质量奠定基础。

1 青稞种植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寒地区自然环境恶劣

甘肃省种植青稞的主要区域平均海拔差异较大,为2 400~4 000 m,该部分区域土地贫瘠,气候变化较为明显,干旱与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概率较大。部分青稞品种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导致产量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种植效果[1]。自然条件制约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加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部分地区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田装备使青稞种植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不足。

1.2 种植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长期处于缺乏农业人才的状态,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主动投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人才数量较少,这也是青稞种植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2]。此外,青稞种植技术的科研力量不足,使得发展速度缓慢。部分地区种植青稞时主要依赖于种植经验,导致青稞产量与质量不高。

1.3 品种退化且新品种推广力度不足

深入分析甘肃省青稞种植现状发现,部分青稞种植户不具备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缺乏熟练使用先进种植技术的能力。部分区域在种植青稞的过程中,依旧将自主防御作为主要的种植技术,产生了青稞品种退化的不良现象[3]。甘肃省气候条件特殊,相关部门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资金投入不足,新品种青稞的推广力度较小,难以实现新品种青稞大面积种植的预期目标。

2 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科学选择种植区域

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可为青稞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是保证青稞成活率的基本要求。对于甘肃省来说,种植青稞的土层需要具备深厚与肥沃等特点,同时需有良好的保水性[4]。部分青稞种植区域土壤黏重且存在冻土,容易板结,对青稞出苗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青稞根系生长以及提升最终产量。

沙地区域具有土壤贫瘠与保水性差等特征,不具备栽培青稞的基本条件,栽植后漏水漏肥现象严重,会对青稞苗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若选择在盐碱地种植青稞,会增大青稞苗死亡风险。青稞种植区域需要满足基本的灌溉条件,农户需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面积建设一定数量的深井,无论是在青稞播种期还是生根期,均需保证土壤湿润以及长期供给肥力。幼苗阶段的青稞根系相对较浅,耐寒能力相对较弱,农户需要确保灌溉水源的及时性,配合科学的保温保湿工作,为青稞苗健康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精细整地

种植青稞前需要结合青稞品种的实际种植要求与甘肃省的地形气候条件,针对种植区域进行整地。虽然青稞品种对于土壤环境有着相对较强的适应性,但恶劣的气候同样会对青稞产量与质量造成不良影响[5]。种植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甘肃省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与青稞种植方案,保证青稞幼苗茁壮生长。例如,在相对干旱的地区,整地期间需要做好土壤的深翻工作,配合冬季保墒,确保青稞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2.3 合理施肥

甘肃省一般选择秋耕冬浇的青稞种植方案,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重施基肥、用好种肥、早施苗肥”的基本原则,保证施加充足的肥料,做好有機肥料与无机肥料的结合工作。青稞幼苗阶段需要根据青稞苗的实际生长情况适当追肥,初穗期至灌浆初期一般选择叶面喷雾的施肥方法,在保证叶片成熟的同时,为后续的灌浆成熟、粒重提高等奠定基础。

2.4 选择青稞良种

青稞种植品种主要分为白青稞与黑青稞2种类型,由于其具有籽粒裸露的特点,又被称为裸大麦或米大麦。青稞具有多个品种,从1976年开始,甘南围绕青稞增产关键技术问题选育了甘青系列1-11号、黄青1号、黄青2号、康青3号等14个高产优质品种[6]。从实际种植情况来看,在种植青稞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甘肃省多个区域环境挑选具体的青稞品种,所选的品种需要具备抗逆性强且产量高等特点,从而保证青稞产量与质量。

2.5 适时早播

青稞种植时间与后期生长情况存在着密切联系。从青稞生长特点与种植经验来看,一般选择早播的方法种植青稞。早播青稞能够促使其根系生长,提升吸水能力,使青稞保持旺盛的生命力[7]。甘肃省干旱与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特点使得早播青稞能够在温度急剧下降前完成收割,避免由于温度过低而影响青稞最终产量。

2.6 保证密植的合理性

青稞种植密度与生长质量密切相关,提高青稞种植密度能够有效提升种植产量与质量。但如果种植密度过高,会使青稞产量与质量降低。因此为保证青稞产量与质量的稳定性,需要基于当地的环境及青稞品种制订合理的种植方案,确定科学的种植密度,配合使用先进的青稞种植技术,确保每一株青稞均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进而提高青稞的整体产量与质量。

2.7 轮作选茬与田间管理

选茬是种植青稞的重要内容,青稞重茬会影响土壤养分的供给效果,也是提高病虫害发生概率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青稞的最终产量。因此,保证轮作的合理性极为重要,最为常用的轮作方案为青稞—小麦—青稞—小麦—油菜。

完成青稞播种后需强化青稞的田间管理工作,从而提高青稞产量与质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田间管理措施处于持续更新状态,生物农药与低毒化肥可在保证青稞生长获得充足养分的同时,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需要配合使用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手段,尤其是对于高寒地区的青稞种植来说,更需要做好防寒工作。

青稞生长至3叶1心阶段需要细致观察田间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现有害虫需及时防治[8]。拔节期青稞生长较为茂盛,也是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农户需根据种植的实际情况以及环境开展全面的防治工作。青稞生长至5叶期,需要使用农药喷雾防治方法去除青稞田间的杂草,喷药时需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确保土壤墒情相对较好。完成喷药后需要确保6 h内无降水,以免影响药效,所以农户需预先获取种植区域的气象信息。

2.8 改善青稞种子采集与贮藏方式

种子存在质量问题会降低其发芽率与成活率,即使成苗后也有极大的概率出现枯死现象。在选择青稞良种时,需要改善種子采集与贮藏方式,避免出现霉变或受冻等不良现象。种子采集过程中,需要选择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且无病虫害的母枝。通常情况下,丰收时期的青稞种子成熟是指其形态成熟而并非一般认定的生理成熟。种子含水量大量减少且展现出充实饱满的特点,能够观察到种子的表皮色泽加深,即可判定种子已进入生理成熟期,此时即可采集种子。种子采集过早,其仍然处于未成熟阶段,在胚珠尚未发育完整的情况下贮藏会导致养分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其发芽率与成活率。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样会增大种子贮藏期间的霉变风险,尤其是高寒地区温度偏低,需配合落实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种子冻坏。

开展贮藏工作前,需全面清除种子附带的杂物,精选优质种子,进一步提升青稞种的整体纯度与质量。精选种子后需要标明其品种名称,避免混放影响后续的种植工作。贮藏期间需要提高对贮藏器皿与室内环境温湿度的重视程度,要求贮藏地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此外,需定期检查种子,如果发现种子霉烂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并配合落实相应的防鼠与防虫工作。

2.9 完善实生苗管理体系

青稞实生苗管理包含整地、播种、浇水、中耕除草以及追肥等,在深翻土地的同时需要增加透光度,从而起到改变土壤物理性能的作用,确保土壤内部温度满足青稞苗生长的实际需求[9]。此外,需要按照一定次序开展种植区域块状清理与带状清理工作,将种植区域内的杂草与灌木全部伐除干净。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药剂,充分发挥推土机与割灌机等机器设备的优势,加快清理速度,强化清理效果。完成这一工作后需播撒适量的肥料,根据青稞品种的实际需求确定氮磷钾肥的施加比例,全面提升土壤肥力。

3 种植技术应用与推广措施

3.1 加大科研力度,强化青稞育种研究工作

针对青稞产业需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明确青稞新品种育种的科研重点,提升青稞育种水平,加大对青稞新品种的选育力度,培育出匹配当地环境条件、具有高产高效特点的青稞新品种[10]。同时,需要配套研发具有标准化特点的种植技术,做好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同步推广工作。

3.2 加速建设生产基地,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

加速建设甘肃省育种基地极为关键,需要充分发挥青稞繁育与种植基地的应用优势,开展针对新品种的繁育与种植试验。技术人员需了解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评选科技示范户,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此过程是深化农民对新品种与新技术认识的关键。通过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展示与引进,为全面提升甘肃省青稞种植技术与生产水平奠定基础,保证青稞生产的优质性与高产性。

3.3 加速开发青稞深加工产品,培育当地龙头企业

青稞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除基本的食用价值外,在酿酒以及饲料等领域表现出突出优势。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较高的葡萄糖含量使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11]。当前,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视程度,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持续更新青稞加工利用方法,基于青稞的品质结构特点加速研发新产品,例如青稞酒、青稞糍粑等[12-13]。针对具备一定深加工能力的青稞加工企业,需要重点予以资金扶持。明确市场对于青稞产品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全面提升甘肃省青稞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青稞产业的现代化与规模化发展目标[14]。

4 结束语

想要进一步提升高寒地区的青稞产量,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高对种植环节与推广环节的重视程度,做好土地整理、科学密植以及水肥管理等相关工作,配合落实种植技术应用与推广措施,进一步提升青稞的质量与产量,满足人们对于青稞产品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云旦顿珠.西藏春青稞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21,39(23):91-92.

[2]强久次仁.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及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10):59-60.

[3]普布扎西.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青稞产业发展经验与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21(7):20-21.

[4]周丽娟.刍议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实践及推广[J].农家参谋,2021(5):38-39.

[5]张华国.西藏拉孜典型旱区轮作休耕技术模式问题浅析[J].西藏农业科技,2021,43(1):96-100.

[6]白建华,宋连久,孙自保.西藏青稞产业发展困境与出路——以隆子县黑青稞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20(11):70-73.

[7]王建林,张毅,冯西博,等.青藏高原青稞增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以隆子黑青稞为例[C]//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武汉:中国作物学会,2020:64.

[8]董煚.甘肃省青稞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9):121-122.

[9]白玛罗布.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谢通门县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8):202,204.

[10]姚建文.高原青稞种植问题与无公害种植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7):65,67.

[11]旦正加.青海贵南县青稞种植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4):32.

[12]汪海霞.青稞新品种“藏青3000”在米林县示范推广种植总结[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2):197-199.

[13]次仁央宗.青稞种植高产栽培技术[J].西藏农业科技,2021,43(4):63-64.

[14]郝中昌.青稞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策略[J].农家参谋,2021(19):43-44.

猜你喜欢
高寒地区推广策略
苍茫宏旷华润瑰丽
艺术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22:19:58
苍茫宏旷华润瑰丽
艺术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19:12:42
苍茫宏旷华润瑰丽
艺术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18:49:06
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奠定现代农业建设基础
吉林农业(2016年12期)2017-01-06 18:59:01
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和理论的新进展
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分析
简析高寒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对新兴排舞项目及其在普通高中推广策略的研究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4:25
“延吉三打一”项目推广策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 03:25:53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