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向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校、家庭、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体育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顺应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上都进行了发展与革新。快乐体育理念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与实践价值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与重要的影响,有利于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增强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策略,促进快乐体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落实。
一、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一)保障体育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增设了许多基础锻炼与体能训练活动,却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致使体育活动趋于重复化、单一化,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会打击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快乐体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则能改变这一教学弊端。快乐体育理念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致力于促进体育活动的丰富化、个性化,提高教学实践的趣味性,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爱上体育,勤于体育,将体育作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快乐体育理念不仅能够推动体育教学目标的落实,还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激发兴趣。
(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还在于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健康观念与运动习惯,培养体育爱好,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认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部分体育教师“固守陈规”,只强调体育技能的训练,忽略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多以兴趣为主导,枯燥单调的体育活动容易让他们倍感乏味、应付了事,无法保障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快乐体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动落实就显得重要且必要。快乐体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趣味性与个性化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提高身体素质,形成积极正面的性格与情感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体育活动与实践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较为死板、单一,且重复性较强,学生难以真正领略到体育活动的魅力,并且难以从中获得成就感。快乐体育理念的重点在于“快乐”,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快乐体验是这一教学理念的精髓所在。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引入趣味性体育游戏,设计竞赛性体育活动。如此一来,原本被学生视为“负担”的体育活动,经过教师的设计“脱胎换骨”,变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同时丰富的活动形式也能够促进体育教学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顺应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趋势。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德
体育学科虽然以体质锻炼为主,但同样肩负德育培养的教育责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各自为战”,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体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育技能虽然能够得到提升,却难以从中获得思想水平与认知程度的提高。快乐体育理念注定了体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在趣味活动中,学生经过反复的尝试与练习,发展自身的体育能力,越挫越勇,明白坚持的意义与价值。在竞技活动中,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荣誉感、成就感与自信心,理解合作的力量与重要性,形成积极正面的思想认知。
二、快乐体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路径
(一)设计体育游戏,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有许多以跑步为例的基础性体能锻炼活动,这类基础性活动较为枯燥繁重,时间长、任务重,让不少学生“怨声载道”,甚至在活动锻炼中“耍小聪明”逃避体育锻炼。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基础性的体能活动必不可少,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满足学生所需运动量要求。基于此,教师应当运用快乐体育理念,利用科学有趣的教学设计,为原本乏味的体育活动披上“游戏”的外衣,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以跑步活动为例,多数学生不喜欢跑步,然而,如果将跑步活动变成一项紧张刺激的游戏,便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比如,在50米跑步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场名为“小小报信员”的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扮演“情报员”的角色,在提高速度的同时,注重跑步动作,尽自己所能完成50米跑步项目。为了增加游戏的真实性与趣味性,鼓励学生更快地融入更好地参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游戏过程中播放紧张刺激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迈开步伐,勇敢向前。同时,教师还可以增添一些促进教学生动性的巧思设计。比如,教師可以为学生准备“鸡毛信”,为游戏增加真实性。教师还可以站在终点,在计时的同时与到达终点的同学进行“鸡毛信”交接,以示“情报传递”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成功地被教师所营造出的紧张氛围与有趣的活动所吸引,将自己代入其中,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尽力奔跑。原本枯燥乏味的50米跑如今却妙趣横生,学生到达终点后虽大口喘息但还意犹未尽,享受体育活动的趣味,感受“任务完成”的喜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长跑活动中适当增添道具,为“漫长”枯燥的长跑增添刺激与趣味。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不应以“逼迫”的形式完成,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与满足,让学生树立对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贯彻快乐体育理念,以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小学体育教师需设计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让学生所不喜欢的体育活动披上趣味性的外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体育训练,构建高效的快乐体育课堂教学。
(二)注重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教学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两个孩子。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学习兴趣迥乎各异,传统“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传统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为保障某一项学习内容的落实,经常会以班级“大部队”的学习水平能力为标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然而,这种教学设计容易导致体育优等生学有余力,不具有“挑战性”;导致体育学困生跟不上“大部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所谓快乐体育,不仅是要设计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合适的科学教学设计,真正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不同水平与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与层次性的体育活动,促进个性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落实。
以篮球学习为例,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已经基本掌握了篮球运动的方法,而部分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缺乏熟练性,还有一些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篮球运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班级的学生分为A组、B组和C组,根据每组同学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对于零基础的A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运球训练为主,进行基础练习;对于稍有基础的B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运球与投篮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对于基础较为扎实的C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或者根据个人能力“以一带多”地指导B组和C组学生的练习,让学优生带学困生,不仅有利于让学困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少走弯路”,还能提高学优生的自豪感,加强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快乐体育理念是让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充分享受运动的快乐,并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满足,真正领略到体育的魅力,热爱体育,热衷于参与体育活动。所以,因材施教原则下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活动,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既不会觉得体育教学任务太难而选择放弃,也不会因为觉得体育教学任务太简单而丧失兴趣。
(三)开展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学生都有“好胜心”,会因为自己获得的成功而深感喜悦。教师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通过小组合作比拼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划分,保障每一组中有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体育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确保组与组的体育水平保持均衡的状态。
以跳绳活动为例,跳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灵活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对于不少学生而言,学习跳绳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部分学生在跳绳训练时不是抽到自己,就是难以连续。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绳训练,并且设置一个日期进行小组比赛。在小组比赛之前,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训练。为了给小组争光,学生会努力练习,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与其他组员交流经验,一起进步,实现组内组外的良性竞争。在比赛时,每一位学生都会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而竭尽所能,感受合作的价值,体会集体荣誉感的魅力,收获运动的喜悦。
小组合作竞争的体育教学设计,让学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在协作中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互相鼓励;在竞赛中,学生奋勇拼搏、不遗余力、绽放热情。这种教学策略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也能让学生收获来自集体荣誉感的喜悦,在增强竞争意识的同时相互帮助,实现体育与德育的双重发展。
(四)丰富评价方式,构建全面综合性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小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是自尊心与荣誉感已经形成,很重视教师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评价。然而,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评价内容较为片面,评价体系趋于单一化扁平化,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作出“盖棺定论”的评价。
部分学生虽然具有很高的体育热情,却可能因为自身能力有限而难以在体育考核中拿到满意的分数,片面性的评价体系可能会挫伤这部分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让学生难以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基于此,教师应当运用科学的手段丰富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课后实践等角度出发,全面地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反馈。教师可以重点表扬其体育热情,肯定学生的努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动态分析学生的具体表现。体育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会有进步和退步。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作出阶段性评价,让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评价及时调整体育学习的方向与侧重点。
快乐体育理念是要让学生以参与体育活动为快乐的因素。评价是体育教学的关键性反馈,只有当学生能够从评价中看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深切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与退步,才能够对自己形成全面的认识,并且明确自己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感受到付出的喜悦,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不以体育活动的成果为体育学习的唯一目标,要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体育的魅力,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体育教育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脚步,是“双减”政策在教学实践中的深度落实,也是对素质教育最好的呼应。快乐体育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正确的影响,能够保障教学目标的深度落实,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丰富体育课程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基于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并且充分利用快乐体育教育理念,通过设计体育游戏,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注重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教学;开展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丰富评价方式,构建全面综合性评价体系,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新发展,让学生爱体育、会体育、善体育,让体育活动成为学生成长之路上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