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类专业科技写作教学与考核改革及实践

2023-08-11 13:57:55辛凤杨延锋赵斌
科教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考核改革课程教学

辛凤 杨延锋 赵斌

摘要 目前能源动力类专业科技写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专业背景不突出、思政元素易被忽视、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在其考核过程中存在抄袭严重、成绩区分度低等弊端,致使学生难以真正领悟科技文体的撰写方法与规范。本研究针对能源动力类专业科技写作课程教学与考核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在长沙理工大学进行了试点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与考核效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拓展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科技写作;课程教学;考核改革;能源动力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17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尤其在当前“双碳”背景下,国民经济各领域节能减排开展得如火如荼,促进了能源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1]。在此新形势下,新科学、新技术不断涌现,要求能源动力类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科技写作水平,才能在未来完成创造科技成果和传播科技知识的双重使命[2-3]。科技写作是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能源动力类专业科技文书特点、技术要求和撰写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分析科技文书的兴趣,使学生掌握能源动力类专业必备的科技写作理论,并在写作实践中领悟科技文书的撰写方法与规范,为学生今后的毕业论文、读研深造、职场写作等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规则意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热情和大国工匠精神。但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与考核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及时改革完善。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能源动力类的专业背景不够突出

科技寫作是科技工作者以文字符号为工具创制科技文本的精神劳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科技传播能力,而且对完善人格素养、推动科技创新均有重要意义[4],因此,科技写作是我国高校理工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目前关于该课程的课件、教材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依据现存教学材料或稍加修改,导致课程教学的对象性不强,专业背景不够突出。需针对能源与动力类的专业特色和背景以及该专业本科生科技写作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1.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一方面,科技写作课程本身包括的知识点较为烦琐、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较多[5],写作过程中的语言凝练、逻辑合理性等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掌握的,学生整体感觉偏繁、偏难;另一方面,作为一门专业拓展课,科技写作所占学分不高,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极易通过,分数区分度小,易被忽视和轻视;再者,很多学生领会不到该课程在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将来直接选择就业的学生,感觉自己不从事科学研究,不需要学习科技写作技能。以上三方面因素致使学生对于该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给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大挑战。

1.3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易被忽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科技写作的技巧与规范,而忽视对学生民族精神、工匠精神、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的渗透[6-7];部分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不足,不能找到与科技写作课程内容相契合的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在融入科技写作课堂时过于刻意,甚至处于割裂状态,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思政元素融入科技写作教学中,通常是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说教,缺乏学生对思政元素的主动搜集与思考。因此,如何使课程思政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是科技写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1.4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待加强

笔者调研了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科技写作教材,其受众层次多定位于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论文写作各部分的剖析讲解,例如题目、摘要、引言、结论等,对其他科技文体的介绍较为缺乏,例如对专利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竞赛申报书等的写作特点很少涉及,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讲解简略,而本科生对上述文体有较大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再者,目前科技写作教材中的案例介绍相对偏少,尚未见针对能源动力类专业的科技写作教材。另外,受指定教材的影响,教学内容也普遍存在类似问题。

2课程教学改革建议及措施

2.1教学案例紧密结合能源动力专业背景

摒弃课本中与能源动力专业相差太远的教学范例,例如以计算机类、数学类、化学类等专业知识作为例句,学生对于其本身含义的理解并不透彻,难以将科技写作的技巧和规范灵活运用其中;教学过程中引入能源动力领域的工程实例,这些实例与学生未来的就业与科研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考核内容依托能源动力专业背景,例如在科技文书写作任务中,设置“节能减排”“能源发展”“双碳目标”等主题,协同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2.2教学方法精准对应科技写作课程特色

对于科技写作中公式、图表、语言、病句、参考文献等烦琐细碎的知识点,要做到“学”与“用”相结合,通过即学即练增加学生的理解深度和学习兴趣;注重科技写作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增加考核评分的多项性、公正性和成绩的区分度,提高课程学分,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将科技写作知识与能源动力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科技写作知识、技巧和规范是实现科技报国不可或缺的本领,增加学生对科技写作的学习热情。

2.3教学过程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深入挖掘科技写作案例中的育人资源,例如以我国典型的火力发电厂作为工程案例讲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通过引入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本校学生的获奖实例,培养学生敢想敢做的精神和抗压能力等;鼓励学生立足国情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写作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向国内外同行展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写作对能源与动力领域前沿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程对自身未来职业生涯的影响,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报国之志,为能源与动力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2.4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需求

通过调整教学大纲,使课程内容由“科研论文”主导转变为“学生需求”主导,学习对象除了科研论文外,适当增加专利、项目申请书、竞赛申报书、设计施工文件等科技文体,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写作需求,为今后的科技写作奠定基础;教学内容的输出以“知识点的独立详解”转变为“以知识点融入案例分析为主、学生自主探索为辅”的新形式;在案例分析中不仅要选择权威案例学习,还要就学生的作业案例进行纠错及改写,让学生在“学”与“改”的实践中熟练掌握科技写作的精髓。

3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1巩固不足,即学即忘

科技写作中的很多技巧、规范较为复杂烦琐,例如摘要如何兼顾字数与内容,关键词如何选择,参考文献格式如何要求、不同科技文书的写作特点等等,学生在学完后没有及时巩固,很难记忆、理解和消化,其遗忘程度和速度惊人,教师在期末论文的评阅中发现课上讲的内容约等于没讲,课上反复强调的重点能掌握的学生极少,可见学生难以将日常所学真正领悟并应用于考核实践,更难融会贯通于未来的学位论文及其他科技文书之中,导致科技写作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3.2紧迫感低,积极性差

科技写作中的很多规范、细节本身较为枯燥,传统考核方式由于不注重过程考核,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应付心态,被动地接受科技写作教学内容[8-9]。学生的大部分精力被应试性课程和娱乐设备等占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科技写作中的核心问题没有进行主动思考,缺乏因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力,不知道为何而学,不明白如何学以致用,日常学习中毫无紧迫感和积极性,即使优秀的学生也很难做到全神贯注、求知若渴。

3.3论文敷衍,抄袭严重

对于期末待提交的科技文书,很多学生卡在截止日期前匆匆撰写一篇论文,沒有反复修改和打磨,很难掌握科技写作的精髓,论文口语化现象极为严重,逻辑性不强;有些学生随意拼凑几篇网上的科技论文,修改格式后即提交,没有经过论文结构布局、提纲撰写、内容构思等过程,科技写作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论文质量较差;少部分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一篇论文提交,不仅浪费了科技写作实践的机会,而且助长了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致使不劳而获思想蔓延,对学生未来的科研、工作和生活均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4成绩不公,区分度低

仅以一篇论文作业评定学生期末成绩有失公允。有些学生自己构思、撰写、修改期末论文,但由于经验和水平有限,论文质量不高,期末成绩得分中等,而有些学生抄袭了几篇不错的论文,并经过了巧妙的查重修改和格式整理,论文质量看起来不错,期末成绩较高,此种评判的不公正性会导致认真学习的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热情,态度敷衍的学生取得高分后沾沾自喜,长此以往学风日下;另外,由于大部分学生期末作业工作量完成,但写作水准普遍偏低,分数区间分布集中,导致期末考核成绩区分度较低(见图1)。

4课程考核改革建议及测试项目

基于科技写作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建议实行全方位的过程性考核,见图1,考核内容由“平时成绩+期末论文”转为“平时成绩+主题考核+写作初稿+初稿自改+初稿互评+写作终稿”,不仅提高成绩评判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也通过过程性考核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测试项目如下:

4.1平时表现(20%)

考核内容:学生是否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并积极回答问题(10%);鼓励学生在课程群里分享能源动力领域的科研励志事迹(5%);鼓励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自学(5%)。

考核目的: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主动汲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奋发图强、科研报国的内驱力。

4.2主题考核(15%)

考核内容:根据课程进度随堂主题考核。例如,讲完“论文题目”知识点,教师指定摘要,学生凝练题目(3%);讲完“参考文献”知识点,教师给定学生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请学生寻找问题并改错(3%);类似主题考核还可包括摘要凝练(3%)、病句修改(3%)、专利权补充(3%)等。

考核目的: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即学即练,牢固掌握各知识点。

4.3写作初稿(15%)

考核内容:在学期期中,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科技写作知识,结合自己对能动领域的调研写一篇学术论文(15%)。教师指定主题,例如“某种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未来展望”,题目自拟,论文格式、字数等严格按照指定的学术期刊杂志的投稿要求,例如《可再生能源》。如有学生对能源动力领域的专利、项目申请书等科技文书很感兴趣,可以拟定题目后向教师申请,教师审核通过后可用于代替学术论文。

考核目的:促使学生系统回顾已学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献调研、谋篇布局等能力,使其初步掌握从论文选题到完成的一系列写作流程及规范。

4.4初稿自改(15%)

考核内容:在课程后半学期,学生根据每节课所学知识点,课下自主修改写作初稿,蓝笔做好修改标号和标记,最后一节课前提交,教师根据学生的修改数量和质量给予评分(15%)。

考核目的: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点,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科技写作技巧,掌握科技写作规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处理细节问题的耐心。

4.5初稿互评(15%)

考核内容:最后一节课前提交写作修改稿,由教师分配给学生进行交叉评阅,红笔做好修改标号和标记,并提出评审问题,即学生由作者角色转变为评审专家角色,评审完成后评阅者签字,教师根据评审过程给予评阅者互评分数(15%),该部分考查评阅者对科技写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不会对论文作者的得分产生影响,避免评审过程中学生因同学情谊而有所顾虑。

考核目的:通过角色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能源动力领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提高论文结构布局及科技语言表述能力,增强科研素质。

4.6写作终稿(20%)

考核内容:学生依据写作初稿、初稿自改、初稿互评以及自己进一步的思考和斟酌,修改并完善论文,丰富扩充论文主体内容,最终实现论文定稿,结课后一个月内提交(20%)。

考核目的:增強学生对能源动力领域科学问题的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和素养,掌握学术期刊投稿要求和规范,为后续学位论文以及学术性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本文针对科技写作课程教学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改革措施与建议,目前在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了改革试点(4个教学班级,2个学期),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科技写作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考核效果来看,将课程考核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对教师,有利于其跟踪教学质量,及时更新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提高了其对日常学习的重视程度、增加了学习的紧迫性,杜绝了浑水摸鱼、论文抄袭等不良风气,成绩评判更为客观公正。未来,可以适当引导参加创新计划等项目的学生积极整理研究结果并发表,实现科技写作由“作业”到“作品”的提升,通过少数带动多数,进而整体提升学生的科技写作素养。

基金项目:2022年度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XJG22-087);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22WL0305)。

参考文献

[1]王耀红.加强高校能源类学科建设助力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J].高教学刊,2021, 7(21): 50-54.

[2]杨勇勋,颜瑜.《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会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 2020,7(46): 153-155.

[3]林宇龙,秦立刚,王明君,等.草业科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22(24): 56-58.

[4]朱翠,朱晓萍,李焕友,等.畜牧与渔业发展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21(34): 80-82.

[5]杨连发,何玉林,蒋奕红.工科研究生科技写作教学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8): 34-37.

[6]饶政华,王洪才,陈卓,等.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三重逻辑[J].高教学刊,2022,8(27):7-9,14.

[7]李录平,田红,刘瑞.能动专业课程思政多维度特征及思政元素显化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2(3):74-76.

[8]施伟,龙郭峰.高校“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科技视界, 2021(29):37-38.

[9]王子玉,齐超楠.主体实践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7(47): 98-100.

猜你喜欢
考核改革课程教学
高职电工实训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基于“营销精英”大赛的《推销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3:08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7:44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54:40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9:36
“脑机接口研究”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13:18:11
关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核的改革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