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碧翠
摘要“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肩负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大任,他们的成长、成才不仅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还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青年学生务必戒骄戒躁,艰苦奋进,自觉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前途命运相联系,在新征程上为时代贡献青春力量。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提高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将从孟子“大丈夫”人格的概念、特征、养成方式入手,详细论述地方二本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方式,以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孟子“大丈夫”人格;理想信念教育;地方二本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44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还是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就教育内容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借鉴。以先秦儒学为例,其理论不仅推动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对传统社会政治运转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带来新的启示,青年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也不例外。
孟子作为先秦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因对儒学发展的突出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思想学说被称为“孟学”,主要体现在《孟子》一书中。其“民贵君轻”说、性善论、舍生取义等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大丈夫”人格更是孟学精神的升华,这种对主体价值的道德期许是孟学主体意识的高度体现,不仅为黑暗中的士人指明了努力方向,还是对现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补充。
1孟学的“大丈夫”人格
1.1“大丈夫”人格的概念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孟子以仁义区分人禽,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异只有“几希”,即人具有仁义的道德品性,这里孟子突出强调了人超越自然的社会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四心”理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惡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以“四心”为“四端”说明仁义礼智的来源,进一步论证人性本善。性善论是孟学的思想基础,它的提出是孟子主体意识的无限释放。因人性本善,只需不断反思扩充就能到达“大丈夫”境界。“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大丈夫”是与“小丈夫”“贱丈夫”相对立的人格。孟子认为“贱丈夫”见利忘义,“小丈夫”缺少胸襟涵养和自尊自信,自然“大丈夫”是舍生取义、拥有充分道德自信之人。
1.2“大丈夫”人格的特点
在孟子看来,“大丈夫”人格具有三种内涵:第一,“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朱熹讲“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以也。”[1]“大丈夫”应该顺应心意,以自身言行努力践行仁义礼智,这是“大丈夫”的前提基础:即“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孟子重点强调“由”的出发点而非落脚点,突出仁义的内在性,“‘由仁义行’实现了道德自觉,而‘行仁义’没有实现道德自觉,从而是没有道德意义的”。[2]孟子将道德品质固化为人先天特有的能力,同时强调后天的充分发挥;第二,无论“得志”与否,“大丈夫”应保持独立的道德意志,以高尚的品行完成自身使命,这又分为两种情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孟子为士人规划了两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这两种人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也是儒家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第三,实现内在超越。这是孟子对“大丈夫”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平常心对待成败,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孟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引导士人舍生取义。这里强调的是道德生命的延续而非自然生命的结束,这种突破肉体限制,追求精神永生的殉道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唯物主义相矛盾,但表现了孟子对生命自尊的极大维护。
1.3“大丈夫”人格的养成
如何养成“大丈夫”理想人格,孟子认为需“养吾浩然之气”,何为“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气”是天地间最刚强最宏大的存在,需要用道义填充,一旦违背道义,气就会受损。孟子将浩然之气的培养分为三部分:首先需要“直养”,用人性的真善美凝心聚气;其次讲“集义”,需要坚持不懈、通过长期努力去实现;最后是“勿助长”,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照心性养成循序渐进。浩然之气是孟子思想主体意识的高昂迸发,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为知识分子带来了精神支柱。这是孟学打开的新的文化精神境界。
2地方二本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2.1教育主体
目前,地方普通二本院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多由辅导员担任,主要在特定的思政课堂集中进行讲授。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教育管理和教学双重任务,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导致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缺乏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其次,青年学生受多元文化影响,对理想信念教育不够重视,在实际教育中暴露出信念薄弱、责任意识缺失等问题,这对于理想信念的体系化教育有很大影响。
2.2教育内容、方式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其内容广泛,包括传统文化学习、四史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学习等,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形势,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于教育方式应是潜移默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放松愉快的状态下自觉接受教育。当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发展形势,尤其是国家重大事件结合较为紧密,但教育的影响持续力有限,比如冬奥会期间,学生感动于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爱国主义情感高亢,但这种情感随着冬奥会的结束往往因找不到新的寄托点而逐渐淡化,再或者2022年下半年,学生间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热潮,但部分学生学习交流没有深度,脱离实际,没有真正体会落实青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此外,理想信念教育基本以活动为主,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强制参加等造成学生一定的心理负担,教育活动太过重视形式反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活动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反而与教育初衷相悖,更加引起学生的排斥。
2.3教育成效
地方二本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一般因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缺少针对性等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育成效也大打折扣,主要表現为:第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生活规划,缺少努力动力,以最低毕业标准为目标;第二,学生难就业、不就业。就业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但目前大部分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以考研考编逃避就业;第三,学生消极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教育本质上是观念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以积极向上的三观指导实践,但实际上大学生的现状是缺乏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尚未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
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地方普通二本院校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学生接触的教育资源有限,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家庭相关教育的缺失、单一乏味的教育内容自然很难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体系,效果也就很难维持。简单来说,与大城市一流高校相比,在无法改变生源、教育投入资源等因素的前提下,普通二本院校需从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弹性特色,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以此提升教育力度。
3将“大丈夫”人格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3.1引导大学生重视自我价值
“大丈夫”的前提是孟子对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认可,因人性本善,具有仁义礼智的天性,才有成为“大丈夫”的可能,对人性的肯定与鼓励是孟学的闪光之处,因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首先需引导大学生重视自我价值,即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理性对待周围环境。近些年大学生校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其深层次的原因除了突遭变故外,更多与学生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长期处于不良成长环境易导致性格内向、敏感自卑、缺乏心理安全感,教师在和学生接触中会发现很少有学生能主动有效地缓解消极情绪,往往是听之任之,长期积攒不良情绪对学生身心发展会带来巨大危害,因此我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拥有欣赏自己、取悦自己的能力。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身优劣,才能扬长避短,以强大的心理自信树立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这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
3.2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导向
“大丈夫”人格并非是孟子对人性不切实际的幻想,相反在战国时局下具有很强的指导实施意义,其所讲的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是孟子为身处黑暗动乱中的士人带来的光明,也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分重视教育宣传和教育主题,反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感,因无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难以引起情感共鸣,甚至有时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会将辅导员放在对立面拒绝配合,此种关系很难达到良性教育效果,因此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以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在日常交往中通过指导学生自身行为使其自觉认识到重要性。对普通二本院校而言,学生就业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事关学校和学生的切实利益,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主,一方面引导学生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3.3把握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
实现“大丈夫”人格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培养浩然之气,即坚持不懈、遵循自然,切勿拔苗助长。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注意方式方法,循序渐进,第一,学生教育管理是一项具有特色、因人因地制宜、曲折漫长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积跬步至千里,才能形成体系化专业化教育经验;第二,教育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阶段性和差异性、互补性,改变填鸭式、说教式教育,以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这样的教育活动才才能引人入胜。比如受网络文化影响,学生更喜欢在网络上表达个人见解,那么教育引导时就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紧扣学生特长以增强活动趣味性。
综上所述,“大丈夫”作为一种情感寄托与情感责任,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发拼搏,基于其打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特色,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将理想信念从思想层面纳入实际,赋予其实实在在的内容,有目标、有方式、有过程,为青年学生树立了精神追求。以我们独有的文化为抓手,通过对文化理念的学习、认可,既加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其文化素养,更是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朱熹.孟子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80.
[2]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