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钰
摘 要:教师对学生爱的教育能够有效地感化他们。文章以一名学生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描述,详细地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进行案例解析,提出教师能够运用真诚关爱、获取信任、家校沟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逐漸完成转变。
关键词:教育引导;尊重;真诚;沟通
冰心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更要关爱学生的心灵。如何有效地既尊重学生个性又有针对地进行教育引导,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
一、案例背景
刚上一年级的小睿让很多教师觉得很难管教。小睿好动调皮,不爱学习,又爱哭,其他学生都知道他上课不听讲、爱乱发脾气、攻击性强,班上的学生都不愿与他亲近。他在课堂上经常走来走去,不让其他同学听课,任意妄为,旁若无人。所以,笔者下定决心要想办法改变他,相信一定有办法把他慢慢转化。
二、案例描述
上课铃打响,全班同学都排队,只有小睿在旁哭闹着。笔者上前询问:“小睿,你为什么哭?大家都在等你上课。”听到笔者这样说,他越哭越大声。笔者接着说:“要不你说出来,看看老师能不能帮你。”但他不听哭得更大声了。“如果你不想说,老师就去上课了。”笔者说完准备走的时候,小睿突然飞快地跑过去把地上的跳绳踢得乱七八糟,还把一条跳绳踢得很远。当时笔者立马跑过去大声说:“你在干什么,马上捡回来!”小睿气冲冲地跑走了,后来笔者让学生把跳绳捡好再上课。
十分钟后,我们准备玩游戏时,小睿走到我们附近观看。等笔者跟学生开始游戏比赛时,小睿突然间跑过来用双手紧紧地抱住笔者双腿,不许笔者走。“放开手,老师要上课啊!”无论笔者怎么说,他都不肯放手,紧紧地抱着哭着不说话,但力量非常大,笔者根本无法移动,当时笔者想训斥他,但冷静地想了一下,他攻击的行为和大吵大闹的举动无非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记得曾经德育专著的一句话“当孩子处于强烈的反抗情感中时,他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他在那个特别时刻的心情。”于是笔者冷静下来,只能先让他继续哭,让其他学生自己练习。
下课了,学生都回教室了,小睿也哭到没力气,情绪也平复下来,笔者轻轻地摸着他的头说:“小睿,我们坐下来聊一会儿。刚才你为什么要抱着我的双腿?”小睿说:“因为看到你们一起高兴地玩游戏,我没得玩。”我说:“你可以一起参与啊!”小睿说:“因为小何不跟我玩,还让几个好朋友都不跟我玩,还骂我偷他的笔,原本这笔是他送给我的。”我接着说:“原来是这样,你可以跟他说清楚,没必要哭,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我们现在找小何说清楚就没事了。”
解决完问题后,笔者想借此机会教育小睿,接着说:“刚才上课时,当你看到其他同学玩得开心时,你是怎么想的?”他说:“我也想玩。”笔者说:“当别人不听你解释时,你什么感受,开不开心?”他又说:“不开心。”“刚才你感受到别人对你的冷漠就不开心。正如:上课时,你经常在课室走动,其他同学不能认真听课,他们也不开心。换位思考,如果你不听课还影响他们听课,就像小何不听你解释一样,所以你以后要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能随意走动,更不能大声说话影响正常上课,你说对不对?”小睿点点头。最后,笔者说:“好了,能答应老师以后要改正不好的习惯,行不行?”他又点头。“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要一起成长!说到要做到哦!”
三、个例分析
小睿有一个哥哥,但父母对他的宠爱和教育跟哥哥完全不一样,父母觉得他年纪小,凡事都听从他、顺从他,等他长大就像哥哥一样懂事听话。可是随着幼儿时期的宠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到小学后他的脾气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难把控。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因此笔者会加强家校联系,通过与家长沟通来开展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在课上、课后对他多些关注、多些引导,对他进行多方面教育辅导和帮助,从学生间的矛盾着手,帮助他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感受大家对他的关爱,从日常行为开始改正不良的习惯,从而改变上课的状态。
在事件中,笔者尝试以好朋友的沟通方式来交谈,首先降低身段,用亲切的话语和温和的口吻与他交谈,换取信任,同时给予充分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让他明白老师是他的好朋友,更容易信任老师。交谈中让他逐渐意识自己的错误,了解和改进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平时的教学里,笔者经常关注他,找出他的闪光点来表扬他、激励他,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肯定他的进步,让家校合作教育,促使他逐渐转变并进步。
四、案例解析
(一)真诚关爱是教育的关键
陶行知曾语重心长地讲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对于小睿这么任性的学生,笔者坚持以诚待人,以诚取信,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说服他。因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要用师爱去温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用爱的行动去转化他,相信未来的他一定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获取信任是增强自信的基石
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做朋友,获取他们的信任,学生终究能够得到转变。在引导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律严格批评,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在教育小睿的过程中,笔者尽量从细微处寻找他的闪光点,在课上经常表扬他,使他渐渐地有所改变,后来他还主动要求跟老师比赛。当看到他帮助别人,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及时的表扬,提高他在同学心中的形象,增强他的自信,让他更积极地学习。
(三)家校沟通是教育的桥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要经常与家长沟通,相互交流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使家校合作达成共识,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同时提出他需要改进的方向。后来小睿在课堂上基本能不随意走动,课堂上有时还主动回答问题,与同学的关系更和谐了,他的学习习惯也慢慢变好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可以让学生兴高采烈,而简单的一句批评,可能让学生记忆犹新,难过不已。所以教师一定要从自己的言行出发,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用耐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使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