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路 李兴燕
【摘要】立足于体验型问题导向的数学教学是激发学生知识思考,提升学生思维深刻性与批判性的有效途径.在设置体验型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及思维能力发展情况分析,从激发思考、深化思维批判性等视角进行教学问题的设置,以提升问题的思维性,从而有效推进数学深度教学开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体验型问题;解题
为了通过设置体验型问题,导向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深度教学实效,教师应先明确深度教学需要具有客观事物解读过程和客观事物探究过程.同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客观知识,并通过推理、验证等活动明确并有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1].因此,体验型问题成为初中数学深度教學的有效途径.从本质而言,体验型问题的最大特征是“体验”,学生通过对体验型问题的分析和感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知识印象.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回想切身经历,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激发和延伸知识思考,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例1、例2是笔者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深度教学中设置的体验型问题.
结语
通过体验型问题的设置与应用,有效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在问题实践和体验中,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学问题,真正做到了“做中思,思中答,答中悟”[2].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设置体验型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思考的兴趣,在推进学生深度学习及深度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有效帮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本质,最终实现学生深度思考问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刚.智慧教育理念下如何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数据,2023(03):47-48.
[2]谢秀兵.关于模型思想在中学数学几何中的运用及反思[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