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影响因素研究

2023-08-10 16:37:19陆会娥
物流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物流企业影响因素

陆会娥

摘 要:数字化信息时代推动企业供应链管理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越来越需要融入数字思维。我国物流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智慧转型之路,但是整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识别数字化技术为物流企业赋予转型升级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前沿性作用,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强国、升级物流服务体验等。文章从相关概述、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的影响因素、对不同主体的可行性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希望能够为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59.23;F270.7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2.002

Abstract: In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ag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ends to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network and intelligence, and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creasingly need to integrate digital thinking. Chinese logistics enterpris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the road of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bu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Identifying the ability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given by digital technology to logistics enterprises plays an important frontier role, which help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logistics power and upgrade logistics service experienc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related overview,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gital empower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feasibility suggestions for different subject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s; digital empowerment; influencing factor

0    引    言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并从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数字产业化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而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批发零售业的流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将物流、资金、信息等紧密地联系了起来。由此可见,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选择。如何实现传统物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众多学者广泛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数字化赋能的影响因素”角度出发着力构建一套与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关联最大的因素组合,以指导物流企业深化物流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

1    相关概述

1.1    企业数字化的基本内容

企业数字化指的是优化管理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工作流程,然后建立企业经营业务的生命周期共享数据库,利用数据采集、分析、挖掘、處理等功能形成对企业管理有用的可视化报告,同时通过基础数据模仿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借助数字化管理手段使企业生产过程实现帕累托最优。企业数字化具有多重作用:一是提升企业整体的业务能力;二是服务于企业业务驱动;三是促进业务驱动中价值信息的共享与归集;四是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持续性更新优化;五是优化调整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六是打破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并显著提升协同与决策能力;七是作为企业战略可以实现全员参与、全程监督[1]。

1.2    数字化赋能的基本内容

20世纪70年代,社会研究学中的自助观点提出“赋能”一词,此后,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赋能理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不同的释义,主要强调当行动者(个体、组织)具备某项能力时,可以通过提高该能力的各项指标增强他们的内心信念从而激发潜在能力[2]。数字化赋能承接了上述赋能的基础作用,主要指通过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应用赋予使用者某种或某些特定功能,优化其内外部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能力。当前,国内外众多学者深耕物流领域数字化赋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数字技术赋予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使其引导消费变革,还有人认为数字技术赋予了传统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数字化物流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1.3    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在便民利民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是出现了新的零售方式,盒马鲜生、美团优选、淘鲜达等零售平台将物流前置,强调货物上门时限,同时将消费者和货物数据化,广泛推动线上和线下服务对接,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二是菜鸟等物流资本利用购物平台实现了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有效控制,导致传统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再度被压缩。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大、物流企业多,但是垄断现象严重,中小型物流企业缺少信息技术与持续性资本的支持使得物流运营成效较差,物流信息连通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几种原因,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确有必要性。

2    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影响因素分析

物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建设现代化物流强国的技术已经成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共识。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会受到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本文也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探索。

2.1    政府

从政府层面来看,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影响因素可以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支持。物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资源配置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公平性和上游企业的服务质量,因此,政府应为物流企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财政部税务总局2022年发布的文件规定,物流企业自有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可减征50%城镇土地使用税,这类优惠政策可以切实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企业可以将闲余资金投入其他建设中去,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假设政府政策支持与数字化赋能呈正相关。二是政府工作计划。“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物流行业提出的建设目标,体现了国家扶持的决心与发展的重心,在一定程度上为该行业给予了发展的动力。要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各大物流龙头企业快速布局,将竞争重心转移至供给端,形成头部集中的市场格局。而这种行业变化推动了物流企业分拣自动化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物流企业持续的数字化能力建设,因此,可以假设政府工作计划与数字化赋能呈正相关。

2.2    社会

从社会层面来看,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影响因素可以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绿色发展。物流企业的绿色发展和数字化建设相互依存、相互融合。首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考虑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那么就要立足当前社会环境要求同国家发展要求朝着绿色物流方向发展。其次,数字化建设会从整体资源节约的角度进行流程优化,打造低污染、低耗能的企業发展模式。物流企业甚至会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如阿里企业通过“蚂蚁森林”“运动”等程序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因此,可以假设绿色发展与数字化赋能呈正相关。二是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物流企业业务品类多、经营范围广,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定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各大物流龙头企业即便已经拥有较雄厚的资金支持却仍需借助金融机构的融资;而中小型物流企业自有资金不够充盈,更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2022年物流行业的业绩快报显示:中通快递2022年归母净利润达到69.6亿元,同比增加39.1%。数字化能力建设的盈利效果显著。因此,可以假设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与数字化赋能呈正相关。

2.3    企业

从企业层面来看,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的影响因素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

2.3.1    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已经发生系统性变化,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以后,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使企业整体形成了结构紧密又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在企业内部,每位成员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自由沟通,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提高信息价值。在应对内外部突发状况时,企业可以快速利用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出解决方案。数字化赋能组织结构的影响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组织成员。所以在设置组织结构时要充分考虑部门员工之间的平等协作关系,整合资源提供有效的能力供给,激励成员和团队的自我成长,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积极促进工作目标实现[3]。因此,可以假设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与数字化赋能呈正相关。

2.3.2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企业用以指导和规范全体成员行为准则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无形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纯洁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外部适应性等特点。数字化赋能组织文化的影响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组织文化的革新与优化[4]。因为当前的组织文化氛围中还普遍存在着认识浅显、规划模糊、工作粗糙等问题,所以在发扬组织文化时可以从成员参与度、思想一致性、环境适应性和目标导向性四个方面重点刻画,并假设它们与数字化赋能呈正相关。

2.3.3    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企业会发生以下几类变化:一是局部应用;二是内部集成;三是业务流程重塑;四是经营网络重塑;五是经营范围重塑。前两类属于渐进过程,后三类属于改造结果。要谋求这种显著的变化,企业需要构建科学的信息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引进高端的技术人才并理顺供应链上的资产关系。因此,可以假设它们与数字化赋能呈正相关。

3    对策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发展,本文基于以上假设,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3.1    优化组织结构,深化数字组织文化

积极引导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柔性化发展,首先要精简部门设置,避免冗沉冗杂,缩短内部不同层级成员间“交流距离”,引导组织合作。其次要保障内部信息的畅通性,确保信息反馈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保证物流企业在经营业务时能够响应快速、服务敏捷。最后要重视日常信息的收集,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挖掘相关信息寻找业务突破口,提高企业利润。研究分析表明,组织文化的成员参与度、思想一致性、环境适应性和目标导向性都能对数字化赋能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物流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组织文化建设[5]。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较多,它们的组织文化塑造得不够科学全面,在引进人才和企业建设方面,一味地追求低成本,使之与龙头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未来优化过程中,企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加强理念宣传,尤其是数字化物流概念的宣传,明确企业转型目标,指导实践工作。二是加强数字物流的知识培训建设,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加强对数字化建设科研结果的激励,同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中激励员工参与文化建设。

3.2    重视信息技术建设,提高数字化创新能力

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建设是其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与核心。各物流企业要立足于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类型和经营范围做好数字化转型建设。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当前物流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既期望低廉的运费又想要快速的运输速度和高质的服务。企业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满足需求方的运输需求和查询需求,同时也可以减轻物流企业的信息沟通压力[6]。要完善企业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是当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因素。以物流服务平台——菜鸟驿站为例,为应对海量的包裹分拣,企业研究出黑科技——机器人自动分拣技术;为缩短包裹查找时间,企业研发出自动感应灯技术。这些数字化成果的应用离不开深耕于这个行业的数字化人才。要提高企业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发掘企业层面影响数字化赋能的各种因素,归根结底要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化成效而不是浮于表面,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能逐步提升数字化的综合能力。

3.3    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物流行业虽然整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潜力大、后劲足。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分布广泛,呈现布局广、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政府在物流企业数字化建设中要扮演好服务者、监督者与引路者的角色。第一,各级地方政府要以明确区域内物流企业的主体责任,协调各物流企业间的竞争关系、物流企业与消费者的服务关系,保障市场秩序稳定,同时要增加行政权力的合理化利用,要优化物流企业的审批流程,降低经营成本。第二,各级地方政府要扮演好监督者角色,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尽可能保障市场资源在物流企业主体间的自由流动,减少直接干预,同时保障各规模企业有序竞争,禁止行业垄断等现象产生。第三,各级地方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与支持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达成一定数字化规模的企业给予政策奖励,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对当地特色的物流服务制定专门的政策,打响港口物流、水运物流等地方口號,帮助物流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辐射更远,业务范围更广。

3.4    重视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除了物流企业自身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国家和社会层面也应当重视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各大高校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为各种企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性强的人才。但是物流人才的供需仍然失衡,因为精通物流业务、擅长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7]。政府和社会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发挥组织优势和资源调控能力,动员校企合作。要加大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资金投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广泛招纳人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推进,缩短相关人才的社会适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    结    语

综上所述,影响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的因素众多,其中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自身信息水平是影响作用最明显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忽略政府和社会的影响因素。只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才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胡春辉.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20.

[2] 马瑞良.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分析[J].中国储运,2022(3):128-130.

[3] 郑传义.新形势下物流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当代会计,2022(8):169-171.

[4] 马叶飞.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物流企业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优化措施——以A物流公司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4):63-65.

[5] 邱伏生.聚焦物流运营向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思维[J].起重运输机械,2021(16):22-23.

[6] 易成贤.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研究[J].中国储运,2021(4):134-135.

[7] 胡振东,刘艳秋.企业智能转变中的数字化仓储物流[J].科学与信息化,2022(11):55-57.

猜你喜欢
物流企业影响因素
物流企业成本管控
中国市场(2016年41期)2016-11-28 05:15:57
物流企业财务核算模式的改进措施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09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与创新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