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2023-08-08 20:32:27金美娟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设策略教学情境小学数学

金美娟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深入发展的当下,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课堂教学目标等都是创设不同教学情境的参考因素。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日常的数学学习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情境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文章对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从学生素养培养、学科质量发展等方面寻找教学情境创设的更多可能性,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同时,激活其内在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以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切入点的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各学段教师都积极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场景,用多元化的教学场景激活学生的潜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有趣,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对于小学生而言,精彩多样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让他们快速地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建构知识框架,还能让他们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更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比能够回答问题更有教育意义,更能体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这样的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数学问题的引导下形成提问式的思维模型,并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带动下不断探究,使其逐步具备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基于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提问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问题情境能让他们知道如何在不同的环节提出不同的问题,降低他们提出问题的难度,并提高他们提出问题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长方形物体?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他们见过的长方形物体。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一个标有长和宽具体数值的长方形,并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要如何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话音未落,学生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可以将4条边的长度都加起来。”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将长方形的长乘以2,宽也乘以2,将得出的两个数值相加计算出周长。”在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中,學生将会获得更多的启发,并主动对数学问题展开探究,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基础学科。数学问题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学好数学的目的之一,学生要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想高效地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将数学知识置于生活化的场景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拓宽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应用于生活。从数学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周期来看,以学生认知范围内的场景和事物进行数学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用旧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简单、具体的生活案例促进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从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入手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生活情境:重阳节的早晨,小明和父母一起吃重阳糕。爸爸吃了[38]的重阳糕,妈妈吃了[28]的重阳糕,小明吃了[18]的重阳糕,还剩多少重阳糕没吃?这一教学情境十分贴合学生当下的日常生活,能让他们快速理解问题,并积极尝试解决问题。父母和小明所吃重阳糕的数量的分母都是8,既然分母相同,就可以将分子分别相加,即[38+][28+18=68,] 得到三人吃了整块重阳糕的[68。] 如果将整块重阳糕看作单位“1”,也就是[88,] 那么剩余的重阳糕为[88-68=28,] 化简后为[14。] 类似的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找寻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连接点。

三、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更喜欢用自我体验的方式感知和了解。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他们也喜欢以动手操作的方式学习,并在实践中验证数学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科学地创设各种实践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环节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硬、僵化的知识灌输并不能让学生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才能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逐层递进的实践环节能让学生拥有更多体验和感知数学知识的机会,并在这些体验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课堂伊始,教师先以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角,接着将事先画好的角分发给学生,让每组学生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量出不同角的度数,并标注在上面。直接量角的环节不仅能让学生对角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测量过程中逐渐分辨出30°,60°,90°等特殊的角,还能让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为了让学生深入地掌握角的度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工具测量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角,以生活化实践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故事情境,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将关注点聚焦于教学内容,积极参与数学教学的同时,逐步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积极、有效的交流互动能促进师生的思维碰撞,让数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教师发现学生对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稍有了解,至于“角”“分”却知之甚少。为此,教师创设了如下故事情境:过年了,妈妈分别给红红、明明一个红包。红红打开红包,里面是1张1元纸币;明明打开红包,里面是10张1角纸币。明明很开心,因为他有10张人民币。红红不开心,因为她只有1张,比明明少了9张,压岁钱肯定也少很多。可是妈妈却说:“你们两个人的压岁钱一样多。”红红不明白为什么,所以求助同学们,希望你们帮帮她。这样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发现1元 = 10角,1角 = 10分。也就是说,10张1角就是10角,10角 = 1元。学生帮助红红解决了问题,原来红红的压岁钱与明明一样多。教师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了人民币,也理解了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是较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之一,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进行日常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发展学科能力、培养学生素养为导向,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创设精彩纷呈的教学情境,以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推动小学数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霞. 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 新课程导学,2020(6).

[2]郎玉恒.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华夏教师,2020(14).

猜你喜欢
创设策略教学情境小学数学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未来英才(2016年16期)2017-01-11 14:21:53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2:3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 13:15:39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12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5:21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