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

2023-08-02 02:15郭华张玉洁郭艳徐菊红肖宏涛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感染率抗菌耐药

郭华,张玉洁,郭艳,徐菊红,肖宏涛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办,河南 郑州 450000)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大多病情复杂且免疫力低下,易被病菌入侵,而ICU为多重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场所,患者易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危及患者生命[1-2]。为有效防控ICU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常规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患者日常病情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但因管理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常规质量管理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防控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并不显著[3-4]。而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通过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对医疗管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可为临床管理工作构建科学、完整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在临床改善管理质量中应用广泛[5]。因此,为探究其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防控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资料,将2020年1—8月接受常规管理模式的50例患者资料归为常规组,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联合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的50例患者资料归为管理组。纳入标准:(1)肝、肾功能正常;(2)入住ICU前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正常;(3)住院治疗期间接受多重耐药菌感染检测并对管理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ICU入住时间<2 d;(2)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3)入住ICU前已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4)入院前1个月内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5)生存期<1个月。管理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3~62岁;平均(53.36±4.40)岁;体重指数19.5~27.9 kg·m-2,平均(23.68±2.17)kg·m-2;入住ICU病因为脓毒症休克7例,心力衰竭6例,呼吸衰竭11例,脑血管疾病8例,重症肺炎18例。常规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7~63岁;平均(54.46±4.21)岁;体重指数20.6~29.0 kg·m-2,平均(24.01±2.09)kg·m-2;入住ICU病因为脓毒症休克8例,心力衰竭5例,呼吸衰竭12例,脑血管疾病9例,重症肺炎1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1.2.1管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消毒隔离制度,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病房内环境清洁,一切器械需固定放置并保持完好,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不可随意挪用或外借;定期使用体积分数2%氯己定溶液给患者进行擦浴;依据患者病情,遵医嘱常规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

管理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基础,构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方案。(1)结构。成立管理小组,由2名ICU医生、1名ICU护士长、6名ICU责任护士、1名感控医生、1名感控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相关知识培训;将组内护士进行两两配对,要求在防控管理过程中相互监督并及时提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由护士长进行严格监督,感控医生及感控护士不定期督导。(2)过程。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风险,制定感染防控方案:严格要求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实施手卫生;在发现高度疑似或确诊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将其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进行并在病历夹封面使用黄色隔离标志,且在操作中要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加强对器械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做到即用即清即消毒。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定时对管理小组成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消毒知识、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趋势等相关培训,保证每位小组成员可熟练掌握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的知识与技能,在过程实施中进行防控工作评价,并纳入考核绩效。(3)结果。护士长及感控医生、感控护士定时检查小组成员防控工作情况,对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优化管理流程、培训内容进行改进,并在管理结束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1.2.2观察指标

(1)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于管理结束时收集患者痰液、尿液等分泌物作为细菌鉴定标本,应用全自动细菌培养仪(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型号:Pioneer)对收集标本进行细菌鉴定,统计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感染率、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cherichiacoli,ESBLs-ECO)感染率、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Klebsiellapneumoniae,ESBLs-KPN)感染率。(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使用强度公式:P=L×100/(N×T),P为使用强度,L为抗菌药物消耗量,N为出院患者例数,T为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抗菌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百分数。(3)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4)患者对质量管理工作满意度。满意度由研究者设计自制量表进行评定,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3,内容包括对管理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态度、管理全面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于患者出院当天由患者本人或家属进行填写,填写时保证不受外界干扰,总分100分,总分≥85分为满意,总分60~<85分为基本满意,总分<60分为不满意。

1.2.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管理组MRSA感染率、ESBLs-ECO感染率、ESBLs-KPN感染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对比[n(%)]

2.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

管理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对比

2.3 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

两组住院期间均未出现病死,管理组ICU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比

2.4 患者满意度

管理组患者对质量管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为ICU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加重患者病情,导致致残率及致死率升高,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常规管理模式是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常用方案,存在一定针对性和局限性,导致无法有效防控ICU多重耐药菌感染[6-7]。而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可在事先充分评估管理工作的流程规范及质量控制水平,促进管理人员树立积极主动的防控意识并不断改进管理质量[8]。

本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可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分析其原因,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中,通过构建完备的管理小组,有利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的统一指挥,且权责分明,管理小组之间可进行互相监督加强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9]。同时,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的过程管理中,通过回顾性分析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风险,制定相应的感染防控方案要求管理人员严格实施手卫生、隔离标记、器械清洁及消毒等措施,可进一步减少感染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得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10]。此外,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的结果管理中,由护士长及感染医生、护士定期对防控工作的结果进行评估可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得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及时改进,进一步提高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管理效果,降低患者感染率[11]。

研究表明,长期广泛的应用抗菌药物可增加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风险[12]。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及使用率发现,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下可减少ICU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其原因,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对于高度疑似或已经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标记工作,并将其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可有效降低其他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风险,进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13]。同时,在该模式中管理小组成员在过程管理时需接受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有助于确保管理小组成员对手卫生知识及消毒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保证病区环境的无菌状态,对感染源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细菌进入患者体内,从而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14]。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采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可缩短患者ICU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在应用器械时需做到即用即清及消毒,且操作时均需严格遵循手卫生制度,能够有效降低重症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在护士长及感控医生、护士的定期检查及监督下,管理人员的防控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满意度[15]。

4 结论

应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膜性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并缩短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够提高患者对质量管理工作满意度。

猜你喜欢
感染率抗菌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