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娟,张俊峰,闫胜男,郑永红,赵曼,刘惠莉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口腔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口腔修复是指采用人工制作的修复体对牙体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以及牙周疾患的修复治疗,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恢复并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牙体形态,以保障口腔器官及全身的健康[1]。口腔修复治疗中传统材料为金属桩,但其硬度较高,牙根易发生劈裂,且生物相容性较差,并会影响磁共振检查,难以满足患者需求,目前临床常使用非金属桩材料,以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最为常见,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美观性较好,可有效提高整体的口腔修复效果[2-3]。本研究通过比较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对口腔修复治疗患者牙周指标以及龈沟液细胞因子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非金属材料提供临床依据。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22~65岁,平均(41.25±8.55)岁,病变位置包括前牙15例、前磨牙28例和磨牙20例;对照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24~67岁,平均(40.87±9.17)岁,病变位置包括前牙13例、前磨牙27例和磨牙23例。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纳入标准:年龄>18岁;具有口腔修复治疗适应证;牙周状况良好;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有牙周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近期服用抗炎或激素药物。
两组患者均行X线口腔检查,充分评估牙龈、牙周组织以及牙体牙列缺损情况,清除牙体病变组织、残根残冠等,暴露牙根管。对照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预算牙根道长度,选择合适的纤维桩(长度较牙根道多5 mm)置入牙根道,根据咬合关系缓慢调整位置,行20 s光固化处理,固定牙冠形态,取出纤维桩后再行40 s光固化处理,固定根管内牙体形态,使用根内处理液对根面和纤维桩表面给予处理,再涂抹树脂黏结剂,行40 s光固化处理,使其固定于牙根管内,试戴全瓷冠修复体并适当调整,最后进行抛光处理和黏结,完成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首先做好根管和根面的预备工作,清除根管内所有异物,将纤维桩插入根管内,修剪合适长度,取出后浸入酸溶液中清洗并酸蚀,吸干根管内过多的水分,将黏结剂均匀涂抹在牙面、根管面和纤维桩表面,行20 s光固化处理,取出纤维桩,再注入桩核树脂,置入纤维桩,行40 s光固化处理,待硬化后,试戴全瓷冠基牙并适当调整,完成修复治疗。
(1)牙周指标。两组患者均于修复前和修复后1个月时,检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其中BI计分标准为0~3分,0分为正常,得分越高说明出血严重程度越高,PLI需对受检牙齿近中颊面、正中颊面、远中颊面以及舌面4个牙面进行计分,计分标准为0~3分,0分代表无菌斑,得分越高说明菌斑量越多,受检牙得分为4个牙面平均得分。(2)龈沟液细胞因子。两组患者均于修复前和修复后1个月时取3 mL空腹龈沟液,3 000 r·min-1低温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等细胞因子水平。(3)修复成功率。随访3个月,对两组患者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4]:①显效为患者咬合、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牙齿美观度良好,无不良反应,X线口腔检查显示牙损得到显著遏制;②有效为患者咬合、咀嚼功能有改善,牙齿美观度较好,无不良反应或有轻微不适,X线口腔检查显示牙损得到一定遏制;③无效为患者咬合、咀嚼功能无改善,牙齿美观度不佳,有不良反应,X线口腔检查显示存在异常。修复成功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内发生桩核松动、异常疼痛、牙龈炎和牙根折裂的例数。
两组患者修复前PD、BI和PLI等牙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上述牙周指标均有降低,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牙周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修复前龈沟液IL-6和PGE2等细胞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均有降低,并且观察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修复后3个月进行修复情况的评价,结果可见观察组显效40例、有效21例,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30例,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修复情况的比较[n(%)]
观察组患者在修复后3个月内发生桩核松动2例、异常疼痛1例,对照组发生桩核松动5例、异常疼痛3例、牙龈炎1例、牙根折裂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n(%)]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步增加,牙体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口腔问题不仅会造成咀嚼进食功能降低,危害口腔健康,最重要的是对患者容貌外观造成严重影响,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口腔修复治疗十分重要[5]。纤维桩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非金属口腔修复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高、无腐蚀性、美观性良好、弹性模量适中以及操作简易等优势,备受口腔医生和患者的青睐[6]。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是应用最多的两种纤维桩,临床研究表明,二者对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均较显著,前者通过预先修剪、根管内固化等过程,使得纤维桩与患牙根管形态之间达到较好的吻合度,从而增强牙根抗折性[7],后者是由纤维增强树脂桩制成,黏结力和弹性均较强,且强度较大,由于其是预制的半成品桩,能够有效简化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口腔健康,减少疼痛感[8]。
本研究发现修复后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PD、BI和PLI等牙周指标均有降低,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这与苏立娟[9]、高士洁[10]研究结果相一致,二者均认为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对于患者牙周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可塑纤维桩。本研究进一步说明了预成纤维桩生物相容性较可塑纤维桩更好,符合患者牙齿的生理解剖形态,与牙周组织契合度较优,根管黏结度较高,加快牙体牙列病变损伤的修复,并能够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有效避免牙周损伤,因此观察组患者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后牙周指标的改善程度更优。龈沟液细胞因子是反映牙周组织炎症病变的重要指标,IL-6和PGE2是临床研究较多的炎症细胞因子,二者均参与牙周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牙周病变的刺激下,IL-6和PGE2产生异常增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并诱导破骨细胞形成,导致牙槽骨被破坏,进一步损伤牙周组织[11-12]。本研究发现修复后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龈沟液IL-6和PGE2等细胞因子均有降低,并且观察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样说明了预成纤维桩通过更好地控制患者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减轻口腔修复后的牙周病变,对于提高修复效果十分有利。
口腔修复效果是从牙体功能恢复、口腔美观性和并发症等多方面指标共同判定,本研究发现修复后3个月时,观察组修复成功率(61例,96.83%)高于对照组(55例,87.30%),这与王振武[13]、席锦等[14]研究结果相符,提示了预成纤维桩修复在生物相容性、契合度、材料颜色匹配和抗腐蚀性等方面的优势较可塑纤维桩更大,能够促进咬合、咀嚼功能的恢复,以便改善患者口腔修复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满意度。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修复后随访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例,4.76%)低于对照组(10例,15.87%),这可能是由于可塑纤维桩修复过程较为复杂,且操作时间较长,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创伤也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感染风险,同时预成纤维桩的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最为接近,对桩冠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效果,进而减少修复后桩核松动、牙根折裂等不良反应的风险,保证患者口腔修复治疗的安全性[15]。
口腔修复治疗中,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均能够改善牙周指标,降低龈沟液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但预成纤维桩的修复效果更佳,并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