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依族鱼文化传统语义的现代文创设计

2023-08-02 09:48杜启明
美与时代·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创设计布依族语义

摘  要:文章分析了布依族鱼文化传统语义的表达内容及方式,并归纳出布依族鱼文化中的视觉化基本形态。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首饰设计的方式对布依族鱼文化进行产品形态再设计。这样的产品不仅体现出布依族鱼文化的传统文化内涵,也赋予其当代文化语义的阐释,为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设计转化方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布依族;鱼文化;语义;文创设计

人类的每一个细胞以及隐含其中的DNA排列上都刻印着绵延几十亿年生命的历史记载,形成了人类共同的“生命记忆”[1]。而这种生命记忆大多都是以视觉物质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观念,这也就是人们产生既视感或对某件设计作品产生共鸣和喜爱的重要原因。传统民间艺术是民间大众长时间积累的民族文化认同载体,往往会通过各种元素来表现其精神追求。布依族在伴河生存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多神教式的自然崇拜。在他们看来,一切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相应神灵的庇佑,所以在藝术创作上更偏向于利用视觉艺术将自然完美化和精神化,在装饰和实用的基础上寻求精神寄托。而我们在对布依族的精神寄托进行视觉艺术解读时,也是对其传统语义表达方式和方法的探索,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布依族鱼文化的信仰与语义表达

信仰崇拜是一个文化体系。鱼文化的崇拜和创作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类在历史上赋予鱼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有形的鱼形、鱼图,还是无形的鱼俗、鱼信和鱼话,都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2]。布依族原始先民曾奉鱼为图腾崇拜物[3],在有关鱼的民间神话传说方面,其中有盘古是鱼的后代或者化身的传说。但是在视觉艺术传承方面并没有得到直接的应用,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较多;据说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也和鱼文化有关。“六月六”中视觉性的习俗文化符号也有许多都是通过鱼形象和方式演变而来;另外,布依族人在历史上是“古越人”的后代,而“古越人”则将大禹看作本民族的人类祖先,并且在传说中将大禹的形象看作是有背鳍的鲨鱼形象,这一点也被布依族传承了下来,所以我们会在很多布依族工艺美术上看到许多夸张的鱼的背鳍形态,这也是布依族人们表现对祖先崇拜的一种视觉呈现方式。现在人们对鱼文化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文化寓意也越来越丰富,大多数都是带有吉祥寓意和美好愿望式的内涵。语义学本身是研究关于“意义”的科学,最早是由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4],在设计学中逐渐发展出形态语义学、产品语义学等方向。从视觉艺术的角度研究语义,主要是通过分析形态、结构、环境等视觉元素与语义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而进行视觉艺术上情感化的表达。布依族也被称为“水仲家”,依水生存的特征也使鱼成为布依族最早的自然崇拜对象之一。随之发展的图形、传说、仪式等对鱼的感情和意义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布依族特有的鱼文化。在布依族的民族文化中,鱼象征与民族的血缘纽带关系,也代表民族对繁衍和幸福的向往。由于没有通用文字,在布依族传统鱼文化的图像创作中,大多数鱼文化都是通过“观物取象”的方式发生的[5]。通过将生活中的事物图像化和组合化构图的方式,做到以图表意的功能,这也是布依族鱼文化传统语义中存在的最大特点。如清光绪年间惠水地区布依族《灵堂画》的局部(如图1),将鱼的形象放置于供奉案的上方,下方三个碗状的造型用来供奉,这样的样式是布依族人们表达鱼文化崇拜的典型范例,在理想的空间内利用供奉仪式性环境的营造和位置关系传达出鱼形象神性的美。直接性的表达方式、拙朴的绘画线条、向下关注世间布依族人民的眼神和宗教仪式性气氛的营造,时刻展现着传递生命活力的能量。

二、视觉语境下对布依族鱼文化的感知与认识

语境是从使用角度探索语义表达的分析。语境分析指使用者头脑中感知、认知情况的形态语言分析[6]。在研究初期,首先要明确进行转译的所有元素都是建立在布依族鱼文化之上的。所以对布依族鱼文化进行视觉艺术角度下的情感表达内容与方式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一)记忆与未来式的情感表达

无论是信仰还是视觉艺术,都是一种表意的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群体之间的互动形成意象信息的传达[7]。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如表1),布依族对于鱼文化崇拜的情感表达情况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布依族人民通过对鱼生殖方式特征的观察,将鱼的生殖方式与“多子多福”和“生殖繁衍”的美好愿望进行换位借喻式的情感表达,并且在布依族枫香染的民间工艺美术中,进一步开发应用了鱼子纹,在图案上不仅表现出对鱼的原始崇拜,也在画面上起到了活跃画面氛围的作用。第二,受民族交流和融合的影响,布依族中的鱼也具有“年年有余”这样谐音式的文化寓意,广泛应用于他们的服饰和蜡染工艺中。首先他们用句法解构后的词语进行谐音式的图案替代,将有代表意义的图案,通过元素的相互关系组合成一个具有明确目标性的系统,例如在布依族枫香染中常常会出现将鱼与莲花的形态特征进行结合,或者将两条或多条鱼的形象重复出现并首尾相连,寓意“连连有鱼”,通过传播使之逐渐成为社会群体中固有的语义标识。第三,布依族人相信自身和鱼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民间流传布依族是祖先和鱼一起生育繁衍的后代,所以鱼会像祖先一样一直守护民族,现在布依族常常会将鱼形图案或者符号描绘在服饰等日常用品上,以表示对祖先的崇拜和美好生活的期许。

(二)指号意义的符号形态

物质在交际过程中达到传达意识的时候,便会成为一个指号,作用是连接与传达。皮尔斯认为人类一切的认知、思维都是通过指号来实现的[8]。布依族鱼文化应用环境中,鱼形态在应用场景上大多应用于布依族枫香染、服饰、银饰和其他日常用品几个方面,但在创作上现代布依族人很少对鱼的形象进行单独和细致化的描写,而是将这种文化符号和其他形象进行结合或者抽象化处理,以达到指号的意义。在视觉元素提取和整理过程中,大量的图案整理,可以从视觉呈现效果上将其分为几何抽象、写实、形态结合三种创作方式和形态特征。

形态结合与几何平面抽象化应用得最多。形态结合手法往往是与民族描绘的花卉形象结合在一起,表达喜上加喜或者是谐音式的吉祥图案,这往往在织染工艺中经常使用。对于鱼形态的抽象化处理布依族民间擅长先将图案进行解构细化,再将鱼的形态特征从多元的角度释放,利用不完整的局部形态或生理特征进行意指性替代。布依族人们会将鱼形分解成鱼子、鱼鳞、鱼头等多个代表元素,并进一步创作出具有指号意义的鱼子纹、网状鱼鳞纹、投影性鱼鳞纹、几何三角形鱼纹、鱼头纹等多种纹路样式,这些图案样式广泛应用在枫香染、服饰、银饰等多个场景。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丰富了鱼文化的应用范围,增强了作品的美感,也从情感、文化、品牌等多个方面增强了布依族鱼文化的附加价值(如图2)。

三、基于传统视觉语义的现代文创设计

(一)意象载体的选择

寻求设计载体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追寻设计思想或语义环境“物化”的过程。设计的载体应该符合设计载体实用和文化替代性的双重标准,以此来追求布依族鱼文化语义环境的物化载体和形态。实践中将物的载体分为了材料载体和应用载体两个部分。材料载体是指设计作品应用的主要材料的选材,而应用载体则主要是指设计作品的产品定位。

1.应用载体

作为旅游大省,贵州的银饰已经成为本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产品类别支柱,成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无论是内需还是地域宣传,首饰都已经成为贵州省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另外,作为进行现代物化转译的目标定位,首饰设计本身就因其极强的时尚性和现代感,成为设计的重要突破口。而针对布依族本身,鱼文化则更多地应用于印染,将鱼文化进行首饰领域的探索也是对布依族鱼文化传统语义进行新的转译与传播。针对所用材料的价值特性和应用领域,尝试将现代时尚首饰和布依族鱼的传统文化进行完美融合,对传统布依族鱼文化进行新的物化转译探索。

2.材料载体

在材料方面,首先选取了具有地域和民族代表性意义的银作为设计的主要载体,以跨界的方式寻求银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方法,完成对银器和布依族鱼文化的现代设计转译。银器一直是贵州省民族的核心资产和气质代表,是布依族重要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输出工具,比如在布依族盛大节日或婚礼上,妇女佩戴的银饰有时会多达十余斤;色彩方面,与提取的布依族民族颜色—“银色”与“蓝色”形成更好的呼应;语意表达上,银作为一种自然材料更容易让设计作品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在进行物化转译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情感引导的作用。在寻找结合材料时,色彩方面可以通过对布依族服装、织染、装饰等不同领域的收集整理,提取出布依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颜色,在银色上选取了银的材质,而另一个材料的色彩—蓝色也成为衡量材料的必要条件;语义的表达需要能够展示生殖崇拜语意的颗粒感的物质;最终还需要符合现代手饰设计中的时尚感。最终明确与银结合的材料为蓝宝石。

(二)视觉符号的建构式转译

建构是由用于完成一个明确目标所用到的元素和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系统[9]。不同于叠加,其组合的方式是有结构和规律安排的。利用抽象化的方式形成设计元素,用建构的设计方法将布依族鱼文化传统语义进行创新设计(如图3)。

形态造型上,作品追求成为一种情感符号,表达情感语义,进而让人感受到主观现实的情感[10]。通过对布依族银饰、枫香染等民间美术中鱼形态的研究,虽然鱼的形象没有固定的表达形式,但无论是在鱼的形表达还是排列方式上,绝大部分作品呈现的是不同程度的弯曲形态,以此来表现鱼的跳跃、游动的动态,呈现出无限的生气。于是在尊重传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结合首饰产品形态的结构特征,将鱼的形态与手镯的形态进行了结合。鱼身两侧做了水纹形态的变形,也借形态表现鱼在承载儿女过程中依然保持优美的遨游形态,在语义构成层面也表现出父母对于儿女的关爱和任劳任怨之情,即使身体形态已经在承载儿女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形,但是依然会表现出乐观的心态和优美的身姿。

民族传统情感语义表达新形式探索,会针对布依族鱼子和鱼鳞形象进行进一步提取与结合。鱼子表现作为布依族鱼文化中多子多福和护佑家族的传统语义载体,其本身在逻辑上便是代表子女,并且在自然排列结构上也呈现出群组的方式,于是尝试将鱼子的点状形态加入抽象鱼鳞纹的负形之中,形成鱼鳞纹衬托下的主体,通过珠宝镶嵌的方式表现在圆形鱼形态的背部,在此结构形态下把设计元素组合形成新的布依族鱼文化的转译元素,表达传承和祖辈对后代族人祝福的美好寓意。另外,为表达布依族民族对于过去的追忆和对祖先的敬仰,将神话故事中禹的鲨鱼形象进行符号替代化提炼,增强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及文化的认同感。

四、設计思考

本次的设计实践归根结底是利用现代设计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以布依族鱼文化的吉祥语义为依托,采用元素建构的设计方式,利用现代电脑技术建模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呈现。整个设计过程完成后,也应对其进行思考与总结,以求探索出新的设计方向,让设计成果产生最大化的价值。

首先,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设计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方向就是发掘本民族的文化意义,在构建强大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有特色的中国式设计产品。作为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我国国内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每个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因此,在进行文化创新设计时,需增强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视程度,从宏观和微观双方向观察研究,才能设计出具有价值的作品。

其次,设计的过程本身便是将观点思想以感官为媒介进行物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物是有形态的,只是特质不同。而物与人之间是存在一定历史的,与人有关的物都有其文化记忆性,这种记忆性通过不同的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时常会产生既视感的重要原因。形态的样式受主观和客观的影响会不断发生改变或消失,比如对布依族鱼文化的发现便是在针对多个案例对比中,通过不同角度的调研总结得出的。将积蓄的形态元素进行有序的结构化建构组合,以表现其背后的思想和审美意识,才能设计出大众认可的作品。

五、结语

设计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问题,设计作品视觉表象下实际上蕴含的是文化观念、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11]。如何让传统文化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让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和设计在世界舞台上具有话语权,只有通过传统文化的挖掘创新才能够实现。本次设计实践致力于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结合点,属于一次探索性的尝试。针对布依族鱼文化传统语义进行现代建构式的设计,增加了布依族鱼文化的传播路径,提升了人们对布依族传统鱼文化的理解度和满意度。希望本文有抛砖引玉的效果,为设计类专业提供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造型的怪诞:图像宇宙论[M].李建华,杨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3.

[2]但新球.远古走来的鱼文化[J].生命世界,2016(7):4-7.

[3]谷因.布依族鱼图腾崇拜溯源[J].民族研究,1999(1):44-48.

[4]张俊竹.从符号学的视野看展示形态语义设计[J].美术学报,2016(2):107-111.

[5]杨雨佳.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像构成与语义表达[J].美术研究,2019(2):135-136.

[6]陈慎任.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

[7]段晓赛,赵锋,张倩,付怡.旅游文化纪念品意象传达与符码转换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22):153-157.

[8]高来源.实践视域下的指号、意义与思维——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参照对元实践哲学问题的探究[J].哲学研究,2020(8):117-126,129.

[9]厄尔霍夫,马歇尔.设计辞典:设计术语透析[M].张敏敏,沈实现,王今琪,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61.

[10]王敏,陈慎任.论视觉形态情感语义的构成[J].艺术评论,2012(2):122-125.

[11]李超德.设计的文化立场[J].艺术设计研究,2015(1):85-87.

作者简介:杜启明,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视觉传达系教师。

编辑:姜闪闪

猜你喜欢
文创设计布依族语义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语言与语义
基于情感体验的文创产品及其包装设计探究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