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读懂”和如何“读懂”讽刺小说

2023-08-01 04:01:07陈兴才
学语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任务设计儒林外史

摘要:《儒林外史》有生活作为源泉,但并没有民间底本可临摹,属于虚构性文人小说;吴敬梓能从自己的生活土壤作出反观,而后居高临下地反思、批判科举制度、礼俗及儒生群体的种种人生样态。这两个成就足以当起“伟大”的评语。“读懂”这种“伟大”是在实现它的文本本身价值。而从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来说,“读懂”的内涵不仅指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性,而是在正确的阅读价值观确立后,找准教学着力点,以精当的读写任务设计作为“牛鼻子”,帮助学生走进真阅读,让读写真正发生。

关键词:《儒林外史》;读懂;阅读价值;任务设计

一、一堂以“读懂”为出发点的整本书阅读课

潘书松老师有一堂很能体现整本书思辨阅读价值取向的《儒林外史》阅读课。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读懂”这部伟大的作品,“读懂”的着力点是讽刺小说效果的理解与体验。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如下:

1.概括全书——给《儒林外史》加一个副标题。用“之书”概括这本书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学习成果:“士人百态之书”“醒世之书”“讽刺之书”……

就“讽刺之书”转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品析人物——寻找“儒林第一丑角”。就小说人物的丑态特征,确定“儒林第一丑角”,说明你的依据。

学生学习成果:严贡生、牛浦郎、匡超人、范進、杜慎卿……

就心目中的“儒林第一丑角”,现场为之写一段颁奖词。

3.刺问真实——分析“一群人的真实”。借鲁迅的话“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讨论什么是讽刺、讽刺的目的、讽刺效果如何体现。

涉及的议题:讽刺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精炼的语言刻画真实,可以看成是白描,还有一种是夸张。两种方式分别相当于“显微镜”和“哈哈镜”。讽刺的目的是写出一群人或一面的真实。在讽刺效果举例分析中,主要有胡屠户的前后变化的丑态(并与奥楚蔑洛夫比较)、范进挑虾元的细节、莺脰湖之会群像以及严贡生、匡超人、杜慎卿等人的具体表现。

就“讽刺中必然蕴含着对所表现的真实的价值判断,那么该如何把握讽刺作品中的情感倾向”转入下一环节。

4.体味情感态度——辩论“批判还是同情”。作者对笔下的人物更倾向于“批判”还是“同情”?请对此开展班级辩论赛。

先设定辩论流程,然后充分准备,再开展辩论。

在更倾向于“批判”还是“同情”这个辩论的基础上,引出“哀与怒”的情感态度,再进一步讨论作者是针对具体的“丑角”还是“科举”制度。最后总结: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儒林外史》书名中的“外史”而字,书中的很多人物都能在现实之中找到对应。就辩论的话题而言,因吴敬梓本人的经历和书中的杜少卿较为相似,从作者身世的角度而言,他可能更多地持有批判的态度。但对于书中的一些人物,比如王玉辉,作者又把他因女儿守节而死的悲伤写得深沉。即便是对于一些反面人物比如严监生,作者除了写其吝啬,还表现其善良、充满人情味的一面。伟大的作家总是带有悲悯情怀和反思精神。

5.把握讽刺艺术——从《儒林外史》到《围城》。对知识分子的反思在另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围城》中得到全面继承。《围城》的讽刺笔法运用也极为精妙,被誉为“新儒林外史”。请对比《儒林外史》与《围城》,拟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两本书的讽刺艺术的体会。

二、为什么要以“读懂”为目标?“读懂”的内涵是什么?

《儒林外史》是一部地位崇高的作品。一方面,它在写人叙事方面的特色与《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相比,丝毫不显弱,而且它属于虚构性小说,有生活作为源泉,但没有民间底本可临摹,更显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洞见,非常了不得——如果说儒生是鱼,科举就是水,吴敬梓作为一条鱼,能反观反思水的污染与毒害,这与写《红楼梦》的曹雪芹类似,就此点而言,千年以来,并无几人能及。

在文学史或民间流传中,《儒林外史》因其反思或反戈一击科举的小众化(就其所处的时代而言),而致使它的传播并不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那样广泛,就如同今天的纯文学作品与通俗故事一样的命运差异。鲁迅先生就曾表示:“《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鲁迅的经历与曹雪芹、吴敬梓有个共同之处,即旧阵营的反思与反叛者,又因清醒而痛苦,无怪乎鲁迅先生评《儒林外史》时生出同病相知、英雄相惜之慨,从而把关注点放在了“要有人懂”上。所以,“伟大也要有人懂”就可以成为今天的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的基础情境。

这种以“懂”为价值取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其实难度很高——教师自己的“懂”到了哪个层次,又如何让学生“懂”,都是不容易的事情。自己浅阅读,拾取几个静态知识标签,如“批判科举制度”“讽刺小说”,不足以让教师“懂”作品。再进一步,即便花了大量时间精研细究作品,而后达于“专家”层次,也不一定能指导好学生的“读懂”,因为新课标里所说的整本书阅读是个课程概念,不同于自由阅读,整本书阅读不是教师“讲书”给学生听和记,需要教师设计恰当的、精良的学习任务促动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让阅读和思考、表达真正发生。

那么如何践行“让阅读和思考、表达真正发生”,这就涉及整本书阅读的阅读价值观——阅读的终极目的是实现自身的成长。

阅读是一个文本、作者、我、世界的四维结构。过去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单篇选文,还是所谓读名著,读整本书,往往都是解决文本里有什么和作者如何写、为何这样写的问题,而“我”和“世界”很少介入。用今天的课程理念来说,就是只满足于知识性、信息性获取,而不是着眼于阅读者的素养提升,其实是把知识内容的获得等同于语文学科素养。

我们阅读,不应该也没有义务为一本书、一篇文或一个作者背书、站台,阅读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读写素养、思维品质、人文质地的提升,只不过那篇文、那本书正好可以成为成长与提升的凭借。于是,我们读整本书,依据文本、作者、我、世界的四维结构,其实就有了两个价值系统,一是作品本身的价值,二是“我”经由作品又融入世界生活而实现的思维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这个四维结构也可以用余党绪老师的话概括为教学中的三个着力点:文本实证、作者探究、自我成长(余老师原表达是“自我反思”)。

具体到《儒林外史》,之于学生,之于教学,固然要读出、弄清它写的是儒生们的命运和生活,反映了科举时代的社会状况,固然要读出作者的批判态度,作者与他所处的时代和机制的关系、他的反思、他的痛徹与醒悟,这属于文本实证和作者探究。还需要以“我”这个读者的身份去介入当时的现实与眼下的现实,理解和分析当年发生了什么,这些儒生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行为值还是不值,并在了解、理解、分析之外形成“我怎么看”;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他们有没有别的路可走,再以古鉴今,从理解古代走向观照现实,能迁移比照,会思考辨析,对今天以及未来的学生成才路径、教育走向、社会机制“心知肚明”,这就是自我成长(反思)。三个方面都着力了,这才是阅读意义的完整实现。

也就是说,所谓“读懂”一部作品,不是只指理解作品内容,而是在正确的阅读价值观确立后,找准教学着力点,以精当的读写任务设计作为“牛鼻子”,帮助学生走进真阅读,让读写真正发生。

三、怎样才能“读懂”?“读懂”的路径是什么?

“读懂”的路径不是依靠老师深研作品后,把深刻、丰富的东西告诉学生——那只是“讲书”,不是学生的“读懂”。学生的“读懂”依靠的是教师的阅读任务设计。

潘书松老师的《儒林外史》讽刺小说阅读课,非常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整本书阅读价值观及其相应的阅读指导路径。

潘老师的课中设计的第二个学习任务是“品评——寻找‘儒林第一丑角”,体现的阅读意义要素是“文本”,体现的教学着力点是“文本实证”,而“文本实证”的“牛鼻子”就是“第一丑角”。作品中的儒林群像,指向旧时代儒生们被科举绑架的人生、停滞不前失去创造力的社会体系。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在追求功名富贵,多半在功名中浮沉,或潦草或苟且或卑鄙或丑陋或荒唐地度过一生。《儒林外史》的艺术魅力也许并不在于对理想人物的塑造、对理想境界的想象,而主要在于塑造了大批功名场上的丑角形象,诸如范进、胡屠户、严贡生、权勿用等。这些丑角形象丰富了小说内容,突出了“一世功名沉与浮”的群像特征,也使小说摇曳生姿、妙趣横生,是《儒林外史》的精华所在。真正通过举业进仕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一些求而不得又不安分守己的人来讲,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名士之路,但斗方名士们攀附权贵、爱慕虚荣、斤斤计较,毫无真正的名士气度。此种“名士”,因其名与实的反差,更使“功名利禄”里的人和事极富戏剧性。

某种程度上说,抓住“丑角”就是抓住了作品最重要的内容。课堂上,学生的“评选”多有个性化,有的以范进第一,有的以严贡生第一,有的以杜慎卿第一,还有匡超人、权勿用等等,体现的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

潘老师课中设计的第三个学习任务是“刺问——分析‘一群人的真实”,对应的是“作者”要素和“作者探究”这个着力点。

“作者探究”的对象是作者的生平经历、内心块垒、创作意图与表现艺术,而最能收撬动之效的,应该是讽刺的意图及其特色和效果。在吴敬梓看来,以科举博功名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出路——个人是悲剧的,世俗是可笑的,社会是颓败的——他极尽调侃、夸张之能事,去表达他的厌恶、批判、嘲笑、讽刺,但他又不只是一“恨”了之,还透露着深沉的悲悯与哀伤。讽刺的效果既来自对真实世界与生活的洞察、描述,也来自艺术手法的高妙,如抓住细节进行漫画式表现人物,如由“反差”和“不正常乃至荒谬”讲令人错愕的故事,可笑、庸俗、无聊、虚伪、道貌岸然、自私卑劣,不只是一二人,而是一群,一批,可谓穷形尽相。抓住“讽刺与真实”这个“牛鼻子”,既探究了作者怎么写,又由此探及作者的意图和内心块垒。

潘老师设计的第四个任务是“体味——辩论‘批判还是同情”,表面上这个学习任务似乎还是指向“回到文本与当年”的“作者探究”,但其实已经进入到学生的“学习现实”,对应的是“我与世界(生活)”的要素,体现的教学着力点则是“自我成长(反思)”。

吴敬梓在为这个世俗社会思考出路,他生于那个时代,揭示了那个时代,在“一世浮沉功与名”的凝炼概括之后,他试图用“千年困局进与退”给旧时读书人提供一个生存的建议。“进”与“退”不仅关乎个人的选择,本身便是中国古代社会绵延千年的一大难题。小说既竭力“丑画”科举中的读书人,又不遗余力地塑造了一批鄙弃功名或者与功名拒不合作的人物。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成为文人选择进仕与退隐的一个重要依据。《儒林外史》开篇的理想人物王冕坚决不入仕,这种归隐的方式,是高洁的行为;虞育德在中举之后的表现显得理性而从容,始终持有不缓不急的君子之风,似乎是作者的另一种理想人生;民间四奇人,则是作者给这个令人失望的世俗社会留下的虚幻之景。可见他自己在“穷困”中依然保持着一颗悲悯之心,努力地要呈现一种单纯与美好。但就旧时代而言,当科举绑架了所有读书人的命运时,他们的人生形态只是一个乌托邦。

这是基于“作者探究”给出的理解,潘老师的第三个学习任务正是基于此,而后再次进阶——就(作者的态度)是批判还是同情展开辩论,把学生自己的反思、辨析、评价设定为课堂上重要的学习内容。

“批判还是同情”就是又一个“牛鼻子”,它牵动的学习内容不只是为这个问题选择问句找到答案,而是要在辩论赛推进过程中,引导学生超越问题的表层理解而抵达矛盾内核。所谓“理越辩越明”,辩论中,既能剖析与认清千百年前的社会,也能映照当下充斥名与利的现实,并保持思考力和批判精神;还可以对吴敬梓“把希望寄托于个人品性、用私德去对抗制度的构思”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还是一种无出路的虚幻作出评价;再然后,让学生有能力思考如何不被浮躁的声名所束缚,如何在面对诱惑时坚守自我,如何在众声喧哗中,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保留纯粹和安宁。这些都是阅读中的“自我成长”或“自我反思”。

参考文献:

[1]商伟.《儒林外史》与十八世纪文化转折[J].读书,2012(08).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李汉秋.《儒林外史》汇校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陈兴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责编:张应中;校对:尹达]

猜你喜欢
任务设计儒林外史
论《儒林外史》序跋的批评价值
名作欣赏(2020年24期)2020-07-12 11:20:49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24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中华戏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50
单宝塔诗
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10期)2017-01-12 06:58:04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任务型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2期)2016-11-19 16:17:37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谈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35:11
新课标下英语口语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15期)2016-06-18 17: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