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继兵 彭水浪
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有三种瑕疵:当注未注、注释欠妥、后注前不注。如果我们有历史观,注意古今異义词,尽可能字字落实,既可减少翻译错误,又可培养学生直译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历史观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已有几年了。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在使用该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文言文的部分注释有一些浅陋的体悟和见解,现简录如下。
一、当注未注
必修上册第7课《短歌行》“去日苦多”下注:“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这是慨叹人生短暂。”“苦”字未加注释。“苦”,是副词,意为“很,非常”。《汉语大字典》“苦”下注释:“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甚‘很”。”《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人言苦不可信,朕为诸君破家保之。”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苦诈打扮,不甚艳梳掠。”这些“苦”,皆为副词,意为“很”。必修上册第8课《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下注:“苦恨,极恨。”可为旁证。
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用心一也”下未注释“用”之意,这易让学生将“用心”这一古代文言词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词汇,产生误解。此处,“用”是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杨文彬先生主编的《教材划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上》也注释:“用,因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用”是“因为”的意思。事实上,在《劝学》中,“用心”是两个词。“用”意为“因为”;“心”指心思:“用心”即“因为心思”。不注释,易让人混淆古今异义。
必修下册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且贰于楚”下注:“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未注释“贰”之意。贰有“不专一,有异心”之意。《左传·文公七年》:“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揣贰?”《国语·周语上》:“其刑矫诬,百姓揣贰。”章昭注:“贰,二心也。”《清史稿·李率泰传》:“部下渐揣贰。”又两属,即从属贰主。《左傅·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杜预注:“贰,两属。”“且贰于楚”中的“贰”,即为“从属二主”。此处不注释,学生不易理解,不好翻译。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课《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下未注释“惟”,极易让学生将其理解为常见意义——“只是”,产生错误。事实上,此处“惟”用的是本义:思考、想。《尔雅·释诂下》:“惟,思也。”《说文·心部》:“惟,凡思也。”《汉书·邹阳传》:“愿大王留意详惟之。”颜师古注:“惟,思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两句对仗,“惟”与“恐”相对,二者都是动词,“惟”意为“想”。全句意为:想想草木凋零,担忧君王日益衰老。上下文贯通,本义甚当。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下未注解“适”。“适”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个重点词,课本中出现了数例。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下注:“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课《孔雀东南飞》“始适还家门”下注:“适,出嫁。”《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下注:“适,顺从、依照。”必修下册第11课《与妻书》“适冬之望日前后”下未注解“适”字,此处,“适”意为“恰逢,正赶上。”出现频率如此之高的一个重要词语,还是注解为好。而且,“舟行适临汝”的“适”,用的是它的本义。《说文·辵部》:“适,之也。”《尔雅·释诂上》“适,到也。”“适”意为“到,往”。《硕鼠》“适彼乐土”中的“适”即为此意。课文注释引申义,甚至是并不常见的引申义,却不注释本义,有“舍本逐末”之嫌。
二、注释欠妥
必修上册第7课《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下注:“语出……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个注解不够全面。显然,此处“青衿”所指并非服装,而是指代“有学识的人”,这正好与此诗“渴慕贤才,从而建功立业”的主题吻合。过去的人教版注释为“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就很准确。
必修上册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下注:“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矢,同‘屎。)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召”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冯虚御风”下注:“冯,同‘凭。”这里注释中的两个“同”字,欠妥。“同”,表示异体字或古今字。如《短歌行》中的“契阔谈讌”下注:“讌,同‘宴。”《汉语大字典》注:“讌,同‘醼。”又注:“醼,同‘宴”可见“讌”“醼”“宴”为异体字,都有“宴请”之义。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下注:“列,同‘裂”“列”与“裂”为古今字。《汉语大字典》:“列”下注:“分;分开。后作‘裂。”“列”与“裂”,都有“分,分开”之意,只是“列”出现得早,“裂”出现得晚,两者并非通假字。而“矢”,《说文解字》:“矢,弓弩矢也。”“矢”的本义是“箭”,引申义也与“屎”无关。上例中的注释“矢,同‘屎”,显然不妥,应为“矢,通‘屎”。“通”表示通假字,“矢”与“屎”是通假字,既非异体字,又非古今字。而“冯”,本义是“马行疾”。《说文解字》:“冯,马行疾也。”其引申义皆与“凭”无关。“冯”“凭”为通假字,“凭”是“冯”的本字,课本注释应为“‘冯通‘凭”。过去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就注释为:“冯,通‘凭”。现在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没有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一律用“同”字作注,这种注释方式是否有待商榷呢?
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则何以哉”下注:“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未解释“以”字,而且翻译未体现句式特点。此句中“以”,意为“做”。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全句意为“那么(你们)做什么呢?”《文言文词典》对“以”的注解为“<动>做。”且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为例。
必修下册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下注:“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同盟。”“与”释为“结交”,正确;但释为“同盟”,不对。显然,“与”为动词,而“同盟”为名词,以名词解释动词,显然错误。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过秦论》“谁何”下注:“盘诘查问。”让人不知所以然。《广雅·释诂二》:“何,问也。”《史纪·秦始皇本纪》:“陈利兵而谁何。”裴骃集解引如淳曰:“何,犹问也。”《汉书·卫绾传》:“及景帝立,岁除,不孰何绾。”颜师古注:“何,即问也。不谁何者,犹言不借问耳。”《封神演义》第一回:“文武百官默默黔首,莫敢谁何,俱钳口而回。”可见,“何”应译为“问”。“谁何”是宾语前置,即“何谁”,直译为“问(你是)谁”,而“盘诘查问”为意译。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课《离骚》“哀民生之多艰”下注:“民生,人生。”现代汉语中,“人生”是名词,是词而非短语,有三个意思:①人出生,人类产生;②人的一生;③人的生存和生活。但在此处的古汉语中,“民生”是由“民”“生”两个词构成的偏正短语,意为“百姓的生活”。课本的解释混淆了古今词义。
《离骚》“余虽好修姱……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下注:“人生各有各的爱好,我独爱美好并且习以为常。”此处,将“民生”译为“人生”。“民”译为“人”不错,正如上文的“哀民生之多艰”将“民生”译为“人民的生活”;但是,此处“人生”是古今异义词。那么,此处“民生”是不是应译为“人民的生活”呢?笔者以为,在此处,“人生”不是一个偏正短语,不是指“人民的生活”。“人”指“人民、百姓”,“生”指“天生、生来”,如“人非生而知之者”,“民生”应译为“人们天生”。此句是说人们天生各有各的爱好,这正好与下文的“余独好修以为常”相对照,“余”与“人”对比,“独”与“生”对比,屈原将自己的独特个性与人们的天性对比,对比鲜明,体现屈原自己独爱美德的特立独行。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课《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下注:“见录,记着我。‘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下文的‘见丁宁用法与此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9课《陈情表》“慈父见背”下注:“见背,弃我而去,指尊长去世。”两处都未能清楚明白地解释“见”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不好翻译。《汉语大字典》解释说:“用在动词的前面,有称代作用,等于前置的‘我。”而且正是以李密《陈情表》为例。可见,“见”指“我”;而且,经常宾语前置,“见录”即“录见”,“见丁宁”即“丁宁见”,“见背”即“背见”。这样,不仅明确释义,而且解释用法,學生岂不一学就懂?
三、后注前不注
必修上册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下未注解“事”为何意。必修下册第1课《齐桓晋文之事》“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仰不足以事父母”下也未注解“事”为何意。必修下册第3课《鸿门宴》“兄事之”下注:“用侍奉兄长的礼节对待他。”将“事”理解为“侍奉”,正确。必修下册第11课《谏逐客书》“使之西面事秦”和第16课《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皆是“侍奉”之意。可见,“事”是高中语文中一个重要的文言词,不可不重视。
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下注释:“如果从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未对“以”注解,让学生不能非常明白地理解句意。“以”,通“已”,停止。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下注:“后一个‘以同‘已,是‘止的意思。”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无以,则王乎”下注:“无以,不得已。”让人不知所云。“以”通“已”,“无以”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如果明白地告知学生“以”通“已”,意为“停止”,学生就会贯通这几句,豁然开朗。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课《孔雀东南飞》前文的“及时相遣归”下未注释,而后文的“会不相从许”下注:“一定不会同意……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事实上,“及时相遣归”中的“相”,同样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不过,尽管许多词典上也如此解释,但作为课本的注释,多数学生仍心理犯嘀咕:“相”到底如何翻译?通观《孔雀东南飞》全文,“相”表示此意的用例多达9例。可翻译为“你、我、他、她”;而且,在句式上,是宾语前置。“及时相遣归”“久久莫相忘”“嬉戏莫相忘”,“相”皆译为“我”;句意分别为:“及时遣送我回去”“不要长久地忘了我”“嬉戏时不要忘了我”。“会不相从许”“还必相迎取”“不得便相许”,“相”皆译为“你”;句意分别为:“一定不会同意你”“回来一定会迎娶你”“不能就答应你”。“好自相扶将”“登即相许和”“蹑履相逢迎”,“相”皆译为“她”或“他”,句意分别为:“好好地赡养她”“立即应许她”“拖着鞋迎接他”。初中课本也有这样的用例,《狼》中的“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愚公移山》中的“杂然相许”,“相”皆可翻译为“他”,句意分别为“狼不敢上前,瞪大眼睛望着他”“纷纷赞成他”;《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相”翻译为“我”,句意为“洛阳的亲朋好友问起我,就说我坚守信念如冰心玉壶”。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告知学生“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可大致对应翻译为“你、我、他、她”;而且,此时往往是宾语前置。这样,学生岂不更易理解?翻译岂不更为便利?
四、结语
教材文言文注释之所以有这几点瑕疵,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未能字字落实;二是没有历史观,忽略了古今异义词(如“用心”“民生”等)。在讲词类活用时,郭锡良先生曾说:“要有历史观点,不能以今律古。”实际上,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也一定要慎重,切不可简单地以现代汉语作为参照,要看到古今词义、用法的历史演变,一定要把它放到古汉语的历史中去考察和理解。
文言文注释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文言文的辅助方法。作为语文教材,务必力求注释内容的准确完美,要避免在文言文教学中,因为教材注释问题而影响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果文言文注释尽可能字字落实,注意到古今异义词,既可减少翻译错误,又可培养学生尽量直译的良好习惯,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2]郭锡良.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李晓红.文言文词典[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4]杨文彬.教材划重点[M].北京:开明出版社,2020.
(作者:程继兵,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教师;彭水浪,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胡承佼;校对: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