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思政课的哲学依循、谨防变味与聚焦三性

2023-07-30 23:59
教育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政课大思教育性

●金 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思政课要与社会生活、跟现实结合起来有其深厚的哲学依循,善用大思政课当前要谨防形式变味,要同时聚焦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

一、善用大思政课要明确哲学依循

(一)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到底从哪里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无疑,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首先,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早就明确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那么,人们的社会存在又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这一经典表述表明,人的思想意识逐渐形成于实际的生活过程。社会生活是个万花筒,人们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会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选择、吸收和同化外部信息于自身认识结构,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想认识。”[4]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实际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交往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小思政课堂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只是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起最终决定作用是现实生活,对此要有理性的认识。

其次,经济关系决定道德观念。人们总是生活在现实特定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中,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念到底是什么样子,最终要受制于这种客观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即人们的道德与价值观念在本质上是对自身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反应,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伦理观念。”[5]这就是道德与价值观念的经济关系制约性。青少年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是制约青少年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吸收极其重要的现实因素,在这层意义上,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的实际状况是“功夫在课外”,对此亦应有清新的认识。

最后,从“全部的”实践出发解释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观念,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只有放在社会实践的整体系统中加以考察,才能弄清楚其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因此,我们要从实践出发解释观念,而不是相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提的实践,指个体“全部的”社会生活实践而不是“个别的”实践。因此,单独从教育实践解释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不全面的,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此也要有足够的认识。

(二)切实反对“万能论”与“无用论”

在了解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从哪里来的问题之后,就不难理解思政课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阶段性、有限的教育影响,到底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应该说,没有不想把自己课上好的思政课教师,无论是从职业的成功感、获得感、成就感,还是从自我实现的需求层次来说,课能上好,职业的体验、精神上的愉悦及价值上的自我实现都会收获满满,对于思政课职业群体来说,这应该是职业的初心、共同的心愿和基本的目标。

如上所述,一方面,思政课的实际效果不是教师能完全左右的,因为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主要取决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作为去情境化的实践活动,又不等同于完全真实的生活,更不是生活的全部。因而,思政课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这一点上,思政课不是万能的,不能把思政课无法做到的事完全寄希望于思政课,否则就是“思政课万能论”,就是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思政课对个体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等的引导与建构又是积极而客观的,否认这一点又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因而又要切实反对“思政课无用论”的论调。可见,思政课能够积极影响、但却不能完全左右或决定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个体独特的现实生活以及所处的经济关系是最终的模型,个体是在现实生活这个最终模型中被打造成独特个体的。善用大思政课,正是要尽可能多地还原现实的社会生活,从中发掘积极的教育要素并加以正确引导,体现和实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防止思政课脱离现实、脱离生活,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二、善用大思政课要谨防形式变味

生活决定意识,善用大思政课要求善用社会生活和现实教育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与教育主体将进入“小思政课”,师生将出校园进社会进基地,同时思政课的书本理论将出课本、出课堂走进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接受检验,并指导实践,在这复杂的“两进两出”过程中,要谨防思政课形式变味。

(一)只有知识传授,没有价值渗透

思政课教学内容包括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知识是价值的载体,但需要潜心挖掘,如果只进行知识传授,不进行价值渗透和引导,就是变味的思政课。在知识爆炸与知识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教师的知识权威、知识精英形象已被颠覆,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是如此。知识的开放性、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丝毫不逊色于教师,教师的知识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因此,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意义正在衰减,如果教师不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性分析、挖掘和取舍,不对教学素材进行有意识的价值性嵌入和渗透,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功能就可能被知识类的搜索引擎所取代。

为此,思政课教师要摒弃教书匠和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做知识内蕴价值的发现者、价值渗透的设计者、价值的艺术传播者和学生的价值建构者。换言之,价值传播、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是思政课教师存在的意义。

(二)只有教师手舞足蹈,没有学生参与

为了吸引学生,思政课教师在知识理论教学中有时可能会手舞足蹈、滔滔不绝、沉醉其中,而学生可能仍漠不关心、无动于衷或毫不关注。教师的动和学生的静看似默契,但教师眉飞色舞的激情学生可能会毫不领情,很多时候,学生的抬头率和眼神就表明了学生思想的在场或缺场。

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是思政课的大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双向互动、没有学生的全方位深度参与,就没有真正有效的教学。思政课教师是主导、是导演,但不能是主演,学生是主体同时要成为主要演员,教师除了必要的引导,还要多做观众。

教师要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在思政课找到地位、乐趣和成功感。学生参与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教学环节、管理环节及评价环节的参与。教学环节的参与诸如专题讨论、主题演讲、问题辩论、读书研讨等;课堂管理环节的参与诸如由学生进行学生上课玩手机、旷课等违纪或不当现象的提醒、记录和监督;评价环节的参与诸如让学生全程参与自评、他评、评师、评管等具体环节。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学生置身事外,就不是好的思政课。

(三)只有技术花样迭出,没有情感共鸣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堂上大放异彩,诸如多媒体、微视频、慕课、在线平台、甚至微信、QQ、微博等也相继进入思政课教学工具百宝箱,几乎十八般“兵器”悉数上场,技术的力挺派似乎认为,只要使出几招新技术就能上好思政课。

但是,思政课这种日益严重的技术化倾向不免令人担心,因为技术派似乎忘记了思政课最重要的,就是在人际互动中相互影响而达成教育目的,“人与人”之间与“人与技术”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前者会生成情感和信任,这种人际间的信任与情感共鸣正是思政课得以实施和有效展开的基本前提。技术带来的新鲜感只是暂时的,一是人容易审美疲劳,更主要的是现有的技术又总会被更新的技术取代,这就使得思政课教师穷于应付技术的不断学习与驾驭,恰恰冲淡了最重要的与学生间的人际互动和现实生活的互动。

可见,教学技术手段的花样翻新不是救命稻草,技术可以借助,但不能完全依靠。单纯舞弄技术,没有真实情感共鸣,不是好的思政课。在善用大思政课的过程中,更需要师生在走进生活过程中形成情感共鸣。

(四)只有娱乐化设计,偏离立德树人主题

为了吸引学生眼球,不少思政课在走进现实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些娱乐化的环节,诸如相声小品,甚至动用了快板和大鼓,图片视频的海量堆砌就不用说了,似乎非要插入毫不相关的段子、笑话才尽兴。学生的需求偏好虽然要尊重,但过于迎合少数学生的娱乐化需求,甚至媚俗到低声下气的程度,这还是思政课吗?过度娱乐化助推了“娱乐至上”的不良风气,学生也只能是“呵呵”一笑了之了,甚至认为思政课就是讲讲故事、搞搞笑,政治的严肃性严谨性权威性都荡然无存。

思政课设计了娱乐化环节,似乎是为了应对在学生中的关注度、重视度低的问题。娱乐化设计寓教于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中小学低年级是适合的,但进入高年级尤其是进入大学阶段,偏离主题的过度娱乐化形式就有几分变味的倾向。

三、善用大思政课要着力聚焦三性

大思政课虽然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和素材更强调取自社会生活、现实场景和历史纵深,倡导走出课堂和校园、走进社会和现实,但仍然是思政课,所以善用大思政课仍然要着力聚焦大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要在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全过程同时体现并落实好这三性。

(一)大思政课要着力聚焦思想性

一是全面的“思想营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6]大中小学时期正是一个人成长“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需要全面的物质营养,更需要良好的思想营养,“营养不良”,身体和思想就会出现缺陷甚至“疾病”,就会影响个体的整个人生,甚至会殃及他人和社会。大思政课贯穿整个大中小学,伴随着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需要给予青少年全面的“思想营养”灌溉和精准的“营养元素”滴灌。大思政课的思想性体现为教学内容要蕴含全面而又正确的营养元素,呵护青少年茁壮成长。

二是潜移默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伴随着文化多样性及社会生活的纷繁芜杂,价值多元也日趋明显,西方的社会思潮和各种价值渗透也如洪水猛兽,甚嚣尘上。在这种现实大背景下,要把大思政课放在社会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审思,坚持灌输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是思政课的底线、和应有立场,也凸显了思政课自身的存在价值。大思政课要在潜移默化中为青少年筑牢思想堤坝和价值防线。

三是理想信念的激发。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小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曾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大思政课要为青少年插上理想信念的翅膀。小而言之,大思政课需要为青少年描绘和展现美好的人生理想,激励青少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幸福都是奋斗来的”;大而言之,要把大思政课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加以考察,引导学生坚信实现中国梦的社会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激励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体悟“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成就自己美好生活的理想。

四是中国精神的弘扬。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7],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8]个人的强大通常是由于其思想的强大和精神的强大,同样,国家的强大不可能建立在精神贫瘠基础之上,经济的巨人、精神的侏儒不可能成就复兴梦和强国梦。大思政课必须为学生铸灵魂、立精神,用中国精神之钙补青少年学生“孕穗拔节”之躯。精神强,则青少年强,青少年强则中国强。

五是道德观法治观的构建。德治和法治是国家治理中紧密结合的两种基本方式,而道德观与法治观则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说到,“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9]道德是人心灵的阳光,能给他人以温暖,给社会以温度,道德对于个体的社会生存、职业活动、家庭生活、待人接物,对于人生的幸福感、成功感与自我实现感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石,是现代文明的标签,法治观的确立是现代公民生成的重要标志。大思政课的思想性不在于对学生进行海量法律文本的认知和识记教育,而是培养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使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要从自我做起,努力推动法治社会和法治中国建设。

(二)大思政课要着力聚焦政治性

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暗流涌动,西方社会思潮此起彼伏,霸凌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抬头,各种反华势力蓄意制造麻烦,此时,大思政课的政治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大思政课要与小思政课紧密结合,打赢这场意识形态保卫战,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担当好思政课重要使命。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学校办学方向。“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成为我们高校的鲜亮底色。”[10]社会主义学校天经地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偏离了政治性,就偏离了社会主义学校的办学性质与正确方向,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

二是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对学生集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渠道,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德性的人,是思政课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思政课自身存在的意义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就会丧失。思政课“树的人”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情怀、秉承四个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立的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个体小德”,更包含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忠诚社会主义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社会大德”。这是思政课鲜明的政治性倾向,而人文关怀、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注不能替代这种政治性要求。

三是扮演好人生导师的重要角色。青少年成长是多方面的,大思政课教学要促成学生学业和专业的成长,教师要扮演“授业者”“经师”或“专业导师”的角色;要促成学生人生的成长,教师要扮演“过来人”“模范”“人生导师”的角色。徐特立先生曾说:“做经师易,做人师难,做人师是第一位的。”思政课教师首要角色定位就是做“人生导师”,引导学生在确保“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为学生人生目的、人生境遇、人生矛盾、人生困惑、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系统的解决方案,辨识、批判和抵制各类消极错误的人生观,引导青少年学生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同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行、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中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

(三)大思政课要着力聚焦积极教育性

教学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是借助一定的方式,将书本内容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书本内容包含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二者可以融合,也可以剥离;教育则更关注人、关注价值,教育不一定借助课堂教学的形式,而课堂教学也不一定具有积极的教育性。

思政课的理论性、政策性、政治性人所共知,但这些因素不会自动具备教育性,如果剥离价值性只传授知识,就不具有真正的教育性。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认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11]。思政课不是清谈馆,她要直抵灵魂深处,要有真善美的播种,要在全过程中蕴含深厚的教育性。思政课的积极教育性,体现为教学内容的教育性、教学实施环节的教育性以及教师言谈举止的教育性等。

一是教学内容的积极教育性。教学内容真善美的蕴涵是实现积极教育性的基础。大思政课要通过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在学生的心中真正“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甄选上,大思政课要从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中发掘真理性的素材,要用真情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信、真用上选择内容;要对学生最大限度地体现关怀和善意,推动学生积小善为大善,积善成德,在心底播种下善良的种子;要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既懂得怎样建设美好的社会,又懂得怎样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二是教学环节的积极教育性。在大思政课教学实施和教育管理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利益的维护、生活上乃至家庭中一些问题的解决,以及引导学生平等参与对话和互动、注重过程性考核的公平公正,等等,都蕴含了教学环节的教育性,这也是全过程育人的基本要求。

三是教师人格的积极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除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传授书本知识进行价值体系引导外,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行为方式、对待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本身也具有明显的示范性和教育性,即“身正为范”。在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有了更多的直接接触与现实互动,这就需要教师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切实做到“以人格影响人格”。教师“人格正”是大思政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没有良好的教师人格,大思政课再多的资源选择和再好的内容设计都会被冲淡或抵消。可见,教师的人格因素是大思政课教育因素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能舍近求远、舍本逐末。

猜你喜欢
政课大思教育性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从教育性视角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策略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