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盼希
【摘 要】很多学生的想象类习作不着边际、缺乏创意。为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教师可以“精准教学”理念深入分析教材、课程标准及学情,梳理想象类习作的教学边界,分步实施序列化教学:第一学段定位起点,呵护学生想象的羽翼;第二学段关注节点,丰富学生想象的过程;第三学段化解难点,提升学生想象的能力。由此,学生可有效突破学习瓶颈,让自己的习作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想象;习作教学;精准教学;序列建构
赋予习作想象,可化抽象为具体,打破现实的规则,使文章变得灵动、有趣、独特。然而,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学生的想象类习作却让人大跌眼镜:大部分都不着边际、缺乏创意,得分情况均不如写人记事类习作。这不禁引人思考:怎样才能改变想象类习作的尴尬局面,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呢?为此,笔者试以“精准教学”理念深入分析教材,梳理想象类习作的编排特点,转换教学思路,实施序列化教学。
一、精细分析,清楚教学内容边界
叶澜教授在谈到习作教学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讲逻辑的学科。习作教学更是需要一定的逻辑性。教师只有对教材、课程标准、学情进行精细的分析,厘清教学内容的边界,才能使想象类习作的教学更序列化,使学生的习作能力梯度提升。
(一)基于教材编排的思量:梳理习作框架
综观统编教材,同样类型的习作分不同的年段进行教学,并且给出不同的要求。对此,教师需要精读教材,全面了解想象类习作的整体编排情况,梳理出相应的编排框架,为实施序列化习作教学奠基(如图1)。
第一学段写话要求广泛、没有局限。第二学段除了要求创编故事,还要求学生围绕自己展开想象。第三学段增加了科普元素,并以生活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大胆想象,但是要立足生活。总的来说,习作要求由易到難、由浅及深、有序推进,这为教师具体开展习作教学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衡量:厘清学段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分学段对想象类习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做到“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这个“想象”绝非凭空捏造,教材给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搭建支架去想象,降低了想象的难度。第二学段提出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其要求比第一学段明显更具体,引导学生在想象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所见所思,更符合中段学生的特点。第三学段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想象类习作。可以看出,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一步步提升。其中,第一学段的想象是随意的,重在保护学生的想象力;第二学段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了,因此需要将想象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学会合情合理地想象;到了第三学段,习作要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充分展开想象的基础上学会提炼,这是小学想象训练的最高级别。总之,教师只有厘清学段要求,指导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由此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从而形成梯度。
(三)基于学情特点的考量:认清学生实际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有“越到高年级,学生越缺乏想象力”的感受。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碰到什么新鲜事物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而高年级的学生却对想象麻木了。究竟是学生对想象不感兴趣了,还是他们的想象力弱化了?追根溯源,教材从第一学段的造句开始就在要求学生想象,但此时学生没有掌握想象的方法和要领。而到了中、高年级,习作要求越来越模式化。所以,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想象力不断僵化,思维越来越狭隘,他们越来越无物可想、无事可想。对此,教师要认清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保护学生想象的火花,教学时,既不拔高要求,也不放低标准,而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当的指导。
二、精准实施,明确教学方法运用
想象类习作的教学并不是没有方向、随意而为的,无论是教材、课程标准,还是学情,都提供了相关指引。教师在清楚教学边界的同时,要精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让看似无边的想象在习作里有“法”可依。
(一)第一学段:定位起点,呵护学生想象的羽翼
第一学段学生的想象写话要建立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保持学生的那一份童真。虽然学生的思维比较混乱,但他们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因此这也是他们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教学中,教师需要呵护学生想象的羽翼,不能拿“不合理”“不可能”来打击其积极性。
1.借“物”观察
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还很浅显,还处在想象的起点位置。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借“物”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想象。一年级时,学生接触了课文《青蛙写诗》。课文中,小青蛙把“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分别当作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这其实就是一种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小手、身边的物品等当作这些标点符号,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如拳头是句号,女生的马尾辫是逗号……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能很好地借用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想象,使想象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方法把更大的想象空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在看到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时能想到课堂中的标点符号,真正体现出借“物”观察的价值。
2.以“图”猜想
以“图”发散,借“图”行文,是第一学段最有效的教学写话的方法之一。二年级教材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铺垫。例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出示了一张“老鼠盯着电脑里的猫”的图片,问学生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这几个问题很好地帮助学生梳理了看到的事物。学生可以借助图片搭建想象的支架。又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展示了四幅图和四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小动物们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们会有怎样有趣的经历。有了图片支架,教师的教学就可以围绕图片展开。第一学段经常出现“看图写话”的练习,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学生借助想象去完成。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看图猜想,从图片中提取信息,进行大胆的想象。
3.拟“境”联想
想象要依托一定的场景、情境,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想象。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就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很好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有关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职业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然后想想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在学生入情入境后,教师可以追问他们选择了理想的职业以后想做什么事情,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想象空间。联想并非胡思乱想,而是在现实基础上有依据地想象,这样的情境联想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可操作性更强。他们在想象、练说之后,可以把说的内容写下来。这样做可以降低写话的难度。
总之,第一学段,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有新鲜感、接地气的资源。只有制订贴近学情的教学目标,学生才会把想说的话和想象中的世界大胆地表达出来;只有当感受到尽情想象和自由表达的乐趣时,他们才有“写想象中的事物”的欲望。
(二)第二学段:关注节点,丰富学生想象的过程
到了第二学段,如果还是像第一学段那样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自由表述、随心想象,那么,学生的想象类习作就会原地踏步。教师要抓住第二学段这一转折期,将想象类习作引向更高层次,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使习作过程具体,想象大胆、合理、丰富。
1.支架式——依“法”想象
有的想象类习作要求学生基于实际需求展开想象。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让学生想象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教师可以借助支架,指导学生对事物原有的形象进行加工,形成新的形象。此外,事物的功能也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不断升级。教材以“会飞的木屋”为例,充分运用这两种方法给学生做了示范。
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会飞的木屋”显然对木屋的外形进行了加工,那到底是和什么东西的形象进行了叠加呢?飞机会飞,鸟有翅膀,木屋必然和会飞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看过《飞屋环游记》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利用气球带着房子飞行。这时教师可以引出课本上的提示,引导学生以气球为支架,想象会飞翔的事物,对房子的形象进行加工。课上可以加入绘画环节,学生笔下会呈现各种奇特的房子:插着翅膀的,安装轮子的,拴著无数气球的……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想象这所房子会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从而给房子添加功能。比如,既然会飞,那它能飞到哪儿?学生自然会想到更高更远的地方,那就可以给房子添加飞船、卫星、火箭才有的功能。学生思考得越多,功能就添加得越多,文章自然趣味十足。
2.体验式——以“趣”创造
运用上述方法,可以指导学生大胆地想象,那怎样能让想象更有趣呢?教师可以把激发想象当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调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感受,去想象体验。
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有固定的认知,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因此,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蒙上眼睛,依靠触觉去感知事物。如毛茸茸的东西可能是狗,也可能是猫,或是小朋友的头发。又如让学生在黑暗中听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一个不熟悉的声音,他们可能会想到雷劈断了树木、土地在地震中裂开、坐着飞机直冲云霄……有了这样的联想,学生就能自动脑补后续的故事。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很多。学生可以在针对不同感官的游戏(如图2)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3.互助式——组“圈”学习
每次习作中,总有一些学生“天赋异禀”,似乎不需要怎么点拨就能拥有奇思妙想,这类学生属于“创造型”。但也有很多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习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或者直接照搬别人的文章,这类学生属于“保守型”。此外还有一类学生,他们想得多但下笔难,或总是想到一半就没思路了,这类学生虽然会想象,但缺乏逻辑,属于“渐进型”。这三类学生恰好可以组成一个学习圈。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教师先打消“保守型”学生的依赖性,让他们借用学过的方法,虚构出人物和基本故事情节,打好“地基”;再强化“渐进型”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展开想象,将原先的故事变得一波三折、新奇独特;接着由“创造型”学生勾勒故事方向;最后让“保守型”学生写下故事的结局。
总之,只有充分关注中段想象类习作的变化,采用形式多元的支架,帮助学生精心布局,学生才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简言之,教师只有结合教学,为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相应的启发方法,才能让学生才思泉涌,习作灵动有趣。
(三)第三学段:化解难点,提升学生想象的能力
经过前两个学段教学方法的渗透,学生到了第三学段便不会陷入无话可写的窘境。此时教师不应只教授想象的方法,还应该帮助学生化解“写作难点”。教师可以借助互评、展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修改习作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1.立足生活,以“实”拓写
想象有别于幻想,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做到合情合理。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主题为“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教材提示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故事是什么?故事里写了哪些现实中并不存在,却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这类科幻主题的习作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用科学的视角去想象。教师可以热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为例,告诉学生在未来一切皆有可能,科技绝不可能还在原地踏步。因此,想象的场景、事物要契合情节的设定,否则就会显得很突兀。教师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让想象更加合理。
2.明确标准,以“评”促写
很多学生年级越高,想象力越弱,习作也越成人化。要想激发学生的习作动力,挖掘想象的源泉,就得在评价上下功夫。想象类习作和一般作文的评价标准有很多相同点,它们都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尽量做到生动。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想象类习作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想象力展开(如表1)。
不过,想象类习作有许多类型,如生活类、童话类、科幻类等,这样的评价标准显然是笼统的、模糊的。因此,针对不同主题的想象类习作,教师还得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如表2),使其有不同的侧重点。想象类习作不能框定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要因文而评,从评中发现习作的问题,从而化解难点。
3.专栏展示,以“比”练写
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习作,不但不会扼杀学生的想象思维,还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比赛的形式丰富练写的方式。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时,笔者在班级内开展了一次“神来之手”家乡美容师竞选活动,让学生立足现在,从环境、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展开大胆的想象。随后,小组内推选出一篇优秀习作,进行下一轮班级比赛,最终选出最具创意和时代感的文章,在专栏内展示。类似这种比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潜能,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想象因子,增强了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掌握了丰富多样的写作方法,明确了具体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标准,学生就能突破想象的瓶颈,使想象有了方向。
想象无边,但习作有法。教师可以在清楚教材、课程标准以及学情特点的情况下,精心布下“教学点”,实施序列化教学,让学生的习作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多媒体,让想象类习作如虎添翼:浅谈多媒体在作文中的新尝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8):55.
[2]黄媛芬.提高想象类习作教学的三点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7(16):93.
[3]付蕾,林丹燕.发散思维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4):53-55.
[4]郑启根.小学生想象类习作的训练方法与技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18-20.
(浙江省温岭市百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