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晔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
众创空间相关问题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从投资主体角度,可分为政府、国企、民企、社会资本和混合投资型;从功能角度,可分为综合服务型和专业服务型;从运行模式角度,可分为公益型、盈利型和混合型。陕西省地处西北枢纽中心,具有发展众创空间的地缘优势,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多数众创空间仍有待提升。陕西省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充分发挥本地科技、文化、人才资源优势,尽快适应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社会就业和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的“追赶超越”目标。
从理论上讲,国外学者将创业创新的融资支持模式划分为三种,即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市场导向性的融资模式和金融服务型的融资模式。此外,国外学者在创业融资支持、创新融资支持问题上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我国,企业家往往通过与社会关系网络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来获取诸如财务支持等资源。鉴于各国国情不同,科技投入的重点也不同,发达国家注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同时也建立和完善专门面向科技的银行金融机构,而发展中国家投入方式的选择则比较灵活,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一般多采取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投入方式,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为了突破资金短板与瓶颈,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众创空间及入驻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经济和创业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小银行自主设立和创办形式多样的众创空间。国内学者主要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资本市场融资等角度对加大创新创业融资支持力度进行研究,针对现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金融支持科技创业的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在万众创新视角下,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是实现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不断丰富融资形式,通过企业贴息贷款,实现小微企业的“众创空间”,有效地启动资金。实现多渠道的融资支持,让小微企业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这对实现我国市场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学者运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发展众创空间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结合陕西省创新创业实际,从系统性融资的角度,针对陕西省众创空间发展的系统性融资支持的研究很少,未能对陕西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融资支持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推动“双创”的新型服务平台,能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有机结合,为创业企业和个人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顺应了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对于支撑经济转型、壮大小微企业、挖掘经济新动力、优化创业环境、带动社会就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义重大。系统性融资支持在加快陕西省众创空间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在创新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带动下,突破资金瓶颈,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育创新创业企业、激活壮大创新创业主体等,探索出适合陕西省众创空间的系统性融资体系,为丰富相关成熟理论中国化、地区化做出贡献。
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陕西省可利用的投资资源较少,若套用成熟的融资模式和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制定方面可能存在成熟模式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不利于陕西省众创空间的理论建设和长期生存。如在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方面,陕西省与沿海省份明显不同,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无法适用。在财政构成比例方面,陕西省受产业结构的限制,与其他省份有明显的区别,若应用成熟的案例则会对省内其他重点工程项目造成影响。在资金构成方面,陕西省可利用的资源较少,若投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省内相关产业造成较大影响。
陕西省受地域条件和产业构成限制,其经济发展构成形式和融资渠道相对于经济发达省份存在资源不足的短板。潜在的融资能力相对不足,加之陕西省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其经济建设投资方向较多,可应用于创客空间融资的渠道和能力有限。未能对省内的可利用融资资源进行仔细盘点,未能制定较为完善的融资体系,未能制定应急状态下的补救方案和融资措施等,是影响创客空间投资和供给可持续性的关键。
对省内实际情况判断不到位,对未知因素考虑不到位,对暂列金额估计不到位,对融资体系认识不清晰,对融资风险估计不足等都是影响融资模式判断的关键。在创客空间运行过程中,其受政策、市场、环境、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的风险较大,其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有限,融资模式和路径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创客空间资金安全,在创客空间受外界影响时,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使创客空间财务生存能力骤降。
对于融资体系风险管控不足,未能形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的管理机制,融资体系决策和判断缺乏数据支持,众创空间运营过程中缺乏过程管控。融资体系的选择需要可行性研究做支持,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风险管控机制缺失导致数据收集及分析客观性无法保证,进而造成融资方式选择失误和融资决策失误,同时也会造成预算工作的失误,影响融资形式、融资金额、融资盈亏等判断。在众创空间运营过程中,基于风险管控的过程管控是必要的,其目的是保证众创空间运营过程中项目运行成本在预算可控范围内,避免因过程管控和纠偏的缺失而超额支出。风险管控机制与过程管控机制缺失,易产生累计误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不利于融资资金的控制。
融资体系和相关政策制度的不足也是主要问题之一。一是陕西省未能根据本省创客空间规模和涉及行业的实际情况完善和改进政策和制度,比如:某行业因十分重要但盈利期限较长,在陕西省内发展主要依靠财政和政策支持,某创业企业涉及该行业的辅助设施或基础研发工作,同样存在这样的限制,因此同样需要融资体系的安全保障,若融资体系保障措施不足,创业企业无法继续生存,则会影响该行业在陕西省内的创新发展;二是陕西省未能建立有效的融资体系监控机制,资金的投入固然必要,但资金的使用、资金的偿还能力、创客空间的盈利能力等同样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创客空间变成投资的无底洞将会违背融资体系建立的初衷,也不利于陕西省在“双创”大环境下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首先,本文在创新创业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性融资理论等框架下,结合陕西省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发展众创空间系统性融资支持的理论依据。结合陕西省发展众创空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在此过程中的投资需求和供给进行研究,对推进众创空间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进行融资模式设计,探讨融资支持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从新型投融资体制的构建、融资方式的创新、融资渠道的拓展、融资环境的改善、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符合省情的政策建议。
其次,通过定量分析法对陕西省发展众创空间的投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法对系统性融资支持不足及其原因进行研究。针对众创空间建设、创业主体培育、创业企业孵育三个重点领域,系统梳理设计融资模式,从融资体制、融资方式、融资渠道、融资环境等层次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对陕西省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及融资支持情况的分析、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分析等都建立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对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系统性融资支持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方法。
最后,利用分析结果,形成陕西省创客空间特有的数据库,对比分析新创业项目的融资预期值,科学判断融资项目的可行性,从而建立起符合陕西省实际情况的,具有陕西省“双创”特色的创客空间指标库。将指标库再次应用于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结合,优化数据库和理论体系,进而更加科学地指导创客空间的发展规划。
陕西省应充分利用本省的优势,在学习成熟融资模式的同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对资金构成进行改变,避免因融资模式选择错误和资金构成比例不平衡而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创客空间融资模式和方案确定后,应严格执行纲领性政策,加大管控配合力度。陕西省应在保证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思考行业关联性,利用创客空间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进而开发更多的资金来源和渠道,完善融资体系。
在强间接支持政策中,金融支持政策对创业孵化绩效的影响明显大于弱间接支持政策。公共服务政策对创业孵化绩效的影响明显大于弱间接支持政策时的情形,对这一研究结果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创客所需资源类型会随着企业成长而发生变化。对于孵化初期的创客而言,由于缺乏资金、管理经验、市场推广等资源,非常需要金融支持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但当这种支持力度超过创客已有的内化能力,过多依赖政府支持会影响内化能力,弱化金融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带来的“缓冲”和“救急”效应,可能导致其已有资源利用机制混乱甚至出现资源配置无序,造成创业孵化绩效逐渐下降。因此,金融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力度必须是适当的,要在小微创客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陕西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投资需求与供给研究的方案如下:首先,依据实地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陕西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投资需求进行预测;其次,在分析现有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资金供给的基础上,借助指数平滑法,对未来资金供给总量进行测算;最后,剖析融资支持不足的原因。陕西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融资模式设计的方法如下:从陕西省发展众创空间的主要任务出发,针对众创空间建设、创业主体培育、创业企业孵育等三个重点领域,以及与此相关的重点项目,分别构建不同的融资模式,选择融资路径。
融资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不是绝对独立的,应根据陕西省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类融资模式的优势,保证模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避免单一性,进而保证资金和资源利用的高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沉没成本。融资体系内部各融资模式的应用也应遵循适配性原则,即创客企业之间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不能以创客企业简单的分类作为融资模式和路径选择的衡量标准,应综合考量创客企业发展的风险和机遇,对风险相关指标和盈利能力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利用统计分析学,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概率、敏感度等数值以直方图、表格、正态分布图等形式表现出来,选择离散点较密集且正态分布较集中区域的数值,从而合理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利用客观数据确定融资模式和路径。此外,需要根据陕西省的特殊区域位置和经济产业结构,预判融资模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和发展动力,对传统融资模式和路径做出针对性补充和改进,增强其适用性。
陕西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系统性融资支持的风险防范与管理,需在深入分析发展众创空间投融资风险的基础上,集中探讨投融资的风险防范与管理。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和过程管控体系的联动模式,风险管控贯穿融资体系决策、应用和后评价的全过程,全面提升融资体系的科学性,为措施方法的应用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在创客空间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风险管控的分析结论,遵循PDCA循环原则,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对已经发生的偏差及时给予识别和纠正,保证风险识别质量和过程控制的时效性,使融资体系能够按照预期目标运行,在保证创客空间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预期决策目标,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并完善理论。
风险控制和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其不仅是融资工作各实施环节的循环,更是融资工作执行过程中的过程管控循环,形象地讲即“大环套小环”。工作流程的“大环”为过程管控的“小环”提供制度、架构等体系支持,使各细节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小环”的过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观察等成果为“大环”的运行提供保障。针对陕西省经济产业结构现状,创客空间的融资来源主要为陕西省国有企业资金结余和相关部委政策性财政补贴等,因此融资体系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工作更加重要,但对国有资产和资金的使用监控工作应尽量避免因循守旧,对于创客空间这种新兴企业形式,在融资体系监管和融资风险控制等方面,应更多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不违背纲领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陕西省创客空间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地方规章制度完善和补充融资体系风险控制和管理相关政策规定,进而实现融资风险监控不影响创客空间发展的目标。
陕西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系统性融资支持的保障措施,主要从新型投融资体制的构建、融资方式的创新、融资渠道的拓展、融资环境的改善、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对陕西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系统性融资支持的保障措施进行研究。陕西省应在创客空间审核和融资投资审核方面制定相关规定,在创客空间发展的同时,应当探索重工业、农业等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盈利能力较差、投资回收期长的行业的双创机制,研究这些行业“双创”的可能性,并为其增加市场活力,完善市场供应链,进而减少财政投资和政策依赖度。在创客空间运营过程中,要建立监督制度,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使融资体系的运行效果符合陕西省的总体目标要求。
陕西省创客空间融资体系建设应当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平台。在体系管理控制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的优势,提升融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行政管理层面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各类信息汇总及公示,并将制度和机制以流程的形式体现出来,做好融资体系管理人员的岗位分责工作。创客空间应当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ERP系统等内控管理系统,并保证其与行政部门的管理系统平台链接,提高管理的时效性、真实性,有效减少因管理滞后和管理缺失而造成的损失,为创客空间的融资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机制。此外,创客空间也应做好过程管控工作,实时反映自身的情况,为融资体系工作提供真实参考数据。在体系运行方面,各工作环节涉及的行政单位和创客空间企业应当加强工作的关联性,从制度制订和系统建设两个方面提升体系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众创空间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陕西省应重视众创空间的培养和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健全融资体系,探究融资体系科学支持方法,发现并解决针对性问题,从理论体系、制度体系、经济体系、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为众创空间提供可持续的融资渠道,使创客空间的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得到全面保证。探索适合陕西省创客空间发展的模式和道路,为陕西省的创业环境增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