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是为教育行业培养优质师资队伍的专业,承担着促进未来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基石,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性且基础性作用。而近些年,随着我国对幼儿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合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面,幼教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在保证其掌握充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其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高效对幼儿展开教育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构建体系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建设与发展,而这也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本就被高度重视的学前教育专业更加备受关注。而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被反复提及,为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专业的幼教能力,促使其成长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职院校及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使其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在实践中感悟真知,检验真知。但在现阶段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并未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质量。由此,高职院校需合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从事幼教事业。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实际教学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存在较大疑虑。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包含内容众多,具体有专业能力教学、艺术知识教学、执教能力教学和师德师风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往往过于注重专业能力教学,而忽视了其他基础内容的教学,受教师片面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也过于注重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认为只要掌握足够、丰富、完备的专业知识,就能从事好幼教事业,甚至有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当好幼儿教师,这种师生之间存在的教育认知偏差,也影响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使得实践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明确,只单纯地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师德师风和执教能力,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并不代表能够做好幼教事业,还需要良好的执教能力和师德师生,师德师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是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指导与传授,还要渗透对学生师德师风、执教能力、艺术能力的教学,明确这几方面教学内容是同等重要的,并依据实际学情,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构建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效展开实践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1]。
(二)形式主义影响,忽视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具有模块化、章节性、分阶段的教学特点,虽然实践教学也可以依据理论知识对学生展开指导,但实践教学综合性更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只需要涉及某一方面的知识点,可能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这导致实践教学内容十分繁杂,概念宽泛且关联性强,而这也使得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差异化问题,不知道应从哪一方向出发对学生展开重点教学,因而导致形式主义,实践教学内容不够细化、明确、具体。从客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在课程形式上进行清晰划分,需要涉及课上、课下及岗位实习等多个方面,同时在教学任务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形式相互匹配、相互融合。但目前就实际教学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或者内容过于宽泛,无针对性,教学设计与课程评价与教育形式并不相容,使得實践教学结果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许多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上更倾向于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学,并未与实践教育形成合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教育效果,也影响了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三)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展开教育评价时,通常采用理论考试、技能测试和岗位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常情况下,理论考试较为简单,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应试技巧掌握得也相对熟练,往往通过考前的突击背诵就能够完成考试;而技能测试则需要进行现场测试,通过试讲等方式测试学生的实践技能,了解学生的讲课能力,了解其是否具备基本的执教能力,并是否能够在将来良好从事幼教工作,而岗位实训则是要求学生到幼儿教育机构,通常为各地幼儿园,参加实习,通过观察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学习、了解真实的幼儿园教育,并从一线幼儿教师处得到经验,丰富自身认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最后学生需要完成实习报告,教师需要从中得到反馈,并依据反馈信息对学生展开评价考核。可以看到,此种教学评价机制虽然关联了三方面,但三方联系却并不紧密,缺乏长效性,大部分评价考核项目均是学生通过临时练习来完成的,并且也不具备主动性,教学评价由教师主导,话语权被掌握在教师手里,而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对象,完全无法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缺乏自评、互评的机会,导致评价主体异常单一,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2]。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由上文分析可以知道,没有目标的实践教学无法精准对学生展开教育引导,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造成大量的师资被浪费,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其无法形成良好的执教能力,从而也无法在将来的工作中脱颖而出,完美胜任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循目标性原则,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从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保证学生能够一专多能,兼具良好的专业能力与师德师风,同时能够进行唱、弹、舞、写、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并形成优异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与幼儿家长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成为一名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幼儿教师。
(二)职业性原则
幼儿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并且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与个性特点,幼儿教育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由此,学前教育专业也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其职业性更为突出,而学生良好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密不可分,若想要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对其进行锻炼,让其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获得丰富的经验,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及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特点,遵循职业性原则,了解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新需求,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师范性原则
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管理岗或技术岗,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更为突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面对的是一群3~6岁的儿童,这些儿童的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环境等各不相同,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素养、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工作态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遵循师范性原则,既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实践能力,还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师素养。
(四)多元化原则
传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相对陈旧,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学质量与效率均不高。面对以上难题,高职院校需要坚持多元化教学原则,将教学内容丰富化、多样化,积极拓展课程内容,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让学生有所收获,在教学、心理学、沟通社交等方面也让学生有所获得,确保学生基础理论素养的丰富与扎实。另外,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时,需要适当摒弃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减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采用多种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如游戏化教学、合作探究教学等,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吸引学生兴趣与注意力[3]。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一)合理确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目标
首先,高职院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开實践教学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对现阶段幼儿教育对幼师的要求进行分析,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教育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规划上,高职院校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结合与学生职业发展切实相关的内容,高效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而由于传统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相对不太密切,所以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将教学目标转变为以职业诉求为核心,从技能训练过渡到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训练上,充实学生视野,使其对幼教工作的认知更加深刻,从而推动学生向一线幼儿教师进行学习,并在未来工作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其次,高职院校需要从社会的层面进行思考,围绕幼教行业的发展变迁,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剖析,从而改进自身人才培养模式,契合行业标准,不仅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职业道德、个人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社会角度的教学目标,既适应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状况,又符合高职院校通过优质人才的输送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及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丰富教学内容,从岗位技能要求出发,以实践教学类型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合理划分,并为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单项性实践教学活动,由于这类活动较为简单,主要针对的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某项具体任务,所以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训练,教会学生掌握入园接待、儿歌弹唱、讲述故事等技能,这些技能也是学生未来跨入幼教行业的必备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教育环境中,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进行解析,从基础技能开始练习,最终获得良好的实践技能与工作方法。例如,对于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教师借助多学科知识开展实践训练项目。而开展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需要对多个独立的实践训练项目进行整合,将各学科知识进行相互联系,包括幼儿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技巧、如何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等,形成整体脉络,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措施,如游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仿真演练等,合理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具体且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践,或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模拟练习,从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高职院校需将教学评价方法多元化,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合理采取恰当的教学评价策略,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展开诊断性评价,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评价策略,保证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公平性、全面性、综合性。而若评价方式不完善,需及时进行调整[4]。
(三)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为构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需要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根据现阶段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教师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需严格按照职业规范、教育优先等原则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关于实训教室的教学环境、设施摆放等均需与实际幼儿教学工作的情况相一致,契合幼儿教育工作岗位,以得到逼真的工作环境模拟。实训教室类型可包括基本技能实训室,主要有电子钢琴实训室、舞蹈实训室、美工实训室等;专业技能实训室,主要包括卫生保健实训室、模拟幼儿园、微格录播室等。学生在实训室中可以进行实操练习,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地掌握专业技能,感受未来工作环境。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校外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可结合学校自身校本资源,对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分配,彰显本学校、本专业办学特色,节省教学资源,并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训机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保障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能有充足的实践机会,确保实习质量,实现对应实践教育目标。在此过程中,为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高职院校与校外机构需要在合作过程和谐友好,能够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目的,学校可以借助校外教育机构的力量,丰富基地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校外机构可以优先在校内选拔优秀的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人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高职院校需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充分意识到现阶段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遵循相关教学原则,合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使其获得良好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08):7678.
[2]张得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现状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01):160161.
[3]周禹杉.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135.
[4]李心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166+169.
作者简介:张铭蕊(1989— ),女,汉族,陕西渭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