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东
【关键词】初中物理;“双减”政策;作业设计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的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还没有发展完全,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实际的需求和学习状态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课下作业的改进,保证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来完成课下任务.
物理教师可以适当参考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元素或学生当下比较关注的话题引入课下作业之中,为学生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学习环节,使学生在其中通过自主的探究过程,逐渐总结出丰富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思路,形成高效的课下学习效果,这样便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课下作业的重要作用,推进“双减”政策的发展,为学生未来在各个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1 设计探究性的物理作业
教师需要根据“双减”政策中的内容来进行作业设计,保证所设计出的作业内容符合其中的要求,起到减负增效的学习效果.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教师有必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发散.物理作业是学生自行运用课上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教师在重视作业完成结果的同时也需关注学生处理作业的过程,在学习思路和方法上多做指点.
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过往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勤加思考善于反思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模板,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内容,保证其中的问题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让学生能够有序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物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反思性,使作业内容更加合理、科学,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事物,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例如 教师在讲解“声音是什么”这节课时,需要利用这一学习主题,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预习作业,预习作业并不预设过多条件,而是由学生根据需求灵活完成.有些学生对声音研究的物理故事比较感兴趣,可以查阅整理出资料在课上分享;有些学生觉得声音传播很神奇,可以在生活中做些传播实验,将实验观察过程记录下来同师生们分享;有些学生则通过预习声音知识对乐器发声产生了好奇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自行探究再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猜想.通过自由灵活的预习活动,学生得以对所要学習的知识产生初步的了解.
在设计作业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地翻阅教材,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经历,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进行知识的联想.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几项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哪些声音有着深刻的印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之后再让学生思考,若是存在一个独立的物体,它是否能够自己发出声音? 同学们身边有存在着哪些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 请举例说明.学生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时,也能够对声音的概念产生初步的认知,并开始思考声音发出的原因.之后教师对学生提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发出声音时身体会发生哪些不一样的变化,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找寻声音发出的原因.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设计问题:在生活中同学们对话时一般会遇到一种情况,有时感觉声音离自己很近,有时感觉声音离自己很远,请问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之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概念性的问题,比如,正在发声的物体被称为什么? 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 等等,让学生能够通过由简到难的问题内容来进行主动地预习,使学生从思考自己的生活到学习物理概念进行逐步地探究.这样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时能够形成高效的学习效果,实现了“双减”政策中的目标和要求.
2 联系生活布置实践类作业
在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生活环境挖掘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入手来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并且也能够使其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自身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开辟作业的途径,将一些实践类的作业形式为学生进行展现.在过去,教师一般都只是为学生布置一些书面作业,这种方法会导致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趋向于单一化,若是教师过度依赖辅导材料进行作业布置,便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在布置作业中,将一些实践性的环节进行渗透,能够让学生尝试着走出课堂,面向更加广泛的学习环境.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较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后便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向各个活动的展开.
例如 在讲解“电路初探”这节课时,教师便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将电器等相关内容体现在作业中,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案例来进行问题的探究,在家中探究手电筒理解电源的概念以及转化形式,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让学生能够结合课堂里所学习的内容来进行实践探究.由于这部分的知识内容相对更加复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探究,强化学生课下学习的互动性.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安全用电的课下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与记录的过程对厨房用电安全性进行调查,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家长也进行参与,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线路和电器的检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探究所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所记录的内容,为学生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善自身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在学生完成这一作业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内容.教师可以以厨房为学生的研究地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来进行物理现象的挖掘.教师在布置这一题目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记录的方式,说明自己所发现的物理现象,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复习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将其落实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开放式较强的题目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热情.有些学生会发现在妈妈做饭时会有许多白气形成,这一物理现象是由于水汽化而形成的水蒸气,在上升时温度会慢慢降低,经过液化后又会变成小水滴.教师需要让学生将物理现象进行全面阐述,并将其中的原理标记在其中.学生通过观察的过程,不仅能够深化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还能够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目标和认知,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也能够边学习、边应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3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研究性作业
在展开物理课程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并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足够空间,切勿过早给出答案阻碍学生自身创新与探究能力的发展.无论是哪一领域的知识,都需要学生通过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掌握.在物理这门学科中,若教师过度依赖教材中的内容,只是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题海式的作业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很容易会因为重复性的学习内容而感到枯燥、厌烦.因此,教师便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根据“双减”政策中的要求,添加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内容,以探究为主来完成作业.
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发言与倾听他人的观点发散学生的物理思维,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形成.同时,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能够使整体的学习过程更加活跃、生动,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探究物理问题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固有认知,讓学生逐渐愿意尝试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整体的学习过程,更好地实现“双减”政策中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课下学习体验.
例如 在讲解“声现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探究性的作业,以实践调研的模式来进行作业的设计.在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声音的概念、传播特质等内容.于是,教师便可以将这些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以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声音,声音的出现能够让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热闹丰富,但有些声音十分动听,也有些声音让人感到厌烦,同学们有听说过噪声污染这一词汇吗? 让学生通过噪声污染这一主题来记录自己身边所存在的噪声污染现象,并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提出与之相关的预防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调研活动的展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图书馆查阅信息、社会调研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获取,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来进行规律的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在课下明确好分工,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这一作业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物理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调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总之,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物理教师不应盲目创新物理作业形式或简单粗暴地缩短课业活动时长,而是需要严谨依据实际学情采取更易学生们接受和理解的作业形式,为学生提供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这种方式便能够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使学生能够逐渐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完成作业的,不断提升物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