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婕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启蒙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在具体实践中汲取知识,更容易被直观的教学素材所吸引。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体验式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生活资源,创设实际情境或虚拟情境,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一种教学形式。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体验式教学具有生成性、教育性等特点,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的有效方法。
一、运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爱玩、爱动,而玩游戏、做手工的过程便是学生进行体验的过程。因此,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为学生创设游戏化、实践化的学习活动,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时,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乡比较著名的民间艺术,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树立文化自信。基于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与民间艺术零距离接触”的环节,邀请当地剪纸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感受剪纸艺术的生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实践,使其体会剪纸的乐趣,提高学生对剪纸的了解程度,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近距离观赏、体验当地的民间艺术,有助于让学生在体会艺术、感受艺术的同时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以便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积累更多经验,还能让班级内的每个成员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关怀和照顾,从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的班规我们定”时,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民主意识与集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班规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共同制订班规。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时提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中我们也要遵守规则,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班的班规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共同制订新的班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讨论已有的班规,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班规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共同制订新的班规,培养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运用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
(一)为学生道德行为的产生提供助力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道德实践,促使学生将道德认知与情感认知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进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生活、认真努力学习。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学会沟通交流”时,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教会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同伴、父母有效交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时提问:“秋游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有哪些想去的地方吗?”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可以再次提问:“秋游只有一次,大家的意见不同该怎么办呢?”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并选出最优方案。在小组交流结束后,教师可以总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希望大家以后再有不同意见时,也能通过理智沟通解决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學中,教师利用班级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学生体会沟通、交流的必要性,为其之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经验。
(二)为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提供参照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细节教育,从小事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指导还停留在语言层面,只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却未指导学生如何落实。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具体意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寻找学生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向榜样学习,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时,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规范日常行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校园冲突的类型和产生原因,掌握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调节冲突的能力。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先在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冲突。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常见的冲突创设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模拟,鼓励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化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完成情景模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我展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行为呈现解决冲突的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解决冲突的办法,并对学生说:“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冲突发生,当冲突发生后,希望大家可以保持冷静、换位思考、积极沟通,用平和的心态化解矛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冲突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解决冲突提供了参照。
(三)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养分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社会的教育作用。他认为教师应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出室内,走向户外。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可以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并运用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户外体验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外出时,教师也要做好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出现意外情况。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开展实践调查。具体来说,教师要先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观察周边的环境,思考生活中存在的白色污染现象”。随后,教师要为学生介绍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要单独行动,不要去人烟稀少的地方等。接着,教师请学生自由组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当地生活中存在的白色污染现象。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请每个小组展示本组的调研结果,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再引入新课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实践活动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获得新鲜、有趣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养成良好习惯。
三、运用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
(一)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不仅包括人际交往、日常行为,还包含着一些法治观念,这些法治观念对于学生来讲較为抽象、不易理解。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带领学生参观社区、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宣传讲座、创设法律情境,更容易让学生从生活和实践中认识到法律的作用,为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奠定基础。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强化学生对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法律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使学生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场景的图片,如早上父母送孩子上学、学生在教室中学习、行人有秩序地过马路等。图片展示完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这些场景大家一定不陌生,你知道上述图片的行为与哪些法律有关吗?”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再次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法律?它们保护了我们哪些方面的权利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开展教学,带领学生从法律的角度了解生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情感教育是一种德育手段,可以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让学生学会从情感角度判断事情的好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带领学生在情景模拟中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使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时,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家风传承意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风、体会家风,让学生自觉成为优良家风的继承者与弘扬者。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用简练的词语概括自己家的家风,并将其写在纸上,与同学分享交流。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书写的内容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和践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阐述具体的家风,让学生意识到优良家风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结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助力。同时,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推动教学体系的发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