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珍花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 351100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压监测方式有无创和有创两种。无创血压是将电子血压器袖带置于患者上臂进行测量,有创血压监测是通过患者桡动脉置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进行监测[1]。有创血压监测可进行持续性监测,且测量数据准确度高。ICU患者病情严重且病情变化迅速,需快速掌握并评估患者病情情况,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病情评估,提高患者对症治疗效果,因此有创血压监测在ICU中使用较多[2]。但桡动脉留置针常规固定法使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度明显受限,且不易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及导管连接处,极易出现患者舒适度差、针孔周围皮肤发红、管道堵塞等情况,对护理人员做好管道护理提出了挑战[3]。本文为了提高ICU患者有创血压检测过程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原有桡动脉留置针常规固定法做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12月—2022年6月ICU患者102例。纳入标准:需进行有创血压检测;意识清醒;依从性佳;桡动脉血管适宜穿刺;知悉研究过程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躁动不安者;凝血异常者;病历资料缺失。采用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1例。参照组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69.52±4.8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8例、高中及以上13例;置管侧:左侧22例、右侧29例。干预组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65±3.1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6例、高中及以上15例;置管侧:左侧20例、右侧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留置针采用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开始穿刺操作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有创血压检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其常见并发症及必要的预防方法。随后评估患者桡动脉血管弹性、血管走向及拟穿刺点周围皮肤状况。穿刺人员进行严格手消毒,以拟穿刺点为中心,棉棒蘸取碘酒进行消毒,消毒范围直径需达6cm,消毒后开始穿刺,穿刺结束测试确保管道通畅后进行固定。置管固定好后叮嘱患者避免大幅度或过度活动置管侧肢体,穿刺部位注意保持干燥、清洁。具体留置针固定操作如下:
1.2.1 参照组采用桡动脉留置针常规固定法。穿刺成功后连接压力传感器和动脉留置针,将一块规格为3cm×2cm的纱布垫在连接处,再使用规格为6cm×7cm的无菌透明敷贴覆盖留置针使其固定,使用纱布绷带从压力传感器和动脉留置针连接处开始沿肢体环形缠绕至大拇指处,并沿大拇指环绕一圈,随后将一块夹板垫在手背处并用纱布绷带进行固定,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的方向进行环形缠绕,直到距肘5cm处,最后使用医用胶布固定延长管。
1.2.2 干预组采用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穿刺成功后连接压力传感器和动脉留置针,将一块纱布(规格为3cm×2cm)垫在连接处,再使用无菌透明敷贴(规格为6cm×7cm)将留置针及其与压力传感器的连接处完全覆盖,在两条3M加压固定带(规格为5cm×12cm)一侧剪一缺口,缺口大小为1cm×8cm,并将处理好的加压固定带在留置针左右两侧固定好,缺口部位朝内,使穿刺部位皮肤可以暴露在视野中。使用一条规格为2.5cm×12cm的3M加压固定带固定压力传感器和动脉留置针连接处,再使用一条同规格3M加压固定带从留置针上方开始固定,连接处下垫2cm×3cm大小纱布块以防压疮(见图1)。护理人员每隔30min查看1次,询问患者穿刺侧肢体是否出现疼痛、手指发麻的情况,若出现上述情况,立刻进行减压处理。
1.3 观察指标 (1)非计划性拔管:管床护士记录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2)留置针使用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留置针重新固定情况及留置针保留时间≤1d、保留时间>1d且≤3d、保留时间>3d情况。(3)舒适度:向患者分发自制舒适度量表并指导患者完成问卷,分为优、良、差三个舒适程度,总舒适度=(优+良)例数/总例数×100%。(4)并发症情况:管床护士每隔30min观察患者针孔周围皮肤发红、液体渗出、管道堵塞、血栓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2.1 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比较 干预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7.84%(4/5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3.53%(12/51)(χ2=4.554,P<0.05)。
2.2 两组留置针使用情况比较 干预组留置针重新固定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且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比参照组长(P<0.05)。见表1。
表1 两组留置针使用情况比较[n(%)]
2.3 两组舒适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置管侧肢体总舒适度为86.2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8.63%(χ2=4.547,P=0.033<0.05)。见表2。
表2 两组舒适度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针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χ2=5.299,P=0.021<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ICU患者病情多危急、严重,需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密切监测。相比于无创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可以连续检测患者血压,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且具有较高准确度,更利于护士、医生精准评估患者病情[4]。桡动脉易于穿刺,且穿刺成功率高,是有创血压监测的首选,因此护理人员多通过患者桡动脉置入一枚留置针,将其与压力传感器连接进行血压连续监测[5]。
留置针的使用可以避免护理人员反复穿刺,但常规的固定方式还是会引发一些问题[6-7]:(1)患者活动会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引起不适;(2)若患者不注意活动幅度,易导致导管脱出、液体渗出等情况,且护理人员无法及时查看管道折叠、扭转情况,从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3)纱布绷带固定,护理人员不易观察到患者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情况,且纱布绷带弹性不足,增加患者血栓风险。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置管侧肢体舒适度明显高于参照组,说明ICU患者有创血压检测中应用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穿刺侧肢体舒适度。桡动脉留置针常规固定法纱布绷带缠绕方式过于烦琐,还需使用夹板固定,导致穿刺侧肢体活动显著受限,增加患者不适感。与之相比,改良固定法缠绕方式简单,无须使用夹板固定,也无须在患者大拇指进行缠绕,大大增加了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度,降低束缚感,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8]。本文中,干预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留置针使用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说明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干预可以有效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桡动脉留置针常规固定法是采用纱布绷带进行缠绕,不利于护理人员观察管道折叠、扭转情况及留置针松脱情况,易发生管道堵塞及导管脱出情况,且患者活动手臂时极易导致针管移位需重新固定。可以清晰观察到导管是否堵塞、折叠,穿刺点是否渗血渗液,穿刺点皮肤是否红肿破溃等情况,且将留置针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处一起固定,使导管不易因受潮而脱落,也不会因为患者活动穿刺侧肢体而发生移位,从而减少重新固定,并保证留置针使用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也降低了反复穿刺的次数[9-10]。此外,本文结果还显示,干预组患者针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说明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留置针常规固定法中缠绕纱布使用时间过长会引起穿刺孔周围皮肤潮湿、发红,且纱布绷带弹性差,包扎松紧度全靠护理人员自身经验,且采用夹板固定使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明显受限,若包扎过紧,极易发生血栓、管道堵塞等并发症,若包扎过松极易导致液体渗出、导管脱落;护理人员观察导管情况、穿刺点皮肤情况、穿刺点渗血渗液情况不方便,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处理[11]。改良固定法采用的无菌透明敷贴透气性好,各项情况易于观察,易做好相关并发症防护措施;3M加压绷带弹性好、不易引发患者变态反应、透气性佳,患者皮肤不易潮湿,且增强护理巡护,主动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有利于及时进行减压处理,预防肢体血栓形成[12]。
综上所述,ICU患者有创血压检测中应用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干预可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置管侧肢体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