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欣 高 伟 王德秀 彭福军 王艺翔 成 敏
潍坊医学院 1 基础医学院 2 临床医学院,山东省潍坊市 261053
成果导向教育主张课程重点应由传统上重视学科内容的学习,转变为重视学生能力的增长和行为的转变,教育成果的重点是学生通过学习后真正拥有的能力,而不是学生的课业分数,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生理学课程教育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实现优质的教育[1-2]。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包括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动态的持续改建为原则[3]。在进行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的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模式,从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应用三个平台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等,为提高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增强高校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命逻辑”的学科,即揭示生物体和各组成部分的正常功能活动规律,也是医学教学体系中一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在学习中不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打下必要的坚实基础,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医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针对“生理学教学问题”及分析原因如下:(1)学生思维转变难:生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很多机制和原理的内容难以理解和记忆,思维需要由形象向抽象转变,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2)经典学科,缺乏创新:生理学是经典学科,具有百年历史,内容安排通常依赖于教科书,引导性、启发性教学太少,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思维引导、师生互动等环节,在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学生临床知识薄弱,与临床脱节:授课对象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已学过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统解剖学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临床医学知识比较薄弱,对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缺乏理解,另外,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利于临床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养成。(4)评价和考核体系不全面:考查时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习过程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总体表现为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 医学人文素养、职业教育的缺乏:对医德医风、医者精神等职业精神教育不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频出和社会满意度低等问题。
课程教学创新改革路线详见图1。
图1 课程教学创新改革路线
2.1 整合和构建课程体系,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在整合生理学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紧扣以学习成果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来实现单一专项能力向综合能力的转变。首先,基于实体课堂的改良式TBL教学,进行生理学理论课和机能学实验课,加强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的培养;其次,课前和课后基于微信平台和虚拟实验平台(VBL-100医学机能虚拟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自主学习,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及检索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最后,通过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对培养成效进行评价。
2.1.1 基于雨课堂和临床案例的改良式TBL教学理念在大班制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TBL教学法倡导以团队为基础,是一种有既定的教学程序、组织方法的教学方法。本学科在TBL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智慧平台,如长江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使TBL教学法在理论教学改革中具有更突出的优势。改良式TBL教学法能够逐渐引导学生改变过去被动依赖性的学习模式,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和其他应用性练习促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锻炼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和生命伦理的教育[4]。见图2。
图2 TBL流程图
在评价体系方面,传统考核形式基本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而TBL强调形成性过程评价,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建构的引导。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考核,在TBL进行过程中,通过个人测试、团队测试、案例汇报等形式,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实时提供反馈意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案。同时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现阶段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薄弱点,有意识地制定学习计划。
2.1.2 构建“双线联动、虚实结合”的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我校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涵盖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医文交融、医理渗透,立体化、开放性、多模块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构建“双线联动、虚实结合”的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与理论知识紧密相连。实验教学内容系统性地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强化理论与实验、基础与临床的融会贯通,达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目的,夯实了学生日后临床实践基础,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在虚拟仿真实验中,通过角色的设定,学生能够了解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权限,重视患者安全,及时发现对患者不利的危险因素。另外,通过重现真实诊疗场景及实施虚拟实验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医学伦理学的主要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医疗服务中。能够有效地与患者及其家属、同行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等沟通伦理问题。见图3~5。
图3 虚拟仿真实验流程图
图4 虚拟仿真实验室a.家兔的基本操作综合实验 b.离体心脏灌流综合实验 c.多因素对呼吸系统功能影响实验 d.微循环灌流与血液动力学实验
2.2 搭建课外实践平台
2.2.1 综合设计性实验大赛。为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临床医学院和教务处的指导下,举办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大赛选取20个参赛小组(2人/组,4组/班)。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主要进行实验设计方案的评审,复赛主要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汇报。以实验技能竞赛为手段,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整场比赛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汇报三个环节的比拼(总分=实验设计得分×20%+技能操作得分×50%+答辩得分×30%)。
大赛结束后,针对参赛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大赛的看法和建议,以及大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2.2.2 尊重实验动物的相关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尊重实验动物的相关教育,进行了“向为人类健康献身的实验动物致敬”的签名和参观动物纪念碑等活动,充分遵循实验动物的“减少、替代、优化”3R原则,优化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另外,将学生整体实验态度、爱伤观念体现、对麻醉操作及效果和实验后动物的处理方式等动物福利的体现,纳入实验成绩和比赛中,并作为实验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5]。
2.2.3 科学助研活动,发挥高校科研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科研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科研训练[6]。充分利用本团队成员的科学研究平台(医用生理学实验室和神经疾病与再生修复实验室等),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本课题将科研能力培养贯穿到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内容如下:(1)文献阅读:近5年较高水准的最新科研文献,至少10篇(包括外文文献至少3篇)。(2)报告:准确、科学地对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阐述自己和小组的独立见解,并制作符合学术报告要求的幻灯片,内容严谨且丰富,报告时间合理(报告10min,提问5min)。(3)实践:熟练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内容(如神经—肌肉实验、心血管调节实验、呼吸系统调节实验等)。(4)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内容和实验技术讨论。(5)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
2.3 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渗入核心素养 依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各方面和各领域。本学科依托学校和学院的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等线上平台(如大学生思政资源服务平台),同时拓展和利用学校内外德育实践基地的育人平台,通过“双线”的方式,让思政教育立体化与鲜活化,另外,以课程为载体,从家国情怀、科学观、职业观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全方位有机融入把思政细化落实到生理学教学全过程: 理论教学中,通过知识点的讲授、临床案例的分析和与学生的提问和互动,体现家国情怀(爱国、爱集体、民族精神)、职业精神和行为、道德情操、科学精神(勤奋、开拓进取、钻研、毅力)等;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批改和点评,体现客观、发现与质疑、严谨、细致、科学观、工匠精神等;在课外实践活动(参观动物纪念碑、机能实验大赛、科学助研活动)中,体现感恩、敬畏、奉献、仁爱、生命观和责任、团队协作、创新、探索等。
2.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评价分析 主要从理论知识结构(学科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实践能力结构(实验操作、交流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素养结构(专业素养和社会素养)三个层面进行医学生素养的定量和定性评价分析。理论知识包含学科知识和综合性知识,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成绩进行量化考核;实践创新能力包含实验操作、交流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成绩量化考核、课程报告定性考察以及志愿者活动、参加科研小组等量化考核;素养包含专业和社会素养,通过调查问卷对其专业精神、思维、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定性考察。
将理论知识结构(学科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实践能力结构(实验操作、交流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素养结构(专业素养和社会素养)等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将授课环节转变为学习任务,将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协作关系,将成绩获得转变为成果达成,以特有模式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本科生一般在校期间有许多实践机会,但绝大多数都是设定好的课程实验或课程设计,创新和探索性实践机会很少。设计性实验技能大赛能锻炼学生提出、分析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和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课程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整个生理学教学,学生在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加强职业精神和医德医风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医者精神,善于沟通,尊重和理解患者,做党和人民信任的好医生。总之,医学生除了具备精湛医术外,能兼具良好的医德和人文素养,较强的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必要的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助于综合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医学教育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