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2023-07-26 15:15周从兵
高考·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难点突破三新文言文教学

周从兵

摘 要:随着新教改、新课标、新课改的全面铺开,高中语文中文言文从教材设计到高考考查形式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全面的变化。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既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又得紧密贴合新高考的转变。笔者聚焦现阶段文言文教学现状,要“多文本广撒网”,不应将文言文固化为纪事本末体文言文,要兼顾纪传体、编年体、杂史笔记体等文言文训练;要“夯基础抓落实”,在对基础知识考查时靠的是厚积薄发,功夫在平时、在基础;要“回教材细落实”,要教考结合,题目与教材有一定程度衔接;要“多阅读重能力”,用好教材,强化诵读、专题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文言文语言,读写结合,提升学生高阶语言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难点突破;教学策略

纵观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容上来看,广泛涉及传统典籍,重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课内外的联动,虽然文言文的文本是课外的,但内容注重与课内文言文联系,选项例句中大多出自课文中,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形式看,打破了“二十四史”的传统命题格式,题型趋于多样化。如2021年从人物传记到纪事本末体,2022年体裁包括“国别体史书”“纪传体断代史”“杂史小说集”等;文本的形式从一个语段,变成多个语段,且涵盖多个文化典籍的语段,文本中相互渗透,互相诠释,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应用能力。从命题方面來看,已不单独局限于文化常识内容,而是注重以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来作为考查要点,以单独命题或组合命题的形式出现,如2022年将文言文与古代文化相组合出现[1]。可以看出随着文言文试题考查内容的逐渐扩大,内容变深,形式变活,这也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新的挑战。

一、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层面

1.重“讲”而轻“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非常注重诵读。从当下的语文教学环境来看,中小学语文教学相对而言课堂诵读、课后诵读的时间较多。高中生学科多,时间紧凑,文言文教学中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将诵读的任务安排到课后学生自主去学,忽略了课堂诵读、集体诵读以及文言文文体特有的诵读语感的培育。导致诵读过程中,学生默读得多,范读得少;齐读得多,个读得少;背诵得多,朗诵得少。这样的教学形式,降低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无法体现文言文的格式韵律以及语言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将朗读的重任交给学生,但大部分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比较低下,依靠学生自主进行课后朗读品味语感,探究深意,得到的效果非常的少。

2.重“文”而轻“言”

新课改背景下,以前的重“言”轻“文”现在变成了重“文”而轻“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言”是学习的方法,文本细读、精讲的内容较多,可以说是逐字逐句,掰开了细化了去讲解,去融合,学生的必备知识较为扎实,缺点是在于全部依靠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和融合应用能力较弱。而在现阶段的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对文言必备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等不讲或少讲,而靠学生结合注释、参考书来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整体文意的理解和拓展,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一个较好的平台,打破了文言文和学生的距离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现实帮助学生理解较为艰涩的文言文内容,但容易导致考试中必备知识的关键能力欠缺。

3.重“群文”而轻“单篇”

新课标要求,统编版高中语文的学习应是任务群的学习。所以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课堂上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文言文大单元任务群或群文教学,而对单篇文言文的教学有时候却不是很重视了。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注重整个单元核心素养的落实,关注整体文意,对于单篇内容的精讲不够到位,导致文言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因为没有扎实的单篇学习做基础,而出现欠缺。文言文的教学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难点,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要求非常之高,能否融会贯通,抓住关键点,以此来突破文本教学中的难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单篇的基础上,再去构建群文,在贴合大单元任务群概念的基础上,找到内在联系,打通内部向外延伸,在教学中呈现关联。

4.教法单一而少变

从整体上看,目前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不乐观:年轻的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依托教案的现象非常严重,单纯地教,缺乏与学生的文本互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无法体现;有经验的教师过度重视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方式,抓背诵和做题,忽略了文言文文体阅读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的不认真钻研教材,不研究教学对象,照本宣科,教与学呈现“两张皮”;有的则只抓课堂教学,忽视了课外延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不到有效巩固与迁移等[2]。因此,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二)学习层面

1.背景陌生

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披文入情”“知人论世”的阅读原则要求读者必须熟知作品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志趣等。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于课堂中过度地阐述知识背景内容等,一是时间不够,二是难以覆盖全面。现阶段网络资源、阅读资源非常丰富,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文言文背景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课前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方法,即在全面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理解初步探究文言文文本背后的要义。

2.语言障碍

相对于古诗词学习而言,文言文学习的难度更大,文言文的遣词造句与古诗词和现代文的区别非常大。通假、异体、活用以及特殊句式、语言习惯等,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语文学习是注重积累和应用的一个过程,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很多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找不到诀窍,达不到能力的迁移,一方面是因为基础知识薄弱,对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另一方面在于应用条件少,只通过几道题难以领会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文言文的语言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可以说是非常少,没有语言环境,文言文的语言应用可以说是为零。

3.心理排斥

如果将语文学习比作攀登高峰,那么文言文一定是珠穆朗玛峰。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去阅读,各种文体的内容都较为熟悉,但更愿意去阅读现代文或者是白话文。文言文的自主阅读非常吃力,这也是文言文课外阅读收不到实效的主要原因。高中生学习时间少,借助工具进行文本阅读,费时费力,而且得不到有效交流,简短的理解得不到深入感知,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下降。畏难心理,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障碍,是造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但文言文的学习也如现代文一样,更需要背后有阅读积累的支撑,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意思。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一)“考”“学”相融,挖掘文言文学习的魅力

高考是学习绕不过的一个话题,虽然高考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但作为高中生更应该切实面对这个问题。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参加高考,而高考却是考查你阶段学习最强有力的方向。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渗透高考文言文的变革趋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分析题型转变的过程中来,明确学习的要点[3]。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是我们生活中应用最广的一门学科,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分支,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精神品质提升、文化理解渗透都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中让文言文有温度,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之情,克服畏难的情绪。没有语言环境,那么就通过教学课堂、课后活动来创建语言环境。

在《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个故事的整体走向和背景学生都较为熟悉。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座次的知识,让学生耳目一新,有钻研学习的点,学生在分析中国古代餐桌文化礼仪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知识体会鸿门宴中座次的特点和当时人的身份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古文的基础上,分角色進行古文对话,揣摩当事人的心理,展现心理活动过程以及千钧一发之际的“剑拔弩张”。学习,是主动的,高中生已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高中教师更应该学会放手,转变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趣味性,激发课堂活力。

(二)“教”“学”相长,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技能

1.扎实基础。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知识点“言”,较为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会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如在通假字的学习中,不仅是古与今的对比,更能够将相似的使用地方进行串联,横向拓展。现阶段的教学中,拓展少,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直接导致做题环节状况百出。注重基本知识点的融入,帮助学生养成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习惯,善用课本批注、积累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语文学习最直观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朗读,就是要大声读出来。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境,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更应该如此。巧妙地利用教学课堂,于课堂的前几分钟开展“高声诵读”的模式。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放声读,读出趣味,也读出问题。断句、语气、连贯性,在朗读过程中对于文本的初步了解能够为学习过程打好基础,起到初步感知全意的效果。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思考,会连点成线,会调动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高中生的时间紧凑,善用碎片时间去朗读,为学生构建一个朗读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多讨论,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情境引导。无论是哪一个阶段,学习情境在教学课堂中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情境教学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准确地来说比高中生更加焦虑的是教师,为人师表。高中这个阶段,高考不仅是学生的战场,更是教师的战场,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鲤鱼跃龙门”轻松“跃”过这场大考,在教学中难免有急切性和功利性,希望自己多教一点,学生多学一些。但欲速则不达,为学生构建轻松的学习环境,正如孔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的轻松环境。孔夫子的教学课,不只在课堂,还在乡野,在每一次师生沟通,在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这都是在情境中生成了学习问题。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为学生构建情境开展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与文本的交流。

4.大胆质疑。文言文的课堂是“静谧无声”的,高中生已有较强的自控力和自尊心,在课堂学习中会怕说错,怕观点不对,这就导致很多课堂都只有教师的一个声音,学生的回答都是“嗯”“哦”,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文本内容鼓励学生反向、提问,大胆质疑,找到冲突点,引导学生在争论中加深理解,培养个性,尊重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活起来、语言活起来。

(三)“积”“用”齐驱,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积累,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依然有积累好的词语、语句、语段的好习惯。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积累课堂学习到的文言知识,在阶段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阶段学习成果,粘贴于家庭或者书本中。梳理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对比,体会不同文本中相同词汇的应用,特殊句式起到的效果,让总结有提升,让梳理有效果[4]。积累,以学生自主活动和教师指导来共同完成,学习过程中有大步迈进,也需要有停步回看。构建文言文积累课堂,能够让学生学习得更扎实,在回头看中温习阶段所学内容,突破重难点,形成应用意识,对近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到自我突破点。

(四)“内”“外”联动,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应该是由强制走向自主的一个过程。高中生在经历过十数年的阅读习惯培养,很多学生对文本的喜好已趋向于明显。比如:很多学生喜欢读游记、杂记,还有很多学生喜欢读玄幻故事或恐怖故事。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文本,跟我们的现代文一样。根据学生的阅读喜好,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不限题材、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为学生提供阅读单,让学生自主进行选

择[5]。比如《聊斋志异》,这就是我们古代的玄幻和恐怖故事,但文本中渗透着古代人的思想和智慧。让文言文阅读构建今古沟通的桥梁,鼓励学生不断去阅读,根据兴趣内容,生成共读小组。在每周阅读之后进行组内的分析和总结,将每月的阅读结果呈现于表格或者绘画中。让文言文阅读“枯木逢春”,于自主、小组等活动模式中,“强制性”地养成阅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融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让文言文的教学课堂转教为学,立足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为学生服务。注重课堂教学的引领性,扎实基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文言文的积累和阅读,立足教材,深耕细作,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发挥语言教学真正的价值,培养高中生热爱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龚尧,关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2(22):160-162.

[2]汪建德.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8):56-57.

[3]刘晓玫.新高考背景下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5):52-54.

[4]袁光.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一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36):122-125.

[5]车思超.“双新”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语文,2022(29):16-18.

猜你喜欢
难点突破三新文言文教学
解题难点突破策略初探
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探究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小学生作文难现象分析研究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