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研究

2023-07-26 09:08宋建钢
理论观察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维方法中华传统文化

摘 要:习近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科学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凝练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核心内容,进一步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地体现了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的科学方法论内涵。

关键词:思维方法;习近平;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4 — 0009 — 05

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习近平多次强调,全党要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中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既被用来应对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也被运用于正确对待和处理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了逻辑严密、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体系,具体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全面的历史思维和系统思维、鲜明的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实践方向。”[1]

一、辩证思维:坚持有鉴别的对待和有扬弃的继承

辩证思维是指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来观察、分析和研究事物,并且从哲学的高度为解决问题提供根本的思路与策略。越是对于复杂的事物越是需要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先秦子学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玄学流行、隋唐“三教合一”、宋明理学以及清代朴学等几个历史时期,历时长达两千多年之久,已经形成了内容丰富庞杂、结构复杂多样的思想文化体系。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这种复杂事物必须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遵循“有鉴别的对待”和“有扬弃的继承。”[2]

坚持“有鉴别的对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辩证地分析,既不全盘肯定接受,也不全面彻底否定,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时代背景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时期,必然会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程度、人们认识水平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就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会有与时代脱节或已成为糟粕的内容。因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既含有许多积极的、进步的,体现人民性、革命性的思想精华以及许多超越时空和国度、在现代社会仍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明成果,也含有一些消极的、落后的,带有封建性、腐朽性的思想糟粕。对于精华与糟粕的鉴别,则需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从时代需求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就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克服又保留,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和时代之需进行辩证取舍,坚持古为今用,最终达到推陈出新,与时偕行。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等内容对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步仍具有积极意义,要继续加以继承和发扬。反过来,对于“男尊女卑”“重农抑商”“愚民思想”等落后愚昧的、阻碍社会进步的文化传统要坚决“弃”之。

此外,“有鉴别的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中还包含有“抽象继承”的广泛含义。关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抽象继承”,冯友兰曾以《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举例说明。他认为从这句话的“具体意义”看,孔子让人学的是诗、书、礼、乐等传统社会教育的内容,与今天的社会教育需要已经严重脱节。因此,对这样的“具体意义”,根本无需继承。但是,如果从其“抽象意义”来看,孔子的话也是在教育人们对于所学的东西要及时地、经常性地温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层“抽象意义”对于现在人们的学习依然是有帮助作用的。[3]不纠结于“具体意义”,而继承其“抽象意义”,结合社会需求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这本来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鉴别的对待”和“有揚弃地继承”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抽象继承”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根本精神内核的挖掘和传承。

二、创新思维: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新思维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特性,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因时制宜、超越陈规,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基于时代之需而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发展,在求新、求变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激发其生机活力,代续相传,源远流长。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如何让诞生于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体系能够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新的时代使命。习近平以创新思维来对待传统文化,就是为了解决好“旧邦”与“新命”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推动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丰富多元的文化需求相适应。这就需要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主要强调表达形式的再创新,就是运用时代性和现代化的表达形式和表现手法,对今天仍然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和陈旧的表现形式进行加工和改造,使其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首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立足于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迎合人民大众的文化口味,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来展示和表达。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满意的才是真正时代所需的,才会形成旺盛的生命力。其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特别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最大的历史现实,并以之为实践坐标,聚焦新的历史方位下的新问题、新目标、新任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既主动融入实践,也在实践中接受锻造和检验。

“创新性发展”则突出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补充完善,并且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最终归旨和落脚点。其“感召力和影响力”的辐射范围既包括国内也涵盖国际。对内而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进一步涵养和完善体现中国风格凝聚中国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要善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应对时代挑战、化解重大风险;在社会层面要积极发挥中华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在个人层面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修身克己、正身养德的积极要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对外而言,要坚持在交流互鉴中综合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展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价值意义。

三、历史思维:不忘本来,根植中华民族文化沃土

历史思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观察世界,认识发展趋势、把握发展规律、指导实际工作。习近平善于“以史为师”“借史为鉴”“用史为教”,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中国,从数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第一,历史思维体现在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衡量具体事物的价值,明确事物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价值定位。在过去,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提供了文化支撑。在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共同筑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不竭的精神力量来凝聚共识鼓舞斗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之源。“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4]93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五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屹立不倒,其坚韧的民族生命力就来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同时,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现代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因此,“中国特色”的“特”不仅体现在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更体现在独特的文化传统。

第二,历史思维体现在注重将现实事物置于历史的连续性中进行分析研判,强调事物发展在时间轴链上的关联性。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同样要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蜕变。“中国的文化血脉”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中国的“文化土壤”滋养了今天的中华儿女。”[2]这种文化土壤是几千年历史积淀的结果,这种文脉的连续性是无法割裂且客观存在的。中国人民的情感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都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割不断是对中华文脉的继承延续。“小康”一词原记载于《礼记·礼运》,是用来表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概念。而在现代中国,“小康”被确立为综合的社会发展目标,其背后所涉及的经济、民生、文化、生态等具体指标大多数人并不悉知,但是这一目标却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小康”这个从中国古典籍中“抽象”出来的词,凝聚起的是中国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情感和价值的认同,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文化延续的力量。

四、系统思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系统思维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之上的科学思维方法,需要用联系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承认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互相影响的,强调注重事物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习近平在统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善于运用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在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习近平既积极推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也立足协调推动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大局。在“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双重视阈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处理好其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范围广、历时周期长,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和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系统部署,整体统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明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路线图,并将其写入“十三五”规划。第一,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饱经风雨而存留下的文化遗迹遗物遗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一旦破坏流失便很难恢复,要在保护中传承好历史文脉。第二,振兴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不仅凝聚着中国古人生活与生产的实践智慧,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第三,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让散佚孤本典籍焕发生机,让馆藏珍贵典籍惠及大众,让书写在古典籍里的文字真正地活起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多措并举,从基层抓起,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社区、进入家庭、进入生活;从娃娃抓起,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进入教材。在全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播的过程中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堅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层面看,马克思主义虽然以“批判传统”的姿态进入中国,却在后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仅与中国不断变化着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无意志或者不自觉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碰撞和融合,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内在地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年接续奋斗的历史实践中。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已成为无可争辩的历史实然。从理论从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才能更好地“讲中国话”“办中国事”,才能继续地实现中国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中华传统文化只有认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以之为创新和发展的外在机缘,才能在根本上完成自身的现代性转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双向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五、底线思维: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

“底线”可以理解为不可逾越的界限。底线思维是基于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深刻认识,要求人们在实践工作中,从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出发,严守原则,坚守底线。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研判风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政治实践中展现出极为鲜明的底线思维意识,其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底线思维意识主要体现在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坚定立场。习近平曾在不同场合讲到,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4]90,也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4]1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中华儿女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任何民族一旦丢掉文化根本,就等于断绝了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根脉。从本质上讲,“文化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翻版和变种,目的在于削弱人们对社会主流文化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认同,扰乱人们的思想,消解人们的意志,瓦解主流意识形态,危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其认为“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充满奴性的,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传统是没落的‘黄色文明。”[5]在根本上否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精神内核和顽强生命力,也就是否定了中华民族赖以立足的文化根基,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此外,也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近代的革命文化、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都属于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刻意制造两种文化的对立,也同样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筑牢底线思维,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于“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坚决地给予批判。

“文化复古主义”是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等现象一再抬头的又一种错误思潮。其实质是假借肯定传统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名义来反对“现代化”,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复古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无条件地把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孔圣遗训当成绝对真理,维护封建社会伦理纲常,固守文化传统。这一思潮虽然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却没有对传统文化秉持“扬弃”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实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严重戕害。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中华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它主要反映的是过去封建社会的时代需要,不可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现代中国与古代中国相比,经济基础早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更,这也意味“文化复古”的思想已经失去了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复古主义”的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再一次焕发出活力与生机。

六、战略思维: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战略思维即用长期性、整体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主动科学谋划,积极应对,以寻求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管长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也是百年大党的政治优势。“文运”同“国运”紧密相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摆在整个民族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以战略思维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考量:

一方面,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凝聚亿万民心,形成磅礴的历史伟力。近代百年中国因“落后而挨打”的历史性悲剧让中华民族的自信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伤。持续性的民族失落感和自卑感一度成為民族救亡与复兴的最大心理障碍,在今天依然有“以洋为美”“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的思想后遗症。这种民族的自卑心并非经济上的发展就可以自然消除,而需要彻底的文化涤荡。要想民族复兴,必须有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来支撑。因为只有“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根本上回答的是中华民族“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终极之问,有着激发民族文化自信的天然优势。源远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历史的自信在根本上也是源于对文化、文明的自信。习近平“坚信中华民族不仅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创造了不计可数的奇迹,而且中华民族一定还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8]

另一方面,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将其作为治国理政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且独特的战略资源,既要充分挖掘,也要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观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政治愿景,“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法治思想,“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廉政观,“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价值观,“兵者凶器,止戈为武”的战争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实践观,“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改革创新思维,这些思想在今天的治国理政中依然具有借鉴价值。习近平善于“用典”“治世”,从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旁征博引,画龙点睛,以古人智慧运用于现代治理。他的文章、讲话、著作中无不透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所凸显的正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同时,习近平认为在国际上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提高国际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步[4]49这就意味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定位,除了立足于中华民族自身发展外,更要从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出发来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国际价值。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求大同”“协和万邦”的价值追求。这一倡议被列入联合国决议的事实证明了带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方案正在被更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认可,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这层意义上讲,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参 考 文 献〕

[1]林国标.习近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J].湖南社会科学,2020(04):123-129.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3]冯友兰.冯友兰文集:第一卷·三松堂自序[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177.

[4]习近平.论党的思想宣传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5]潘莉,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特点及其危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5):24-29+2.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8]邹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习近平文化思维的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3):148-151.

〔责任编辑:秋 水〕

收稿日期:2023 — 04 — 12

基金项目:2021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共同价值理念及对世界发展之策的贡献性研究”(TJKS21-018)。

作者简介:宋建钢(1995—),男,河北蔚县人,助教,哲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思维方法中华传统文化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新闻记者的思维方法分析及阐述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