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融合劳动教育:取角劳动生活,发展高阶思维

2023-07-26 01:13刘志强
新校园 2023年5期
关键词:想象劳动母亲

刘志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既有利于发展学生劳动观念、精神、习惯与品质,更有利于培育学生高阶思维。本文取角劳动类主题课文中的劳动生活,聚焦劳动场景、发展想象思维,挖掘劳动故事、发展批判思维,观察劳动形象、发展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与评判性。

一、聚焦劳动场景,发展想象思维

1.依托片段性场景,想象劳动者处境

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中,含有多个不连贯的场景片段描述。如:“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夜晚“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却不肯“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养蚕,粜稻,卖猪,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教师可借助图文,激发学生想象三个场景:第一,父母半夜为蚕宝宝添桑,哈欠连天,十分疲惫,仍不能停歇,身体和内心该有多么辛苦。第二,低价的旅舍内闷热难受,满是蚊虫,尽管咬吧,为了给“我”省学费,父亲就是不换好房间,一边想象,一边深化“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的感受。第三,想象粜稻、卖猪的辛苦经历与肮脏环境,让扮演“父亲”角色的学生由衷说出“只要你念好书,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这句话,触发学生感悟。

2.依托过程性场景,想象劳动者状态

在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我”为了买一本一元多钱的《青年近卫军》,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钱,但是相见的那一幕却令人愧疚到无地自容的地步。从突然听到“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到远远“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直至“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竟被逼问着说出了要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想象逐渐逼近的“镜头画面”,身临其境观察“母亲”的疲惫、衰弱以及工作环境的恶劣、难熬。接着往下看,母亲竟给了“我”钱。“我”最终没有买书,而是用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惊讶、欣慰与失望之余,又给我凑了一块多钱,让“我”买书。但是,“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引导学生想象“我”接过钱的畏缩样子、拿到钱的羞愧表情、为母亲买水果罐头时的犹豫状态,并以旁白形式,说出“我”既对母亲感喟交加,又对工人满怀同情的复杂感受。

二、挖掘劳动故事,发展批判思维

1.结合生活实际,圈定疑点问题

四年级下册《芦花鞋》传达出了手工劳动集物质与审美于一体的价值,卖者勤劳善良,买者发乎真心。遗憾的是,文章华丽优美的语言和温馨动人的情境,难以掩盖对生活的浅表化理解和片面性反映等微瑕。引导学生聚焦“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见到特别漂亮的一穗,她不采,总是喊:‘哥,这儿有一穗!”等句段,开展质疑探究活动:儿童参与艰苦生活劳动具有这种幸福感受吗?是否有痛苦的感受?

2.对照经典文本,培育批判意识

《劳动的开端》是吴运铎撰写的经典散文,曾经收录进小学语文教材。截取部分片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讨论,了解劳动“解除饥饿”的基本功能,以及挑煤时辛苦、疼痛、坚忍的五味杂陈。继而启发学生结合《芦花鞋》联想小主人公“走进芦苇荡”后的艰难跋涉,对怪声、乱草和蛇虫的恐惧;帮大人编鞋时受到的指点、催促或训斥,劳动时所怀的憧憬和卖不出鞋子的忧虑……通过对比《劳动的开端》与《芦花鞋》,发现理想的儿童劳动与现实的儿童劳动的巨大差别,进而对脱离生活的劳动主题作文开展批判性改进,同时深化对《劳动的开端》中“从此我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的个性感悟。

三、观察劳动形象,发展创新思维

各类劳动故事中的劳动形象,或多或少都经过了文学的加工与创造。通过观察、分析与重构劳动形象,可引导学生重历劳动形象的塑造过程,甚至尝试重塑劳动形象,促进言语运用创新与表达思路创新,从而精准发展创新性语言思维。

1.重历形象塑造过程,感受作者创新

第一,发现人物静态形象。在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中,盘古一登场,形象与众不同: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巨人。久睡则暗示长劳,巨体则暗示巨力,封闭则暗示开辟,黑暗则暗示光明,混沌一片则暗示清浊分辨。第二,发现人物动态形象。盘古并无什么长远之计或机巧之思,只是觉得憋闷,“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第三,发现人物形象的劳动工具。混混沌沌不见人,这把斧头从哪儿来?是开山凿石的工人送来的,是攀山伐樵的农夫送来的,是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的起义者送来的,是睹斧之力、思以卫身的文人士大夫送来的。第四,发现人物形象的劳作方式。盘古作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劳工”,靠着自然的体力和简陋的工具开天辟地,而后又顶天立地,最终变天化地。不必有神奇的法术,也不必有离奇的际遇,体力劳动者盘古“一力降十会”,“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以纯粹的体力劳动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2.学习形象塑造方法,嘗试自主创新

在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中,女娲决意修补天地,拯救苍生。第一,梳理劳动过程,了解人物行为。女娲补天窟、堵地缝,“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所以“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颂着她的伟大功绩”。第二,开展创新联想,补充故事情节,进行人物类比。世上本没有神仙,追根溯源,女娲更像是一个寻常确又卓越的普通劳动者,如走街串巷的补锅匠,行走江湖,坐地支摊,现场修补,立等可取。第三,尝试具体描写,联想劳动细节。“她看到谁家的锅破了,便安住铁炉,架起封箱,开工干活。她把锈迹斑斑的破锅放在平地上,扔进一把点燃的稻草。接着,她又拉起风箱,熔炼铁水……她右手稳稳地平端带有凹槽的木制模具,包着厚毛巾的左手一把抓起炉脚,把炉子里的铁水徐徐倾入木条的凹槽中。”第四,突出人物技能,衬托劳动本领。“只见她毫不停歇,单手托垫,把似融似凝的铁水膏药似的糊到锅底的破洞上。另一只手则拿着圆形的撑子,时而飞速旋转,时而来回摩擦……一瞬间,破洞就被补好了。第五,点化劳动要素,回归语文主题。引导学生在创新人物形象过程中,关注劳动技能、习惯与品质,同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类比性表述,在深化劳动体验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语言思维。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华山小学)

责任编辑:王 燕

注:本文系2020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进阶式大阅读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想象劳动母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的想象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热爱劳动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