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融合劳动教育:探究基础关联,制订融合策略

2023-07-26 01:13赵岩徐寅冰
新校园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具高中历史工具

赵岩 徐寅冰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以历史学界常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史。高中历史课程融合劳动教育,不但具备学科内在关联的自然优势,而且具有同步提升劳动素养与历史素养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挖掘两门学科在课程结构、内容、教学与评价方面的整体关联,借助案例说明高中历史融合劳动教育的策略与过程。

一、探究历史融合劳动教育的基础关联

高中历史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有机关联,有利于在强化历史学科本质的前提下加强劳动教育,形成互促关系。

课程结构有机关联。高中历史通过“模块”+“专题”,建构层次化、多样化、基础化的课程结构。劳动教育通过“劳技学习”+“劳动实践”,建构项目化、主体化、序列化的课程结构。前者的专题、模块与后者的项目、序列结构近似,奠定了融合教学的基础,又共同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有机关联。高中历史强化了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经验的联系,突出了时代性原则。劳动教育则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体现时代特征”,着重加强现代劳动方式、劳动工具、劳动形态的教学,这与高中历史内容实现了同频共振。

课堂教学有机关联。高中历史教学采用激发动机、理解历史、运用知识等关键环节,劳动教育采用讲解说明、示范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学习等关键环节。后者的讲解说明是前者理解历史的重要手段,前者的运用知识是后者反思交流的主要依据,两门学科实现教学环节的相互嵌合。

课程评价有机关联。高中历史以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为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劳动教育以劳动价值观与劳动能力为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属于劳动价值观范畴,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属于劳动能力范畴。两门学科具有课程评价的公约因素。

二、制订历史融合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

下面,笔者以高中历史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四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为例,说明高中历史如何融合劳动教育的过程。

(一)探究农业工具变化,体会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耕作工具的时期、材质与工艺演变,在梳理总结过程中强化史料分析与提炼能力

(1)石器:旧石器打制;新石器磨制。

(2)青铜器:西亚北非为最早;我国新石器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我国商周时期,出现少量的青铜农具。

(3)铁器:率先掌握冶铁技术的是西亚赫梯人;我国直至战国时期,铁制农具才得到逐步推广。

通过梳理上述知识,结合我国新石器晚期、商周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劳动工具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新工具提高农业劳作效率,快速发展的经济又推进新工具的广泛制造与普遍应用。

2. 出示南北朝灌钢法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基于具体案例深化体会

(1)呈现知识:熟铜与生铁按照固定比例配合起来,一同加热到生铁融合,接着灌入熟铁之中,通过反复锻打,促进成分均匀,炼成钢材。

(2)设置疑问:古人怎样总结出了灌钢法?

(3)深化思考:古人依靠什么条件进行灌钢?

依托上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引导学生观察灌钢法示意图,启迪学生理解:古代的冶炼技术与今天的科学技术不同,多数属于劳动经验总结,而非现象本质探究。这种区别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勤学善思的品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过度依赖经验的弊端,抑制了科技型工具的發明创造。

3. 学生展示课题史料搜集成果:中国古代农业基本发展历程

(1)小组讨论:中国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的时期延续了多少年?

(2)合作分析:为什么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3)对比探究:农业从何时退离第一产业地位?

从古代劳动者依托经验制作农具的弊端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工具使用者——农民,工具实用行业——农业,工具使用环境——农村的历史变化,以农具为基点,形成纵向的历史视角。促使深入了解我国自商周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始终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建国之后工业迅速腾飞,农业、工业成为第一、第二产业的阶段性发展,完成历史知识性目标。

通过对比古今农具,师生发现:数千年以来,中国农具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很大,只是工具类型相对丰富,而工具使用效率提高程度有限。而建国之后,工业工具的发展却十分迅速,不但工具类型、功能越来越健全,使用效率也有质的飞跃,这就推动了社会巨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1990年,中国工业GDP逐渐超越农业,而在2012年到2015年,中国服务业又超越了农业、工业之和(2015年第三产业即达到50.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率的落后。正因为此,农民放下了手头的农业工具,转变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通过历史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普通劳动者的行业形态转变,深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认知。

4.引导学生了解农民工现状,思考农民工回归农民的关键

(1)链接知识:全国农民工总量自2012年的26261万人,增加至2021年的29251万人。十年以来,农民工从先期以建筑工作为主,转变为广泛涉足商业服务、经营管理、交通快递、专业技术、工厂工作、建筑工作等多种工作,服务类行业占比显著提升。

(2)提出设问:为什么农民扔掉了农具?

(3)提出追问:如何让农民重新拾起农具?

学生依托上述知识、相关资料及网络检索学习,得出结论:第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减少将会产生国家粮食危机,让农民工回归农民身份至关重要。第二,找到了农民离开农村的关键原因:农具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收入水平低。第三,顺理成章地发现了提升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率的关键:采用现代化农业工具,让传统的小农生产逐步转变为规模化生产与市场化经营。这一环节,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以农业工具为引,从远古历史走向现代事实,从工具创生走向工具发明,在把握中国农具历史意涵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农具的现代化改进与未来化趋向。

(二)探索灌溉工具变化,体会劳动与自然协调的关系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秉承敬天惜时、顺应自然的思想,固有“靠天吃饭”的说法。从这种劳动思想出发,了解灌溉工具的演变情况,有利于学生感悟劳动思想的代际传承与时代发展,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与运用历史知识。

1. 梳理灌溉工具的基本资料

(1)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主要使用陶器。

(2)春秋时期,主要是用桔槔。

(3)东汉末期,马钧改进了翻车。

(4)唐朝,使用筒車。

(5)宋代,使用高转筒车。

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时期桔槔的发明与使用,说明劳动人民发现和利用杠杆原理。而自东汉末期到唐宋时期,翻车、筒车的装置日益复杂,动力来源发生变化:从人力转变为自然力,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解放双手的愿望和提高效率的智慧。

2. 观察灌溉工具的具体形态

(1)尝试阐述灌溉工具的基本形态、组件。

(2)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工具,进行课堂劳动:制作简易桔槔、筒车。

(3)组间交流:反思工具制作与应用的体验,回归历史实境。

师生通过在场的劳动实验,亲手制作灌溉工具的模型。一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强化知行合一。二是溯源工具原始形态,品味传统农业的历史文化,对比现代灌溉工具的先进性与丰富性,实现对与时俱进的具身化认知。

3. 延伸探究,开展批判性学习活动

(1)出示:《御制耕织图》中的桔槔运水图。

(2)设问:唐宋时期已经产生筒车和高转筒车,而通过观看《御制耕织图》,我们发现清朝仍在使用桔槔,原因为何?

(3)启迪:学习历史要掌握辨析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上述问题:究竟是清朝《御制耕织图》刻画有误,还是清朝时期确实还在使用桔槔?如果确实还在使用桔槔,为什么不使用效率更高的筒车?组织学生搜寻史料,得出下述推断:第一,《御制耕织图》属于延续宋代《耕织图》的版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的灌溉工具使用情况。第二,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使用筒车,有些地区受到条件限制,只能使用桔槔。学生在质疑、查证的过程之中,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养成了运用可信史料重现历史事实的态度,同时也提升了以历史视野审辩劳动价值的能力,建构了历史、劳动的双学科螺旋素养结构。

(作者单位:赵岩 江苏省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校; 徐寅冰 江苏省黄埭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

注: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小学劳动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子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农具高中历史工具
古代农具“奇妙夜”
波比的工具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农具印象
“巧用”工具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