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方
摘 要: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为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并有效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校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该文首先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明确指出当前存在的三点问题;接着阐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包括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与文化素养,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与发展,以及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及领域发展等;最后,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二者融合,从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养、提高传统文化教材占比、创新教学方法、开设第二课堂以及构建完善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融合路径;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118-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integra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t is necessar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tegra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ree problems. Then it expound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excellent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cluding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vel and cultural literacy, helping the dissemina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fields. Finally, six feasible path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workers.
Keywo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usion path; teaching status; teaching method
經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文化融合趋势明显,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成熟认知体系,进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未能很好地肩负起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引发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囊括礼仪制度、道德情操、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容,是我国软实力象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建立健全文化传承体系。结合高校当前大学英语课程开设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并未开设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融入程度明显偏低。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重要载体,后者是前者精神内核。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具备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双重特质,此外,还需体现翻译艺术性。将中华优秀传统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意义重大,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与文化水平,且还可以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并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及领域发展。因此,相关工作者还需积极探索二者有效融合路径。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占比重偏低
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带有功利化倾向,单纯以通过考试为目标,而大学英语考试又只注重考察大学生语法知识掌握情况与听力水平,这就导致多数大学生虽已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却普遍缺乏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为求改变,教师开始注重为大学生创设良好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大学生提高口语水平。因此,不少大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升,但却普遍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1]。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大学生在英语交际过程中,接受的多为英美文化信息,而传统文化所占比重甚微。
(二) 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以英美文化为主
英美文化是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主要组成部分,且多数阅读材料与听力材料同样以英美文化为主,这虽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理解英美文化,但却未能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功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注重讲解英美文化,却甚少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一来,大学生便很难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建立完善的中西文化认知体系。
(三)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足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需向对方呈现自己所在国家文化,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大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不仅在于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英美文化,且还在于以跨文化交际活动作为有力渠道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但结合当前现状来看,很多大学生并不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只是了解其中一些基础性常识,因而难以更好地表达传统文化。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 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
前文提到,英美文化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并无亲身接触、感受英美文化的机会,而是只能通过英语学习被动接受相关内容。相对来说,大学生因为长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熏陶,因而更为熟悉传统文化内容,并可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行更多的内容输出,进而产生强烈的亲切感与自豪感。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激发其对于未知知识领域的求知欲望。此外,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多数大学生普遍存在笔试成绩良好但语言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要想学好英语,还需摆正英语学习态度,建立英语学习兴趣与信心,并且投入更多时间精力[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二者间融合,即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英语学习信心并提高英语学习专注力等,最终改善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二)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三观尚未成熟,思维比较活跃,因而易受外来文化影响。大学英语课程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可能导致大学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等。大学生作为民族未来与国家希望,有责任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高校还需注重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引导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提升本国文化自信与自身文化素养。
(三) 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国家形象展示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与国际交流话语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活动势必强调语言记忆能力,因而导致学习过程枯燥。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以有效调动大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此外,大学英语学习若仅以日常语言应用为目的,势必严重限制大学生话题交流范围与大学生交流水平的提升。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既可为大学生交流提供更多话题,同时也可助力大学生站在文化高度与他人进行英语交流,有效改善交流质量。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观点,说话、写字等言语行为是人们实现交往交流的有力手段。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人们的说话水平决定了人们的交流质量,而交流过程中文化内容的使用频率又会影响人们的说话水平。由此可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二者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交流质量。此外,根据关联理论观点,人们使用话语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状态,后加入信息能够影响人们认知。换言之,在对话交流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信息越高端,就越能够提升交流双方所获信息质量。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对话交流深度与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当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已然成为我国文化事业重要发展方向,而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对文化的傳承、创新以及发展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方面,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实现发展。国际合作历来都以文化交流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合作特别是国际经贸活动。在此背景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英语人才本土文化储备,为国家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助力。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博大精深,不仅令国人备觉荣耀,且也成功引发国际关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各国间文化交流需以语言为基础,语言不通势必严重阻碍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还需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是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的表征,诸如“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等都是其中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自信与担当,极具传承价值[3]。要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借助语言这一重要载体。由此可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入,极有利于前者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教育学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与文化联系紧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能够在满足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助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 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及领域发展
文化生产力由物质符号体系、精神价值体系以及行为制度体系三部分共同组成,能够充分彰显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不但可以改善大学生交流质量并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且还可以满足相关文化产业及领域发展需要。一方面,可以推动全域性旅游产业联动发展。作为第三产业重要内容,旅游业能够有效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而旅游业要想实现健康发展,还需积极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其中自然包括文化素养。具备良好文化素养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从业人员,可为国外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助力全域性旅游产业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交流[4]。另一方面,也可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建设。在利益与责任共同体背景下,中国及相关国家基于双边机制、多边机制以及合作平台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实现繁荣发展,此即“一带一路”倡议核心,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难看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建设需以国家经济合作为基础,经济合作自然需以双方、多方互信为前提,而要想达成互信,便需积极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理解与文化沟通。从这一角度来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二者融合,极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大学英语教学观念
大学英语教学以提高大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其根本目标。然而,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引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未受到应有重视。为顺利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高校有必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在交流过程中,既能够倾听对方观点、了解他国文化,也能够输出自身观点、传播本国文化[5]。
(二) 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桥梁纽带作用,在认真开展语言教学的同时,也积极承担文化传播重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教师必须兼具专业的英语知识与良好的中西方文化素养——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然而就当前现实来看,多数英语教师并未做到充分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导致在翻译和表达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英语教师要想有效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首先必须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6]。为此,高校可以定期组织英语教师参加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提高英语教师对于中西方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英语教师自身也需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利用书籍和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开展语言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为大学生带去更多正能量。
(三) 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材中所占比重
教材是大学生知识获取主渠道,因此,还需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所占比重。截至目前,多数英语教材所选内容都以西方文化为主,却鲜少体现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致中西方文化所占内容比重严重失衡。因此,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适当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材中所占比重,为大学生提供传统文化学习素材[7]。具体来说,可将传统节日、儒家思想以及民间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教材,并根据大学生群体特点,对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赋予传统文化以新时代特征,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繁杂、体量巨大,因此,在选择内容时可以将区域性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优先选项。比如,四川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具备蕴涵深厚的巴蜀文化、康巴文化以及彝族文化等;此外,川茶文化、川酒文化以及川剧文化等同样具备浓郁民族民间特色。教师可将这些内容融入英语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增进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四) 创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还需创新传统教学方法,转而采用文化对比教学法与文化拓展教学法。鉴于英语教材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因此教师可以找出与西方文化相对应的中国文化并实现二者间有机融合,以便引导学生清晰认识中西方文化异同,在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能深入认识本国优秀传统文化。采用文化对比教学法,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且还可以逐渐提高大学生使用英语输出本国文化的能力[8]。新时期背景下,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深受国内年轻人追捧,而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备受其冷落。针对此一现象,教师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文化对比教学法充分展示西方文化特点与本国传统文化特点,并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讨论与对比,使其得以在此过程中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并有效提高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为有效增进大学生词汇积累数量并助力大学生掌握更多传统文化内容,教师还可遵循时代发展趋势,采用文化拓展教学法,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英语词汇进行相应拓展。以“Spring Festival”一词为例,教师可由该词拓展到“New Year's Eve”“Spring Festival Gala”等词汇,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此外,教师还可安排大学生于课下搜集并整理各类本土文化素材,如戏剧文化、饮食文化等,使其得以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五) 打造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大学英语第一课堂不但时间有限,而且场地也受限制。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还需积极打造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以此调动大学生参与积极性。此外,由于第二课堂不必组织考试,因此大学生更易接受,也能更好地发挥个性[9]。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学生社团为平台,组织大学生参与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外语类活动。比如,教师可同学生一起将我国古典名著片段改编为英语情景剧,并由学生担任其中角色,使其得以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此外,高校还可定期组织中西方文化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并鼓励大学生踊跃参加,促使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六) 打造完善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融入,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能力检测的实现不仅需要依靠观察大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且还需要通过进行情景模拟与实践评价[10]。因此,要想全面检测大学生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还需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导向作用,进行全过程跟踪评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保障。
四 结束语
中国历经数千年发展,具备深厚文化积淀并形成宝贵民族精神,铸就了坚实的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还需借助各类交流合作机会,以语言为工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实有必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尚且存在多点不足,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而优秀传统文化占比明显偏低,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表達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有必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着力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均衡中西方文化在英语教材中所占比重,采用文化对比法与文化拓展法等有效教学方法,积极打造第二课堂,并致力于完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旭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164-165.
[2] 王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21(8):222-223.
[3] 王奇.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2):37-38.
[4] 金玉.探析旅游英语人才培养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教育,2017(4):36-37.
[5] 陈友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索[J].海外英语,2021(19):114-115.
[6] 刘晶菁,贺毅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则与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8):179-182.
[7] 王宪莉,孙强.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的平衡[J].课程教育研究,2014(7):116.
[8] 岳红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10-11.
[9] 陈靖怡.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入[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2):22-24,28.
[10] 周立军,辛文卿,刘彦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9,35(12):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