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煌,华伟平,李灵,罗斌
摘 要:环境生态工程学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且该课程的模块内容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因此,在该课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必要性。目前在该课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对生态文明定位和认识不清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制度不完善、实施方案不系统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生态文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的制定和方案的实施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该课程的始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生态文明;环境生态工程学;教学探索;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097-05
Abstract: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s a cor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jor, and the modul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this cours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carrying out this cours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such as unclear ori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even teaching staff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mperfect systems, and un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plan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proposing to make improvement from the orien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aiming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cours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compound talent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exploration; teaching quality
環境生态工程学是一门新背景下的综合环境学、生态学、工程学等交叉的新兴学科,是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的技术、管理理念进行自我设计和调节,以达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三者相统一的工程体系[1-2]。环境生态工程不同于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其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凸显生态控制工程、在大气污染治理与控制突出大气污染的生态机制和生态防治的设计、对废弃物处置更强调是对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再利用,环境生态工程更注重环境生态恢复工程、评价和效益分析,打破对污染物传统的处理技术,明确生态的处理技术[3]。自2012年教育部把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开始,并于2013年正式招生,总体上该专业呈现平稳有序的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共有77所高校,其中2019年是批准高校设置该专业最多的年份,高达13所院校(图1)。设置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高校层次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其比例高达77.92%,而“双一流”高校设置该专业仅为22.08%,这与我国“双一流”高校的数量较少有关(表1)。总之,我国对环境生态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强调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凸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因此,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可见,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具备发展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生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知行合一的时代责任与担当,但如何在其专业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作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中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从专业的角度、所讲授的知识点以及形式都需不断地创新,把学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场所,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传播者,学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受益者和践行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美丽中国,可见生态文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把生态文化观、生态福祉观、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等理念贯彻始终,让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观的理念,掌握生态文明的思维,推进生态文明的技术,服务于新时代生态文明的要求。以课程实践活动,比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绿色消费、湿地的恢复与构建、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生态工农业、生态城市以及生态产品等,倡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专业知识的学生服务于生态实践中。
生态文明自古以来就提出社会发展的生态理念,从孔子的“钓而不纲”强调不得过度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到孟子的“仁民爱物”的思想凸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理念,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庄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以及“因时制宜”和“强本节用”等,均体现我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智慧[4],对于如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仍具备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不损害后代子孙的利益。我国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可见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生态文明打造的是生态福祉,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土壤、水废弃物、人居环境的防治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因此,环境生态工程学课更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课程的始终,通过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把生态文明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5-6]。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思政,结合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把“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入课堂中,以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现代工程师为目标,契合新工科背景的工匠精神,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基于环境生态工程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思政的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明确生态文明对环境生态工程的意义,利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并对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思政进行展望。
一 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推行课程思政,全国高校各个专业前后加入到课程思政行列,但各个高校课程推进状况和实施效果千篇一律,存在为课程思政而思政,把思政强加于课堂,导致教学效果差,而对于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思政,较与其他课程更易于实施,尤其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在实施教授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不清晰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相统一,包括涉及生态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从传统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率和优化增量的转变,尤其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动承担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责任与担当[6]。在我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仅有十年的发展历程,相对于其他专业发展的历史较短,所以存在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的问题。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也是近几年才在环境生态工程学课中兴起,可知对“生态文明教育”认知的重视程度仍不够,同时如何把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区别与其他专业对此教育区分不清,尤其像马克思主义专业、生态学专业以及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态工程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包含人文生态文明和科技生态文明,注重运用生态工程科学技术对废弃物、土壤、湿地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等,既要保证对生态以及环境的治理,又要保证资源最大利用化和循环利用,最终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正由于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认识不清,导致无法正确传授相关的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而影响该课程思政的效果,更多注重在生态文明的政策表面或文字层面,无法切实把“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推进,进而影响育人的目标[7]。
(二) “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生态文明贯穿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的始终,但目前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基本以一名教师主讲,同時以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为主,极大程度限制该课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生态文明与环境生态工程是相辅相成的,一旦脱节直接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该课程可实行模块化的教学模式[8],发挥各个教师的专业和研究特长,但由于各个学校对教师每年必须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导致模块化教学推进困难。目前“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与开展仍集中在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该课程与相关企业以及国土自然资源、环保部门以及林业部门挂钩密切,培养的人才应符合这些部门的需求,但如今讲授该课程“生态文明教育”仍集中在校内的教师,校企合作或学校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教师较少,尤其是“双师型”的教师仍存在较大的缺口,实行校外导师聘任制度还不完善,最终导致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与成长,而校外导师具备实际生产与运用技术,可使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形成互补机制,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三) “生态文明教育”在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中实施制度不完善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思政教学模式开展的时间较短,各方面的相关制度仍很不完善。近几年,由于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才使环境生态工程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课程中,但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对生态文明的论述仍较少,导致在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时也未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办法,因此,在涉及生态文明时教学内容重形式,轻制度规范的指引,最终在环境生态工程学课堂推进其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力度不足。生态文明教育更多停留在喊口号,落实力度不足,环境生态工程学教学质量低,同时如何把生态文明与该课程紧密连接也缺乏制度规范和引导,生态文明存在环境生态工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从生态恢复、湿地人工设计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污染处理的生态机制、土壤污染的修复生态、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与资源回收利用均与追求碧水蓝天、绿水青山以及我国提出“双碳”(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梦等生态文明方面密切相关。生态文明是历史的产物,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所以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规范制度,包含教学理念和考核办法,有助于推进该课程思政向纵深方面发展,更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思政实施方式不系统
各高校对在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不统一,主要是缺乏制度以及相关文件的指导,最终各个高校教师在该课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无从下手,更多可能只是政策和方针的宣传,如何真正地运用到该课程教学中以达到生态文明教育育人的理念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教学过程中“三全育人”的要求,彰显思政对育人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体现,在高校不仅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更需培养生态文明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参与者。目前,高校对该课程实施生态文明的思路和理念不统一,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仍无法较好地融合,对开展其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和困难,且开展生态教育无法实时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更多只注重教材上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滞后性。生态文明不仅立足国家政策,还需结合地方政府具体要求开展,在国家总体框架上各个高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健全“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教学环境,推进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思政的特色发展,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造就适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环境生态工程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 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生态文明的作用
生态文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均有体现。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呈现退化的迹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森林退化等,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安全,因此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均是对生态文明认识的提升。环境承载力有限,当社会经济发展超过环境承载力时,生态环境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而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就是推进生态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生态文明思想理念传授于学生,尤其像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制度、森林碳汇与碳交易、生态产品、资源节约型社会、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尤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论述[9-10]均需在课堂上体现,让学生明白生态文明在身边,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可解释和解决生态安全的问题。对于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从环境和生态并结合工程角度进行设计,侧重原位的生态控制、土壤污染修复与重建、生态防治设计以及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的理念等方面,这些均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生态改造,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 打造专业生态文明的师资团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生态文明教育需多学科教师、多行业的人员参与。高校教师发挥专业技能主要传授理论知识,而行业的教师更注重学生技能的提升,同时全国设置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高校在开始环境生态工程课程时建立实习联盟,各个高校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同时本校学生可享受外校的教学资源,互相促进,有助于人才的培养。比如厦门大学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漳江口红树林基地、武夷山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尤其有代表性生态文明的基地,资源对外开放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以提高教学质量。尤其近年来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构筑国家生态屏障,急需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而环境生态工程使复合型的人才应运而生,首先具备生态文明的专业师资队伍才能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除了不同行业的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还需对专业教师不断加强培训,掌握最新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更新生态文明的知识,以服务课程建设。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打造一流的师资团队,建设一流的课程(比如金课),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理念、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
(三) 健全“生態文明教育”在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中的实施制度
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中模块的设计,从国家层面,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区分环境生态工程与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差异性,阐述环境生态工程运用生态学、环境学、工程学原理进行生态工程设计,融入生态、环境理念,注重生态技术以及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理念。从学校层面,结合国家对该专业总体培养方案,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培养方案,比如厦门大学的环境生态工程更侧重环境污染治理与湿地修复,武夷学院的环境生态工程重点关注林业生态工程,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方案,符合地方发展的需求,而非统一范本,各个学校可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要求,调动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在环境生态工程学课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在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让全校学生有机会学习和了解环境生态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联,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开展生态文明,实行“知-行-意-信-行”教学模式,开展学校特色实践活动,比如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港口、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11],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在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规范“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制度,让师生有规可循,激发师生对生态文明认识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思政实施系统化和规范化
对于环境生态工程学缺乏统一的教材,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教材有《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等,但环境生态工程应包括环境生态工程设计、湿地生态工程、水与流域环境生态工程、固体废弃物环境生态工程、大气环境生态工程和土壤环境生态工程等方面,而这些均与生态文明中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密切相关。各个高校以上述的主要内容为导向,再根据学校和地方的特色有针对性侧重某一两个模块的内容,但仍需讲授环境生态工程内容,而生态文明理念在各个模块研究前沿、技术或运用方法均可体现。该课程对生态文明的考核可多元化评价体现,比如进行生态工程设计、污水处理技术运用、湿地生态工程模型的设计、废纸、肥料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生态环保的思维理念,并把所需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即采取多方面的考核制度,体现该课程在“生态文明教育”的特色。
三 结束语
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思政,既符合专业培养的要求,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凸显新工科的特色。生态文明与该课程各模块培养内容相互联系,所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遵循学科发展的原则,但在思政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生态文明的知识和理念,对其教师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还需健全该课程思政的制度和实施方案,打造一流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且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态文明发展中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積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让“生态文明教育”促进该课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连喜,边红枫,何春光,等.我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形成过程及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8(6):15-18.
[2] 张浩,刘哲玉,王磊,等.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工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220-221.
[3] 王铭,曾广能,朱四喜,等.高校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办学思考[J].生态科学,2018,37(1):219-224.
[4] 陈彦曜.从《庄子》品生态现代生态观[J].吉化党校学报,2012(4):56-58.
[5] 胡健,杨建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之困与化解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9(22):49-50.
[6] 张宝林.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J].大学教育,2019(9):111-113.
[7] 徐洁.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17(8):8-12.
[8] 李灵,林立,华伟平,等.基于模块化教学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7(20):92-94.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0] 刘谟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1] 鞠美庭.生态文明知与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