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主的专业群组群逻辑探究

2023-07-24 18:33高晓杰,李月新,王方
高教学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教学体系人才培养

高晓杰,李月新,王方

摘  要:该文以“双高计划”建设为背景,以文化创意类产业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当下社会变革给设计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研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组群逻辑。在产业分析、人才培养定位和组群逻辑体系等方面做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组群逻辑;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084-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 high school plan", taking the need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current social reform to the design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gic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of art and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industrial analysis, talent training orientation and group logic system.

Keywords: art and design specialty; group logic;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design service industry; talent cultivation; teaching system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要求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引领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1]。

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2]。

201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为扩大国内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同时促进产品创新及服务创新。并且将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以及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作为重要任务[3]。

一  艺术设计类专业群与对应的产业分析

艺术设计类专业属于文化艺术设计大类,该大类中包含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播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和动漫设计等专业,专业群主要面向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文化产业是智慧产业,加快培养一支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创意设计人才队伍,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的紧迫任务,因此,要求高校设计类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及技术基础和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孵生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与全球经济、文化发展潮流息息相关。作为一个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同时结合现代新型科技手段,并兼具知识密集和价值导向特性为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满足当下大众对于文化、娱乐、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并且,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具有知识聚集、深度融合、价值增值及与时俱进四大特征,对于人才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因此,教育结构的发展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一定的产业结构,就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结构[4]。

依据文化创意产业特征,融合产业优势、互联网优势,融入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可以组建专业群,群内专业可包括艺术设计大类相关专业,如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和广告设计制作等专业,也可涵盖园林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人工智能等专业,这些跨大类但和艺术设计类专业有共享性、拓展性的专业,为整个专业群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源和技术,使专业群内各个专业优势互补、融合共生。

二  人才培养定位

(一)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高校要及时并且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贯通古今、融合文理、艺技共生和兼容共性个性的特点。与其他类别专业相比,其课程具有跨多学科的综合性、教學方式多元化、受众学生群体思维灵活等特征。设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蕴含大量的德育教育资源,设计课程中的诸多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良好题材,如以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等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能让作品本身更有价值和生命力,同时也能在课程教学中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导向,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怀。

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思政育德和专业育智有机结合,将课程思政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之中,以达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目的。

(二)  培养艺技共生、共性个性兼容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集文化、经济、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在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大数据时代,瞬息万变的发展使得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也作出了新要求,除了具有艺术功底、技术基础、设计能力这些基础能力以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可迁移的设计能力和设计工匠精神。

因此,以培养德艺双馨、艺技共生、共性个性兼容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将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相近或相似的设计类专业进行归类,组建设计类专业群,有针对性地运用各领域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设计类教育可以从容地迎接社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解决当今时代对于文化创意设计类人才的迫切需求[5]。

三  组群逻辑体系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职业结构随着产业模式变化而变化,职业内容出现规模化的相互交叉、融合趋势。高职院校专业组群发展是为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因此,首要任务是明确组群目的。专业群组群发展是为了促使各专业的资源之间能发挥相互支撑作用,同时整合集中专业资源,建设单个专业无法建设的专业平台,培养共性个性兼容的复合型设计类人才,以达到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主动地服务经济和社会。

组群方法包括组建综合实训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共享核心课、推进产教融合等,将文化创意产品技术平台打造成完善的、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高端平台。如图1所示。

专业群的组建是针对某一个学校而言,这样使得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是相同的,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专业群协同服务于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链上、中、下游,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技术专业主要解决文化元素提取研究和实现文创产品设计两个环节,培养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动漫设计专业主要解决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变革背景下文创产品工艺革新环节,培养文创产品工艺技术人才;艺术设计专业主要解决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文创产品品牌营销展陈环节,培养品牌设计与营销策划人才。群内专业技术领域相近,在人才培养上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可以共同构建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  从社会需求出发,组建专业群

专业群组建目的是为了更好更精准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综合考虑院校所处的行业背景、区域优势、办学条件等因素,把相关的专业组建在一起。设计类专业本身都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质,各专业间也有相应的课程联系,但同时各专业又有不同的设计形式、不同的岗位对应。

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本就是一个集文化、经济、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这就要求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必须具备设计者、原创者、策划者及经营管理者的复合型特性[5]。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重点对应了不同的设计类专业,同时又相互交叉联系,将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近或相似领域内的设计类专业进行组群,有针对性地对各专业领域所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共同促进,共同成长,专业资源相互支撐,促进创新创意成果的转化。

(二)  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共享资源

组建共享型综合实训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共同开发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培养学生。比如:文化创意类项目涉及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广告设计等专业,专业涵盖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的上游、中游、下游。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负责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产品推广性设计。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合作中可以互通专业知识、发挥特长优势,把项目做到一个新的高度,解决了个别专业承担项目时出现的项目产品单一化、项目技术难实现的问题,实现设计系列化、整体化、个性化定制商品的升值转化。

同时,在当代设计领域不断拓展的情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当在各自专业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或者岗位中,广泛地运用综合的实训平台和技术平台,高效地融合各专业新的设计方法及技术,有效促进专业协同发展。

专业平台课和核心课程共享。为了促进专业群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抽取出部分专业核心课,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专业群平台课,将各个专业的核心课整合开发,从而高效地满足不同行业企业岗位群的部分技能要求,促进群内各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大增强各专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从而组建起真正的专业群[6]。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一些服装企业需要将工艺流程操作等拍摄、剪辑保存,这就需要服装专业的学生知悉数字媒体时代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基础的、更为丰富的新的设计知识及相关专业前沿技术手段,了解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的专业相关课程。比如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做新娘装花艺的时候,需要了解婚纱礼服的款式结构特征、不同的风格特点及服饰色彩的搭配等,从而使新娘装花艺的整体设计更加符合设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些种种需求都促使专业群应将各专业相关核心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专业群平台课,供特定的学生群进行选择和学习。如图2所示。

(三)  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及文化底蕴培育,实现设计创新

强调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要求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快速地进行文化判断,同时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和技术成果创造性地解决设计问题。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理解上,不同的设计专业其理解和关注焦点有所区别,组群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同一传统历史文化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索,并最终用到自身设计作品创作中来,促使设计创新。

(四)  实训基地设备互补共融

目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中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可以共建专业图形工作站,用于专业教学中视觉传达、服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多媒体动画设计制作的工作站。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搭建培养高技能、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平台。

(五)  注重合作交流,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产教融合。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出台了有关产教融合的激励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7]。

职业教育办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育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需要有选择地与相关的学校、企业进行交流接洽,通过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和学校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利用学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等方面的教科研优势,建立师生工作室、创业产业孵化园等,建立能够实现双赢的合作项目,建设能够双方共享共赢的实训基地等,深化产教融合,真正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育与生产的高度融合发展[5]。

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和数字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国内外兄弟院校、行业协会、创意企业、名师名家、各类公益基金会、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开展长期广泛的深入合作,在文化创意设计产品设计研发、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设计服务于国家及地方政府等方面进行实践,形成“集群”优势和“抱团”发展,可带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城市民众生活质量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传播。

专业群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载体是跨专业技术研发项目的实施。随着技术研发项目的推进,专业群内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将日益紧密和深入,同时将会找到各专业之间在技术研发中越来越清晰的结合点,从而使得相互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具有实质性。这是专业群最为成熟的状态,发展到这个状态,群内各专业已经融为一体,在技术研发与服务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主观的作用[6]。

四  结束语

高校要充分利用藝术设计类专业涵盖类型多元化的特点,将与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相关联的专业进行专业群组群,整合教育资源,改革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及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产业链所需人才培养体系,来实现高校对于适应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 贺星岳,曹大辉,程有娥,等.“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9):96-101.

[3]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7.htm.

[4] 2018年中国文化创意特征、文化综合指数及文化创意政策驱动发展[EB/OL].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2002/838368.html.

[5] 吕洋.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5(4):230-232.

[6] 徐国庆.基于知识关系的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9(7):92-96.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教学体系人才培养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