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类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采取与其他阶段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幼儿园的教学只有游戏,也不能使幼儿园的书本知识教学过多。如何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的探讨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文章就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陈妍(1989—),女,江苏省涟水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幼儿阶段的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不同,由于幼儿在思想发育、接受能力上与青少年阶段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实施幼儿园教育时,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与策略,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学习。教师在开展幼儿园课程时要明确教育理念,要知道幼儿教育是面向幼儿的教育,课程活动是幼儿的课程活动,只有当幼儿真正参与其中,幼儿园的教育才算成功,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进行研究与探讨,不断丰富课程游戏化内容,在课程游戏化设计中加入文化元素,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明白生活小常识。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促进幼儿的成长与成才是极其重要的,而幼儿园阶段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对幼儿往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幼儿年纪较小,思想较为简单且纯真,而且幼儿身体也正处在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需要采取与其他教育阶段不同的教育形式与教育策略。过于枯燥的教育手段容易导致幼儿对幼儿园的教学产生负面印象,不利于“幼儿园是幼儿第二个家”这一基础教育理念的落实,而过于娱乐化的教育手段则容易使幼儿玩物丧志,不利于幼儿成长与思维能力的养成,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1]。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研究,是幼儿园研究幼儿的教育手段中娱乐功能与文化功能的界限与平衡,只有合理地应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才能在幼儿教育中得心应手,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一)角色扮演:增强课程趣味性
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教育过程进行适当的游戏化处理,利用游戏的形式去开展课程,带领幼儿掌握并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基础知识,而不是单纯地让幼儿进行游戏[2]。
例如,教师可以以角色扮演游戏的形式来组织课程教学,比如利用模仿幼儿喜爱的动物来帮助幼儿进行行为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让幼儿将教师想象成小熊妈妈,而幼儿们则是小熊宝宝。接着,教师需要引入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小熊妈妈今天接到了小象妈妈的邀请,需要带着小熊宝宝们去小象妈妈家里做客,但是小象妈妈平时很爱干净,她不喜欢不爱卫生的小熊,甚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耍。所以小熊宝宝们,你们去了小象妈妈家要注意什么?”有的幼儿回答:“洗手。”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故事情景当中的内容引导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健康生活习惯。教师可以为幼儿演示正确的洗手方式,如向幼儿演示七步洗手法,尽可能地保证幼儿洗手的科学性与清洁效果。七步洗手法的第一步是将手掌用水润湿,再将肥皂或洗手液放在手心进行揉搓并涂抹均匀;第二步与第一步较为相似,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肥皂放下并继续将两个手心相对进行持续的揉搓;第三步,教师应该要注意让幼儿将一只手的手心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并将手指交错进行揉搓,随后双手交替完成这一步骤;第四步,教师可以让幼儿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并进行揉搓,随后双手交替完成这一步骤;第五步,教师可以让幼儿握住手腕并绕圈进行揉搓,随后是将手掌对手掌,沿指缝进行清洁,最后是上手掌与手掌进行清洁……这一整套洗手法的操作相对较为复杂,教师可以将其结合音乐改编为洗手操并让幼儿进行相对的模仿与学习。除了洗手方式的教学,教师还应该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卫生意识。教师可以先借助“小象妈妈”这一身份带领幼儿玩耍,在玩耍之后的休息环节中,再要求幼儿进行适当的清洁。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卫生意识能够得到增强,良好的卫生意识也能够有效保证幼儿的
安全。
游戏化环节的课程引导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让幼儿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参与到课程中去。幼儿生性好奇,想象力丰富,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学方式,在年龄相对较小的幼儿当中十分实用,能够让幼儿在教师与游戏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个人保护意识与卫生意识,有效地推动幼儿个人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动手游戏:调动参与积极性
动手类的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还可以从侧面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动手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与其他同伴的合作,完成一项手工或是一项小实验,这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又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些手工制作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在进行手工制作游戏时,教师需要为幼儿准备好材料,帮助和指导幼儿完成手工制作。教师在选择手工制作的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的安全性,要选择一些对幼儿没有伤害的材料,避免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伤害到自己;其次要保证材料的可操作性和适切性,要特别注意投放贴近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不能投放超出幼兒能力范围的材料。教师在进行手工制作的教学时,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手工作品,如果制作的手工作品过于困难,则容易打击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与自信心。
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入手设计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底部有孔洞的一次性纸杯、绳子和较短的木棍等;其次,教师逐步带领幼儿操作:先将绳子的一端从杯子底部的孔洞穿过去,并用短小的木棍进行固定,再将绳子的另一端穿进另一个杯子,进行同样的固定处理。这样一个简单的传讯器—纸杯传声筒就制作好了。教师可以在制作与应用的环节中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鼓励,这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动手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也要注意细节,比如在幼儿完成了手工作品之后,要给予幼儿肯定和赞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体会到完成一项手工活动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动手类的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家长共同参与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让幼儿在家中帮助家长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也需要懂得赞美和鼓励孩子,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三)竞技游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对很多新事物都处于学习阶段,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叠被、洗脸、刷牙等活动,都是教师开展生活教育的一部分。教师要注意到幼儿成长中的需求,关注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引导教育,帮助幼儿快速成长,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3]。
例如,教师在进行生活教学时,可以在其中增加竞技元素,利用好胜心促使幼儿去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在幼儿午睡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脱衣服比赛,比比看谁脱衣服脱得最快,以及谁最先上床休息,这种引导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不拖沓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融入生活的尝试;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午睡醒来后,组织幼儿进行叠被子比赛,比比谁的被子叠得最快最整齐,在这期间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的帮助指导一些年龄相对较小的幼儿。这种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赛的形式使得生活中一些单调的环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更容易吸引幼儿参与到生活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这种潜移默化的方法,比起直截了当的命令更容易让幼儿接受,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成功尝试。
(四)模仿游戏:提高环境适应性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可以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幼儿时期往往是幼儿好奇心最强的时期,幼儿会对自己看到的一切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性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设计模仿类游戏,加深幼儿对环境的理解,幼儿对于环境的理解提高了,对所处的环境会更加适应。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认识社会领域的教育中,教师通常会带领幼儿去参观社区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对社区生活和社区中的职业有更多的了解。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社区中的基础设施时,幼儿会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环境和角色进行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模仿游戏组织教学,让幼儿模仿他们所看到的这些职业,如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邮局中的邮递员、银行里的银行柜员、超市的售货员等。这种模仿类的游戏可以加深幼儿对环境及环境中存在的事物和人物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向幼儿讲解相关的职业,帮助幼儿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可以用幼儿相对容易接受的方式提高幼儿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将幼儿的生活环境有机地与课程游戏化结合在一起,实现课程游戏化娱乐功能和文化功能双重意义的教育目标,其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合理教学方式。
(五)益智游戏:培养幼儿创造性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而如何通过游戏去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研究目的。在进行游戏的同时,如何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幼儿的发展与幼儿园的教育息息相关,幼儿园利用课程游戏化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当下幼儿教育中较为合理的方式方法。
例如,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幼儿太过活泼也是不少幼儿园教师较为苦恼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益智类游戏来更好地管理幼儿,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知己知彼”的小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在地上画个圈,让两名幼儿背对着站在圈里,然后再在两名幼儿的背上贴上字条;接着,教师宣布规则:“哪个小朋友可以在不转过头的情况下,利用其他方式看到对方背上的字条就算获胜。”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在积极动脑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为了赢得游戏的胜利,需要不断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在不断提升,他们逐渐学会如何利用周围环境或是周边物品去帮助自己,把看起来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东西,变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益智类的游戏既可以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这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寻找教育与游戏的融合点,为幼儿带来更高质量的课程游戏化教学。幼儿园在教学中不仅要实现教育游戏化,也要实现游戏教育化,要把握好二者的度,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设。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對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就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因此,如何利用好游戏去开展幼儿教育,是当下幼儿园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三元.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5(3):5-8.
[2]李佳瑞.创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对多种资源利用[J].山西青年,2020(2):261.
[3]李骏雅.树立革新理念,优化课程游戏: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J].才智,2019(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