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西南民族档案学术协作网多元实践互动研究

2023-07-20 00:55郭胜溶周晓莹杨林芬
档案与建设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文科

郭胜溶 周晓莹 杨林芬

摘 要:西南少数民族档案工作自创立以来一直恪守史学传统。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趋势的技术潮流影响下,呼唤变革逐渐成为其学科转型发展的主流声音。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通过分析西南少数民族档案研究工作发展现状,勾画了西南少数民族档案工作交叉融合、提质增效的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文科;西南少数民族档案;学术协作;实践互动

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是国家在学科发展方面综合考量的顶层设计,以转变原有文科人才培养路径,把稳时代发展为核心要义。它在着力宏观基础上,细化微观探索,通过迭代传统方式方法整合途径,寻求适应中国发展的本土化学科思考,从而推动更具自主特色的中国式文科体系变革。

西南少数民族档案工作自诞生以来一直恪守史学传统的研究旨趣,不仅从档案学视角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也心系学科发展的未来走向。2016年10月22日,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以“档案与少数民族记忆”为题,发起首届少数民族档案学术研讨会,并由学界专家共同倡议建立了“西南民族档案学术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而后,在2018年、2020年、2021年又连续举办了三届研讨会,主题也从历史、记忆、文化等意义阐释向信息资源、数字记忆、公共服务等延伸。然而,档案学科的历史演进以知识创造为主线,获得丰富的发展资源与成效,有序迭代是基本路径,指向了守正创新这一要义。[1]西南少数民族档案工作研究在迎合時代发展和学科价值重塑的同时,应当摆脱“独狼式”发展路径,弱化学科边界,在自觉引入、主动融入、不断深入、系统进入的过程中,持续推进面向国家、社会、产业需求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探求西南少数民族档案研究发展的时代进路。

一、 西南少数民族档案研究工作发展现状

西南少数民族档案研究工作为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占据优质生存领地,始终紧跟新文科建设要求[2],相关院校以及研究机构虽对该学科建设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但落实研究思路(见图1)与运行机制的建设初衷、实践构想,开展良性互动的合作实践效度则不太明显。

1. 相关研究成果

(1)研究论文相关。以“西南民族+档案学”为主题、2016年至2021年为时间范围,在中国知网共检索相关论文290余篇,其中CSSCI期刊54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9篇,其他专业公开期刊187篇。2016年与2017年这两年发文趋势基本持平,2018年有所下降,2019年为研究峰值,2020年和2021年发文量较之前整体有所下滑。同比刊载期刊方面,占比较大的为专业普刊,核心期刊以上占比不高。近6年的文章下载及引用呈波段发展,其中尤以云南大学研究成果为主。就发文作者的统计分析显示,发文量位列前十名的作者也基本为云南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其他高校作者占比较少。围绕该主题研究的年均刊文量不足50篇,期刊层次整体不高,这不仅对学科建设不利,同时对更好地挖掘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现西南边疆建设发展,推动多民族融合发展不利。

(2)研究课题相关。借助中国知网数据检索平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及教育部门户网站等,检索2016年至2021年涉及本研究相关科研课题,发现自西南民族档案学术协作网概念提出至今,成员院校在研或已完成的课题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的主要有“云南、文献、遗产、整理、民族、体系、档案”等词汇,而非成员院校所研项目或结项课题出现频次较高的主要有“文献、整理、建设、古籍、数据库、少数民族”等词汇。对比发现,主体思路显示出对西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料的整合、价值发掘或意义阐释等传统视角的研究偏好,相对学科融合或思维借鉴等稍显薄弱。

2. 面临突出困境

(1)有特色,缺融合。基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所涉专业院校建设情况可发现,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在打造自身特色基础上,基本沿用传统的整理思维进行保护性思考,同一方法覆盖所有对象,模式化的商品性输出,不利于研究对象持续性发展,同时缺乏融合交叉学科的思维视角也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在保有自身特色的同时,对学科建设迭代更新、方式方法不断融合发展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重构自身价值的必然思考。

(2)有内容,缺技术。由于从事少数民族档案工作研究人员专业背景单一化,趋向大类学科传统研究方法,难以顾及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以藏传佛教史诗《格萨尔王》为例,既有研究往往从地域、载体、功用等方面进行思考,时代性造就的资源利用,在注重保护基础上的管理分析,往往忽略对内容进行技术辅助的价值开发。合乎国家治理体系思维的学科发展、响应现代化建设的档案治理,更应突出技术迭代,进行内容挖掘。随着国家新文科建设方案的出台,在转变自身教学及科研建设既有模式、辅助技术研究的同时,要更好地推动对西南少数民族档案研究的内容掌握,实现教与学、研与思、践与悟的双效协同。

(3)有数量,缺质量。以云南省开设有相关学科的高校为例,多元民族的生态格局产生多元民族档案,提供多元研究素材。以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和应归尽归的研究思路,在完成学历培养的同时,对口档案工作岗位就业联动学术常态化的跟踪往往出现断档,研究课题、学术思考、辅助本民族地区发展难成体系。结合新文科建设要义与发展目标,将带来对学科建设的逆向冲击。因此,严把质量关是在保障数量基础上强化学科建设求“新”图变的必然选择。

(4)有政策,缺发展。新文科背景下,在切实把握民族政策和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同时,还应着力政策解读,提高指导能力,加强产学研业务交流,不断拓宽学科人才培养路径。以傣族和独龙族为例,由于地域、族群结构、文化程度等情况各异,研究层次深浅不同,在对政策贯彻执行基础上,标准化建设的研究思考,一定程度影响其对建设自身和服务社会的双重效果。为此,强调文科“新”基础上的政策研究,平衡不同群体的逻辑分配,摆脱地域限制、专业瓶颈、文化区隔,开展整体融合研究,应成为学科建设发展的重点。

二、 少数协作网多元实践互动构想

1. 形成“三个结合”

建立教师、学生及档案持有者以共在研究域的学术思考,是形成三个结合的对象化所指。在现有研究中,学者往往是以研究者身份进行课题研究,而后以教师身份进入课堂传授知识,这一转换只局限于图书馆、研究所、古籍库、教室等场域,少有参与田野的社会学式实践思考,对于知识的迭代更新和掌握西南少数民族档案学建设实况存在较大影响。近年来,相关高校致力于自有资源强化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开展的地方文献民族档案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旨在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到云南各地图、档、博、史及各类文化与科技情报机构,各乡镇村寨开展实地调研,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身体验云南地方、民族和传统文化魅力,开阔视野,激发热情。为此,“三个结合”当以课堂和田野作为空间聚点,助推建立教师和研究者之间、学生与档案持有者之间身份互换的思考实践,形成互惠互利的双向驱动,真正把空间变成渠道,把历史变成知识,依托课堂、田野两个转换,集聚教师、学生、研究者、被研究者四种身份,释放西南少数民族档案学历史文献于现时代价值体系建构的积极动能。不得不说,学科发展脉络衍进的中国化体现,即复杂性方法不是对简单性方法的否定、颠覆和消灭,而是对简单性方法的批判、修正、扬弃、整合和补充。[3]

2. 建立“三个集合”

三个集合,即是推动实现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以及院校与行政职能部门间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价值创造的学术创新。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决定了学科建设需强化历史认知,把握时代逻辑,体现中国特色。为此,需摆脱原先“自给自足”式的单打独斗,寻求“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方式,强化档案研究的学术体系联盟。不仅院校之间应以科研带合作求发展,也要突破行业壁垒,加强校企、校政等学术交流。例如,云南大学档案学系与中国船舶集团、四川大学秘书档案学系与西南电力数智研究院等持续深化科研、人才联合培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西部项目等联合共研,进一步说明了实现规定动作之外的自由发挥是建立三集合学术共同体的价值初衷。呼应新文科建设的技术革新与方法实践,扩大传统学科的既有思维,打破研究壁垒,实现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研究导向,还要积极寻求建立国际合作,借鉴他人思维,以课题带合作求发展模式,实现更大意义上的质量变革。

3. 建强“三个融合”

要实现传统档案资源、用户需求与数字化空间三者有效融合价值开发。新文科“不仅要传承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还要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变化”[4]。近年来,基于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协作网成员以数字人文思考档案研究,实现了自我突破。例如,云南大学赵生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民族语言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框架研究”、四川大学赵跃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面向‘三化融合的非遗档案资源建设多元协同模式研究”等,将原有研究对象进行图谱式智性数据挖掘,应势学科建设推动理论思维实践拓展,活化传统意义上的档案文献整理活动,实现档案资源社会服务与科研融合的发展趋向。不仅如此,还应注意风险防范,秉持宽进严出收集资源、严进严出吸纳成员的理念,实施全阶段风险测判,确保更大效能实现。

4. 抓好“三个统合”

把握政策目标导向、有效资源利用效度、激发队伍实践潜能,是切实三个统合的核心要义体现。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跨学科前沿,不断加强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为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的贡献度与美誉度。[5]例如,2022年6月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联合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开展的送培送教活动、2022年7月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建立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均是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借此,切实把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把稳少数民族地方建设的区域规程,以体现继承性与民族性研究要着力从“统”的视角厘清思路,从“合”的视角寻求发展。这当中不能忽视队伍建设,本着体现系统性与专业性的建设思路,应着力从科研团队、民族同胞两个方面强化合作机制,以传承文化、培养后辈为目的,推动科研团队长效化发展。而后,在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的目标引领下,将新技术融入西南民族档案的研究领域,拓宽传统学科实践可能,实现对档案资源的再集成、再融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南边疆国家政权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21CZZ002)、2022年云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科研创新人文社科重点基金资助项目(博士)“新文科背景下民族档案学时代价值的自我重塑研究”(项目编号:KC-22221115)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J].探索与争鸣,2020(1):26-28.

[2]黃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75-83.

[3]周文泓.新文科背景下我国档案学科的前景展望[J].情报资料工作,2021(1):37-41.

[4]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 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编辑,2019(2):4-8.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3-06-24].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